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于玲玲论文_于玲玲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于玲玲论文_于玲玲

威海市立医院 于玲玲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对护理依从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儿科收治的 110 例住院患儿按照入院时间予以编号并随机数分组,参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儿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从而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是理想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中图分类号]R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3-Z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 110 例儿科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儿科 2017 年 1-12 月收治的患儿。在患儿家属同意前提下,按入院先后顺序对患儿进行编号,再利用随机数表法实施分组,每组 55 例。纳入标准:(1) 住院时间在 3 d 以上;(2) 患儿均为单一疾病入院治疗;(3) 患儿无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疾病,无心理疾病。排除标准:(1) 危重症患儿;(2) 先天性疾病患儿;(3) 严重外伤患儿;(4) 存在交流障碍患儿。参照组 55 例,男 29 例,女 26 例,年龄 3~11 岁,平均 (7.31±1.37) 岁,病情状况:感冒 21 例、腹泻 17 例、哮喘 10 例、肺炎 7 例,住院时间 4~11 d,平均 (8.53±1.31)d。研究组 55 例,男 28 例,女 27 例,年龄 3~12 岁,平均 (7.35±1.33) 岁,病情状况:感冒 20 例、腹泻 17 例、哮喘 11 例、肺炎 7 例,住院时间 5~11 d,平均(8.73±1.23)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相关证明文件公开签署。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1) 病情监测:每日定时对患儿的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检查基础疾病相应观察指标,掌握病情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处理;(2) 用药护理:向患儿家属说明相关药物的药效、药性、适应证、禁忌证、服药方法、时间及剂量等,监督患儿规范用药;(3) 饮食护理:向患儿家属说明患儿的饮食禁忌,根据患儿的具体疾病类型和症状情况,帮助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4) 卫生护理:保持病房和病区的环境卫生,帮助和指导家属保持患儿个人卫生,避免发生感染或交叉感染,保持病房环境安静,为患儿提供适宜的住院环境。

研究组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1)建立精细化管理服务概念,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充分学习管理精神,确保护理中的问题可以及时的纠正与改善,控制护理环节,根据院内情况成立数个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掌握逐步改善护理流程的步骤,推进精细化思维方式不断完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均参与到关于小儿呼吸道疾病病房等科室的相关护理培训。(2)健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体系,通过实行层级责任管理制度,由护士长为最高监督管理人员,逐级分层管理,在检查护理与监督工作时做规范以及清晰的记录,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客观记录。(3)针对病区的地面、卫生间、厕所、走廊均保持清洁干燥,加强小儿呼吸道疾病病房科室家属安全宣教以及在病区张贴健康标识,提高患儿的关注度,发放相关儿科管理知识的书面报告,组织患儿进行定期学习,使患儿可以更好的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4)通过精细化管理服务概念加强对制度的管控,包括交接班制度以及小儿呼吸道疾病病房科室分级管理等核心制度的执行,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使小儿呼吸道疾病病房科室内的安全管理措施持续不断的进行整改与完善,并在精细化管理服务概念的指导下实行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患儿入院后对患儿父母详细讲解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健康宣教等。(5)合理安排值班。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进行评估,对比依从率;统计住院护理期间两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出院前,向家长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护理满意度。

护理依从性评价标准:(1) 完全依从:患儿积极配合护理操作,不哭闹;(2) 部分依从:患儿在家长和护理人员的引导和鼓励下,能良好配合护理,很少哭闹;(3) 不依从:患儿不配合护理操作,哭闹严重,家长和护理人员难以安抚。护理依从率=( 完全依从 + 部分依从 )/ 总例数 ×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100 分为很满意、80~100 分为比较满意、60~80 分为一般满意、30~60 分为不太满意和 0~29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 很满意+ 比较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太满意 )/ 总例数 ×100%。

1.4统计学处理

以 SPSS 21.0 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 字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依从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更加配合护理操作,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共发生护理纠纷事件 0 例,发生率为 0,参照组共发生护理纠纷事件 4 例,发生率为 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我国儿科护理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3.1将家长的安抚与教育作为护理重心之一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儿科护理而言,家长便是督促孩子康复的那把利器。因为对于尚处于懵懂时期的儿童来说,家长是他们最信任和依赖的人,所以家长对于治疗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表现。此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医患摩擦,让护理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帮助患儿恢复健康的工作当中。

3.2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毫无疑问,能力和责任理应是每一名护理工作者必备的素养,尤其是在这个医疗行业竞争激烈,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时代里,在职护士的理论积累与实践能力也变得更加重要。

3.3 积极倡导“人性化护理”,重视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作为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的大都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他们或处在懵懂的幼年期,或处在叛逆的少年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直接或间接干扰到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

3.4提供延展性服务,关注儿童慢性病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对于慢性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要。即便是那些先天性的疾病,如果得到良好的护理和治疗,也有机会更快的恢复健康。但是,医院的护理资源毕竟有限,无法满足所有患儿的恢复需求。因此,未来我们应当在关注儿童慢性疾病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延展性护理服务,即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将这类疾病的治疗延展到与孩子息息相关的环境当中,比如学校、家庭和社区,通过医院护士、学校老师,儿童家长以及社区护士的紧密配合,最大程度的控制好病情,帮助孩子更快的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是理想的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秀琴,颜美容 . 简析人性化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 [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115-116.

[2] 黄莹 .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内科护理中的作用价值 [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225-226.

[3] 李春静,唐慧敏,罗阿梅,等 . 人性化优质护理管理在儿科的应用 [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184-186.

[4] 姚男华,冯琼英 . 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提升儿科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医药前沿,2017,7(17):316.

论文作者:于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于玲玲论文_于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