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的临床疗效,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2例),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71.4%(25例),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丁苯酞;依达拉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Butyl phthalide and according to the compatibility of edaravone in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linical observation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butyl phthalide joint according to the compatibility of edaravone in treatment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with rich clinical experience.Methods:from March 2016 to October 2016 treated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ive butyl phthalide and according to the compatibility of edaravone in treatment,control group patients give regular treatment.Results: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4%(32 cases)and control group 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1.4%(25 cases),difference exists i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P < 0.05);Two groups of treatment methods hav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butyl phthalide and according to the compatibility of edaravone in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ca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butyl phthalide;According to the adr;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复发率均较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治疗药物种类也逐渐增加,其中丁苯酞与依达拉奉是现今常用的两类药物。丁苯酞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脑缺血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的抗脑缺血作用;依达拉奉对于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现对我院 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使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的年龄在4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8±8.5)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以及脑出血患者进行排除。从梗死的部位分析,基底节区梗死患者 36例,脑干梗死患者 4例,脑叶梗死患者 24 例,小脑半球梗死患者 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 35 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具体如下:给予患者静脉滴注3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生理盐水,1次/d;联合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片/次,1次/d;联合口服阿托伐他,1片/次,1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g,每日3次,同时给予生理盐水 100 ml 加依达拉奉30mg 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5 d。根据生活能力状态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判定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做好记录。主要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指患者经
过治疗,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恶化。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CT 检查显示观察组出现出血性梗死症状的患者占3例,梗死率为 8.6%,对照组出现出血性梗死症状的患者占7例,梗死率为20%,两组患者在出血性梗死率上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出现轻度恶心症状的患者占2例,皮疹症状的患者占2例,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没有影响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方法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91.4%,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71.4%,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眩晕、呕吐恶心、感觉障碍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丁苯酞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脑缺血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于谷氨酸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降低了细胞内钙以及花生四烯酸的浓度,对于自由基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改善了脑缺血能量代谢,减轻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程度。依达拉奉作为一种脑保护剂,能够阻止脑梗塞和脑水肿的进展,对于伴有的神经症状起到了有效地缓解作用,抑制了迟发性神经元的死亡,起到了良好的抗缺血作用。综上所述,丁苯酞与依达拉奉配伍应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黎蓝.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14(10):236-237.
[2]王友超.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8):246-247.
[3]李春生,康康,高艳红,等.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6(13):284-285
论文作者:李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达拉论文; 疗效论文; 丁苯论文; 症状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