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和规范化管理浅谈论文_杨立鑫

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和规范化管理浅谈论文_杨立鑫

天津市西青区津西水利排灌所 天津市 300380

摘要:泵站运行管理工程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让泵站有效地运行能够保证水利灌溉的合理性,并且控制自然灾害的出现率,在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一定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泵站管理体制,让泵站管理的水平更为规范,只有如此,才能让泵站长期稳定地运行。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问题;规范化管理

引言

泵站的人身安全、建筑物等因素都关系着泵站的安全运行,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认真踏实的执行工作,同时还需要定期维修保养机电设备,让机电设备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还要根据施工泵站的建设状况,调整施工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消除事故隐患,保证泵站的安全运行。

1泵站运行管理中的问题

1.1技术比较落后,设备老化严重

根据现状来看,一些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受到泵站设计、生产及管理水平的限制,没有对泵站进行合理布局,整个运行管理过程缺乏规范性。由于上述因素的不利影响,给泵站运行管理引入新的技术带来更多困难,比如现代管理模式、泵站自动化系统等。同时,设备老化问题也是制约泵站运行管理引入新技术的重要因素。一些泵站的使用年限已经较长,大部分设备的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不仅降低了机器的绝缘性能,也给泵站运行管理带来诸多安全隐患。此外,有些泵站存在着严重的碳化、沉陷及裂缝等问题,既影响了泵站的运行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不利于泵站运行管理的科学发展。

1.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就当前泵站运行管理的情况来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问题,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可靠的管理意识,在进行泵站运行管理的时候存在懈怠、粗放等状况,极大影响着泵站运行管理的整体效果。比如在泵站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做好巡视工作,对一些设备故障存在漏报、瞒报等现象,整个管理过程缺乏良好的责任心,不仅影响到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也容易造成泵站瘫痪等问题,极其不利于泵站运行管理的进步和发展。就目前来看,泵站运行管理的制度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对泵站的操作流程进行严格规范,缺乏标准的操作流程,以致工作人员在进行泵站操作的时候存在较多顾虑,甚至出现敷衍心理。②没有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以致在出现泵站故障的时候,存在明显的相互推诿现象。③工作人员对泵站运行管理制度缺乏正确认识,没有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实际操作,整个管理过程缺乏足够的制度执行力。

1.3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一些泵站运行管理面临着较严重的人才匮乏问题,泵站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对泵站运行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无法保证管理手段的统一性,极大影响了泵站运行管理的整体质量。同时,许多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都步入退休时期,针对泵站运行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又相对有限,导致泵站运行管理的人才匮乏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着泵站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也很难保证泵站运行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泵站运行管理的持续发展。

2泵站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1建立链条模式,科学管理泵站设备

由于设备老化,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更好的管理,对这些设备产生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他们进行细化和分析,将设备根据重要性进行分类,分为上中下三类,分类做好管理工作,让管理成本得到控制。

另外在设备管理,技术经济指标方面进行考核,纳入到主管领导的年度季度考核当中,将一些具体的指标和措施落实到各责任人手中,与此同时,让他们更好的对岗位职责进行了解和明确,与经济挂钩,要求运行班组更好的做好检修和保养工作,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排除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设备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到场,主要是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到场,在设备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到场,在设备工作协调的过程中必须到场,在设备检查的过程中必须到场,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及时将问题发现并处理,确保设备在关键期当中能够具有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保证的基础条件。泵站想要长时间没有较大的安全事故,一定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并且进一步进行摸索,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也就是链条模式,这种链条模式需要相关责任人签订责任状,并且与下面的基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责任书的签订,在运行过程中,上至站长、副站长,下至普通操作人员都需要进行责任承包合同的签订,形成一套相互监督制约管理的体系。

2.2树立科学发展观

从中央构筑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努力提高用水效率,建设防污型社会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各级各类泵站的优势建设和谐泵站,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加强水资源的配置和保护,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落后的管理和运行观念,科学调度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通过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避免水患问题的出现;为了实现泵站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力发展水利经济,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原则执行,加强泵站运行的资金投入,才能为泵站的稳定运行和有效管理提供动力支持;为了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加强水利工程的改革和发展,克难奋进全面落实好各项工作,对改革与发展良好态势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2.3提高个人素质

由于泵站的安全生产非常关键,再加上其复杂的作业条件,分散的工作现场,因此,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也提高了。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以及现场的实践,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持证上岗,并且对工作程序和安全措施必须很熟悉,这样才能成为项目安全管理的中坚力量。如果水利工程泵站的管理人员管理经验不足,综合素质低下,文化程度不高的话,将缺乏充足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去解决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泵站的安全生产。

2.4完善泵站运行管理制度

为促进泵站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应及时完善泵站运行管理制度,结合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尤其要注重泵站技术、人员及设备等各方面因素。对于泵站的值班制度、故障诊断、维修流程及操作流程也要及时进行规范,从而使泵站运行管理更具有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泵站运行管理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对管理制度的改善,也要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底,不断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使泵站运行管理制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悬挂管理制度,确保各个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制度规定,并及时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将责任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的身上,从而有效保证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此外,应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对管理模式进行合理调整,通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及其他先进技术实现信息化的泵站运行管理,使泵站运行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对生活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泵站运行管理的重视性也越来越高。推动一些泵站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尤其是一些老旧的泵站存在着设计标准较低的问题,各种设备的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其自动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很难真正发挥泵站的功能作用。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深入了解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泵站运行管理更具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建华.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J].中华建设,2017(01):130-131.

[2]王前进,苏林伟.浅谈中小型泵站的运行与管理[J].内蒙古水利,2017(03):71.

[3]谢晓峰.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分析及提升方案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9):127-128+162.

[4]刘正江,李俊杰.浅谈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99-100.

论文作者:杨立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和规范化管理浅谈论文_杨立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