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国科学家的成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就论文,教材论文,中国科学家论文,初中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件编号:1003-7586(2008)05-0008-02
近代以来,我国科学家通过艰苦奋斗,在许多方面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果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就能找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介绍成果的取得,不但有助于生物教学,而且能够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热爱祖国,不畏艰险,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精神,更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笔者通过对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整理,以发表时间的顺序将这些成果列出。
1 裴文中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1929年,大学毕业不久的裴文中主持周口店的考古发掘工作。1929年12月2日在主洞偏北的下洞附近,人们发现一奇怪物体,裴文中断定是猿人头盖骨。经过连夜仔细发掘,头盖骨终于被挖掘出来了。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的头盖骨重见天日的消息很快传开,引起全世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以后经过我国科学家几十年发掘,出土了属于40多个个体的人类化石、大量石器、用火留下的灰烬层。这里成为世界上材料最系统、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了直立人的存在,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 胡先骕等科学家发现并命名世界珍稀植物水杉
在讲授我国珍稀植物时,就会提到水杉。水杉是我国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的。1941年冬,干铎在谋道溪,发现路旁有一株较为奇特的大树。由于树叶已经落尽,难以辨认种类。于是干铎到万县后托人代采标本。1943年7月,王战采到水杉的枝叶、球果标本。1945年夏,送至中央大学郑万钧教授鉴定。郑万钧见到这份标本,认为在现存的杉松类中应该是一个新属。1946年秋,胡先□根据标本反复研究,并核查文献,确定该标本与国外发现的化石种形态结构相似,为同一属。经由胡先□和郑万钧共同深入研究后,于1948年5月,两人联名发表《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一文,确定了学名,明确了水杉在植物进化系统中的重要位置,得到了国内外植物学和古生物学界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不久,水杉这一曾被认为灭绝的物种在全世界得到推广种植。
3 汤飞凡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
在讲授传染病时,教材举出了几种常见体表传染病,其中就有沙眼。而引起沙眼的沙眼衣原体就是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发现的。建国初期,汤飞凡舍弃国外优越的条件留在国内,进行微生物学的研究。他带领研究人员,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在1955年从沙眼病人眼的分泌物中寻找到了沙眼病的元凶——沙眼衣原体(当时称为沙眼病毒),并在人体外培养成功。汤飞凡于1956年10月发表了论文。最后,他又在1957年将沙眼衣原体种入自己的一只眼睛,造成了典型的沙眼,并且为了观察全部病程,坚持了40多天才接受治疗,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该病原体对人类的致病性。由于汤飞凡的突出贡献,国际上称沙眼病毒为“汤氏病毒”。1970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是名符其实的衣原体之父。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重要病原体的惟一中国人。
4 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在三所科研院校的合作下,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全合成的、与天然产物性质完全相同的、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向前跨进了重要的一步。开始了用人工合成方法来研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新阶段,还推动了我国胰岛素分子空间结构的研究。这一举世瞩目的成果获得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
5 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了培育优良稻种的工作。经过探索和实践,确立了培养人工杂交稻,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的指导思想。他从寻找雄性不育的植株着手,带领助手于1970年海南岛的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多种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杂交水稻于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推广,许多国家也采用杂交稻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袁隆平也因此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6 中国科学家对云南澄江动物群的研究
早在1942年,我国地质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古介形虫的化石。1984年,候光先在当地找到了娜罗虫化石。这一发现引起了中国古生物学家的重视,经过艰苦的野外考察工作和细致的室内研究工作,将距今5.3亿年前远古的生命世界展现出来。澄江化石群中已经发现20多个门一级生物,还不包括一些已经绝灭了的门一级动物。这说明在寒武纪早期,动物多样性的基本体制已经建立,种类非常丰富。其中在生物进化史上有重大价值的是陈均远等发现的海口虫化石,它具有神经索和前端膨大的脑,是目前所找到的最古老的脊索动物之一,将脊索动物起源的年代推至寒武纪早期。舒德干等发现的“西大动物化石”具有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基本特征,这一中间过渡类型化石的发现为探索这两大类之间的演化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澄江动物群证明了在寒武纪初期地球发生了生物门类大创新的事件,是对生物进化论的重要补充。
7 中国科学家对辽宁省西部地区的“热河生物群”的研究
20世纪早期,辽西地区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热河省。当地蕴藏着大量中生代白垩纪早期生物化石。1962年我国古生物学家顾知微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热河生物群”的概念,它包括了动物群和植物群两个方面的内容。热河生物群的化石在我国的发现历史很长,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发现保存比较完整的鸟类化石。这些不同种类的鸟类化石,在种类、数量和保存的精美程度等方面,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区。如体长仅10cm的辽西鸟,形态比始祖鸟还原始,前肢非常像爬行动物。而孔子鸟较始祖鸟进化,没有牙齿。它们填补了鸟类演化在这一地质历史时期的空白,随后是一系列其他重要化石的发现,如世界上第一具完整的中生代哺乳动物的骨架、带毛的恐龙、被称为地球上第一枝花的“辽宁古果”等,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世界古生物学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
8 中国科研机构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完成人体24条染色体的全部基因的遗传作图,完成碱基的序列测定。该计划耗资巨大,参与国家和人员众多,是堪与登月计划相媲美的科学工程。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2003年,人类基因组框架图也绘制完成。
中国科研机构承担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任务的1%,即3号染色体短臂从D3S3610至端粒的30Mb区域上约3000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这一事件向世界表明,作为参与该任务的惟一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工作已经开始,并具有相当的实力。它代表着中国科学家在未来的基因工程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参与这一计划,我们可以分享数据、资源、技术,最终来开发我国自己的基因资源。
此外美籍华人科学家徐道觉发明低渗法,从而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为染色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另一位华人学者蒋有兴通过观察实验确认了人的体细胞内有的46条染色体,并毫不犹豫地向传统理论挑战,于1956年公布了这一重大发现,成功完成了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