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程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素养论文,公民论文,核心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面临着的外部威胁、国家认同、社会凝聚力与经济发展等问题,使公民素养培育问题变得极为迫切。当前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加速了社会观念的变迁,孕育了新的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思想,而各种非和谐社会现象的发生也折射出我国公民素养相对滞后,制约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及国家的长远发展。我国对公民素养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法治思维”的概念与要求,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这充分表明,提升公民素养已成为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学政治课程对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公民素养培育是当前我国人才需求现状的重要议题 当今,中国公民素养的现实状况正处于困境中,这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有学者尖锐指出:中国当代公民素养的现状用“问题成堆”来描述一点都不为过。这些转型期公民素养出现的新问题给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其直接带来的社会秩序混乱、风气不良、群体性冲突等是不争的事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恩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1]改变当前中国公民素养现状是当今中国面临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与转型期的国内现状必须做出的实际抉择。将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置于中学政治课程视域下,实现公民素养的良性发展是公民素养培育的现实路径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将这些思想落实到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如何界定当前社会对公民素养的需求,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育公民核心素养。中国当代公民素养培育的宗旨是体现国家意志,为维护与发展社会制度与秩序培育现代公民。通过对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究,实现公民素养的良性发展,是改变当下中国公民素养现状的一种必然。因此,进一步明确公民素养培育的价值定位,明确当前我们应该培育哪些公民核心素养,超越当下中国公民素养培育的窘境,寻求公民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对实现公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政治课程建设不能回避公民素养培育 对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既是中学政治课程建设的理论问题,也是面对建立公民社会的呼声做出正面回应的现实问题。全球化时代,公民身份认同出现的新问题给主权国家的公民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任务。为了立足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强化国家认同和文化安全,中学政治课程的首要任务是为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奠定基石,塑造国家的根基。中学政治课程不能制造或扩大差异,应培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认同,构建普遍接受的核心教育价值观。在推行公民教育的有利条件下,中学政治课程必须努力培育具有世界眼光和国家意识的现代公民,用宽广的公共视阈思考民族国家和共同体的问题,[2]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多元一体的中学政治课程价值体系,为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公民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适应,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民核心素养培育是我国中学政治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建设法治国家,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现由传统的人治思维与方式向现代法治思维与方式的转变。中学政治课程工作者应该研究公民教育思想和公民素养培育方式问题,帮助青少年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公共理性思维和行为方式。 中学政治课程的根本在于培养满足国家需要的、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公民。对中学政治课程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培育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将公民素养问题置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结合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与西方公民教育思想,建立课程对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概念体系和逻辑框架,探究不同时代对公民素养的不同界定、当前中国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应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培养、国家意志在公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中是怎样体现出来、中学政治课程应该怎样培育这些核心素养等问题,形成关于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话语体系。一方面以社会转型对公民素养的时代要求,明确我国当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及课程培育途径,有利于促进当代社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以公民素养培育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需要,赋予中学政治课程公共品质,使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公民、公民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观、中学政治课程的深刻内涵,促进公民素养与中学政治课程的理论研究。因此,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需求与公民素养现状出发,厘清我国中学政治课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有利于正确选择中学政治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 二、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容维度 中学政治课程对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该包括对诸如国家认同、民主精神、价值倾向、承继传统、理性人格、宽容与合作能力、知情、负责与参与型的公民核心素养等内容作出符合课程模式的阐释。在此,我们提出“着力培育青少年现代公民核心素养,凸显政治社会化实质,发挥其在国家认同、价值判断、知情、负责与参与等方面的意义,推动青少年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理念,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培育维度: (一)核心价值观培育 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公民核心素养的首要因素。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主导和支配的地位,是人们深层次的信念系统,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是价值观念体系的统帅和灵魂。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般价值观所不具备的对学生的未来实践活动的特殊导向与制约功能,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规定着思想与实践的目标和方向。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一直是国内外公民素养培育的核心目标与内容。中学政治课程首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整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境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行为规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政治核心价值理念——民主、经济核心价值理念——公平、文化核心价值理念——进取、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和谐,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理解不同国家对民主、公平等价值理念的共性特点的同时,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意义,明确其历史性与特殊性,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代表历史进步趋势的世界意义和普遍意义。[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要注意一些难点问题的教育,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或信念的理论依据问题;关于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的理论问题;关于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科学观教育问题;关于集体主义道德观教育的理论问题;关于真善美相统一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教育问题等。如何在对现实问题本质的深刻揭示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的真理性教育,使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具切实性。[4] (二)民主参与素养培育 民主参与素养是公民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公民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自规则教育,是一种“植根于集体决策和行动中的民主教育。”有西方思想家在总结公民教育中指出,教育的真正的危机不是我们的孩子在多大程度上不知道民主是什么,而是他们很少能够具备参与民主的能力。他们强调,年轻人需要机会领导、服务、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就可以运用他们的“精力、创造性、应变能力、独立性和新思想”参与到政治活动、社区事务中去,这种能力的获得对于15-22岁的年轻人来说比到30岁或40岁将获得更多的可能性。[5](64)因此,民主参与能力的培育一直是西方公民素养培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那些关键的政治问题如何在理性范围内做出合理的决定并采取行动。基于这种认识,学生所掌握的所有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必须以行为的方式整合体现在民主参与素养中。 民主参与素养主要包括平等意识与主体参与能力。平等意识是公民综合素养的培育中的基础性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是民主参与素养培育的思想前提。对民主社会所制定的法律与制度的认识与遵守,公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构建,都需要平等意识和理念,所以说,平等意识是民主参与的意识养成与能力培养的前提。特别是对于儒家文化影响下发展出的权威尊卑、差序格局[6]等有别于西方社会强调的公民精神、平等意识所彰显的独立人格和平等精神的价值诉求更具有现实意义。主体参与能力是现代公民素养确立的根本,个体自主、自立是现代公民的突出素质。现代社会中,积极交流、参与政治和社会问题被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所重视,积极参与成为民主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主体参与能力必然成为公民素养培育的关键。 (三)理性人格素养培育 理性人格是公民主体性基础素养,包括理性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这是现代公民培育的灵魂,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公民获得身份认同的关键,可见其在公民素养培育中的突出地位。二是民主法制精神的培育。法制是维护公民自由、平等权利得以实现的机制,是对人情、不平等观念的否定。对法律权威的普遍服从,是法制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公民是否具有公民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是法治社会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三是理性的政治参与能力的培育。这是民主社会对公民素质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比臣民需要更多的责任和德性,尤其是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现代民主宪政制度要求公民的参与必须是理性的,这种理性参与至少应包括以下内涵:参与目的的正当性、参与程序的合法性、参与的主动性、参与的适度性。提高公民理性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尤其是公民质疑权威和参与公共讨论的意识和能力,是当前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议题。 (四)宽容与合作能力培育 全球化时代意味着各民族国家之间不再是相互隔绝的,多元文化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同民族、宗教和种族的相处,与不同群体的交往,与多样化人群共同生活成为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如何和睦相处及建设性地共生是现代公民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现代生活需要公民具备尊重差异、与差异人群求同存异、共商合作的能力,以便在合作中超越差异文化背景形成可协调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这现代民主社会获取稳定发展对公民提出的要求。[7] 在课程领域,面对全球化对公民身份及公民教育概念的挑战,如何对全球化带来的能源使用、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全球流动、国际冲突以及宗教和文化等关键问题做出及时准确地感知和回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儿童以及青少年来说,这些重大问题将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公民,已成为公民素养培育需要积极回应的问题。“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习民主社会强大到足以包含最深的差异”,[8]如果我们在学校不正视并处理好这些差异,就是正在告诉年轻人我们并不信任他们处理难题,因此,也许是成年人不知道如何处理不同。 三、公民核心素养培育课程框架的思考 奥利瓦将课程定义为“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9](173)在课程实践中,公民核心素养培育是一系列的计划,可能是一个单位,也可能是一系列项目,作为学校整个公民教育程序的一个单位而承担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而存在。依据泰勒的课程理论,在构建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框架时需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课程提供什么样的内容才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内容?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10](11)中学政治课程在进行公民核心素养培育时应该包括对这四个问题的思考。 (一)关于培育目标的思考 课程培育目标的确立包含知识、价值观与态度、行为与能力等三个方面。根据目前国际公民教育研究的新成果,知识目标包括关于公民社会与系统、公民原则、公民参与和公民认同等内容的认知过程(理解、推理和分析);价值观与态度目标包括价值信念、态度、行为倾向,关注的具体问题包括学生对于民主、公民身份、平等和国家的理解等;行为参与目标包括以政治领域为主的广泛的公民参与及与参与行为相关的公民态度、公民行为和行为倾向等。[6](89)中学政治课程对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确立,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社会对公民核心素养新要求如何对课程产生影响、课程如何修正关于公民核心素养的理解、公民核心素养各个维度应该怎样在课程中体现等整体性议题。 第二,如何确立以培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标,处理好公民知识、技能与态度、价值与取向、意识和能力的关系及培育目标的层次性,明确在行为目标、表现目标与展开目标之间,处理好当前学生公民核心素养“应然”与“实然”的差距与矛盾,确定合理的培育目标。 第三,如何从强调为学生提供合格公民必备的知识,以及对国家及政府和政治生活的结构和过程的理解,转向强调通过积极活动来培养参与意识和能力,再到强调通过个体经历,赋予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取向,在未来生活中积极履行作为公民的角色和责任。 (二)关于培育内容的思考 课程培育框架的建立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关键知识的选择问题。在课程培育的三个维度(认知、情感、行为)中,认知维度是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认知维度支持学生成为知情的公民,了解政治与社会进程。认知和情感目标之间的联系是基于假设学习(认知)中关于权利和义务等对政治价值认知的意义,和参与在具体活动中导致对政治价值观的积极态度和尊重。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而存在,中学政治课程要能够影响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知识(包含政治教育的关键知识)存储是关键。目前需要搞清楚的是如何选择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公民核心素养形成的那些关键内容。 同时,还应该思考如何界定、选择和编制公民素养知识,转变“知识化”的处理方式;怎样处理好知识理解与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如何兼顾社会政治文化的变革并克服各种偏见与不公平、摆脱现有约束而具有批判意识、合理整合目标结果与教学过程等问题。根据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改变局限于知识领域的去政治化现象,选取并组织有效内容,实现知识型与理念型向实施型与操作型内容的转变。 (三)关于培育实施的思考 杜威主张“青少年在连续的和进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有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要通过环境的中介发生。”[11](121)这就要求根据公民核心素养培育内容的要求,发挥课程建设者的智慧,使公民素养培育成为课堂内外活动的核心。要建设民主课堂,转变教学行为与思维方式,培育学生积极的参与效能。在课堂上达成公民素养培育目标的重要转型,面临着从传统的教学思维转向更具挑战性的、进化的教学思维的转变,教学强调的重点是参与的行为以及集体的成就,这是一种教学未来发展的导向。[12]因此,采取多形式的实施方式,解决仅限于传统的课堂授受为主的知识化,忽视促进公开讨论和课外活动的现象,处理好公民参与的知识化与去政治化的问题,保护和发展学生对政治和社会议题的兴趣和参与意向。强调学生中心的团体合作与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教师与学生的发言能够被真诚地聆听与认真考虑,鼓励并协助学生的主动性,不因能力、体能、性别、种族与性取向而区别对待。 发生在课堂之外的培育过程,应该以课程的观点容纳理论、知识层面与行为层面,鼓励学生多参与社群生活,包括学校里“实践公民素养”的活动中,使学生在民主审议或决策过程与学校生活实践中扮演主动、真实有意义的角色。 (四)关于培育评价的思考 怎样建立公开、尊重、多元参与的课程评价框架,包括评价制度、评价取向、内容和方式等是公民核心素养培育评价的最终守护。课程要关注好民主性评价原则,使评价制度和方式实现由控制与约束转向规范与自主,形成公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评价模式,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品质与观念,实现有效的积极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具体操作领域,要解决好如何确定课程决策与课程实施的民主性评价问题、如何评价对价值的辨认、理解、推动、强化与质疑、如何确定参与能力的导向程度,等等。 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民主性评价过程的真实性问题。民主性评价过程的真实性问题是与学校及社会的民主运作主流相关的。民主性评价原则背后的预设是对公民教育的了解,在推动评价的民主性中,不应该将其简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行为管理。如果在学校或社会生活中青少年处于专制接收地位、外在设定的与无法协商的氛围中,课程实施是由成年的“他者”严密控制、设计并运作的,即便民主性原则在理论上有多少的解读,现实中的民主性评价几乎也不太可能真正实现。[12] 四、课程培育中应该突出的两个特点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下对公民素养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通过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对公民核心素养理解的评估与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我国中学政治课程对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应该明确以下两个宗旨: (一)公民政治素养是公民素养培育的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3](6)其根本在于培养具有国家需要的,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公民。中学政治课程的功能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和进行政治觉悟教育、开展思想育人的国民教育课程。因此,政治性是课程的本质属性。课程的政治指向、建设规律和人才要求所决定,中学政治课程必须坚守意识形态本质,必须以政治性为方向。公民政治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中学政治课程育人的内在规定,与课程本身政治育人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一致的。[14]从国内外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公民教育课程的最终关注点是公民行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获取公民在行为上对民主政治的支持,其实质是一种政治教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民教育的侧重点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但其宗旨一直是服务于民主政治的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学政治课程对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就是通过课程培养未来公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自觉权利和义务意识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今天,公民意识、公民知识与公民参与等教育内容都有了很多的变化,时代赋予了公民教育本身更多的内容,但国家意识、民族精神、政治权利与义务的责任意识,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道德与文明等内容的教育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时代,各国公民素养培育更关注随着时代发展的政治素养意识的意义。公民素养培育的政治性特征决定了其基本原则要与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和国情相一致。中学政治课程对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遵循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要求,对现有政治制度的认同、拥护和遵奉,维持政治制度的存在与正常运转。因为,国家的政治安全是公民个体安全的前提和条件,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的理论,也符合西方理论家的观点。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培育是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题中之意。我国公民教育不能照搬西方公民教育理念,完全引用其话语和概念。与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相一致,中学政治课程视域下的公民核心素养培育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思想,用社会主义共识性的核心价值观念整合各种意识,培养未来公民作为所应具备的基本政治情操和政治意念,避免课程在现代化发展中因缺乏精神纽带走向崩溃。[15] (二)强调民主参与精神的培育 公民参与是公民素养的核心特征之一。对于不断面临着的越来越多的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社会自身不能建立其民主制度及充分发挥其功能的体制框架,也不能单凭依靠国家政治来解决,它需要全民参与。意识与知识不等于能力,公民参与能力的培养不仅依赖意识培育与知识教育,更需要切实的行动。因此,如何教导公民参与到问题中去已成为当代各国公民素养培育的核心精神,这一精神引导着各国公民素养培育对诸如公民素养在公民未来发展中的角色地位、未来需要什么形式的公民政治素养、适当的课程是什么、非正式课程发挥什么作用、如何评估年轻人对民主和政治利益的理解、他们是否关心及如何有效地参与到民主政治活动中等问题的思考来完善和发展其公民素养培育,增强学生民主决策与参与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培育思想对课程来说是一种更大的挑战。 如何塑造未来公民的主体参与能力也是我们当前凝聚课程共识必然面临的挑战。当前,中国公民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达不到西方公民教育的成熟程度。因而,中国的公民教育是包含了公民意识教育、公民知识教育与参与教育等多项并举的公民教育。吸取西方公民核心素养培育的经验,在多项并举中充分重视公民参与能力的培育,以其带动各个层面的公民素养的发展。中国公民教育的特色在于社会主义,核心在于符合现代化转型需要的公民参与能力的培育,通过培育公民参与能力来推进国家政治民主的进程。但是,参与能力的培育不能将公民参与仅仅限定在政治领域,而应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正如第三次国际公民教育研究(ICCS2009)所认为的,公民参与是包括与广泛的公民参与及典型的政治参与相关的公民态度、公民行为和行为倾向,不仅包括学生个人实际参与的此类活动,还包括学生的参与动机、对于参与效果的信心等。[6]尤其要注意依据我国转型社会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公民参与的理念性与规范性的内涵,通过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以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并在参与实践中培养公民社会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社会参与能力,养成公民公共行为习惯。标签:政治论文; 核心素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法治思维论文; 时政论文; 公民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