南开大学附属医院 天津市第四医院 神经内科 300222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容易误诊为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方法:实验基础数据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各项症状,分析出现误诊的原因。结果:误诊原因分析可见,对于该疾病的误诊包括多方面的原因,治疗不及时以及诊断不当是其中主要原因,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容易误诊为颈椎病在临床中误诊概率较高,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延误,需要对误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后期进行预防,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颈椎病;误诊分析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升高,并且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临床中对于糖尿病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病程的延长,高血糖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在提升,但是实际治疗中因为对并发症各项症状研究不充分造成患者病情的延误,大部分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特别是一些轻微的并发症,往往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等情况,容易与颈椎病诊断混淆,因此需要对误诊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发现病情,并进行及时的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1]。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容易误诊为颈椎病的临床分析方面展开,详细的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基础数据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8例,实验人员的数据资料为男38例,女30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为(52.21±4.67)岁。患者在实验之前均排除其它系统性疾病,并在了解实验具体步骤后签署研究同意书。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对实验内容也进行详细了解。
纳入标准:患者糖尿病病程均在3-1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23±2.14)岁,并进入正规医院就诊多于5次,并在日常口服降糖类药物或进行胰岛素治疗。
排除标准:患者均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血液疾病。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对疾病进行详细询问,对患者病史进行分析,询问患者在近段时间内有无出现头晕等症状,详细观察期症状的轻重,并对就诊经历进行详细的分析,对颈椎进行X射线检查确定颈椎位置是否出现增生以及椎间间隙的改变,判断疾病状态,在颈椎检查结束后立即安排进行头部CT检查或者是MR功能区检查,并对血糖进行控制[2]。
1.2.2治疗方法
患者经诊断后进行治疗,首先对其血糖等进行控制,可使用降糖类药物,并进行血管溶栓治疗,之后结合情况配合进行锻炼,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控,并对患者的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各项症状进行治疗,使得患者功能缺失的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以及缓解[3]。
1.3观察指标
对疾病误诊概率进行分析,并对比出现误诊的原因。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表示,P检验,P<0.05。
2结果
误诊原因分析可见,对于该疾病的误诊包括多方面的原因,治疗不及时以及诊断不当是其中主要原因,P<0.05,详见表1。
表2误诊发生原因比较[n(%)]
3讨论
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与颈椎病均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但两者发病原因差异较大,颈椎病属于颈椎椎间受损以及继发性的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化,影响到神经功能,造成颈部位置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出现头晕等情况,而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则是因为长时间高血糖造成神经功能缺失,新鲜梗塞灶出现,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出现眩晕等情况,两者临床症状较为相似,容易出现误诊[4]。
上文中的研究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对于该疾病的误诊包括多方面的原因,治疗不及时以及诊断不当是其中主要原因,P<0.0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①患者在发病时一般只存在眩晕的情况,但是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患者未产生警觉,也未及时进入医院进行就诊,医生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对疾病的判断不足,未能综合分析病情,造成治疗的延误。②患者对于糖尿病并发症认识方面存在不足,或者因为经济原因未进行颈部的X射线检查,造成误诊的情况,并且糖尿病患者因为病史较长,血糖控制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各个脏器出现退化,对于自身的疾病描述不清晰,对疾病的鉴别造成影响,造成误诊。③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在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检查过程,患者一旦年龄大于45岁,出现精神疲乏消瘦等情况,则需要进行颈部检查,排除颈部疾病,并在日常治疗中将血糖检查的方法详细告知患者,指导患者做好血糖控制和检查等工作,合理对饮食进行控制,在了解病史的情况下做好物理检查,对疾病进行详细的鉴别,并及早进行治疗,合理用药,预防可能出现的其他并发症。同时规范检查过程,将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详细告知患者,帮助患者建立更加科学的血糖控制方法,提升治疗效果,在血糖控制同时对并发症进行详细了解,保证治疗准确性[5]。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容易误诊为颈椎病在临床中误诊概率较高,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延误,需要对误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后期进行预防,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徐黄杰,杨薇,宋剑涛,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02):121-123.
[2]林蘅蘅,饶海冰,郭岳霖.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4,23(04):354-356+365.
[3]黄成富.腔隙性脑梗塞CT影像诊断及特点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7):38-39.
[4]李艳.hs-CRP、UAER与腔隙性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
[5]王小燕,权启平.腔隙性脑梗塞70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3,31(03):243.
论文作者:杨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原因论文; 疾病论文; 脑梗塞论文; 血糖论文; 颈椎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