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维修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李博闻

管道维修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李博闻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山西长治 0313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管道管理是否扎实有效、稳妥可靠,事关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一个城市和地区政治、经济与民生大局的和谐稳定。因此,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企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基于此,本文对管道维修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管道维修工程;管理模式;探讨

管道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设备维修能够消除安全隐患,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目前,我国的石油及天然气生产企业快速发展,输油管道也大规模增加,这就使得输油管道维修的工作人员面临巨大的挑战,任务重、问题复杂、维修成本高昂等问题出现在企业的面前,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困扰企业的发展障碍,需要寻找科学合理的对策来应对。

1 管道维修工程常见管理模式概述

1.1 管道维修工程的业主自管模式

管道维修工程一般是按照当年实施、当年验收和结算的原则,进行投资立项,人员少加之工期短、投资小的特点,决定了维修工程没有单独组织机构进行管理。管道每项维修工程,均需执行完整的项目管理程序,业主在项目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将维修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分别划分到业主生产经营各部门,由各专业人员兼职进行管理,部分简单及工期较短的维修工程,业主直接管理;一部分难度相对较大、投资相对较高的维修工程,施工承包商处于业主方和监理承包商双重管理之下,各区域机构管理形式大体分为三种。第一种形式:经营部门负责立项,生产部门、管道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科负责验收管理,部分项目委托监理进行监管。第二种形式:经营部门负责立项和验收管理,生产部门、管道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管理,部分项目委托监理进行监管。第三种形式:经营部门负责立项和验收管理,工程部门负责施工现场管理,部分项目委托监理进行监管。其优缺点如下:

1.1.1管道维修自管模式的优点

(1)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需求。项目管理人员均是企业内部员工,对工程设计初衷、要达到的目的均有清楚认识。在施工过程中,特别在地下隐蔽性工程与设计或技术方案不符合,能够迅速变更,有利工序衔接。

(2)能够有效控制进度、质量和安全。业主直接管理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具有强力管理的职能,可有效加快推进工程进展。

(3)能够节省项目管理经费。项目管理人员以兼职形式存在,不产生额外人员成本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等,节省投资。

1.1.2管通维修自管模式的缺点

(1)项目管理人员是以兼职和临时指派工作进行工程管理,对技术标准和要求比较清楚,但对管理程序不是很清楚,如何管、管哪些、重点监控点、施工关键点、资料管理等不清楚,没有经过专门的项目管理培训。

(2)项目管理人员工作是生产为主,在兼职项目管理的同时,主岗工作量不会减少,潜意识里对主岗工作积极性高、责任感强,在主岗与兼岗精力有限时,不会把精力放到工程的现场监管中去。因此,维修工程的现场管理,部分工程实际处于“管而不管,实际脱管”的尴尬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委托监理的工程,施工承包商处于业主和监理承包商双重管理的模式下,业主对施工单位是全方位管理(包括项目选商、价款支付等),监理仅承担现场管理工作,当两种管理口径不一致时,施工承包商以业主的标准和要求为准,监理的作用仅为责任分担,实际效果并不显著,监理的真实意义无法体现。

1.2业主的委托管理模式

从业主角度来看待,可简单将工程管理分为两种模式,即业主自行管理模式和业主委托管理模式。为了贴合维修工程的特点,在这里选择以下四种业主委托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1.2.1项目管理服务(PM)模式

指业主委托项目管理服务商,为其提供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PM承包商与施工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但承担业主委托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协调和管理,PM可能与其他项目管理模式共存于一个工程项目之中。其优点:减轻业主一定工作量,能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其缺点:①由于PM承包商与施工承包商没有合同

关系,PM承包商权威性不够,控制施工难度较大;②业主、PM承包商双管理,施工承包商一般情况下,以按业主要求为准,造成PM承包商失去实际管理意义。

1.2.2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指业主委托项目管理承包商,作为业主代表或业主延伸,可以对项目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管理,也可以分阶段进行管理,对工程进行计划、管理、协调和控制,业主与PMC承包商签订的合同,即包括管理服务内容,也可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承包内容,可以看作一定程序上的总承包商,是PM模式的发展和进化。该模式有两种形式,代理型PMC模式下,业主分别与PMC承包商和施工承包商签

订合同,由PMC承包商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管理;风险型PMC模式下,业主仅与PMC承包商签订合同,PMC承包商与施工承包商签订合同。其优势显著,主要优缺点如下。其优点:①充分发挥管理承包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统一协调和管理工程施工现场,减少矛盾;③业主与管理承包商的合同关系简单;④业主工作量较少,可专心核心业务。其缺点:由于业主与施工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管控力较弱。

1.2.3设计-管理(DM)和设计-建造(DB)模式

DM模式通常是指由同一单位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项目管理方式。业主与设计-管理公司和施工总承包商分别签订合同,由设计-管理公司负责设计并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DB模式通常是指由同一单位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服务的项目管理方式,业主将设计和建造发包给一家单位,该承包商负责设计和施工。其优点:①设计能力相对较强,能充分发挥其在设计方面的长项;②设计与施工管理一体化,设计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减少设计变更;③设计与施工接合较紧密,从而可有效加快工程进度。其缺点:①设计及管理职能一体化,为获得较多管理费用,存在提高设计标准的可能性;②业主对项目整个过程控制力较弱。

2 管道维修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

上述几种委托管理模式均有其优缺点,但符合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分工的特点。从维修工程根本上来看,主要矛盾就在于现场有效管理的缺失,很多维修工程本身就属于改造或修复,很大一部分工程无需设计参与,或者业主本身更清楚工程目的性或标准,设计管理(DM)和设计建造(DB)模式主要是保证设计与施工有效衔接,因此并不太适合管道维修工程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PM)服务模式,其实质与监理制度类似,由于项目管理服务商和施工承包商没有合同关系,双重管理机制下,极易导致现场管理实际缺位。而项目管理(PMC)风险型承包模式,业主和项目管理承包商通过建立合同法律关系,由PMC项目承包商与施工承包商建立合约关系,将全年外委项目按照“项目群”的思路,将现场施工这块繁锁、复杂的事宜整体打包给项目管理(PMC)承包商,其负责开工组织、计划、协调、监管等事宜,最终达到业主要求。业主在这种模式下,通过抓好设计和验收两个阶段来进行管控,保证维修工程达标,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更能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专业能力。为避免工程现场“管而不管,实际脱管”的局面,使维修工程达到“质量有保障,管理更合规”的目标,这些都需要权责明确,边界清楚,才能可靠发挥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可使基层生产管理人员的精力聚焦主业和核心业务,全心全意保管道安全和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何淑静,周伟国.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失效模糊故障树分析法[J].同济大学学报,2013,33(4):507―5l1.

[2]薛金明,张晔.当前城市燃气管道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2012,(01).

论文作者:李博闻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  ;  ;  ;  ;  ;  ;  ;  

管道维修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论文_李博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