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密山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密达莫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期间内我院所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25例纳入对照组,25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共25例患者,采取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共25例患者,采取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密达莫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18/25),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3/25),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10/25),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密达莫治疗脑血栓的疗效非常确切,同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肠溶阿司匹林;双密达莫;脑血栓;临床分析
对于存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以及斑块症状的患者而言,若同时出现血流缓慢或血压降低的问题,则可能导致血液中的部分有形成分直接附着于动脉内膜之上,最终形成脑血栓。脑血栓病情复杂危重,治疗难度大,患者死亡率高[1]。当前临床治疗中的首选药物包括双密达莫以及肠溶阿司匹林等。以上两类药物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对脑血栓疾病进行治疗的,对防治本病发作有一定的效果。近来有关研究中指出:将肠溶阿司匹林与双密达莫联合作用于脑血栓患者的疗效确切[2-3]。因此,为观察脑血栓患者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与双密达莫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价值,本文以2013年6月~2014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期间内我院所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条件下采取不同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并就治疗结果展开对照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6月~2014年5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期间内我院所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25例纳入对照组,25例纳入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为: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在45~80周岁区间内,平均为(63.2±1.5)岁;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在48~75周岁区间内,平均为(60.8±1.7)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共25例患者,采取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方式进行治疗。300.0mg剂量,给药方案为口服给药,给药频率为1次/d,持续用药1个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共25例患者,采取口服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密达莫的方式进行治疗。肠溶阿司匹林用药方案为:300.0mg剂量,给药方案为口服给药,给药频率为1次/d,持续用药1个月;双密达莫用药方案为:50.0mg剂量,给药方案为口服给药,给药频率为3次/d,持续用药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治疗期间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疗效评估标准为:1)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改善,影像学检查异常减少;3)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本次临床研究数据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数据资料通过X²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认为对比差异显著,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18/25),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脑血栓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有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等危险性因素,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威胁。临床多推荐使用肠溶阿司匹林作为对本病的干预用药。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主要机制在于:在解热镇痛的基础之上,对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使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对于促进微循环以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善而言也有重要价值。由于肠溶阿司匹林的药效持续时间较长,故而在300.0mg剂量标准下仅需要1次/d用药。在此基础之上,以双密达莫作为联合用药,能够突出其在抗血栓方面的价值,对血小板第一相聚集反应以及第二相聚集反应均有重要价值,在高浓度条件下使血小板的释放得到合理控制,同时能够有效增强受体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于抗心绞痛也有非常良好的价值。故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25例患者通过联合肠溶阿司匹林以及双密达莫的方式,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23/25),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3/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认为: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双密达莫治疗脑血栓的疗效非常确切,同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经霞.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92-1193.
[2]李晓昶,杨改清,胥丽霞等.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4,(15):54-54.
[3]吴成思,申珊,朱浩猛等.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0):8,41.
论文作者:胡发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脑血栓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给药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