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_张兵

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_张兵

莒县国土资源局 山东 莒县 276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待各方面发展的要求都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资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由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扩大建设规模,导致很多农用耕地被大量占用,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国应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土地整理工作,展开充分的调查和统计,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国家土地使用现状,采取经济调控、法律规范、技术支持等必要手段,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重新分配土地资源,从而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理工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土地资源是其他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各方面发展的基础,更是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作为土地资源的可支配者,人类必须对土地资源加以保护。在实际的经济发展中,土地的利用和开发是必然的,但是要始终坚持一点,就是保证土地资源的生态平衡不要被打破,所以即使人们在保护自然并人工改造自然时,就要保证新建立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数量都是满足平衡要求的,总之要使生态系统看起来是平衡稳定可靠的。

借助于土地资源,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也有所进步,为了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还要将高科技运用到土地利用上来,可以开发新的具有代替性的资源来保证土地资源能满足人口逐年激增的现状。土地资源利用率逐年降低,土地沙漠化、土地流失情况正逐年增多,这会对土地产出率造成负面影响,更会是土地资源使用失去可持续性。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人们过分注重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却没有对使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进而也就没有对土地资源浪费现象进行制止,更没有对土地资源退化作出相应的应急机制。所以土地资源要实现可持续使用,相关部门还要对国内的每一寸土地进行科学管理,使其使用合理。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主要有四方面:①土地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k㎡,在全球所有的国家中,是土地资源持有量比较多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特别大,导致人均占有量还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和人均占有量排名比较靠前的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占有量更是少之又少。②我国土地资源虽然多,但是利用率最高的平原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十分少,才占11.98%,再加上土地资源退化情况严重,平原中可持续使用的土地资源就更少了,在我国,土地资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就是山地和高原了,其中山地所占的比例比俄罗斯和加拿大山地比例还要大。③我国各地区的地形地势有差异,气候也有不同,所以各地区的土地适宜性也有差别。④在这些可使用的土地中,土地资源的功能体现在多方面,其中对土地伤害程度最小的农耕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却非常小,平均分配到这么多的人口上,结果是少之又少。

3实施可持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监管不到位

监管不到位是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一,未对林业用地、耕地等进行有效监管和保护,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第二,由于监管不到位,城市中的各种工业废水、废气等,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土地,造成土地资源、水资源污染严重等。众所周知,东北黑土土质最好,有利于进行各种农业生产,但由于监管不到位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等各种问题,导致黑土土质逐渐降低,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3.2可持续土地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已经出台了土地管理相关政策,但是缺乏有效监管,这些政策即使到了地方管理人员手中,也不会引起重视。再加上地方管理工作者自身的责任意识不强、专业能力不足,且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过于陈旧,这些政策根本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3.2可持续土地管理制度没有得到落实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有关土地相关政策在近几年才被提及,导致我国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再加上人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大力发展经济上,因而这些制度并未得到落实,使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另外,我国国土面积很大,加之可利用土地资源分配不均匀,各区域拥有土地资源面积和社会经济发展使用的情况不同,因此国家很难制定出符合各个地区的土地管理制度,也是可持续土地管理制度没有得到落实的重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土地资源利用存在很多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各类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可利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与此同时,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占用,农村人民的经济来源被切断,为了满足生活所需,大多数农民不得不外出工作,导致大量耕地被荒废。另外,很多工厂都迁往农村或郊区,很多农民为了得到更多收益,纷纷打起耕地主意,将大量的耕地贱卖或者是退耕建工厂,虽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补助耕地,但依然无法改变耕地破坏的现实。

4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4.1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

我们必须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具体包括: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划定耕地保护区;强化全民保护耕地意识;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对非农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的控制。

4.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生产力

4.2.1农田水利建设。要兴建一批大型骨干调水灌溉工程,修复、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设施,提高防御洪、涝、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要注重发展节水灌溉,缓解农田用水供需矛盾。

4.2.2中低产田改造。改造中低产田应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为主要目标,对不同类型中低产田采取相应综合措施,基本消除土地生产能力的限制因素,培肥地力,改善农业基本条件。

4.3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

4.3.1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化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对城市的规模和用地面积进行重新核定,通过土地整理、改造和转换等措施,实现城市用地优化布局,将闲置土地重新投入到效益较高的用途上去。

4.3.2乡镇企业用地清理。在制定乡镇企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调整,清理现有乡镇企业用地,清退不合理占地,走乡镇企业相对集中、集约用地和有序发展的道路。

4.3.3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现有商品粮、棉和畜产品基地建设,增加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提高商品率,并以此为契机,逐步形成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大分工格局。

4.4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

在土地资源难以增加的情况下,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人地平衡的根本措施。2010年我国人口接近14亿,2040年前后将达到16亿左右的人口高峰。我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人口增长将成为持续发展最大的瓶颈。为此,我们必须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为实现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平衡与协调创造条件。

4.5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土地管理

4.5.1理顺产权关系。理顺产权关系是规范土地利用行为最重要的前提。一方面要强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国有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改变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现状;另一方面要确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合法地位,进一步细化土地使用权,建立两权分离原则下各产权主体明晰的责权利关系。

4.5.2建设土地市场。要根据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加快土地市场化建设步伐,建立土地权属有条件的市场流通机制,不论城市用地还是农业用地,都要在用途管制约束下合理流转和交易,以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

结束语

保护土地资源,使其实现可持续使用,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政府有关部门要肩负起责任,加强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监督,也有责任采取各方面的措施,来保证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曹霄琪.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7(14):110~112.

[2]张健,濮励杰.中国中部典型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15(05):16~22.

[3]牛兰兰,丁国栋.北京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8(05):175~179.

论文作者:张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  ;  ;  ;  ;  ;  ;  ;  

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论文_张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