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论文_张致嘉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论文_张致嘉

张致嘉

迁西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河北 唐山 0643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力活动成果,是研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保护和传承好我们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要靠千千万万有文化自觉的人的守望和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当时有367个戏曲剧种,但是至今日,仍在演出的剧种仅为267个,也就是说,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各类剧种消亡了100种之多。这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警示和鞭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面临严峻形势。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直强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还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200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草案》形成;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6年,文化部发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迈入有法可依,依法保护和实施的阶段。

二、解决传承人老龄化趋势。在国外,有些国家政府有法律规定,如果能评上杰出非遗传承人,就会有稳定的收益,同时赋予责任,要求非遗传承者进一步去推广传承。日本早在1950年就颁布了相关法律,规定了无形文化遗产的范畴,将那些在工艺技术上或表演艺术上有绝技、绝艺、绝活的老艺人认定为“人间国宝”,这一“非遗”的法律保护模式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现在也开始做这件事情,但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制度化的传承人保护工作还有待提高。民族文化不能割断,研究民族文化的人才也不能断层,徐金龙博士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做过专门调查,在他看来,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尚未对大学生非遗教育给以应有的重视,原本应该是基础文化学科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在本科教育中严重缺位,仍未纳入现行的本科教育体系。

三、走出非遗保护的误区。 “非遗保护热潮掀起的20年,也正是非遗消失最快的20年。”刘守华教授认为,这20年,一方面我们保护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最关键的还在于恰好是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最快的时期,工业文明对主要植根于农耕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致命冲击。无论是《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还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有关机构强调的都是保护而非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事实上,非遗的保护更多的是对社会的一种承诺,代表的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担当。当文化成为遗产,伴随而来的,除了经济利益还有义务——保护和传承的义务。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各地高涨的申遗热潮中,即便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四、协调好非遗的保护与商业开发。“非遗”的过度商业化是全世界都有的问题。近年,我国许多地方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将其当作旅游资源来开发是较普遍的方式,不少非遗项目为了迎合市场而“变味”,陷入“商业化”误区。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松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多是贫困地区,这些地方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大量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开发成旅游产品,“保护工作还不够完善时,就将其盲目推向市场进行开发利用,实际上是等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各取所需,这无疑违背了保护的初衷。”实际上,自然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既对立又统一,无论是对地方政府还是文化传承者来说,如何在经济效益和遗产保护这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是个很大的难题。但无论如何,在利用“文化遗产”这一招牌的时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对它的开发和利用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只能是附属功能。

五、非遗的保护和创新。“非遗”不是经济包袱而是珍贵资源。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不可能像出土文物或古建筑那样,凝固封存于某个历史时空点,而是在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变异和重构,与社会同步发展,并建构新的文化生态。“我们奉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但非遗不是死去的历史,不是放进博物馆保护起来就够了,它的非物质性决定了它实在历史中流传发展的,应当在生活土壤中恢复生命力。”专家呼吁,抢救保存是非遗保护初始阶段的首要任务,在文化空前繁荣、文化多样性日益显现的今天,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创新是发展之必需,那么如何创新,由谁创新?中央戏曲学院研究所所长傅谨认为,有资格和权利决定创新的是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而非学者和官员。“专业知识和乡土现实是有距离的,所谓专业人士指导下的改造,很多时候是一种善良的破坏。”傅谨指出,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对传统艺术做了大量整理工作,可很多地方文化主管部门采集了民间原生态艺术后,进行了自以为是的加工和整理,失去了民间原有的东西。因此,对民间艺人的艺术判断要报以尊敬之心,他们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由此,傅谨呼吁,对待民间艺术,政府的态度应是“最大限度的支持,最小限度的干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礼物,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长城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保护和传承好我们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要靠千千万万有文化自觉的人的守望和传承。也许,正如一位非遗保护专家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永远没有止境,它需要长期而持续的工作,谁也无法毕其功公于一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张致嘉(1977.10-),女,籍贯:河北迁西县,学历:本科 职称:馆员 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论文作者:张致嘉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7

标签:;  ;  ;  ;  ;  ;  ;  ;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论文_张致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