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驱动程序的异步过程回调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琪[1](2021)在《物联网教学平台中可视化模组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在快速的革新,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联网与教学平台相结合将能有效的推动产业与教学的融合,在万物互联的环境下培养实践性人才,然而物联网中的数据通常杂乱且晦涩难懂,很难从中收集有效数据并且难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因此将数据转换为可视化展示的方式来辅助物联网场景教学将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对国内外物联网平台的调研,发现目前可视化部分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与实际中的需求。大部分可视化平台主要实现了实时数据展示的功能,但接入方式较为复杂;功能不完善,缺少可视化设备控制、警告订阅等功能;数据分析能力较弱,不具备聚合分析、交互分析等能力;且只能够使用平台中的可视化部件,不能自定义或引用第三方库,针对以上问题同时结合物联网教学平台的应用场景,本文提出了一套通用的可视化模组实现方案,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优化。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于WebSocket通信协议来实现实时数据推送,针对物联网场景网络不稳定现象,加入心跳检测机制,待网络恢复时采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重连,避免网络崩溃现象。二是针对可视化平台普遍缺乏数据分析能力的现象,引入了数据分析中常用的下钻和聚合分析等方法,增强可视化模组数据分析能力。三是调研可视化教学场景的需求,拓展五种部件类型,且支持自定义开发部件,参照大部分自定义组件的设计方案,设计部件支持定义生命周期函数,在部件渲染各个阶段将调用生命周期函数来获取数据和必要API。四是研究并实现通用仪表板渲染引擎,对渲染流程进行设计,利用Angular的模版语法,解析配置文件,渲染配置信息并最终完成可视化场景搭建。本文所提出的物联网教学平台中可视化模组的实现方案对其他数据可视化平台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志翔[2](2021)在《密集型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物流是现代仓储物流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随着密集型仓储的出现,仓储规模不断扩大,仓储作业流程更加复杂多样,应用于不同作业场景的新型仓储物流设备越来越多。大量仓储异构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各不相同,导致异构设备数据难以集成,给仓储设备的监控及高效、协同搬运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单体式仓储监控系统(Warehouse Control System,WCS),存在系统耦合严重、算力过于集中、并发处理能力与可扩展性差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多异构设备、大规模、多库型的密集仓储分布式监控需求。因此,为实现WCS对异构设备的高效灵活监控,提高仓储作业的执行效率与可视化程度,本文基于OPC UA工业通信技术、现代网络服务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研究密集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密集仓储异构设备数字化映射技术途径针对多异构设备协同搬运的复杂仓储作业场景,借鉴数字孪生技术理念,将物理仓储设备如四向车、提升机、输送机等一一映射为对应的数字设备对象,建立虚实设备双向映射机制,通过访问数字设备对象,实现异构设备的统一监控与高效灵活控制。为消除因仓储设备的异构性造成的通信差异,采用OPC UA工业通信技术,对仓储异构设备数据进行统一读写。基于面向对象建模,通过OPC变量订阅将物理设备状态实时映射为数字设备对象属性,利用异步编程模型将物理设备行为同步映射为数字设备对象方法,使得虚实设备事务生命周期一致。对数字设备对象方法进行多层封装,构建层次化的数字设备访问应用程序接口(API),实现对仓储设备的简易、鲁棒控制。(2)基于服务的分布式仓储设备监控集成应用技术为满足多异构设备、任务并发、大规模、库型种类丰富的密集仓储监控需求,突破单体架构的算力瓶颈,提高WCS的鲁棒性与可扩展性,提出了分布式仓储监控服务关键技术。对仓储业务功能进行分析,利用微服务架构思想设计了设备监控、作业控制、仓储单元管理、Web应用等微服务,从系统结构上支持对不同类型仓库的监控。基于仓储异构设备数字化映射与Web服务技术,将数字设备对象封装为设备监控服务,实现仓储设备的远程访问,为仓储设备的Web可视化监控提供技术支撑。利用Rabbit MQ消息队列技术,实现不同仓储服务间的异步通信,克服因分布式导致的业务不一致问题,并对仓储业务进行集成。(3)提出了一种仓储设备实时Web可视化监控技术针对传统人工监控数据准确性低、覆盖不全、危险性高等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Web服务的仓储设备实时可视化监控技术。基于仓储设备监控服务与实时Web技术,设计不同的仓储设备数据推送策略,将实时变化数据从设备监控服务主动推送至客户端。利用前端可视化技术,对仓储设备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实现设备健康状态(如通信质量、设备故障、电量等)、实时运行状态(如运行速度,当前位置等)、货位状态等Web可视化监控,满足移动智能终端的监控需求,提供丰富的用户监控体验。综上所述,课题受上海市科委会科研项目(17DZ2283800)、2018年度松江区面向协同服务的高效智能化仓储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2018-01)资助。利用OPC UA工业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现代网络服务技术、前端可视化技术,研究并开发了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仓储监控系统,并在企业密集仓储现场得到了有效验证,为面向协同、高效的现代仓储物流提供可借鉴的关键技术基础。
胡铭[3](2021)在《基于Vala语言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ATS)利用PC(Personal Computer)中的仪器控制软件和多个仪器进行通信,而仪器控制软件的开发需要仪器驱动平台提供通信接口和仪器功能接口。仪器驱动平台包含符合虚拟仪器软件架构(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VISA)规范和仪器可互换技术(Interchangeable Virtual Instruments,IVI)规范的软件库,当下主流的仪器驱动平台由国外商业公司提供,缺乏安全保证,而国内自主实现的VISA库和IVI库没有适配国产操作系统。本文使用便于移植和扩展的Vala语言,根据VISA规范和IVI规范,实现在Windows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中工作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VISA规范并对核心模块资源模板和资源管理器进行需求方案设计,实现跨进程资源锁、VISA事件机制、动态属性控制、资源读写、仪器资源管理与发现功能。结合软件设计模式,使用Vala语言提供的动态加载软件库实现VISA插件机制,提供插件管理以及插件加载功能。(2)研究IVI规范并对属性引擎、类驱动和共享组件部分进行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使用Vala语言的泛型机制实现属性引擎模块中不同属性的范围检查、数据缓存、属性权限控制、重复属性管理和回调功能。使用Vala语言Property机制实现共享组件的序列化、反序列化、专有驱动动态加载和物理数据库管理功能。(3)结合测量仪器常用的GPIB、USBTMC和VXI-11通信接口,设计出相应的通信插件,并实现VISA规范提出的基本I/O接口和格式化I/O接口。根据函数发生器、示波器、频谱仪、射频信号源、程控电源和数字万用表6类仪器的类驱动规范,实现类驱动具体功能。(4)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中不同的总线驱动进行分析,使用Vala语言封装不同操作系统提供的底层驱动接口,使用软件构建系统制定编译策略,完成跨操作系统的适配工作。根据本文实现功能,设计测试方案,分析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实现了可在Windows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中控制GPIB仪器、USBTMC仪器和VXI-11仪器的VISA库,以及包含函数发生器、示波器、频谱仪、射频信号源、程控电源和数字万用表6类仪器类驱动实现的IVI库。
周慧凯[4](2020)在《同态加密的硬件卸载及其在隐私保护计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等领域越来越依赖数据进行驱动,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被以数据挖掘为代表的数据科学深刻影响着。数据作为大数据时代的工业原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财富,为了让数据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各行各业的数据自由交流、共享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迫切需求。然而,近几年安全事件频发,数据安全与隐私泄漏的威胁成为了数据流通的主要阻碍,隐私保护计算技术成为了大数据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态加密作为隐私保护计算的一类重要工具,可以在高安全性的密文上直接进行计算,从而避免隐私泄漏的风险。然而受限于高计算复杂度,同态加密在目前很难应用于大规模计算中。本文尝试从硬件卸载角度对同态加密进行加速,为同态加密在大规模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提供可能。Intel QuickAssist Technology(QAT)是Intel为加速常规加密以及压缩操作推出的一款硬件板卡,本文基于QAT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同态加密异步卸载框架QHCS,将同态加密卸载到QAT上以实现加速。QHCS通过重构同态加密的软件栈,以引入协程技术的方式实现了高效的异步卸载。除此之外,针对应用层不同的性能编好(吞吐、延时),QHCS还分别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版本。进一步的,基于QHCS本文完整实现了一个面向数据交易的隐私保护岭回归应用。实验表明,基于QHCS实现的同态加密算法Paillier,在性能上是软件实现的110倍。在百万量级的高维数据上进行隐私保护的岭回归只需要十多分钟,可以较好的满足大规模隐私保护计算的需求。
王微微[5](2020)在《基于Web应用前后端融合的测试用例集演化生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Web技术的普及与快速发展,Web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然而,由于Web应用软件数量和复杂程度的急剧上升,自身及运行环境的脆弱性,Web应用的安全性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减少Web应用的安全威胁,提高其安全性,是当前互联网安全面临的关键问题。软件测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安全性验证技术。但Web应用前后端分离、异步通信及事件驱动等特性,使得传统的软件安全测试方法不再适用,给Web应用安全测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关于Web应用的安全测试主要集中在基于前端模型的测试和面向后端代码的测试两方面。基于前端模型的测试研究大多以模型自身状态/迁移/迁移序列为测试覆盖目标,探讨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未见模型以外的目标指导。但仅从前端模型出发而不考虑后端代码的测试用例生成,其测试用例对后端代码的覆盖率极低,难以检测Web应用后端安全漏洞。此外,目前Web应用的前端行为模型主要关注Web页面和事件,忽略了事件触发条件与页面之间的关系以及由用户事件回调或服务器消息引发的参数或DOM元素变化,难以准确、完整地表示现代Web应用,基于模型生成的测试用例难以对现代Web应用进行有效测试。面向后端代码的Web应用测试研究要么通过覆盖后端代码来提高其安全性,要么尝试向后端代码注入恶意数据来检测其是否存在漏洞。但此类方法均未考虑Web应用的前端行为,难以分析检测复杂的安全问题。此外,由于Web应用是事件驱动型程序,仅考虑后端代码的测试用例生成,其事件序列需人工构造,不利于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的自动化。因此,从前后端两方面,探讨Web应用安全测试用例生成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测试用例并行化生成能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高测试生成效率。因此,探讨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生成是提升其生成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再者,目前的恶意数据生成方法大都基于已有的攻击向量,对新型未知漏洞的检测能力较低。因此,研究面向漏洞检测的Web应用恶意数据生成也极为重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安全测试用例集Memetic演化生成方法,以提高Web应用的安全性。主要工作和贡献包括以下四方面:(1)现代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的构建及优化基于模型的测试为Web应用安全测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定义了一种新的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CBM(Client-side Behavior Model),以解决现代Web应用的模型表示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用户行为轨迹表征及收集方法,以获取Web应用动态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用户行为轨迹的CBM模型构建及优化,为基于模型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奠定基础。(2)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安全测试用例集Memetic演化生成测试用例生成在Web应用测试中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测试生成研究大多仅从Web应用前端或后端生成测试用例,未考虑前后端之间的交互,导致其生成的测试用例难以有效检测复杂漏洞。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方法,即针对Web应用后端易受攻击的脆弱路径,借助于混合搜索Memetic演化算法从前端CBM模型生成测试用例,对后端脆弱路径进行检测。此外,由于CBM模型为Web应用前端行为的抽象表示,其测试用例不能直接模拟用户操作驱动Web应用执行。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面向CBM测试用例的脚本自动生成方法,将CBM测试用例自动转换为可执行测试脚本。实验结果表明,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演化生成能从前端CBM模型上自动生成测试用例覆盖后端脆弱路径,可有效地对Web应用安全漏洞进行检测。(3)Web应用测试用例集并行化演化生成将Memetic种群搜索算法应用于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由于个体执行需模拟用户在浏览器上的操作,个体的串行执行会频繁启动浏览器,且个体的适应度值计算也较为耗时,测试用例生成的时间开销较大。因此,本文将种群并行化计算引入到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演化生成中,通过设计新的线程池模型及调度逻辑、并行管理多浏览器进程以及反向代理获取后端脆弱路径覆盖,实现种群个体在多浏览器上的并行执行及适应度值的并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化测试生成能更充分地利用系统资源,极大地提升了 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效率。(4)面向漏洞检测的Web应用前端模型恶意数据生成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集演化生成旨在覆盖脆弱路径,生成的测试用例对后端安全漏洞的检测能力有限。因此,本文探讨一种基于数据挖掘与遗传算法的恶意数据生成方法,通过挖掘后端脆弱路径的漏洞特征及恶意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漏洞预测模型,为恶意数据生成提供指导;设计攻击模式,为种群初始化及遗传算子设计提供依据,使得恶意数据在进化过程中保有攻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漏洞预测模型可有效指导恶意数据的生成,生成的恶意数据可有效检出Web应用安全漏洞。
常新[6](2020)在《农林业病虫害及气象信息远程监测系统》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农林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我国农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严重不足,没有做到对农林作物生长环境信息、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实时采集与监控,历史数据也无法做到有效的汇总、共享,一线生产者和农林管理部门的决策也往往基于经验,难以做到数据驱动,这些问题大大阻碍了农林业生产力发展。针对我国农林业信息化服务的现状,本文结合物联网设计、自动化设计、服务器软件设计、手机APP软件设计、Web开发、数据库以及图像处理等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一套可以自动化采集、可视化管理、病虫害识别与预警的农林业病虫害及气象信息远程监测系统,用于弥补现有农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系统信息采集端进行设计实现,选用STM32、树莓派控制板及其外围器件搭建硬件平台,设计以胶带为采集载体的新型病害孢子图像采集装置,开发嵌入式软件,实现对农林作物生长环境中的气象信息、病虫害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传输与备份。2.对系统服务端软件进行设计实现,探究并设计动态SQL,实现采集端硬件的动态扩容;针对实时性较强的连接需求,设计Socket服务,并使用C++实现,并发接收多个采集端传输的数据,保存至数据库的同时自动进行算法检测,并下发预警信息;针对无状态的连接需求,设计HTTP服务,并使用Java实现,满足不同系统下客户端的连接需要,实现前后端的分离开发;针对相关业务逻辑的实现,设计相关数据结构和IOCP事件分辨机制,提高服务端软件性能。3.对系统用户客户端进行设计实现,开发Android手机APP和Web客户端,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对采集端设备的远程控制、对预警信息的接收以及对系统运行的管理等功能,解决传统监测软件中,用户无法随时随地进行系统访问和无法及时接收预警的问题。4.对虫害检测识别算法进行设计优化与实现,基于Faster-RCNN和PCA特征降维实现虫害检测识别算法,并利用自有数据集进行训练,最后针对实际部署进行工程优化,使得算法在准确性和可用性上保持平衡,达到查准率86.27%,查全率85.21%的效果。5.对系统功能、性能进行整体测试,并进行了实地测试,给出系统正常使用时的相关性能参数。
韩成凯[7](2020)在《多接口融合的仪器端远程控制库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测试仪器远程控制是指计算机通过总线远程操作测试仪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测试难度日益加大,智能化和网络化成为了测试仪器新的发展方向。将为了满足更高的智能化的需求,计算机通过总线远程控制测试仪器,将测试仪器的专业的硬件功能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为了满足网络化的需求,LAN接口远程控制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使得测试仪器能够支持更多接口的远程控制方式。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一款可同时支持多种接口的仪器端远程控制库。该库具有可同时支持多种接口远程控制的特征。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仪器端远程控制系统的相关需求,完成仪器端远程控制系统的软件总体方案设计。首先对远程控制系统整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之后就远程控制系统在仪器端的部分进行详细分析,通过需求分析,设计仪器端远程控制库的总体方案,将整个仪器端远程控制库分成接口调度层和接口通信层两部分分别进行实现。2.针对多接口设备端驱动程序具有的共同功能的特点,为实现多接口设备端驱动程序之间的调度问题,设计接口调度层程序。接口调度层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统一的功能函数以模糊各个接口的物理差异,对仪器资源的统一分配和加锁以防止多个接口同时访问一个仪器资源以及保存仪器远程本地状态。3.针对计算机和测试仪器通过不同的接口总线进行通信的需求,设计实现接口通信层程序。通过对不同接口通信协议的研究,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协议要求单接口设备端驱动程序,使计算机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远程控制测试仪器。其中包括GPIB接口驱动,USB接口驱动,LAN接口驱动的设计。4.针对仪器端远程控制库功能进行测试与验证。根据仪器端远程控制库的功能,确定测试方法,并测试驱动程序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本次设计多接口融合的仪器端远程控制库,完成了项目的各项功能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
郭俸佐[8](2020)在《基于ZYNQ的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认为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是某型号雷达动态参数测试的关键设备。本文通过滑轨试验模拟弹载雷达系统的实际测试工况,基于此设计了一套兼容多种高速通信总线、具有多通道数据采集、高速率数据传输、大容量数据存取功能、并且能够承受11g过载的雷达模拟实验的数据记录设备。搭配远程控制供配电遥控设备组成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在总结项目的功能需求及技术指标之后,将系统设计划分为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部分,并在设计完成之后对系统进行部分的功能仿真与指标测试。系统硬件由四块板卡组成,数据记录设备中的核心主控板搭载ZYNQ芯片作为整个数据采集系统的主控制器;高速数据通讯板卡设计了系统高速数据通讯模块——光纤通讯、DDR SDRAM缓存与多路千兆以太网通讯,另外主控外围辅助电路和系统电源模块也在此板卡;串行通讯与数据采集板卡则包含串行通讯电路与模拟量采集模块、DDR缓存模块与CF存储模块等接口电路,其中串行通讯电路中有LVDS通讯、RS-485通讯等。远程配电遥控板卡实现了远程控制、系统配电、断电延时的功能。系统软件主要是固件逻辑开发和驱动程序设计两部分,在固件逻辑中首先是ZYNQ PS与PL主控通讯逻辑,用于PS与PL数据交互;在串行通讯逻辑中介绍了RS-485通讯逻辑、RS-232通讯逻辑等;另外还有20路模拟量采集逻辑、PL DDR SDRAM缓存控制逻辑以及CF卡存储逻辑设计。而驱动程序中基于多核ZYNQ中断与共享内存的方式实现多路千兆以太网通讯链路的设计,满足系统要求的多网口数据传输的功能。最后,本文对设计的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部分硬件及逻辑仿真,同时利用已有的设备条件进行了硬件与软件测试。在硬件仿真中对抗高过载保护壳进行结构力学仿真与高速信号完整性进行仿真,逻辑中主要对设计的部分通信功能逻辑与存储逻辑进行仿真。在硬件测试中主要对板卡进行部分功能性测试,软件测试中主要对以太网链路的收发功能与系统速率指标进行测试,其单端口具备800Mbps的平均通信速率。系统主要功能及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任贵杰[9](2020)在《面向编码规范和架构演进的领域驱动设计开发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领域驱动设计是一种针对复杂软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它从战略设计和战术设计两个层面提供了诸多用于软件系统的建模与分析工具。近年来,随着中台和微服务架构的迅速发展,领域驱动设计向上通过战略设计指导中台业务模型的构建,向下通过战略和战术设计指导微服务的设计和实现,在软件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领域驱动设计实践存在许多挑战。一方面,领域驱动设计是一种方法论,并没有对具体代码设计做出规范与指导,这使得不同开发者基于相同的领域驱动设计建模结果开发出来的系统差异很大,从而导致开发者沟通成本骤增,现实架构逐渐偏离于理想架构。另一方面,领域模型是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然而它在系统架构演进时具有很高的维护成本。系统架构往往是不断演进的,系统架构演进时为了与领域模型保持统一就需要对代码做出相应调整。为了应对领域驱动设计实践遇到的挑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面向编码规范和架构演进的领域驱动设计开发框架Tiad,用于辅助开发者进行领域驱动设计实践。具体来说,为解决挑战一,Tiad提供了领域驱动设计代码约束检查功能,能支持在代码中定义标准的领域驱动设计构建块,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约束检查规则,从而在领域驱动设计实践时对代码做出规范与指导。为解决挑战二,Tiad提供了透明化本地和分布式领域事件及事务功能,通过支持事件驱动编程降低代码耦合,通过透明化技术实现解耦业务实现和技术选型,从而避免架构演进时对领域模型间通信方式、事务控制方式的调整,降低领域模型在架构演进时的维护成本。Tiad还提供了配套集成开发环境插件,能在编码时实时生成、检查和修复代码,有较高易用性;Tiad各模块相对独立并使用可插拔化的设计,有较高扩展性;Tiad基于高性能中间件并进行了性能测试,有较高性能。Tiad在通过上述功能解决领域驱动设计挑战的同时,还兼具较高易用性、扩展性和性能,能够有效辅助开发者进行领域驱动设计实践。
胡小康[10](2020)在《云数据中心性能与安全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云计算的广泛部署和应用,传统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正在向云数据中心演变。性能和安全是长期伴随云数据中心的重要议题,本论文以云数据中心的性能与安全为主线,紧跟学术界和工业界发展趋势,从系统虚拟化、异构加速器、敏感数据安全这三个重要又相互联系的性能和安全研究方向展开,总结亟需解决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并加以研究,分别为I/O虚拟化事件通路,云数据中心异构计算I/O协同交互,以及云环境租户私钥保护与使用。系统虚拟化的研究重点在于I/O虚拟化,I/O虚拟化的主要性能瓶颈在于事件通路:虚拟机监控器(VMM)的频繁介入造成大量昂贵的VM-Exit。本论文首先研究I/O虚拟化事件通路这一性能关键问题,构建高效虚拟I/O事件通路。早期软件解决方案的缺陷促使了硬件辅助Posted-Interrupt(PI)技术的诞生,提供无Exit的虚拟中断递交和完成。尽管如此,PI距离最优虚拟I/O事件通路仍存在挑战:其一,PI仅作用于中断路径,但虚拟机I/O请求也会引发大量VM-Exit;其二,基于PI的虚拟中断递交仍可能会受虚拟CPU调度影响,造成I/O处理延迟。以构建最优虚拟I/O事件通路为目标,本文基于PI提出高效低延迟虚拟I/O事件系统ES2,同时提升虚拟机与其设备之间的双向I/O事件递交。ES2首先引入混合I/O处理机制高效传递虚拟机的I/O请求,此混合机制在已有的基于Exit的通知模式和新添加的无Exit的轮询模式之间适时切换,同时攫取两种模式的优点,并提供通用的感知模式切换和专用的乐观模式切换两种算法。其次,ES2使用智能中断重定向策略优化PI递交,将虚拟中断重定向至最合适的虚拟CPU从而有效提升虚拟机的I/O响应性,在挑选最合适的中断目的虚拟CPU时,如果存在多个备选则优先考虑缓存亲和性确保I/O处理性能,并对需要定位最先运行虚拟CPU的情形提供了精确递交策略。综合性实验表明ES2可以有效减少I/O相关VM-Exit,在吞吐量和I/O延迟两方面大幅提高I/O虚拟化性能,并且具备良好的性能可扩展性。I/O虚拟化的发展促进了异构加速器(新型I/O设备)上云,成为云数据中心提升算力的有力解决方案,当前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提升系统/应用加速性能,其关键不仅仅在于加速器本身,I/O协同交互(即卸载I/O)同样非常重要。本论文接着研究云数据中心异构计算I/O协同交互这一性能关键问题,使得CPU和加速器之间可以紧密协同,有效提升加速性能。本文选择广泛部署的事件驱动型Web负载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剖析直接引入异构加速器(直接卸载模式)存在的性能瓶颈,即卸载I/O中的频繁阻塞;然后分析并对比基于Intel QAT设备的两种新型高性能卸载模式,即SSL/TLS异步卸载模式(异步并发)和HTTP压缩流水线卸载模式(同步并发),这两种创新卸载模式均允许单一应用进程/线程并发地提交卸载任务,继而分摊甚至消除阻塞造成的性能损失,且显着提高加速器内部并行计算单元的利用率。在深度分析SSL/TLS异步卸载模式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点重要性能优化,进一步提升I/O协同交互的效率:其一是引入启发式轮询机制,集成至应用内部以避免可能的频繁线程切换,并利用应用层知识来指导轮询行为,兼顾效率和及时性;其二是提供绕过内核的异步通知机制,通过避免异步事件递交造成的昂贵用户态/内核态切换来进一步提升应用加速性能。此外,在基于Nginx的原型实现中,本文将Nginx中的简单SSL Engine设置机制扩展为SSL Engine框架,既支持灵活强大的加速器功能配置,也方便开发者集成不同种类的加密加速器。丰富的实验表明SSL/TLS异步卸载模式和HTTP压缩流水线卸载模式均能显着提升系统加速性能,本文设计实现的两点性能优化也能带来进一步的性能提升。综合上述的分析、性能优化以及实验评估,本文可以得出一系列研究结论,为云数据中心负载引入异构加速器、实现高性能卸载提供参考。异构加速器的兴起为同时实现私钥安全和高性能密码学运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却不一定能够直接适应云环境。本论文最后研究云环境租户私钥保护与使用这一安全与性能关键问题,目标是在保护租户私钥的同时兼顾运算性能。现有的Keyless和Keyguard策略存在性能或安全性上的局限性,以Intel KPT为代表的新型架构使用可信安全模块(TPM)建立信任、部署密钥,并引入加密加速器卸载高开销的加密运算,然而直接将这种新型“类KPT架构”用于云租户私钥保护存在可扩展性(支持足够数量的共驻虚拟机/容器)、密钥部署延迟和透明性上的挑战。本文设计了综合性密钥管理系统Cloud KPT去解决上述挑战:基于密钥包装的思路,Cloud KPT为每个云租户随机生成唯一的租户对称密钥(TSK)作为使用类KPT硬件的主密钥并加密该租户的所有私钥,以此解决可扩展性和密钥部署延迟这两个挑战;加密私钥被租户用于应用部署,Cloud KPT使用从加速器Engine加载私钥的策略配合私钥特殊加密方式,使得上层应用和加密库不会感知到底层的底层的密钥保护机制,从而解决透明性挑战。考虑到TSK代替私钥成为租户最重要的密钥,Cloud KPT在TPM 2.0密钥复制协议的基础上引入证书信任来确保TSK部署的安全性,不仅满足传输安全,而且在目的存储处受真实TPM保护,并只能被合法租户所使用。对于需要安全TSK存储的云端密钥服务器实现方案,Cloud KPT提供了基于TPM的两阶段TSK复制机制,同时兼有高安全性、低成本以及灵活密钥部署等多项优点。此外,本文也呈现了以SGX作为可信硬件技术的Cloud KPT复用方案,提供了直接复用和间接复用两种设计思路。综合性实验表明Cloud KPT可以极大地扩展私钥保护容量,有效减少密钥部署延迟,运行时开销也很低,且得益于硬件加速,Cloud KPT仍能提供远超软件基准的私钥运算和SSL/TLS性能。
二、基于驱动程序的异步过程回调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驱动程序的异步过程回调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物联网教学平台中可视化模组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TypeScript |
2.2 Angular |
2.2.1 Angular核心概念 |
2.2.2 Angular状态管理 |
2.2.3 Angular副作用管理 |
2.3 RxJS |
2.3.1 传统异步处理的机制 |
2.3.2 RxJS异步处理机制 |
2.4 WebSocket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概要设计 |
3.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1.1 相关功能模块 |
3.1.2 可视化模版模块 |
3.1.3 可视化模块 |
3.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总体架构 |
3.4 自定义部件IDE |
3.5 通用部件渲染 |
3.6 数据工厂 |
3.6.1 实体绑定 |
3.6.2 数据订阅 |
3.7 通用仪表板渲染引擎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核心功能模块实现 |
4.1.1 通用列表组件 |
4.1.2 自定义部件编辑器 |
4.1.3 部件渲染组件 |
4.1.4 数据工厂 |
4.1.5 WebSocket通信服务模块 |
4.1.6 通用仪表板渲染引擎 |
4.2 业务功能模块实现 |
4.2.1 可视化模版模块 |
4.2.2 可视化模块 |
4.2.3 可视化部件库 |
4.3 非功能模块实现 |
4.3.1 兼容性 |
4.3.2 页面加载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目标及环境 |
5.1.1 测试目标 |
5.1.2 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性测试 |
5.2.1 可视化模版管理 |
5.2.2 可视化管理 |
5.2.3 可视化部件库 |
5.3 系统非功能性测试 |
5.3.1 兼容性测试 |
5.3.2 页面加载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密集型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仓储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数字化仓储研究现状 |
1.2.3 实时Web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密集仓储异构设备数字化映射技术 |
2.1 密集仓储设备监控需求分析 |
2.1.1 密集仓储系统概述 |
2.1.2 问题需求分析 |
2.2 仓储异构设备数据统一读写 |
2.2.1 OPC UA工业控制标准概述 |
2.2.2 仓储设备通信协议分析 |
2.2.3 OPC服务器与OPC客户端 |
2.3 数字仓储资源映射 |
2.3.1 实体关系分析 |
2.3.2 数据库表设计 |
2.3.3 仓储实体对象关系映射 |
2.4 数字仓储设备对象映射 |
2.4.1 虚实设备映射关系 |
2.4.2 设备状态映射 |
2.4.3 设备动作映射 |
2.4.4 数字设备动作方法多层封装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密集仓储设备服务化及Web实时可视化监控 |
3.1 分布式仓储监控系统 |
3.1.1 微服务架构概述 |
3.1.2 仓储监控系统服务架构设计 |
3.1.3 系统业务集成 |
3.2 基于数字化的仓储设备监控服务化 |
3.3 基于服务化的仓储设备实时WEB可视化监控 |
3.3.1 Signal R实时web技术概述 |
3.3.2 设备健康状态监测 |
3.3.3 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
3.3.4 仓储设备远程控制 |
3.3.5 设备速度曲线可视化 |
3.3.6 仓储货位状态可视化 |
3.4 仓储设备异常故障处理与监控实时性分析 |
3.4.1 设备常见异常故障处理 |
3.4.2 设备远程监控实时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仓储监控系统实现与应用 |
4.1 系统概述 |
4.1.1 系统开发技术规格 |
4.1.2 系统功能结构 |
4.2 系统数据库实现 |
4.3 仓储设备监控实现 |
4.3.1 OPC UA与设备PLC通信 |
4.3.2 数字设备 |
4.3.3 设备监控服务 |
4.3.4 可视化监控 |
4.4 系统测试与应用 |
4.4.1 服务端性能测试 |
4.4.2 设备远程监控测试 |
4.4.3 系统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研究贡献与特色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Vala语言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 |
2.1 仪器驱动技术概述 |
2.1.1 虚拟仪器 |
2.1.2 仪器可互换技术 |
2.2 需求分析 |
2.2.1 VISA需求分析 |
2.2.2 IVI需求分析 |
2.3 总体设计 |
2.3.1 VISA库总体设计 |
2.3.2 IVI库总体设计 |
2.3.3 插件机制 |
2.4 跨操作系统总体设计 |
2.5 开发工具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VISA库设计与实现 |
3.1 VISA库整体结构 |
3.2 资源模板设计与实现 |
3.2.1 属性机制设计与实现 |
3.2.2 资源锁设计与实现 |
3.2.3 事件机制设计与实现 |
3.3 资源管理器设计与实现 |
3.4 插件设计与实现 |
3.4.1 VXI-11插件设计与实现 |
3.4.2 GPIB-USB插件设计与实现 |
3.4.3 USBTMC插件设计与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VI库设计与实现 |
4.1 IVI库整体结构 |
4.2 属性引擎设计与实现 |
4.2.1 缓存功能设计与实现 |
4.2.2 回调功能设计与实现 |
4.2.3 范围表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 类驱动设计 |
4.3.1 动态加载技术 |
4.3.2 类驱动工作流程 |
4.3.3 类驱动实现 |
4.4 配置仓设计与实现 |
4.4.1 序列化及反序列化 |
4.4.2 基于XML的配置仓设计与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测试 |
5.1 测试方案设计 |
5.2 VISA库功能测试 |
5.2.1 资源模板功能测试 |
5.2.2 资源管理器功能测试 |
5.2.3 插件功能测试 |
5.3 IVI库功能测试 |
5.3.1 类驱动功能测试 |
5.3.2 属性引擎功能测试 |
5.3.3 配置仓功能测试 |
5.4 跨平台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同态加密的硬件卸载及其在隐私保护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隐私保护计算 |
1.2 同态加密算法 |
1.3 同态加密的硬件加速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论文组织 |
第2章 相关工作和技术基础 |
2.1 Paillier算法和Libhcs库 |
2.2 IntelQuickAssist Technology(QAT) |
2.2.1 QAT架构及其工作模型 |
2.2.2 同步模式与异步模式 |
2.3 基于QAT的TLS异步卸载框架 |
2.4 Paillier算法的QAT卸载 |
2.5 隐私保护的线性回归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QHCS的设计与实现 |
3.1 Paillier算法的QAT卸载研究现状 |
3.2 QHCS的设计 |
3.2.1 问题分析与设计思路 |
3.2.2 QHCS架构设计 |
3.2.3 单次Paillier加密过程的双协程设计 |
3.3 QHCS的实现 |
3.3.1 应用层 |
3.3.2 同态加密库层 |
3.3.3 QAT接入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QHCS实现隐私保护的岭回归 |
4.1 面向数据交易的隐私保护岭回归 |
4.2 面向数据交易的隐私保护岭回归系统的设计 |
4.3 面向数据交易的隐私保护岭回归系统的实现 |
4.3.1 利用QHCS卸载Paillier加密任务 |
4.3.2 GPU实现加密矩阵的聚合 |
4.3.3 乱码电路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评估 |
5.1 QHCS的加密性能评估 |
5.1.1 实验设置 |
5.1.2 各种Paillier实现方案的性能评估 |
5.1.3 与其他硬件实现方案的对比 |
5.2 面向数据交易的隐私保护岭回归性能评估 |
5.2.1 实验设置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基于Web应用前后端融合的测试用例集演化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Web应用前端模型的测试用例生成 |
1.2.2 面向Web应用后端代码的测试用例生成 |
1.2.3 基于搜索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 |
1.2.4 基于Memetic演化算法的测试用例生成 |
1.3 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1 前端模型表示问题 |
1.3.2 测试用例生成质量问题 |
1.3.3 测试用例生成效率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Web应用测试相关技术 |
2.1 Web应用的模型构建及基于模型的Web应用测试 |
2.1.1 Web应用的常见前端模型 |
2.1.2 基于静态/动态分析的Web应用模型构建 |
2.1.3 基于模型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 |
2.2 Web应用后端代码分析技术 |
2.2.1 后端代码的静态分析 |
2.2.2 后端代码的动态分析 |
2.3 基于搜索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 |
2.3.1 基于全局搜索的测试用例生成 |
2.3.2 基于局部搜索的测试用例生成 |
2.3.3 全局+局部的Memetic演化搜索测试用例生成 |
2.4 基于全局/局部搜索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 |
2.5 基于搜索并行化的测试用例生成技术 |
第三章 现代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构建 |
3.1 现代Web应用的特点 |
3.1.1 现代Web应用的页面及事件构成 |
3.1.2 传统用户行为轨迹表示 |
3.2 现有Web应用模型表示的不足 |
3.3 种现代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定义及表示 |
3.3.1 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CBM)定义 |
3.3.2 CBM状态及迁移表示 |
3.4 基于用户行为轨迹的Web应用CBM模型构建及优化框架 |
3.4.1 Web应用用户行为轨迹获取及最小化 |
3.4.2 基于用户行为轨迹的CBM模型构建及优化 |
3.5 Web应用用户行为轨迹trace获取及最小化 |
3.5.1 用户行为轨迹trace的表征 |
3.5.2 trace充分性准则设计 |
3.5.3 基于动态分析的trace收集 |
3.5.4 基于充分性准则的trace补全及最小集生成 |
3.6 基于trace的Web应用前端CBM模型构建 |
3.6.1 trace的CBM状态与迁移识别 |
3.6.2 Web应用CBM模型构建 |
3.7 Web应用前端CBM模型的优化 |
3.7.1 CBM模型等价状态与等价迁移的定义 |
3.7.2 等价状态与迁移的识别及合并 |
3.7.3 CBM模型优化前后的等价性证明 |
3.8 CBM模型的有效性分析及验证 |
3.8.1 被测程序及实验设计 |
3.8.2 用户行为轨迹trace获取及最小集生成的有效性分析 |
3.8.3 基于trace的CBM模型构建可行性验证 |
3.8.4 CBM模型优化的有效性验证 |
3.8.5 不同充分性的trace集合对CBM建模的影响分析 |
3.8.6 CBM模型构建的时间开销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Web应用后端脆弱路径的前端CBM模型测试用例演化生成 |
4.1 Web应用前端/后端测试用例生成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的质量问题 |
4.1.2 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的效率问题 |
4.2 Web应用后端脆弱路径分析及路径集生成 |
4.2.1 后端脆弱路径分析 |
4.2.2 后端脆弱路径集生成 |
4.3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框架 |
4.3.1 面向后端脆弱路径的前端CBM模型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 |
4.3.2 前端CBM测试用例的脚本生成及模拟执行 |
4.3.3 后端脆弱路径覆盖信息的收集 |
4.4 面向后端脆弱路径的CBM测试序列全局GA搜索演化生成 |
4.4.1 CBM测试序列的个体表示 |
4.4.2 基于后端脆弱路径的适应度函数设计 |
4.4.3 遗传算子设计 |
4.4.4 个体可行性判定 |
4.4.5 种群更新策略 |
4.5 CBM测试序列的输入参数局部搜索SA演化生成 |
4.5.1 测试序列输入参数的初始解设置 |
4.5.2 扰动策略设计 |
4.5.3 基于后端脆弱路径的能量函数设计 |
4.5.4 更新策略设计 |
4.6 前端CBM测试用例的脚本生成及后端覆盖信息的收集 |
4.6.1 CBM测试用例的脚本生成 |
4.6.2 基于源码插装的后端脆弱路径覆盖信息获取 |
4.7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算法及实现 |
4.8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实验分析 |
4.8.1 实验方法及参数设计 |
4.8.2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演化生成有效性评估 |
4.8.3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演化生成效率分析 |
4.8.4 面向CBM测试用例的脚本生成有效性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 |
5.1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串行演化生成效率分析 |
5.2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的关键问题分析 |
5.2.1 种群个体执行时间及适应度值计算时间的差异性问题 |
5.2.2 多浏览器并行执行的进程复用及管理问题 |
5.2.3 多线程并发执行时后端覆盖信息的收集问题 |
5.3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解决方案 |
5.3.1 浏览器进程协同的线程池模型及调度策略设计 |
5.3.2 反向代理及URL模糊匹配设计及应用 |
5.4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实现 |
5.4.1 多浏览器进程并行执行及复用 |
5.4.2 多线程执行时个体适应度计算 |
5.4.3 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及复杂度分析 |
5.5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实验及结果分析 |
5.5.1 被测程序及实验设计 |
5.5.2 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的有效性分析 |
5.5.3 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的效率分析 |
5.5.4 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的资源占用情况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后端漏洞检测的Web应用前端模型恶意数据生成 |
6.1 面向后端脆弱路径覆盖的Web应用测试用例集漏洞检测能力分析 |
6.2 影响Web应用后端漏洞检测的关键因素分析 |
6.2.1 后端脆弱路径影响漏洞检测的因素分析 |
6.2.2 恶意数据影响漏洞检测的因素分析 |
6.3 面向后端漏洞检测的前端CBM模型恶意数据生成框架 |
6.3.1 基于后端脆弱路径及恶意数据的漏洞预测模型构建 |
6.3.2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前端CBM序列恶意数据生成 |
6.4 基于后端脆弱路径及恶意数据的漏洞预测模型构建 |
6.4.1 预测目标及相关特征的确定 |
6.4.2 选型分析及预测模型度量指标的确定 |
6.4.3 漏洞预测模型的构建实现 |
6.5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前端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 |
6.5.1 攻击模式设计 |
6.5.2 前端CBM序列恶意数据的个体表示 |
6.5.3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适应度函数设计 |
6.5.4 遗传算子设计 |
6.5.5 种群更新策略设计 |
6.5.6 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算法及实现 |
6.6 面向后端漏洞的CBM模型恶意数据生成实验及结果分析 |
6.6.1 被测程序及实验设计 |
6.6.2 漏洞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分析 |
6.6.3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有效性分析 |
6.6.4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效率分析 |
6.6.5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性能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件 |
(6)农林业病虫害及气象信息远程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林业信息化研究现状 |
1.2.2 农林业病虫害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虫害图像检测识别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准则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信息采集端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服务端需求分析 |
2.2.3 用户客户端需求分析 |
2.2.4 检测识别算法需求分析 |
2.3 系统方案设计 |
2.3.1 系统结构设计 |
2.3.2 系统硬件设备选型 |
2.3.3 系统功能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采集端的设计与实现 |
3.1 信息采集端硬件设计 |
3.1.1 信息采集端的组成 |
3.1.2 信息采集端硬件平台搭建 |
3.2 信息采集端软件设计 |
3.2.1 开发平台简介 |
3.2.2 软件流程设计 |
3.2.3 STM32控制板软件模块设计 |
3.2.4 树莓派控制板软件模块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 |
4.1 数据库设计 |
4.1.1 数据库选择 |
4.1.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1.3 数据库动态SQL连表查询 |
4.2 HTTP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4.2.1 前后端分离的应用模式 |
4.2.2 开发环境简介 |
4.2.3 功能设计 |
4.2.4 功能模块实现 |
4.3 Socket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
4.3.1 开发环境简介 |
4.3.2 功能设计 |
4.3.3 功能模块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
5.1 Android手机APP设计与实现 |
5.1.1 Android开发简介 |
5.1.2 界面设计与实现 |
5.1.3 功能设计与实现 |
5.1.4 兼容性设置 |
5.2 Web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
5.2.1 界面设计 |
5.2.2 权限设计与实现 |
5.2.3 功能设计与实现 |
5.2.4 IIS反向代理设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检测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6.1 Faster-RCNN网络模型 |
6.1.1 特征提取网络 |
6.1.2 RPN网络 |
6.1.3 损失函数 |
6.1.4 模型训练与测试 |
6.2 PCA特征降维 |
6.2.1 PCA原理 |
6.2.2 特征降低维数的选取 |
6.3 虫害检测识别算法的部署调用 |
6.3.1 并发调用控制 |
6.3.2 算法调用与结果信息传递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7.1 信息采集端功能测试 |
7.1.1 数据采集测试 |
7.1.2 数据帧测试 |
7.2 系统服务端功能测试 |
7.3 用户客户端功能测试 |
7.3.1 APP功能测试 |
7.3.2 Web端功能测试 |
7.4 系统性能测试 |
7.4.1 HTTP服务性能测试 |
7.4.2 Socket服务性能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成果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多接口融合的仪器端远程控制库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仪器端远程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仪器远程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介绍 |
2.2 接口调度层需求分析 |
2.3 接口通信层需求分析 |
2.3.1 USB接口驱动需求分析 |
2.3.2 LAN接口驱动需求分析 |
2.3.3 GPIB接口驱动需求分析 |
2.3.4 接口通信层总体需求分析 |
2.4 软件开发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接口调度层设计与实现 |
3.1 接口调度层功能函数设计与实现 |
3.1.1 接口调度层函数的注册回调 |
3.1.2 接口调度层dispatch接口的创建和销毁 |
3.2 接口调度层锁机制设计与实现 |
3.2.1 使用互斥锁实现接口调度层锁机制 |
3.3 接口调度层远程本地状态机制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接口通信层的设计与实现 |
4.1 USB接口驱动设计与实现 |
4.1.1 USBTMC协议和USB488 子协议概述 |
4.1.2 USBTMC协议及USB488 协议实现 |
4.2 LAN接口驱动设计与实现 |
4.2.1 VXI-11协议概述 |
4.2.2 VXI-11协议实现 |
4.3 GPIB接口驱动设计与实现 |
4.3.1 USB转 GPIB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前准备工作 |
5.2 单接口功能测试 |
5.2.1 LAN接口功能测试 |
5.2.2 GPIB接口功能测试 |
5.2.3 USB接口功能测试 |
5.3 多接口同时工作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基于ZYNQ的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滑轨试验数据记录设备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雷达测试滑轨试验的发展现状 |
1.2.2 雷达测试数据记录设备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 |
2.1.1 功能需求及分析 |
2.1.2 技术指标 |
2.2 系统总体硬件方案设计 |
2.2.1 硬件板卡总体设计 |
2.2.2 数据记录设备抗高过载结构设计 |
2.3 系统总体软件方案设计 |
2.3.1 固件方案设计 |
2.3.2 驱动程序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详细设计 |
3.1 核心主控板卡选型 |
3.2 高速数据通讯板卡硬件设计 |
3.2.1 光纤通道接口电路设计 |
3.2.2 三路千兆以太网接口电路设计 |
3.2.3 DDR3L SDRAM缓存接口电路设计 |
3.2.4 主控外围辅助电路设计 |
3.2.5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3.3 串行通讯与数据采集存储板卡硬件设计 |
3.3.1 LVDS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
3.3.2 模拟量采集接口电路设计 |
3.3.3 Compact Flash存储卡接口电路设计 |
3.4 数据记录设备抗高过载设计 |
3.4.1 抗高过载板卡设计 |
3.4.2 抗高过载结构设计 |
3.5 远程供配电遥控设备硬件设计 |
3.5.1 高效充电式电池组选型 |
3.5.2 远程配电遥控板卡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4.1 软件整体框架设计 |
4.2 固件逻辑设计 |
4.2.1 系统主控通讯模块逻辑设计 |
4.2.2 同步RS-485通讯逻辑设计 |
4.2.3 模拟量数据采集逻辑设计 |
4.2.4 Compact Flash存储逻辑设计 |
4.2.5 DDR SDRAM控制逻辑设计 |
4.2.6 时间基准信号组合逻辑设计 |
4.3 驱动程序设计 |
4.3.1 TCP/IP协议栈 |
4.3.2 单核以太网通讯设计 |
4.3.3 多核以太网通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功能仿真及测试 |
5.1 测试内容概述 |
5.2 硬件与仿真测试 |
5.2.1 高速信号完整性仿真 |
5.2.2 抗高过载保护壳结构力学仿真 |
5.2.3 板卡功能测试 |
5.3 固件逻辑仿真 |
5.3.1 RS-485通讯仿真 |
5.3.2 模拟量采集逻辑仿真 |
5.3.3 CF卡存储控制逻辑仿真 |
5.4 软件测试 |
5.4.1 千兆以太网接收功能测试 |
5.4.2 千兆以太网发送功能测试 |
5.4.3 性能指标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面向编码规范和架构演进的领域驱动设计开发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的工作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概述 |
2.1 理论概述 |
2.1.1 领域驱动设计 |
2.1.2 微服务架构 |
2.1.3 中台 |
2.1.4 Dev Ops |
2.1.5 布鲁尔定理 |
2.1.6 抽象语法树 |
2.2 技术概述 |
2.2.1 Freemarker |
2.2.2 Netty |
2.2.3 Vert.x |
2.2.4 Rocket MQ |
2.2.5 Zookeeper |
2.2.6 Hazelacast |
2.2.7 Ignite |
2.2.8 PMD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领域驱动设计开发框架需求分析 |
3.1 项目总体规划 |
3.2 代码约束检查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
3.2.1 功能性需求 |
3.2.2 非功能性需求 |
3.3 领域事件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
3.3.1 功能性需求 |
3.3.2 非功能性需求 |
3.4 事务管理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
3.4.1 功能性需求 |
3.4.2 非功能性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领域驱动设计开发框架的设计 |
4.1 框架的总体设计 |
4.1.1 框架的系统模块划分 |
4.1.2 框架的总体架构 |
4.2 框架的详细设计 |
4.2.1 代码约束检查功能模块设计 |
4.2.2 领域事件功能模块设计 |
4.2.3 事务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领域驱动设计开发框架的实现 |
5.1 公共组件的配置及实现 |
5.1.1 数据对象实现 |
5.1.2 国际化配置实现 |
5.2 代码约束检查功能模块的实现 |
5.2.1 构建块定义功能的实现 |
5.2.2 代码约束检查规则执行功能的实现 |
5.2.3 代码生成功能的实现 |
5.2.4 代码自动修复功能的实现 |
5.2.5 代码实时检查功能的实现 |
5.3 领域事件模块的实现 |
5.3.1 本地领域事件功能的实现 |
5.3.2 分布式领域事件功能的实现 |
5.3.3 领域事件自动路由功能的实现 |
5.4 事务管理模块的实现 |
5.4.1 本地事务功能的实现 |
5.4.2 本地事务功能的实现 |
5.4.3 事务自动管理功能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领域驱动设计开发框架的测试 |
6.1 单元测试 |
6.2 性能测试 |
6.3 案例演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简历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云数据中心性能与安全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云计算和数据中心 |
1.2 研究方向和关键问题 |
1.2.1 系统虚拟化 |
1.2.2 异构加速器 |
1.2.3 敏感数据安全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背景知识和相关研究工作 |
2.1 虚拟I/O事件通路 |
2.1.1 x86 I/O事件架构 |
2.1.2 虚拟I/O事件递交:性能瓶颈 |
2.1.3 软件解决方案 |
2.1.4 硬件辅助技术:Posted-Interrupt |
2.2 云数据中心计算密集型负载加速 |
2.2.1 加密负载加速 |
2.2.2 压缩负载加速 |
2.3 云环境下密钥保护 |
2.3.1 云环境私钥安全威胁 |
2.3.2 Keyless解决方案 |
2.3.3 Keyguard解决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性能:I/O虚拟化事件通路研究 |
3.1 引言 |
3.2 现存挑战分析 |
3.3 高效低延迟虚拟I/O事件通路设计 |
3.3.1 概述 |
3.3.2 混合I/O处理机制 |
3.3.3 智能中断重定向机制 |
3.4 系统实现 |
3.4.1 混合I/O处理 |
3.4.2 智能中断重定向 |
3.5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 |
3.5.1 实验设置 |
3.5.2 VM-Exit发生率测试 |
3.5.3 吞吐量测试 |
3.5.4 I/O响应性测试 |
3.6 分析讨论 |
3.6.1 系统开销分析 |
3.6.2 SR-IOV适用性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性能:云数据中心异构计算I/O协同交互研究 |
4.1 引言 |
4.2 背景和挑战 |
4.2.1 事件驱动Web架构 |
4.2.2 Intel QAT加速器 |
4.2.3 直接卸载模式性能瓶颈 |
4.3 两种新型高效卸载模式分析和对比 |
4.3.1 SSL/TLS异步卸载模式 |
4.3.2 HTTP压缩流水线卸载模式 |
4.3.3 同步并发vs. 异步并发 |
4.4 SSL/TLS异步卸载模式优化 |
4.4.1 性能优化:启发式轮询机制 |
4.4.2 性能优化:绕过内核的异步通知机制 |
4.4.3 配置优化:SSL Engine框架 |
4.5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 |
4.5.1 实验设置 |
4.5.2 SSL/TLS卸载 |
4.5.3 HTTP压缩卸载 |
4.5.4 联合卸载 |
4.6 研究结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全加性能:云环境租户私钥保护与使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目标和方法 |
5.2.1 威胁模型和假设 |
5.2.2 设计目标 |
5.2.3 硬件选择:类KPT架构 |
5.2.4 上云挑战 |
5.2.5 Cloud KPT方法 |
5.3 Cloud KPT系统设计 |
5.3.1 系统概述 |
5.3.2 密钥生命周期 |
5.3.3 TSK部署安全保障 |
5.3.4 云密钥服务器:两阶段TSK复制机制 |
5.4 系统实现细节 |
5.4.1 加密私钥的生成、部署和加载 |
5.4.2 TSK相关操作 |
5.4.3 证书和信任 |
5.5 Cloud KPT复用:使用SGX作为可信硬件技术 |
5.5.1 基于TSK部署的直接复用 |
5.5.2 基于私钥部署的间接复用 |
5.5.3 密钥部署安全保障 |
5.5.4 后端加密服务集成与保护 |
5.6 安全分析 |
5.7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 |
5.7.1 实验设置 |
5.7.2 保护容量 |
5.7.3 密钥部署延迟 |
5.7.4 私钥运算性能与运行时开销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四、基于驱动程序的异步过程回调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联网教学平台中可视化模组的研究与实现[D]. 刘思琪.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密集型仓储异构设备分布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D]. 徐志翔. 东华大学, 2021
- [3]基于Vala语言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设计与实现[D]. 胡铭.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同态加密的硬件卸载及其在隐私保护计算中的应用[D]. 周慧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基于Web应用前后端融合的测试用例集演化生成研究[D]. 王微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12)
- [6]农林业病虫害及气象信息远程监测系统[D]. 常新.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7]多接口融合的仪器端远程控制库设计与实现[D]. 韩成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ZYNQ的滑轨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郭俸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面向编码规范和架构演进的领域驱动设计开发框架[D]. 任贵杰. 南京大学, 2020(02)
- [10]云数据中心性能与安全关键问题研究[D]. 胡小康.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