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变--2006年高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_高考论文

稳中求变--2006年高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_高考论文

在稳步中迈步,于多样中变样——2006年高考阅读与阅读教学的策略摭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稳步论文,阅读教学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高考选拔功能的逐渐弱化,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远不如以前那样让人激动和兴奋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从此可以疏远甚至漠视高考了,尤其是成千上万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面对任何一次高考,从心理认识到举措都容不得出现丝毫的松劲念头,不然就会功亏一篑,自责人怨。唯其如此,每年高考以后各种各样的反思和研究纷至沓来、层出不穷就成为一种必然。笔者以为,与往年一样,今年全国的17套语文高考试题,值得我们认真关注和深入思考的内容自然很多,倘若四面出击、八面玲珑,既忙不过来,也不够智慧,故还是效仿古人“弱水三千,只饮一瓢”之取舍姿态,拟着重就其中的阅读板块作点管窥蠡测或雾中观花,并联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备考实际,阐陈若干个人的粗浅之见,祈教于诸同仁。

格局与题型变中显稳

格局和题型的相对“稳定”是这些年来高考语文试题阅读板块命题的基本底线,今年应该也没有突破这道底线。尽管今年有的语文试题的整体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阅读板块的格局似乎仍然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即使像福建卷,跟前两年比照,今年的整体格局变化脚步迈得有点急促,试图告别全国模式而匆匆向上海模式靠拢,但几个阅读板块其实只是“位移”而已,即从试卷的先前那个位置移到今年的这个位置。而设题几乎没有变化,基本稳定。多数试卷的科学文、文言文还是以选择题的考查形式为主,而古诗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也仍然为文字简单形式的主观题。这便是“变中显稳”典型例证。当然,“变”的迹象也是比较普遍的,如文学作品板块的设题,除了浙江卷、天津卷和上海卷还保留着多项选择题外,其他试卷都齐刷刷地向去年开始改制的全国卷模式“变”了过去,成了清一色的文字简单题。还有显而易见的变化:在今年的北京卷中,科学文的阅读板块出现了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概括能力,该卷的第16题要求“用三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虽然难度并不太大,但题型的变化却是根本性的。这种设题形式自然算不上什么创新,因为上海卷就“早已有之”,然而设题这么“不经意”地一变,不但给我们的复习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日常的阅读教学也不无启示,至少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以文字呈现的方式来概括和整理文章的要点。

在阅读大板块中,由于分值比重不小而又实际考查难度偏大的古典诗歌鉴赏,一直就较吸引人们的眼球,而今年的格局和题型也显得很稳定。除北京卷和上海卷

分别出现一个客观选择题外,其他试卷均继续采用文字简答题作考查,而且依然是一分为二的形式,即将一个小题分解为两个采分点。鉴赏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层级,而古典诗歌鉴赏通常会比鉴赏现代文本更困难一些。即使在没有采用文字简答题的形式考查古典诗歌鉴赏时,选择题的得分率似乎也不高,而自从将客观题改为主观题后,古诗词阅读鉴赏的得分就远远低于期望值了。因而试卷设题的这种稳定性对古诗的阅读教学既是积极的导向,也是不轻的压力。从导向上看,它肯定了这些年来我们依据初步文学鉴赏的要求而实施的古诗阅读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就压力而言,现行的古典诗歌阅读教学,整体感知和全面把握强调不够,“考什么”就“教什么”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零敲碎打比较普遍,而且大多是在抽掉了多种背景的“空间”上进行的,往往缺乏足够的解读思路和依托,实际上青年学生阅读一首陌生的古诗,无论多么浅近,理解其基本含义尚且困难不小,如果还要在鉴赏的层面去理解分析,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求古诗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技巧,重整体,重方法,重语言表述,切实提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选材与设题稳里有变

阅读板块的文本选择和命题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考查的难易程度,然而这些恰恰每年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变数。今年17套试题的选材和设题总体上还是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即科学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古诗文和文学作品三大样式齐全,设题上保持科学文、文言文以选择题为主,古典诗歌以文字鉴赏为主,文学作品以文字简答为主等基本特色。但“稳”里有“变”。

首先是天津卷和福建卷的科学文选材打破了仅此一篇的模式,均选择两篇(段),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一段。这种变化不仅表现为阅读文本数量之多少、阅读内容范围之扩展,更主要的还在于体现了考查理念的更新。阅读材料量大了,分值自然也多了,阅读板块在试卷中占据的比重又增加了,同时也势必“挤”掉了语言基础知识等考查内容。笔者以为,无论两个省市率先进行的改革尝试能否获得普遍的认可,而作为一种命题改革的趋势而得以生成或吐绿,我们都需要予以足够的关注。假如我们稍作思索,就不难意识到这种貌似投石问路式的改变绝非偶然,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现代社会对阅读意识和阅读行为的日益重视,同时也标志着近年来呼声颇高的要淡化静态的语文知识而强化语文知识的动态运用等语文教学理念在试题中的表露和体现。由此可见,不管这种命题改革究竟会对今后各省市的语文试卷产生多少影响,至少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阅读板块的命题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变脸”的新阶段。因而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也将迎接新的挑战,现在开始就应该调整我们的阅读教学策略,争取主动,以操胜券。

其次是在设题上更加注重理解深层次的考查。如:全国卷Ⅰ的第16题,题干是“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全国卷Ⅱ的第15题,设题为“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辽宁卷的第18题,问题是“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湖南卷的第19题,提问要点为“……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山阴道上’”;等等。从“请联系”“从全文看”“通观全文”等题干表述中可以感受和体验到,这些考题设计的特点在于问题的指向具体而明确,但解答问题的思考必须是全面深入的,需要探求和揭示内在的因果关系,也就是对文本含意的深层次解读和把握,否则就很难将“为什么”真正回答到位。或许这种设题也只是命题者“忽然想到”“偶一为之”而已,可以过耳即忘,不必细究。但应该意识到全国卷已经不是第一次作这样的考查了。故笔者认为,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尽量有意识地强化和落实培养深层次理解能力的教学目标,也许不失为审时度势不落人后的明智举措。

考点与分值稳多变少

随着自主命题省市的逐年增加,一纲多卷、异彩纷呈成为我国高考文化的一大亮点。考试大纲确定后,考查要求就明确了,这些要求出现在试卷里就是一个个的考点。考虑到省市命题的“自主性”,考纲没有细化到考点和分值,但试题的考点与分值配置对中学教学的影响很直接。

今年的17套语文试卷,阅读板块的考点设置总体比较稳定,尽管试题的形式五花八门,而主要还是考查理解(包括文言文的翻译)、概括(归纳)、推断、分析和鉴赏等能力。故不少试题的题干或是基本相同,例如:科学文的考查,“根据原文,下列对于……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表述,不符合(或“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是)”等俯拾即是;古诗文的考查,“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或“相同”)的一组是”“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的一组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把……翻译成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便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分析这句话的含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或是大同小异,例如:“……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概括……的完整含义”“……简要回答”“……请简要分析”“……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等。如果说试题是考纲的形式化,那么题干便是考点的具体化,只要琢磨上述题干的表述,就大致可以推知今年这些语文试题的考点没有多少特别的变化。这种稳定性有利于中学阅读教学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努力方向,从而扎扎实实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再看分值的配置。除了天津卷由于阅读篇幅增加而分值明显加大外,其他省市(包括福建卷)的阅读板块保持以往的分值基本不变,大多都在56分—60分之间(上海卷是65分),在总分为150分的试题中,分值比重已经非常大了,几乎与历来就一枝独秀的写作板块旗鼓相当了。当然分值变化还反映在试题内部的微调方面,如适当减少科学文和文言文阅读的题量和分值,而抬高古典诗歌和文学作品阅读的分值。此外,文学作品各考点之间的分值也有一些调整,像全国卷Ⅰ、 江西卷等关于作品主旨概括的分值就比较高。应该看到,高考命题改革一路风风雨雨走来,阅读的天空越来越高远湛蓝,阅读板块的“含金量”已经不低了。因而我们一定要重视并抓好阅读教学。依笔者愚见,当前亟需落实的不是理论上的探讨,也不是模式上的变形,而是切实提升阅读教学的品位,既要坚持以“理解”为阅读基点,也要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品味鉴赏和审美探究等能力,要在课堂中进行各种各样的“操练”,特别要帮助学生学会“答案”的信息整合和文字编制,教师要注重“答案”(尤其是复杂答案)的有形呈现。

整体与局部有稳有变

扫描17套试题,阅读板块的整体稳定与局部变化皆有不同的反映。稳,自然不冰封凝固;变,亦并非脱胎换骨。在高考命题这个动态发展系统里,整体的稳定与局部的变化都是必需的。没有整体的稳定,就必然导致中学教学的无序和混乱;没有局部的变化,也会制约命题专家的智能发挥。要打造出一份出彩的试卷,必须妥善把握稳定与变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大致而言,今年语文题的阅读板块整体的稳定是主流,一些省市主要是参考去年全国卷的布局,总题量上作了适当的压缩,如江苏卷、湖南卷、山东卷、江西卷、广东卷等,当然也有阅读总题量保持不变的,如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卷、上海卷、浙江卷等,所有这些都表现出试卷的整体稳定。不过福建卷、天津卷的出现,却从格局上动摇了阅读板块的整体稳定,如前所述,对于这种探索的得失优劣我们可以暂且不作议论,却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需要以恰当的心态正视这种显著的变化。因为整体格局的变化,势必影响到阅读教学策略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彼此关联是非常密切的。至少需要更多地注重阅读面的拓展和阅读量的加大。

有稳有变也是一种稳中有变。整体的稳与整体的变如此,局部的稳与局部的变亦然。像今年的古诗文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体裁和题材的变化也显得普遍。先以文言文为例,选择传记类作品作为阅读文本的仍占据大多数,两套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重庆卷、江苏卷、广东卷、四川卷、辽宁卷、山东卷等都属于此类。而一些试题的文言文本出现了全新的面貌,如湖北卷的《颜氏家训》(颜之推)、安徽卷的《齐民要术》(贾思勰)、江西卷的《醉书斋记》(郑日奎)、浙江卷的《蚊对》(方孝孺)、湖南卷的《〈湖南文征〉序》(曾国藩)等,这些可归类为小品(随笔)、杂文等说理文的文本显然不同于人物传记,阅读的难度会更高一些。此类文言文本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这么多年人物传记考查下来了,稳定是稳定,但毕竟体裁过于单一,题材也多有雷同,猜题押宝而“中标”的可能性不小,不利于真实地考查考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笔者觉得,这种变化顺应了高考命题的改革趋势,理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及时变换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让我们“智鸟先飞”,主动出击。今年的古典诗歌也多样化,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而且还有清代和近代的诗歌,甚至连长篇小说里面的古典诗歌也为命题者注目,像湖南卷就用了《红楼梦》的两首海棠诗。看来考试和备考的博弈的确是一场无止境的较量。

今年的文学作品体裁上没有什么变化,几乎是清一色的散文。但在作家、题材等方面的变化就比较突出了。一部分试题选择了外国作家、港台作家的作品,如浙江卷、湖北卷、全国卷Ⅰ、福建卷等;而更多的则青睐于当代时文,去年选用现代经典的省市也纷纷改弦更张,只有辽宁卷还是以现代作家丰子恺的《杨柳》装饰着自己的意志。这种现象似乎还没有先例。尽管选定什么材料作为阅读文本不乏一些偶然因素,但时文少一些时空的阻隔,便于考生理解把握的优势是许多现代和外国的经典文本无法媲美的。强化时文的阅读也就成了中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战略目标。

理解与概括稳而不变

不管从什么角度分析,理解和概括都是这些年来阅读板块最稳定的能力考点,今年的17套试卷也如此。从科学文、古诗文到文学作品的阅读,无论设题的形式和考查的内容等如何变化,但没有一套试卷的命题者能够回避这两大考点而独辟蹊径,另开先河。不仅如此,今年一些试题对理解和概括的考查还表现出继续强化的某种趋向,很值得我们关注。如全国卷Ⅰ第12题诗歌鉴赏就有“这首诗歌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这样的设题,非常明确地同时考查理解(分解层次)和概括(层意归纳)两种能力,这在以前的古诗词鉴赏极少见。再如该卷的第17题,要求考生“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赋分6分。这种主旨概括式的试题似乎从来没有“登录”过高考试卷的大雅之堂,原因之一或许就是自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动工”至今,人们对主旨(即“中心思想”)概括一直大张挞伐,抨击甚烈。导致不少人根本容纳不下“主旨概括”这一阅读教学的传统理念,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偏狭的认识——概括主旨就等于教学理念老套,等于教学方法落伍于时代发展,等于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极差。试想,在这样咄咄逼人的“橙色恐怖”笼罩之下,还会有几个不识时务的“反恐斗士”,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寡敌众,招是惹非呢?如今“断裂”了多年的“主旨概括”居然奇迹般出现在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命制的高考试卷中,不是意外也是意外,至少使得“失传”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传统找到了一种权威性的支撑,至于能否视作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正本清源、返璞归真的信号,不敢妄加揣测,但此意义绝对不可小觑。无独有偶,辽宁卷的第21题也有“请概括本文的主旨……”等考查,真可谓不谋而合。与“主旨概括”遥相呼应的还有湖南卷的第17题考查了“段落大意”的概括。这一切并非空穴来风吧?

理解和概括的稳定性还表现为两大能力的考点都非常明确。科学文阅读,像“下面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浙江卷)“下列对……理解,不正确(不恰当)的一项”(福建卷)等比比皆是。文言文阅读,多数试题都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等题干。古诗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全国卷Ⅱ)“……谈谈你的理解”(山东卷)“……说说这句话的含义”(湖北卷)“用自己的话概括……”(天津卷)“根据全文,概括……的完整含义”(重庆卷)“……请简要概括”(安徽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广东卷)等形式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联袂登场。以笔者陋见,理解和概括是阅读的基础和核心的能力,只要阅读板块没有在高考试题中彻底消失,相关的考点就必然出现。故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务必高度重视,积极探求,并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折不扣地培养和提升学生这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当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马虎懈怠不得。

推断与赏析形稳神变

推理和赏析应当是比理解和概括更高层级的语文能力。高考试题的阅读板块设置这些能力的考点,不仅在于更加有效地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而且还着眼于体现“课标”关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语文教学目标。今年的17套试卷都不同程度地延续并适当加大了这方面的考查力度。如两套全国试卷的第7 题都是考查“推断”,而湖南卷、江西卷、山东卷的第8题,福建卷的第4题,湖北卷、辽宁卷的第9题,重庆卷、广东卷、江苏卷、安徽卷的第7题,也都是直接考查“推断”能力的选择题。就此而言,“推断”这一考点的稳定系数很高,成为不少省市阅读命题的保留节目之一。不过如实而言,这些试题能够真正考查“推断”能力的还太少,大多仍停留在“判断”的层面,并没有达到全国卷那样“超越文本”的“推断”高度。

再看有关赏析能力的设题。集中地表现在古诗词阅读中,几乎每套试题皆有“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全国卷Ⅱ)“……请简要分析”(天津卷)“……请作简要赏析”(湖北卷)“简析……的妙处”(广东卷)“……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江西卷)等相类似的考查。今年17套试卷的文学作品阅读板块,不仅每卷必考赏析,而且题量也是有增无减。如全国卷Ⅰ的第14至16这三题均考查鉴赏和分析,分值高达16分,是文学作品阅读72%的比重;而江苏卷的文学作品阅读共四题22分,都是以赏析为考查重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及的“形稳”只是从考点设置的角度考虑,具体的题“形”其实在变,如除了上海、天津、浙江等少数省市还继续“偏爱”于客观性赏析题外,其他省市都变换成文字简答题的形式了。

当然,同样是赏析,今年试题中出现的“神变”更值得关注。笔者以为,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赏析的对象细化。今年有不少试卷设题已经改变了以前那样更多地着眼于作品的整体内容、情感态度和艺术风格等,而是直接将赏析对象细化到具体的语句甚至词语。如全国卷Ⅰ第14题的题干为:“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考点非常明确而具体,细化到了一个看似相当普通的词语。再如天津卷第19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定位到一个显然蕴含着诸多哲理的语句。二是赏析的方式灵活。像广东卷的第16题,“文中加点的词语形象地描写了夕照的动态,请从中任选两个予以赏析”,加点的词语有“透射”“穿”“抛”“挪”等,适当扩大定向范围,让考生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三是赏析的要素多样。像江西卷第17题要求赏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北京卷第19题侧重于“散文的语言特点”,天津卷的第18题则指向“表现手法”,全国卷Ⅱ的第17题和湖南卷的第18题均着眼于“思想感情”,福建卷的第15题重在赏析“视角”和“立意”,辽宁卷的第20题主要考虑“人称”的运用,等等。或许上述设题的变化都不动声色,但我们不能置若罔闻,因为这些变化对中学阅读教学的影响是积极而直接的。如何既细化赏析对象,又拓宽范围、增加要素,并体现灵活性和自主性,将会是今后阅读教学需要认真研究和不断落实的重要课题。

标签:;  ;  ;  ;  ;  

稳中求变--2006年高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