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结构选择问题研究——以银行业为例

战略联盟结构选择问题研究——以银行业为例

陶艳娟[1]2003年在《战略联盟结构选择问题研究——以银行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战略联盟中,联盟结构是联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选择的联盟结构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战略联盟能否最终成功,而且也是联盟企业之间能否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而联盟结构的选择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银行业为例,提出了一个基于过程的联盟结构选择模型,为战略联盟结构选择分析提供了一个框架。该模型由以下两部分构成:联盟结构选择的单独决策阶段和联盟结构的协调阶段。效用和风险作为该模型的核心,既是单独决策阶段的依据,也是协调阶段的原则。联盟结构选择单独决策阶段的目标就是效用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而在协调阶段,在考虑双方力量对比的前提下,需依照效用风险相匹配的原则来协调不同的结构偏好。此外,本文还指出了该模型不够完善的地方,对以后的战略联盟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战略联盟的管理。

张振勇[2]2004年在《利益集团与银行业准市场组织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相关产业组织理论为依托,以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为参考,对我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分析,旨在探索适合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途径。文章指出,我国银行业产业组织合理化过程就是在保持“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市场结构下,通过利益集团的推动来促进准市场组织的发展,途径有:通过国有银行的股份化改造来组建银行控股公司、通过中小商业银行利益集团的推动来建立银行战略联盟以及拥有民营资本的新兴利益集团以产权改造方式建立民营银行,从而实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组织的合理化;同时通过准市场组织的发展可以促进银行机构之间的合作竞争代替古典竞争,达到银行机构市场行为的合理化,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组织化程度,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卢刚[3]2014年在《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研究:动因、模式和绩效》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以往国内对海外投资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对上市公司的研究,专门针对商业银行的研究,尤其是针对战略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实务界则一定程度上依靠经验判断进行战略决策,对理论研究的需求比较迫切。本论文尝试对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战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论文将战略问题分解为叁个方面,即动因、模式、绩效;同时,结合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最新发展,把银行海外投资分为设立机构、兼并收购、战略联盟叁个层次(以往的分类仅分为新设和并购两个层次)。论文的创新之处首先是提出了一个对海外战略研究的新的分析框架;其次是对商业银行海外新设、并购的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第叁是从战略联盟资源观点的基本结论入手,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就联盟结构选择建立了模型。方法论上,论文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银行海外机构的设立、兼并收购领域,由于相关的数据资料较多,主要采取实证分析的方式;在海外战略联盟领域,由于相关的数据、以往的研究均比较少,主要以理论模型分析为主,再结合案例分析。本文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海外业务对其绩效是有损害的。银行决定是否到海外去投资,最主要取决于其资产规模,而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关系不大。商业银行海外资产规模的增长,与中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增长有密切关系。在区域选择方面,经贸关系是最主要决定因素,其次是目标市场的风险状况、制度因素,目标市场的规模则影响不大。在海外并购的决策中,经贸因素、地域文化因素和市场因素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在海外新设与收购的选择方面,目标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文化相似程度越高、当地银行业集中度越低,以并购方式进入该市场的可能性就越大。海外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绩效也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而且交易的相对规模越大,对上市公司的绩效的破坏也越大,相对而言,上市银行海外并购对绩效的破坏要小一些。战略联盟作为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的新方式,预计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战略联盟采取合资方式或是少数股权方式,主要取决于哪种结构下双方的共同价值最大,而与双方最初拥有的讨价还价的筹码(即谈判力)无关。谈判力只能决定在联盟结构确定后哪一方需要向另一方进行转移支付,以及转移支付的大小。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加速海外发展提出了建议。针对监管机构,本文建议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考虑各家银行的不同情况,实行一行一策、差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尽快取消银行海外业务“准出”的数量和区域限制,允许商业银行在总体战略框架下自主决策、自担责任;同时在考核评价、与国外监管沟通协调方面为商业银行提供支持。针对商业银行,本文就制定整体战略和区域战略、推进落地经营、把握并购时机、发挥联盟优势、加强人才储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陈宁[4]2006年在《中国中小银行重组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叁次银行并购浪潮,并购事件层出不穷,并购金额的纪录被不断刷新。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型银行成为重组中的主角并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以银行业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业尚未发展成熟,竞争力相对孱弱,另一方面激烈的国际竞争兵临城下,如何迅速缩小我国银行体系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增强竞争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小银行作为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生存和发展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但目前我国中小银行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急需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路径。重组是中小银行完善治理机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条快速通道。然而,重组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中小银行带来发展希望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因此,中小银行应如何运用好重组这把利器成为本文关注的重点问题。 论文以中小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等理论,利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存在、发展和重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力求通过此文为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和重组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我国的银行业改革采取了局部均衡式制度变迁的改革路径,中小银行是“体制外增量改革”的产物,一方面中国金融改革的“程序设定”为中小银行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国有银行的“退出战略”为中小银行发展提供了空间,这种特定的改革路径为我国中小银行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基础。同时,有效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需要中小银行的参与,中小企业和发展和融资也需要中小银行的支持,从而共同形成了对中小银行的需求引致。众多实证研究也表明,银行的规模和效率之间并无明确的关联,规模不是决定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有充分的现实性和合理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体系一直处于变革和重组之中,中小银行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截至2005年末,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合作银行六类中小银行的资产总额占到全部银行类金融机构的31.42%,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更是引人瞩目,在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前叁甲的均为股份制银行。然而,中小银行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矛盾,针对性的措施只能在短期内改善银行的经营目标,长期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制约条件的根本性改善。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制约中小银行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深层次制约条件,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则是中小银行改革的基本逻辑。

王刚[5]2011年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路径的选择决定事物的成败。路径的选择受事物本身以及影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诸多因素影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实证研究的成果,可以对事物发展的路径进行正确的选择,从而决定事物的前进方向。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的国际化和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间资金和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配套发展的,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也越来越普遍。一百多年间,特别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国政府放松对金融系统的管制和采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政策,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和实行资本输出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美洲银行、叁菱银行等一大批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各地,经营范围涉及各国经济领域,形成一个跨国的经营网络,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和内容。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融合,将推动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活动跨越国界,由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同时,根据世贸组织对等互惠,政策信息透明的原则,许多外资商业银行也开始涉足我国经济领域,开展各项经营业务,我国金融市场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抵御风险和提高盈利,我国商业银行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的经营,符合当前时代潮流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对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商业银行的国际化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我们的面前。因此,有必要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的商业银行要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中必须拥有清晰的国际化整体发展战略并有效地将其分解和具体化,要保持成长必须选择审慎缜密的发展路径而不是机会主义式抽签儿的方式和方法。根据银行国际化的内涵,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可以分解为机构国际化路径、业务国际化路径、管理国际化路径,机构国际化路径可以进一步具体分解为股权边界选择和区域市场选择,业务国际化可以进一步具体分解为业务选择和行业选择,管理国际化较为复杂,涵盖了融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控制、人才培养等多方而内容,考虑到本文研究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决策时面临的现实选择,这一部分多属于后续工作,不再做阐述。因此,本文根据商业银行国际化内容提取了银行家在进行国际化决策时不可回避必须考虑的4个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具体来说,本文的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是指商业银行在总体国际化发展战略引导下,选择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完成跨国银行全球布局,从地理区域、行业选择、业务路径、股权边界14个维度进行考察。本文首先说明了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包括概念,内容,形式和标准等,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将可能对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产生影响的理论基础按分析角度不同分为四类,一类是国际化动因理论,这类理论主要回答为什么商业银行要国际化的问题,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同样可为本文所研究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类是并购学理论,从企业扩张方式的角度进行的路径选择分析;一类是商业银行发展阶段理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归纳;最后一类是以战略经营的角度看待路径选择问题,即出于银行各种战略需要,以长期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了国际化路径选择。其次从当前国际金融体制和全球金融市场出发,分析了我国政府对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态度、发展水平和金融环境,考察了在巴塞尔协议约束下各国对金融的监管和市场准入控制,进而从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在进行国际化路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银行国际化并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要受到政治、对外经济交往、国际金融监管等诸多宏观因素影响,我们有必要将之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对全球金融体制和金融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我国金融产业发展和国家金融战略有一个全而的了解,从而立足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寻找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有效道路。同时,本文对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汇丰集团、叁菱日联、瑞银集团、富国银行、美联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这11个大型金融集团的跨国发展之路,并通过与我国商业银行所处历史阶段、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对比,寻找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发展之路。通过比较上述11家金融集团的国际化过程,这种研究在国内的比较研究中,也尚属首次。最后,本文总结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应遵循“本土化、市场化和阶段化”的原则,在业务,行业,地域和股权边界四个维度分别采用不同的路径。在业务选择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机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把握这一良机,重点发展自身所特有的优势业务—人民币业务,并推荐了科技发展和业务创新在推动国际化业务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行业选择方面,考虑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多余资本和盈利模式压力,如果发展业务多元化仍然在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曲线临界点内,则应当采取多元化拓展战略,反之,随着业务和规模扩张,如果出现了妨碍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情况,如盈利能力不行,或是阻碍核心业务发展等情况,那么也要进行果断的剥离,商业银行应在不断地扩张和剥离中达到自身的平衡;在地域方面,根据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程度,借鉴国际金融集团的发展经验,本分提出了“整合港澳资源,拓展亚太地区,进军非洲南美市场,最后挺进欧美发达市场”的区域路径目标;在股权边界选择方面,本文以Dunning的OLI模型为基础,加入了市场环境(M)这一层面,形成了OLIM分析模型,以此分析了我国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银行规模、国际化经验、地理距离、文化差异、银行业管制、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双边贸易额,东道国国际化程度及市场规模等,通过以上影响因素分析来决定选择哪种方式。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对这4个维度作出抉择,有计划、有组织、有序地实施国际化战略,推动海外扩张具体项目的实施。而且这些路径的选择具有内在的联动性,互相施加影响,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整体战略,推动商业银行向着跨国银行的目标得以逐步实现。

刘乃梁[6]2016年在《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文中指出溯源不足百余年的当代反垄断法秉承竞争宏愿,以独立规制禀赋常立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宏图之中,因其恢弘效果而被社会舆论褒奖为“经济宪法”,也因此标签设定而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使命与规制期待。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肩负着为市场经济发展肃清垄断荆棘的任务,它与银行业垄断问题的广泛质疑和银行业市场化探索的行之惟艰“不期而遇”。当回顾、审视和反思我国银行业从垄断经营到竞争引入的发展历程,我们就会知晓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开展并非历史的巧合,而是源于现实和发展之迫切需要。我国银行业发展呈现出对政府干预的高度路径依赖,这使得银行业垄断以一种既复杂又简单的形态呈现于社会舆论面前:它因公权的过多介入而游走于市场与法律的边界,又因公私交融之下金融机构权利的权力化倾向而表现出市场行为的肆意。在种种争论之中,金融消费者和大多数社会舆论声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为富不仁”,经济学家更多地痛陈银行业市场精神之缺失,业界人士极力维护银行业的正面形象,而决策层隔岸观火静待银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外部性展开。在银行业垄断的“罗生门”之中,《反垄断法》的实施成为问题澄清和解决的应然进路,银行业垄断的传媒语境亟待法律层面的认知、剖析与应对。从金融学到法学,银行业垄断问题需要从指数分析和效果评测回归《反垄断法》的法定垄断类型和法律规制结构之中,进而寻求法律框架下的合理界定与规制进路;从金融法到竞争法,银行业需要引入更为独立、更为权威的维护市场竞争机制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规制手段,通过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探索实现对银行业市场金融规制的补充和完善;从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我们应当在尊重银行业金融规制的基础上,立足主体权利的维护,从主体行为逻辑出发构建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银行业垄断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比之我国反垄断法规范体系的单薄、银行业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的“一家独大”比之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机构的分散与不成熟,种种对比的结论在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完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仍然存在着很长一段距离。但是,我们不能因反垄断法的羽翼未满而对银行业垄断问题视而不见,亦不能因反垄断法律规范的既有残缺而放弃对银行业垄断行为专业规制路径的探索。在金融法治化的议题之下,我们没有理由使金融市场化的建设脱离最符合市场化诉求、最能维护市场竞争机制的反垄断法的实施。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立足于银行业垄断问题的特征,从反垄断法规制优势出发不断寻求制度完善,以期为银行业市场化进程保驾护航。本文的研究与写作立足于法学视角,在遵循问题主义进路的前提下,依照法律规制开展与完善的基本结构展开对核心命题的论述。具体来看,从“规制需求—规制供给—规制问题—规制分析—规制路径”的法律规制进路逻辑出发,对银行业垄断的规制缘起、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界定、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现实困境、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律逻辑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阐释。全文除导论之外,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银行业垄断:问题与规制进路”。本章通过银行业垄断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梳理,阐明命题的法学属性,明确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制度体系的宏观向度。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虽然存在着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观点之争,但是从整体发展趋势而言始终是从垄断逐渐走向竞争。鉴于反垄断法对银行业垄断结构规制的局限性和行为规制的可行性,我们认为应当确立我国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行为导向,将银行业垄断问题的关注点从金融学的市场评测转入法学视野下的行为规制。银行业垄断问题的法学本质在于形成垄断行为、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和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我国银行市场的垄断行为夹杂政府的不当干预具有多层次、多场域的特征,从根本上渗透于银行业市场的各个领域。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立足于市场化建设,从垄断行为规制着手,树立“攘外必先安内”的规制理念,正确处理与金融规制的关系,借《反垄断法》实施之东风,探索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完善路径。第二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内涵阐释”。本章在厘清《反垄断法》适用于银行业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障碍的基础上,明确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认定思路,阐明银行业经营者的主体特殊性,将广泛存在于社会舆论之中的“意定”垄断行为置于法定垄断行为框架之内分析,通过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对号入座明确银行业市场垄断的法律真实性,从法律适用的层面释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银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应当以合理规则适用为主,慎用本身违法规则,相关市场认定应当着眼结论的发展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应当尊重银行业的行业特征,适时调整认定方法。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秉承经营者的同一性,树立“以经济垄断规制为主,行政垄断规制为辅”的推进维度。除宏观认定思路阐释之外,本章从银行业市场价格联盟、“银行业反垄断第一案”和“大到不能倒”等问题着手,着重分析银行业在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等垄断类型方面表现出的不同个性。第叁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审视”。本章从“目标—主体—方法—效果”的规制结构出发阐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建构的关键环节。我国银行业市场反垄断法规制承继了我国《反垄断法》实施的“目标虚化”,反垄断法规制目标的多元定位不仅导致自身规制目标的不集中,也使得与银行业规制目标趋同,产生外部挤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与行业规制的权力冲突不利于规制目标的实现,并且银行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与反垄断法规制体系自身的不健全更是加剧了银行市场对反垄断法规制的排斥。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面临着一种“内忧外患”的实践困境,规制方法的不完善首先成为“内忧”的始作俑者,而后反垄断法规制的“无计可施”又对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产生减损效应,最终导致反垄断法规制“无从下手”,威慑与合规指引的双重规制效果成为奢求。第四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本章依据第叁章提出的目标虚化、主体冲突、方法困境和效果评测四方面的问题,立足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特征和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现状,从规制理念、权利导向、冲突协调和规制调试四个方面进行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法学逻辑阐释。我们认为,反垄断法规制秉持着助推而非主导、规制而非控制、工具而非万能以及独立而非附庸的法律适用理念,在金融市场化、金融法治化和金融民主化的银行业市场发展思潮下,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树立一种法治、辅助且独立的规制理念,通过对银行业市场垄断行为的规制,促成银行业市场金融规制的有效变革,通过反垄断法规制的路径创造实现银行业市场监管路径依赖的适当破除。银行业市场应当明确竞争者市场和消费者市场不同的权利诉求,反垄断法规制立足于相关市场主体的权利维护,并且通过反垄断法规制的自我调试缓解法律的不确定性,挖掘反垄断法规制之于银行业市场的特殊禀赋。第五章——“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制度进路”。本章针对前文问题梳理与逻辑分析首先明确银行业反垄断规制权的行使原则和边界,明确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特征在于软硬兼施、多元参与和制度明晰。首先,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应当建立明确的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为规制协调机构,不断促进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司法化改造,合理配置垄断行为执法管辖权,依据区分原则开展银行业市场政府行为的反垄断审查,并通过执法和解制度的探索柔性处理银行业市场问题。其次,通过以大数据和银行业市场竞争性评估的基础制度完善、以法律规范体系和量化标准为核心的实体制度完善以及以执法和司法为内容的程序制度完善,缓解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不确定性。最后,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还应从主体多元化、守法促进、政府不当干预排除和产业政策协调等方面着手,完善私人实施、专家参与、竞争倡导、竞争中立和行政指导等关联法律制度。

洪毅恺[7]2008年在《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近五年来的连续两位数增长,使我国从经济总量上在2006年底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GDP已达到24.95万亿元,外汇储备也以1.53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影响力量。根据相关研究预计,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将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党的十七大要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这些都对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而与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相匹配的又都有一个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证券业和证券公司群体。同时,我国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也为我国证券公司和资本市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运作空间。此外,国际证券业的发展状况和演变趋势以及对中国市场的高度关注,也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即是在此环境背景下,希望对我国证券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相关研究。根据国际证券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我国证券公司的具体情况,首先提出了我国证券公司的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随后针对我国证券公司目前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发展差距和障碍以及面临的来自境内外的竞争威胁,进而通过对我国证券公司现有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最终提出我国证券公司现阶段的发展路径选择应该是组建以我国证券公司为核心的涉及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双层次战略联盟,并对其定义、特征以及架构等相关内涵进行了具体分析,这也是本文的核心观点。紧接着,本文还对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形成动因和目前具备的优势条件和外部的有利环境进行了论述,指出发展正当时。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战略联盟的相关理论,对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构建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述。首先是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建立了模糊评价选择模型和相应的两级指标评价体系;进而开始第一层次战略联盟的组建,提出了应组建以我国证券公司为主导的金融类控股公司作为第一层次战略联盟的主体形式,并对这一金融类控股公司的构建方式进行了具体分析;随后,则是在第一层次战略联盟的基础上,组建第二层次战略联盟,提出以组建跨国合资金融公司作为第二层次战略联盟的主体形式,并对最终的双层次战略联盟组织形式和构建路径进行了完整的描述。最后,本文还专门安排章节对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风险防范和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论述。由于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指导意义,因此,为了对本文的相关结论进行检验,本文特意采用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相关案例分析的实证检验方法。通过对统计汇总结果和案例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结论的有效性获得了较好的实证检验效果和印证。此外,针对从2007年开始出现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本文还就其对国际证券业以及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结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吴静颖[8]2015年在《台湾银行大陆投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2001年中国大陆加入WTO“放宽外资投资限制”以来,外资银行逐步成为推动大陆金融国际化发展重要力量,台湾银行(以下简称台银)却因两岸关系问题迟迟未能入驻大陆。随着经贸合作深化和两岸关系发展,海峡两岸间签订了一系列重大协议,合力推进台银大陆投资步伐,台银大陆投资由“零散、间接投资”进入“集中、直接进入”阶段。但与台银全球化布局强度、两岸经贸发展及大陆市场需求相比,当前台银大陆投资形式略显单一、策略措施亟需改进。全面调查、分析台银大陆投资的进展及其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与潜力,进而提出相应策略措施和相关对策建议,对加快台银大陆投资速度与强度、促进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和相关产业的合作分工等,均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以对外直接投资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与梳理,从跨国银行对外投资的业务、模式及其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叁个角度,初步构建起银行业对外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分析、把握台银大陆投资的政策变迁、取得进展与基本特征,发现目前台银大陆投资存在投资数量较少、业务定位狭窄、进入模式单一、区位选择集中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对未来台银大陆投资的业务、模式及区位选择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设计。包括通过数据分析法,发现台银大陆投资的业务,可以从深化台商业务、经营人民币业务和开发农村金融业务等方面着手,提出“台商和市场兼顾型”、“农业专门服务型”、“综合服务型”叁种经营发展方案;通过描述性分析法,发现台银大陆投资的模式,可以从设立营业机构、参股陆资银行或与其建立策略联盟叁方面寻求突破,建议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实施不同内容;通过基于熵权的灰色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台商、市场、农村、金融、政策五个要素,对大陆22个省市吸引不同业务类型台银投资的能力进行分析与排序,提出不同业务经营类型台银在大陆具有的不同区位选择目标。最后,本文还从台湾银行业如何加快投资进程、注重业务差异化选择、重视投资模式评估工作、综合考量区位布局等环节上做出努力;认为两岸相关管理部门也需要在提高战略认识,引导两岸银行进行业务交流与合作、构建两岸银行多模式合作平台以及有效引导台湾银行区位投资等方面加以重视。力图通过各界努力,在优化和改进台银大陆投资现有策略安排,避免市场过度竞争的同时,推动两岸银行业的交流互动、相关产业的分工合作以及两岸和平关系的发展。

许南[9]2006年在《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效率与运营研究》文中认为目前跨国并购方式已成为金融机构实现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大型金融机构通过跨国并购将其物理形式的经营网络扩张到世界各地的同时,也将虚拟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由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掀起的金融业跨国并购浪潮中,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的中国金融业如何争取生存权、拓展发展权、抢到话语权,是一个历史意义极强的经济理论命题,也是一个现实意义极强的经济实践命题。 本文的论证主线是:结合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对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进行分析,然后对金融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风险、阶段风险的规避以及对支付方式的合理选择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对并购完成后如何整合提出实际可行的方案,最后结合中国金融业的现状和其在跨国并购中的表现,从大的地域拓展方向和小的组织过渡层面,设计中国金融业跨国并购的战略安排和路径选择。 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内部动因包括基于产业组织学说的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寡占反应理论;基于经济动因的效率理论、信息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基于战略动因的市场势力理论、金融博弈理论和基于个人动因的代理成本理论;外部动因包括金融自由化的推动、金融大危机的促使、金融业竞争加剧、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母国政府监管放松等,本论文对此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国家利益的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引入了“国家利益”这一经济变量,突破了以往理论界对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研究局限于微观经济主体范围的现状,同时结合中国金融业的实际,分析了其求生存和谋发展的跨国并购动因。 本论文对金融业跨国并购的成本效率、利润效率、风险期望回报效率、X-效率进行了系统阐述,对各种效率评估方法特别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非参数DEA分析法进行了系统阐述。通过效率二元实现机理模式分析得出:(1)内外部成本和收益、并购方的经验和金融技术的进步会对金融企业跨国并购微观效率的获得产生影响;(2)市场的互补或替代程度、东道国国内金融市场竞争状况和二级市场对并购的反应会对金融企业跨国并购宏观效率的获得产生影响。该模式将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实现的复杂机理过程简单化,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对金融业跨国并购效率进行分析时,由于具体的影响因素复杂繁琐而导致分析时无从下手的问题。 对于跨国并购的具体的操作和实施问题,本论文进一步从金融业跨国并购的运营角度进行了分析。针对金融业跨国并购中可能出现的国家风险以及阶段风险,提出了详细的规避措施。为了实现金融企业跨国并购成本最小化,在对并购过程

贺磊[10]2014年在《基于系统视角的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作为金融部门的主要组成部分,银行业与保险业产业资源在金融功能方面存在相似性和互补性,从而决定了产业间存在复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保险分销为主的银行保险业务是目前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合作的主要内容,但是这种合作并没有最大程度有效整合两大产业资源,最大化实现银行业与保险业间金融协同效应。随着保险新规的出台,以保险分销的银行保险业务急剧萎缩,银行业与保险业间合作因先前浅显的合作形式陷入发展瓶颈。如何实现银行业与保险业在产业资源方面实现有效的整合,最大程度实现协同发展,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银行业与保险业间竞争和合作是其产业资源整合的实现方式,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使得产业间存在非线性作用,从而具有形成复合系统的作用基础。本文从系统视角对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进行研究,进而探索寻求提高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产业资源整合效率,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途径。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开展研究工作:运用系统论构建了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基于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要素经济功能对银行业子系统与保险业子系统间作用进行讨论;然后依据自组织理论对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的自组织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最后从内涵、特征、目标、内容、运行框架、经济效应等方面分析了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机理。银行业与保险业间作用关系是两者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内在动力。为论证两产业间作用存在及其现状,运用基于bootstrap改进的检验方法和滑动窗口方法分别对我国银行与保险间短期作用关系及其动态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以银行与保险作为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间所存在的替代和互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表明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间存在短期因果关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与银行间累积作用性质存在差异且随时间发生结构性变化,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与银行信贷间替代和互补关系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作为研究对象,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本质上是由银行业子系统与保险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杂性系统。为研究复合系统耦合和协同现状,基于系统论方法构建了各子系统所对应的序参量,然后分别采用耦合协调度和协同度对银行业系统与保险业系统良性耦合程度和相互促进程度进行测度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业与保险复合系统内子系统间耦合程度较高,但是良性耦合程度较低,且相互促进的协同程度较低。协同演化是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实现方式。运用系统协同理论深入分析了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构建了考虑系统间滞后影响和重大经济事件的复合系统动态协同演化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基于动态邻居和局部搜索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同时根据估计结果对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演化状况进行深入探讨。最后,通过构建基于记忆性分数阶导数的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模型对各子系统有序度进行预测。协同演化分析结论表明,我国银行业系统与保险业系统有序度水平不断提升但进化缓慢,两系统间虽然存在竞争代替关系但依然处于协同进化状态。子系统有序度预测结果表明,银行业子系统和发展环境子系统有序度逐年递增,而保险业子系统有序度将会出现下降。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是一个评价、调整、再评价、再调整周而复始的过程。从目的和内容两个方面深入探讨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内涵,构建了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并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方法对当前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效率现状进行评价,为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路径的改进和选择提供了依据。结论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域银行业与保险业系统协同发展处于非协同有效且非发展有效的状态。根据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运行机理及实证结果,分别从扩大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主体间作用、推动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系统有序化、优化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组织模式、完善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向产业主体及政府提出加速我国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建议中指出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信贷与保险复合型金融产品创新、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产业主体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产业间资本合作四个方面实现银行业与保险业复合系统主体间作用,通过正确定位产品协同创新方向、规范产品市场秩序、提高银行保险复合金融产品消费意识可以推动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系统有序化,通过构建基于产品创新的战略联盟合作模式和清晰的产业协同发展组织结构可以优化银行业与保险业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通过从税收、监管、法律叁个方面改善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的系统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战略联盟结构选择问题研究——以银行业为例[D]. 陶艳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03

[2]. 利益集团与银行业准市场组织的建立[D]. 张振勇.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3]. 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研究:动因、模式和绩效[D]. 卢刚. 南开大学. 2014

[4]. 中国中小银行重组与发展研究[D]. 陈宁. 西北大学. 2006

[5].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研究[D]. 王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6]. 银行业反垄断法规制的进路研究[D]. 刘乃梁. 西南政法大学. 2016

[7]. 我国证券公司双层次战略联盟研究[D]. 洪毅恺.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 台湾银行大陆投资策略研究[D]. 吴静颖. 宁波大学. 2015

[9]. 金融业跨国并购动因、效率与运营研究[D]. 许南. 湖南大学. 2006

[10]. 基于系统视角的银行业与保险业协同发展研究[D]. 贺磊. 中南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战略联盟结构选择问题研究——以银行业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