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志超
广东金锁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在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病虫害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常见问题,需要优化园林绿化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来促进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内园林绿化工作质量的高低,逐渐成为评估城市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园林绿化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植物病虫害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城市内植物的发展,也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针对园林绿化技术与现阶段城市本地植物病虫害的主要特点,应该不断优化现代园林绿化的技术,不断提高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而为城市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
1.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园林在城市绿化与环保建设中占据着重要问题,其功能就是促进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发展。那么在园林诸多功能中绿化环保是核心,因此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不容忽视。在城市环境问题日渐严峻的背景下,城市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园林工程绿化功能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基于此,做好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
1.2优化人类生活环境
居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生活的自然环境质量却在下降。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通过强化绿化建设与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凸显植物对城市温度、湿度的调节作用,优化城市自然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比如:夏季温度高,天气炎热,园林中的树木可以为人们遮蔽阳光,还可以反射调养辐射,减少阳光直射地面的时间,从而降低地表温度。园林植物叶片会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发挥蒸发水分,利用植物这个特点可以调节空气湿度。所以,园林绿化建设能够促进园林绿化功能的发挥,可以优化人类生活环境。
2园林绿化与病虫害防治
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整体建设出发,其与农田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如过于依赖人为管理,组成结构过于单一。但其也与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没有丰富的物种和群落结构,不能实现自我调整以平衡生态系统。严格意义上讲,园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处在森林与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系统,物种较为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但因为其处在城市这个大环境下,自我调控能力减弱,所以,比较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有害生物的入侵。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防治都非常困难,且无法长久。因此,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特点,加强对病虫害防治,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平衡生态系统。
园林植物能调节气候,在气温过高时能反射部分大气辐射,降低周围气温。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周围空气湿度。而为了保证园林绿化质量及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就要认真防治植物病虫害。
要想提高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效果,首先要明确园林绿化与病虫害防治的关系。(1)植物种类的选择。在选择植物种类时,要多方面分析与考虑。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征选择适合的物种,使得园林绿化的效果最大化。(2)植物生态系统的构建。在园林绿化时要遵守基本规律,按照植物生长现状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要从植物的类型、适应条件、生活习性等方面出发,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3)植物病虫害的检疫。首先在选育植物阶段,要严格检疫和筛选,利用基因检测等手段提前选取良好幼苗,并做好消毒杀菌。如果发生病虫害问题,要从全局出发,全面看待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隔离患病个体以保护健康个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园林绿化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搭配措施
3.1加强人员培训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想要更好地防治城市园林病虫害,不仅要加强管理,还要从提升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上下功夫,促进其综合治理意识的有效增强。城市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经常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他们参观学习,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当然,针对病虫害不断加重,尤其是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检验检疫部门要尽可能扩大检验检疫范围,并不断更新完善相关规章制,若工作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还要加强检查和监督负责城市绿化的企业,制定合理的奖惩办法,注重宣传,提高工作人员和市民对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认识。
3.2施工管理,保障质量
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对物资、苗木的管理力度。尤其是苗木管理,苗木管理需要在一定的土质、水份中才能成活,因此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苗木土壤、水质等方面的管理;强化苗木栽培过程中的管理,苗木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机械损伤枝干、损伤表皮;为了保障苗木成活率要选择最合适的实践进行种植,移植时间也要控制好,一般来说,从苗木休眠期到春天萌芽期之间可以进行苗木移植,在移植过程中还需要根基当地气候温度,制定合理的移植计划;苗木修剪管理也非常重要,首先要确定苗木的品种、树冠生长特点,综合考虑移植季节气候情况与运输条件等对苗木进行修枝,修剪枝条短截要留出外芽,另外在削平位置涂抹防腐剂。
3.3科学规划,预防病虫
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中园林植物配置要科学,既要达到园林植物配置的要求,又要预估出树木可能受到的虫害,要从长远角度分析和研究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本地区容易被病虫侵害的树木要减少,控制其种植数量,合理计划园林树木种植种类,以保障园林绿化的有效开展。
3.3利用器械进行病虫害防治
利用器械进行物理性的病虫害防治则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实践中普遍推荐使用以下两种方式对植物进行物理性病虫害防治:1)利用器械进行捕杀。在植物未大面积出现病虫害、同时病虫害的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竹竿对高处的植物枝杈进行敲击,敲锣附着于植物枝杈之上的病虫,并收集统一处理。2)利用诱虫器械进行诱杀。很多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害虫无法通过器械捕杀而进行彻底治理,因此,可以利用害虫自身的特点,通过设置诱虫器械对害虫及其虫卵进行诱杀。例如天牛、象虫等害虫通常会在新砍伐的植物上进行产卵,利用这类害虫的产卵特点,在发现此类病虫害时,可以将已经被砍伐的植物进行包裹处理,在园林植物中人工放置新砍伐的植物枝杈、木段,以供此类害虫在人工放置的枝杈、木段位置进行产卵,待此类害虫完成产卵后,对这部分人工防止的枝杈、木段进行集中处理,进而消灭此类害虫的幼虫,防止植物病虫害的持续蔓延。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技术对改善和优化城市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工作中,需要从事园林工作的人员结合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发展需要,严格把控植物苗木的引入,并根据现阶段的园林植物种植和发展特点,提高对植物病虫害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植物的巡查工作,一旦发现植物出现病虫害,第一时间进行治理工作,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展速度,在保护植物的健康成长的同时,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高维杰,杨洪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19(5):116.
[2]陈志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J].现代园艺,2019(4):166-167.
[3]尚慧艳,何恒果.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J].南方农业,2015(24).
[4]臧爱梅,刘恺.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南方农机,2017(18).
论文作者:申志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植物论文; 病虫害论文; 园林论文; 苗木论文; 城市论文; 病虫害防治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