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途径_长效机制论文

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途径_长效机制论文

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实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持共产党员论文,先进性论文,长效机制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3-0041-03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之举;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基础工程。将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一些成功做法和新鲜经验转化为经常之举,不仅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使党的先进性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的内在要求。

一、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

对机制基本内涵的分析离不开对制度含义的正确认识。制度是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规范自身行为的体制和机制体系。体制着重于组织内部各要素的结构设计和权力配置。机制则指组织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制度有先进与落后、科学与不科学之分。先进的制度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为价值取向,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制度主体的潜能,高效率地整合制度主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主体的利益。科学的制度具有鲜明的发展品格和长效特征,它是一个结构合理、运作协调的开放式系统,会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具体环境的变化,不断从外部吸收促进增长和进化的动力,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结构设置和运作过程,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制度的先进性相比,制度的科学性更具实践意义。因为先进的制度只有在不断运作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也只有在有效的运行中,才能长久地发挥制度的功效,实现组织的目标。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也表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最迫切的问题不是没有制度,也不是制度不先进,而是制度怎样更系统、更科学、更有效地长期发挥效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05年7月,胡锦涛在山西考察时特别强调:“要以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总结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积累的新鲜经验,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共产党员的特点,决定了党员的先进性是在党、党员、群众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生成和发展的。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就是把三者有机地连接起来,构建一个结构合理、职责明晰,各要素间关系协调、程序严密,和谐互动的开放、有效的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党和群众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首要问题。一方面,党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构建和完善民意采集机制、民意综合和表达机制以及政治社会化机制,引导人民正确认识自身的利益,理性表达自身利益,妥善处理自身的利益,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要信任和拥护党的领导,把党作为自身利益的代表和保障自身利益的可靠力量,并积极地投身到党领导的各项改革事业中。从而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共享发展和改革的成果,也使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党执政的合法性不断得到增强。

2.党和党员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党处于主导地位,承担着主要责任;党员处于主体地位,是长效机制建立的能动参与者。党和党员间的良性互动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核心内涵。它的具体体现应该是党内民主机制的健全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健全党内民主机制,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党员民主愿望和权利的实现,从而使党员真正成为党内生活的主体,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健全的党内民主机制具体包括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机制、信息公开透明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和党员参与机制等。

严格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是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党员的教育管理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科学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应是以增强党性意识,提高能力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的开放、动态体系。具体包括党员的教育培训机制、择优汰劣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激励处罚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考核考评机制等。

3.党员和群众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党员应当是党的宗旨的忠实践行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是党员先进性的应有之义。党员又永远是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接受群众的监督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外部动力。形成党员和群众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基本点,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良性的党员和群众互动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衡量:一方面是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具体可从联系范围、联系方式、联系内容、联系实效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考量。另一方面,是群众对党员的监督评价机制。包括民主评议党员机制、干部任用和评议党员时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机制等。

二、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活动中确实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做法,积累了丰富的新鲜经验。但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党和群众的互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真心征求群众意见、虚心接受群众批评、诚心邀请群众监督、热心帮助群众解困,是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也是党采集民意、表达民意、综合民意、实现民意的一项有力举措。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精心安排,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活动的理解和支持。但是由于缺乏有效体制和机制的保障,这些做法大都局限于活动的层面,往往是开始时轰轰烈烈,成效显著,然而一旦推行和持续下去,便逐渐流于形式,甚至变成“作秀”。而另一方面,随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群众民主意识的日益提高,群众有越来越多的诉求需要表达,但我们没有提供足够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造成党和群众之间信息阻塞、情绪对立。

2.党和党员的互动机制亟须创新。在新的形势下,党员的思想状况、生存方式和队伍结构均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党员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党员的队伍结构日趋复杂化,党员的从业领域及活动范围日趋广泛化,党员的民主意识也日趋增强,这些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但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现有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暴露出过于单一、陈旧和呆板的弊端,不能适应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一是动力不足。在党和党员的互动机制中,党和党员是互为动力主体和动力利用的主体,其中,党作为高层次的动力主体应处于主导地位。但事实上,由于工作中心的转移和评价标准的变化,一些单位和部门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关系上认识模糊,甚至对立起来,对党建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严重不足,对党员的利益需求漠不关心。再加上一些党员党性观念削弱,党员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动力机制的式微。二是方式陈旧。方式实质上是主体间动力传递的手段和程序,是党和党员间动力积累和递增的主要载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过显著的成效。但是任何方式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一劳永逸、包罗万象的方式是不存在的。在活动中,确实反映出方式方法上的墨守成规、缺少创意、缺乏吸引力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党员间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三是自运行能力不强。动力不足,方式陈旧的必然结果是党内工作责任制得不到落实,一些单位和部门的组织生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形同虚设。

3.党员和群众的互动机制有待进一步改进。从理论上讲,党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党员和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事实上绝大多数党员和党员干部都是照此身体力行的。但这并不等于每一位党员都能真心实意地时刻从群众利益出发。由于在对党员的评价和党员干部的提拔任用上缺乏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一些党员和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膨胀,唯上欺下,与民争利,甚至腐败坠落,严重损害了党员的形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甚至对立。

三、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实现途径

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一项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系统工程。鉴于对长效机制建立情况的现实考量,其实现路径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党和群众互动机制规范化。党和群众的良性互动是党永葆先进性的动力源泉,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从我国实际政治生活出发,结合对现代政治民主发展规律的理解,党群关系良性互动的优化之路是党和群众互动机制规范化。所谓“规范化”是指使党群关系程序化、法制化。也就是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通过广泛发扬民主,完善采集社情民意的渠道,构建综合民意的协调机制和决策机制,领导和支持人大经过宪法和法律程序,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依据法定程序领导和监督政府的活动,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这样既能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又有利于党从具体利益冲突中超脱出来,集中精力谋划全局,规划未来,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证党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永远保持先进性。

2.党和党员互动机制多样化。多元化是现时代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改变党和党员间互动机制单一、呆板、封闭状况的理性选择是不断创新党和党员间的互动机制。一是“化整为零”。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改变过去笼统的、教条式的互动模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创建多样化的互动模式。二是“化虚为实”。针对党和党员间互动机制“动力不足”的现实,一方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强化在籍党员的管理、疏通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建立起全过程的党员教育管理责任体系;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党员的切身利益,引导党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的关系,切实帮助广大党员排忧解难,不断提高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化静为动”。针对党员流动性不断增大的特点,创新组织机制,打破地区、行业、单位的限制,努力构建反应灵敏、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全方位互动机制,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

3.党员和群众互动机制和谐化。党员的先进性是在和一般群众的比较中体现出来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是在和群众的相互作用中展示出来的。密切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构建党员和群众间的和谐互动机制,其实现的路径包括两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向度。一是党员对群众的示范带领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党员不是一般的无产阶级群众,而是无产阶级群众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最不知疲倦的无所畏惧的和可靠的先进战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共产党员的示范带领作用就是要用崇高的精神境界感染群众,用过硬的业务本领带动群众,用出色的岗位业绩造福群众,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动群众,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员的先进性。二是群众对党员的监督促进作用。党员生活在群众当中,党员表现怎么样群众最清楚。要把群众对党员的评议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长期坚持下去;要不断改进群众评议党员的方式方法,使群众敢讲话、讲真话;要切实发挥群众评议的效用,把它作为考核党员的必经程序和干部任用提拔的重要依据,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标签:;  ;  ;  ;  ;  

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途径_长效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