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183;沃克——中国审计的老朋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卫论文,中国论文,老朋友论文,沃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审计长大卫·沃克是中国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尊贵的客人,也是中国审计人十分熟悉的一位老朋友。在他此次仅有的五天中国之行的访问中,想挤进他已经排满的日程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审计署外事司朋友和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宋小涛先生等的帮助下,我还是硬挤了进去,硬是获得了北京对他极其宝贵的一小时的独家专访。
大卫·沃克——美国审计署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第七任审计长,他曾在美国杰克逊威尔大学取得会计学学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获得高级政府政策管理证书,拥有注册会计师和注册投资顾问资格。现年55岁的大卫·沃克审计长,此行是他1998年任审计长以来第二次对中国的正式访问。与上次2001年来访一样,在中国他受到了同样热情和同样高规格的礼遇和接待。在很正式地坐在那里开始对他采访之前,我已经通过非正式采访,从有关方面获得了对他此次行程以及对他在中国很多趣事的了解。
沃克审计长于8月24日晚抵达上海,次日上午参观了城市规划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下午抵苏州;26日上午由苏州赴南京并参观了中山陵,下午参加了在南京审计学院授予他为名誉教授的聘任仪式并发表了演讲;27日上午由江苏抵北京。在接下来的两天中,参加了与中国审计署的工作会谈并参观了颐和园和奥运会鸟巢工程等。在所有沃克先生到访的城市,他都受到了当地政府主要领导的会见和高规格的接待。而在所有行程中,李金华审计长都一路陪同,包括专程赶到上海去迎接。对沃克先生而言,此次行程中,最重要和规格最高的一个活动,莫过于中国现任总理温家宝的会见。提起那天的情景,沃克先生说很亲切,他说温总理的会见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说中国总理对李金华审计长以及对审计工作高度重视,评价很高,温总理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南京审计学院,沃克先生接受了南京审计学院院长王家新向他颁发的授予他为该校名誉教授的证书,随后沃克先生发表了题为“增强政府绩效,问责能力和前瞻能力”的演讲。他说他很荣幸能成为南京审计学院的名誉教授,南京审计学院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据说此次沃克先生被授予南京审计学院名誉教授是李金华审计长“牵线搭桥”的结果。李金华审计长在南京审计学院讲话中说:“我本人也是南京审计学院的名誉教授,这下沃克先生和我将成为更加密切的同事,在审计学术领域我们将进行更加广泛的合作。”
听外事司的同事说,沃克审计长很喜欢中国,而且连饮食习惯都很中国化。他用筷子用得极为娴熟。他喜欢吃中国餐,而且他很能吃辣,甚至比中国人还更能吃辣,说每次吃饭他总是怕不辣。所以在中国访问期间,李金华审计长特意交代有关人员,一定要安排好沃克先生的饮食,每次一定要给沃克先生准备一盘辣椒或辣椒酱。
沃克审计长说他在出访中国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特意买了印有中国国旗的衣服、领带等。他说,他这次送给李金华审计长的小礼物,是他亲自去挑选的。他说一定要买一个真正美国的礼品,他怕又是中国造。他说这次在北京,他专门买了一些奥运会用品准备带回美国,还给孙子买了一个印有奥运图案标志的帽子和一个书包。他说他夫人特别喜欢中国,尤其喜欢上海,这次来中国,他都没敢告诉夫人到上海。他说,下次一定带夫人去上海、江苏,还一定要带她到李金华审计长的家乡去看看。
从外事司同事那里,我还了解到两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美国审计署的英文缩写是“GAO”,拼成中国的汉语拼音是“高”。沃克审计长得知此意后说,他很喜欢这个“高”。高水准、高层次,很好。
沃克审计长很喜欢中国人,他认为中国人热情善良而且善于学习。他很赞赏中国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一直以来,他很想有一个中国名字,这次来中国,他又问起外事司罗美富司长给他起名字的事情。罗美富司长说:“我查了一下你的名字,‘沃克’,其英文是‘行走’的意思,在我们中国的行走者中,最著名的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孙行者’,也叫‘孙大圣’。‘孙行者’是‘火眼金睛’,是一个正义的化身,是一个维护正义,主持人间公道,能降妖除魔的卫士,是一个翻个跟头就日行十万八千里的大圣。‘大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保卫者,所以我建议你就叫‘孙行者’或叫‘孙大卫’。如何?”后来罗司长又给他详细介绍了中国传说中的孙行者的故事,还派人专门为沃克审计长买来了《西游记》的书和光盘等赠送给他。沃克先生高兴极了。他说:“那我就叫‘孙行者’、‘孙大卫’了,以后我会经常到中国来。因为每天下了班,我一个跟头就翻到中国来了。”自从他有了“孙行者”、“孙大卫”这个名字,在中国无论走到哪,他都开始注意起与孙行者有关的传说故事来,甚至在参观颐和园的长廊时,他都在找与此有关的图画和解说。在这次为大卫·沃克审计长送行时,李金华审计长特意为他写了一幅字,这幅字是三个字:“孙大卫”。沃克审计长十分开心。他说这个名字好,他很喜欢。他说 2005年李金华审计长送给他的那幅字是两个字:“清风”,至今都一直挂在办公室里,他说回去也要把这三个字挂上。
沃克审计长对李金华审计长充满敬意和赞赏,而且言必称李金华为“我的同事,我的好朋友”。
我的采访还没有正式开始,我的耳朵里已经装满了一个又一个有关沃克审计长的故事。给我的印象是,他是一个率真的人,他是一个开朗可爱的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对沃克审计长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我对他的印象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和印证:大卫·沃克——一个正直坦率的人,一个睿智的人,一个忠于职守的人,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我对他的采访是在他离开北京前一天中午,是在那个似有着一点皇家气派又有着些许诗意的“皇冠假日酒店”开始的——
美国审计长大卫·沃克访谈录
记者:您好,我是中国审计报社的总编。您已经是中国审计的老朋友了,今天见到您很高兴。我非常感谢您能欣然接受我的专访。
沃克:我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
记者:审计长,我知道您担任审计长后这是第二次对中国审计署进行正式访问?
沃克:对,这是我第二次正式对中国的访问。不过因为有一次顺访我和金华审计长在北京已经见过三次面,他还访问过华盛顿。
记者:我想问的是,2001年您的第一次正式访问到现在已时隔6年,这次来访您有什么新的感受?
沃克:我感觉中国审计署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李金华的领导下变化很大。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中国审计署依法把审计的结果向社会公告,这一点就使得中国审计署工作的能见度提高很多,同时也使得中国的腐败减少了,这一切都造福着中国的人民。
记者:包括您说的审计的变化,您所看到的中国变化大吗?
沃克: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83年,那一年我是个人访问。从那个时候我每次回来都看到巨大的变化。从1983年到现在的20多年里,中国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说从2001年到现在,我正式访问的几年内,也确实发生了巨大变化。我觉得如果好多美国人能来这儿看看的话,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会大吃一惊的。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像他们当年在学校里学到的中国。中国现在是一个新的中国,是一个令人印象特深刻的中国。当然现在我们每一个国家都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
记者:上次您来的时候,时任总理朱镕基会见了您,这次我听说温家宝总理又会见了您,看得出您在中国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和礼遇,那么我想知道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沃克:两位总理都能接见我,我感到很高兴,很荣幸。而且我每次到中国访问都受到了热情的款待。我有机会和温总理会谈,有部分理由是温总理很重视李金华审计长所做的工作,也非常重视他的看法和所说的事情,那么同时我觉得中国特别愿意从别国学习有益的东西,包括从美国审计署身上学东西,我刚才已经说过我当时拜访朱镕基总理的时候,会谈的时间比较长,谈得非常实质。他当时让我提出建议,我就提出一个建议。而且确实做到了,采纳了我所提出的建议。昨天我和温总理的会谈也是挺积极挺实质的。我昨天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今天晚上和李金华审计长在饭桌上会谈我也会就有关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我提出三个原则,一个是基础法律制度,一个是透明度,一个是责任制。我觉得这三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三点能搞好,就能够打击腐败,也能够提高政府的形象,促进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记者:昨天和温总理的会谈,您有什么比较深的印象和感受?
沃克:我想第一点就是觉得他非常尊重李金华审计长,也非常看重中国审计署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看重李金华领导的审计署能够打击腐败,而且也能够促进和促成政府的改革。温总理同时非常真诚地想要多了解一些美国审计署的情况,他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中国审计署,帮助中国做他这方面的工作。我昨天听到总理先生说,从长期来看,一定要尽可能提高政府的绩效和效能,尽可能打击腐败和其他消极的现象。我觉得从长期来看有三个主要的因素,必须得先配备好。首先,必须要有完备的基础法律制度。也就是说,要鼓励人们遵守法律和法规,加强内部的控制程序,鼓励人们要做该做的事情。要做得对。第二点就是要有透明度,要尽量提高,如果人们知道总是有人在监督他,他肯定会做应该做的事。第三点,如果真的有人没有做该做的事,而是去做了坏事或不好的事的话,应该有足够的问责和责任追究机制。包括民事、刑事制裁的机制。就我个人体会而言,这三个原则都适用于政府的方方面面,包括良好政策的制定和治理,包括税收政策,包括养老政策,医疗政策等等。温总理说我所说的三点原则听起来是严谨的,是有力的,适用于中国。他说中国在这几个领域里已经采取了措施,已经取得了进展,但进展还是不够。
记者:对于美国审计,中国审计一直比较关注,包括美国审计总署名称的改变,包括您对2006年美国审计工作的总结,我们中国审计报都及时地予以了报道,毕竟美国审计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有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有人说,美国审计代表了当今发达国家审计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是处在世界最前沿状态的一种审计,对于这一点您怎么看?
沃克:首先我们美国的审计署比中国的时间长一些,成立也长一些,当然你们也可以说我们站在前沿,代表潮流。但我认为,作为美国最高审计机关,我们要以身作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上应当比其他的一些审计机关和机构要强,这些包括战略计划、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电子管理、知识管理等各方面至少应当比他们强一些。1998年来到审计总署。当时我提出了三个主要目标,我希望在15年内,就是在我任期内能和审计总署的人员一起合作来实现这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在联邦政府的这个范围内我们要带头做到廉洁,同时我们专业服务的水平要和政府内以及与外界的一样高,甚至要超过。第二点就是我们要问责,也叫责任制吧。在这样专业的领域里,我希望为政府也好,为其他方面也好,能让我们尽量减少自己所面对的风险。第三个目标是,我们要帮助美国政府不断实现既定目标,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做事方式,能够有利于实现某些变革并适应面临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和机遇。当然这一点也许我不可能在15年内实现,但是我希望能够做一个开始。第一个目标我觉得我们达到了。第二个目标,我觉得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国际间同行的同事们也觉得我们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而且我觉得在我任期结束之前基本上能够完成。第三个目标,我觉得我们刚刚开始。第三个目标是最难的,我们只能带动,只能促进,但是最后要看老百姓选择的政府和官员,因为决策权在政府和这些官员。我一直想要扩大我们美国审计总属的业务范围,同时我也想提高我们的能见度,提高我们的技能。我不只强调要以身作则,同时我还强调审计工作要有透明度和对未来的预见能力,我希望这三方面都能做到。
记者:我注意到您前几天在南京审计学院发表的热情洋溢的演讲中,曾经提到认为最高审计机关除履行传统的职责外,还应该再增加两项能力,就是提供信息的能力和前瞻能力。提供信息的能力现在我们大家都比较了解,并且已经在履行这样的一些职责,那么“前瞻能力”,我想请教审计长主要是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来体现呢?
沃克:就是说最高审计机关应该有预见的能力。什么意思呢?就是应该能够预见潮流,预见挑战。通过审计和监督,我们为国家,为人民生活提供大量客观的信息,加以分析,提出我们的建议,以便帮助政府的领导人员作出更好的决策,更明智的决策。我觉得最高审计机关,应该从更长远更广泛、更全方位的层次和角度来看待和分析一些问题,去分析政府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和运作方面的挑战。我觉得客观上确实有这样的需要,而且我觉得需要最高审计机关去做。
记者:我注意到,美国的审计和监督,已经深入到政府管理的各个领域。这种监督,像您刚才说的透明、问责,甚至包括您说的前瞻性预见性等等,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在美国最高审计机关的这种职责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呢?
沃克:可以说,在全世界这些最高审计机关当中,我们的工作范围是最广的。这就是说我们上方宝剑是最锐利的。一部分是因为法律框架所规定,同时也是我们实际情况所需要。我认为这么做无论对美国人民也好,对美国国会也好,对美国国家也好,都是有好处的。
记者:与美国相比,我们新中国的审计毕竟只有20多年。这20多年来,中国审计署认真学习借鉴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结合自己本国国情,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审计工作。明年9月是审计署成立 25周年,在这里我想请审计长先生谈谈您怎么看中国审计署在20多年审计工作及取得的成就,并对以后中国审计工作有什么建议和希望?
沃克:你们短短的24年历史中,成绩是非常惊人的,是成功的。我说你们成功有许多的理由。第一个理由是,你们愿意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东西,以尽量使自己的做法获得成功,同时又尽量不重蹈别人的覆辙。第二个理由,我想是因为带领变革的领导人李金华审计长他的素质特别特别出色,特别的好。
记者:这些年来,中美两国审计机关进行了非常友好的工作交往和交流,并建立了很好的工作关系和友谊。那么,您怎么看两国的这种关系和未来两国审计工作的发展?
沃克:我认为中国审计署和美国审计署的关系是非常积极的,而且我认为今后的关系会进一步加强。我觉得我们很多国家,应当说几乎每一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全球化时代所带来的。所以我们最高审计机关一定要通力合作,要交流知识,交流经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共同地打击腐败,才能共同地提高透明度,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为各自的国家和人民服务,促进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性、有效性以及公平性。我认为最高审计机关他代表的是一种战略性的公共资产,因此他对本国的问责制度会起到一个促进提高的作用。同时我觉得最高审计机关代表的是一个机会,它可以为各国审计机关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起到桥梁作用。我认为我们最高审计机关的做法是专业的,是不受任何政治影响的,所以我想审计机关可以起到一个很积极的典范作用。
记者:我们知道,您是1998年被任命为美国第七任审计长的。很巧合,我们的李金华审计长也是1998年被任命为审计长,他是中国第四任审计长。同时 1998年被任命为各自国家的审计长,而且我们知道这些年你们两位审计长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个人私交上都建立了非常好的联系和友情。听说这次李审计长专程到上海迎接并陪同您到了苏州、南京等地,可见两人私交甚好。那么您认为你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友情?你们两位有哪些共同点?您怎样看待李金华审计长本人和你们之间的友谊。
沃克:我非常看中我和李金华先生的这种友谊。我觉得他本人是非常能干的,而且跟他相处是非常愉快的,我觉得我的想法跟他的想法也非常的相似。我和他都是那种专业化的领导,我们也都想为各自国家作出一番事业,真正想做一些事情。我们都是处于转型时期的审计机关领导人,我们也都希望在过去前人所做的成功基础之上,能做得更好,做得更多。我们都希望提高审计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公信力,都希望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自己也希望能够互相学习。我觉得所有这些共同点,是我们个人友谊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觉得这对我们各自的国家和人民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他铁面无私,也许他的面容是铁的,但是他的心地是非常好的,而且我觉得他的头脑非常地清醒。我跟他交流很多,发现他无私是无私,但不会和我铁面。
记者:您和李金华审计长确实有许多共同点,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都很正直、都很有创新精神,都很有所作为,是不是这也构成了你们共同的一个思想基础?
沃克:是的,就是这样的。我们的哲学,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一样的。我们俩都是积极主动的,都是有所作为的。我们俩都是很看重结果,很实事求是的人。同时我和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我们也都不害怕在权威的面前说实话讲真话。
记者:以前有的记者也许问过您,但我作为中国审计报的记者总编,还是想请您谈谈,您认为一个优秀的审计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或者说是作风?
沃克:我认为作风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人品,是一个人的个人魅力。这个人是要专业化,要有知识有经验的。我觉得,一个优秀的审计长,一定是要很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不要受政治的影响,不要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哪怕他说的话不是很受欢迎,但他敢说,尤其要敢于在权威面前说真话,说实话,而且不能仅仅看眼前,还得看长远,看明天。我觉得一个优秀的审计长还要善于和内部的人员形成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和外国的有关部门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才能使工作取得进展。我认为能力和诚信是必须具备的。
记者:正因为审计长应当是讲真话实话的,应当是实事求是的和客观公正的,所以我想请您能否从审计人的角度来谈谈如何看待中美两国关系及其发展前景?
沃克:我觉得我们两国政府部门的领导人要能像我和李金华一样,那我们两国的未来就特别的光明(笑)。我们一定能做出我们能够作出的贡献。
记者:不想再多说两句了吗?
沃克:我觉得我已经讲得太多了,而且很实事求是。
记者:我再最后问一个很私人的问题。您有些什么样的个人爱好?
沃克:我喜欢读书、旅游旅行、我也喜欢体育。体育方面我最喜欢的是网球和滑雪。我也喜欢高尔夫,但高尔夫太耗时间,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喜欢听音乐,在我们家音乐细胞都集中在我太太身上,很多乐器她都会,她喜欢弹钢琴。
记者:谢谢审计长先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