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 分析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稳定型咬合板进行治疗,戴用咬合板6个月之后观察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值及张口度、关节弹响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治疗之后,患者VAS值及关节弹响发生率均比治疗前有了显著的降低,张口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张口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稳定型咬合板;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效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属于一种累及咀嚼肌与(或)颞下颌关节的常见关节结构紊乱病,主要表现有关节区疼痛、下颌运动障碍及运动时关节弹响等症状,病程迁延且容易反复发作[1]。这一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咬合紊乱属于其主要的一种发病原因,且这一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在患病率上也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女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人数通常是男性患者的2-5倍[2]。在当前的治疗之中,主要倾向于非手术治疗,使用咬合板对咬合关系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且这一方法具有可逆、无创伤性的优点,咬合板的种类比较多,有稳定型咬合板、松弛型咬合板、前牙再定位咬合板等几种类型[3]。本文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稳定型咬合板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的相关标准,且患者在就诊前均未接受过任何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患者牙周组织良好,牙列相对完整,无不良修复体和填充体。排除严重错畸形、有关节区外伤史、颞下颌关节区有占位性和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在20-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5.4)岁,病程在4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3±0.4)年。临床症状:关节区压痛19例(32.8%),张闭口关节弹响17例(29.3%),咀嚼疼痛12例(20.7%),张口受限10例(17.2%),临床分型:肌筋膜痛28例(48.3%),可复性关节盘移位18例(31.0%),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12例(20.7%)。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相同的医生制作并戴用下颌稳定型咬合板,具体的制作方法,首先需要获取患者的下颌模型,使用超硬石膏进行模型的灌注,将模型放置在真空压膜机上,使用自凝树脂进行咬合板的制作[4]。自凝塑料丝状后期与面团前期、堆塑咬合板雏形,舌侧边缘到患者龈下3-5毫米的位置,咬合板的框架咬合面需要制成平面式的,塑性结束之后将其放在温水中进行凝固[5]。将制作完成的咬合板框架戴入患者的口腔之中,就位准确之后再将其取出,对咬合面进行进一步的打磨,使其厚度在0.2毫米以下。重新调整其自凝塑料于丝状后期、面团前期铺垫在打磨过的咬合面上,然后放入温水中等待20-30秒之后将其取出,然后迅速的放入患者的口腔内,叮嘱患者轻轻的进行咬合,自然的呈闭口状态即可,等待基本结固之后再取出,放入温水之中使模型完全结固,稳定型咬合板不论是唇舌方向还是近远中方向,咬合印迹都应修整呈凹凸自然过渡的光滑状态,特别是印记的边缘位置,其光滑度将直接影响患者戴用的舒适度及戴用效果,主要更加注意进行合理的修整。患者在每天晚上睡眠过程中需要确保能够佩戴稳定型咬合板8个小时的时间,白天除了咀嚼之外需要尽量保持佩戴状态,不能少于7小时,同时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不要咬嚼硬物,也不要有太大动作的张口,在戴用的第2周、第4周、第6周、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复诊,以便对咬合板进行适度的调整,对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进行了解。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张口度(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到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的垂直距离)、关节弹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6]。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颅颌面肌肉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0分表示无痛感,10分则表示最痛。
1.4疗效评估标准
通过治疗,如果患者的咀嚼疼痛及关节区压痛、弹响等临床症状消失,张口度>3厘米,则表示治疗显效,如果患者治疗后临床疼痛症状得到减轻,且张闭口关节弹响也有所减轻,但仍存在少量的摩擦音,张口度在2-3厘米之间,则表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治疗之后,疼痛与张闭口关节弹响无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张口度<2厘米,则表示治疗无效。
1.5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8例患者治疗显效25例,有效28例,无效5例。通过治疗,患者的VAS值及关节弹响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的降低,且患者的张口度与治疗前相比有了明显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
3 讨论
本文研究中,对2015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58例采取了稳定型咬合板治疗的方式,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治疗,患者VAS值评分比治疗前有了显著的降低,张口度比治疗前有了显著的增大,关节弹响发生率也比治疗前有了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之中,大部分人认为咬合板治疗半年之内如果没有效果则应该停止戴用,进行下一步治疗,比如理疗、手术治疗等方法。
综上所述,使用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很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张口度情况及关节弹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莅.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Meta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04):12-13.
[2]龚正林,杨甜甜.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疼痛的疗效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9):1889-1891.
[3]诸森阳,张夫波,黄彩平.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8):3-4.
[4]张丹,田玉楼,周青,张扬,冯翠娟,郭艳.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评价[J]. 口腔医学研究,2013,29(05):450-452+456.
[5]黄璟,安爱群,江浩顺,张澄海,陈霞云.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64例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07):435-436.
[6]贺洪远. 颞下颌关节上腔灌洗术及肌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D].河北医科大学,2010.
论文作者:冯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关节论文; 下颌论文; 患者论文; 紊乱论文; 稳定论文; 疼痛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