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图书馆正在竞相研究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图书馆界和信息科学领域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较晚,但近年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将研究中涉及的有关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数字图书馆的特征、数字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的关系、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几个问题等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1 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目前国内外有近百种定义,没有统一的认识。现将我国有代表性的定义表述如下:
一种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大系统,它是分布式的、大规模的和有组织的数据库和知识库。用户和用户团体可以对系统内的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一致的访问,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最终信息。[1]
另一种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基础结构中信息资源的基本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满足分布式面向对象的信息查询需要。其中“分布式”和“面向对象”的含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前者是指跨图书馆(含跨地域)和跨物理形态的查询,后者指不仅要查到线索(存贮地),还要直接获得对象(相关文献)。[2]
第三种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大量借助数字处理技术收集、整理、陈列、收藏和流通数字资料,以供服务对象进行学习、娱乐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3]
第四种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下一代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于使用的现状。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4]
第五种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馆是超大规模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并详细解释为,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同时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等范畴。[5]
第六种观点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的大型知识库,即以分布式海量数据库群为支撑,基于智能技术的大型、开放、分布式信息库。[6]
综上所述,虽然对数字图书馆不能给出一个规范的、权威的定义,但是,从不同的定义中我们却可以发现,数字图书馆的内涵要比传统图书馆广泛得多。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将会随着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深入而不断完善。
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关于数字图书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表述:
有的学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从根本上看,它就是利用网络设施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快速、有效的提供给用户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形态。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数字化资源。数字图书馆可以说是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区,大量的数字化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基础。(2)网络化存取。数字图书馆依赖于网络而存在,它的各项业务主张和服务方式都是以网络为工具或载体。(3)分布式管理。它意味着全球数字图书馆遵循统一的访问协议之后,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资源共享。[7]
有的学者提出,数字图书馆的三个特征为:(1)分布的、但在统一的标准下建设;(2)可以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运行;(3)可以不断扩展。[8]
有的学者指出,和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实体单位,而是虚拟的,不存在物理上馆舍的界定。其次,它不是简单的数字馆藏,数据库的数据范围要比图书馆收藏的范围大得多。第三,它的研究和实施是由计算机通讯领域的研究人员为主,参与制作数据库的人员涵盖许多不同的行业,其中信息科学领域和图书馆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9]
有的学者将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归纳为五个方面:(1)它不同于传统图书馆,其信息资源均数字化,它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提供信息资源丰富、快捷、方便。(2)它以计算机为基础,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网络为手段,实现资源共享。(3)它有利于古籍保存和查询,使图书馆具有集中性和系统性,同时减轻了对过旧书籍处理的劳动量,有利于图书馆的书籍流通。(4)它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相关,它需要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保存技术等技术支持,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把娱乐休闲和学习结合起来。(5)它使地区图书馆连成一体,加速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是维护各国人民情感的纽带。[10]
业内还有人指出,数字图书馆具有六个基本的形态特征:(1)丰富且具特色的信息资源;(2)健全的社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3)完整的信息提供系统;(4)以人为本,以信息用户至上为根本的服务宗旨;(5)开放友好的共享接口;(6)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11]
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是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数字图书馆的所有特征,但从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数字图书馆雏形和以上学者的描述中,可勾画出它的某些特征,初步展示了未来数字图书馆的风采。
3 数字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的关系
传统图书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会涉及到电子图书馆、无围墙图书馆、网上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等几个类似概念,搞清楚它们之间的不同侧重点以及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对我们建设数字图书馆将有很大的帮助。
电子图书馆主要是指以电子形式(媒介)存贮、传递并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它重点强调个别图书馆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在一定范围内提供读者服务。
无围墙图书馆是指读者通过网络通信系统检索多个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强调用户获取信息的广泛性和网络传输的重要性。[12]
网上图书馆是指将一定量的信息在网上组织起来,供“读者”查阅和检索。
虚拟图书馆是网上图书馆的别称,侧重其无实体的特征。[13]虚拟图书馆的概念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起初强调信息的网络传输性,它超出了物理意义的建筑机构,是一个高度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是一个连接全球的信息资源网络。但后来,侧重于强调图书馆对虚拟现实技术、灵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14]
数字化图书馆则主要侧重于馆藏的数字化,将数字化的书刊文献上网提供读者使用。
可以看出,电子图书馆主要侧重在个别图书馆的电子化检索,无围墙图书馆主要强调通过网络检索多个图书馆的馆藏,虚拟图书馆侧重其无实体的特征,数字化图书馆的重点则在馆藏的数字化。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难度、使用的方便程度都远远不如数字图书馆,但它们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是建设数字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15]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呈现出一种递进和包容的关系:(1)馆藏建设中传统媒体与数字化媒体的关系问题(走向电子图书馆);(2)传统图书馆业务与服务的网络化问题(走向网上图书馆);(3)广域网环境下的多馆资源共知共建共享问题(走向虚拟图书馆);(4)特色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及网上提供(联机检索)问题(走向数字图书馆)。[16]
4 关于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几点认识
4.1 我国数字图书馆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
现阶段数字图书馆在我国理论研究上仍处于“百家争鸣”时期,在实践中处于试验阶段,在使用上处于“尝试”的磨合期,在服务对象上呈“贵族化”倾向。[17]
我国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条件相对落后,在发达国家尚未真正实现的数字图书馆在我国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实现。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工程正在启动、实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只能看作是数字图书馆的雏形,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的表现形式,属于典型的复合型图书馆形态,真正的数字图书馆的实现尚有待时日。[18]
4.2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究竟由谁来建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是一项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工程。只有携手共建、团结协作、彼此协调,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海量超大规模的资源库群,仅靠少数图书馆参与不行,要靠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各系统所有的图书馆联合起来,共同参与,资源库群的建设目标才能实现。[19]
目前我国主要有以下几方致力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实施:(1)以国家政府行为为主的数字图书馆工程;(2)以传统图书馆为主实施的数字图书馆工程;(3)信息产业技术公司和数据库生产服务商也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成员。[20]
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开发和建设,首先由传统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来承担,它们具有较强的优势;其次,IT界人士的全力参与,他们将先进的技术、应用软件、管理技术等与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成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体。第三,政府的规划、协调和投入。数字图书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大工程,需要整体的规划、协调和大量的投入。政府、IT界和图书馆必须理顺关系,相互协调,共同致力于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21]
5 建设数字图书馆面临的几个问题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面临的问题很多,主要归纳为技术问题、法律问题、人才问题、运营模式问题、用户使用问题。
5.1 技术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关键要解决五个方面的技术问题,即文献数字化处理技术,元数据和搜索引擎技术,数字式中文全文文献检索,图像信息压缩与图像信息存储技术。[22]
有的学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十个方面的技术挑战:(1)信息资源建设;(2)多媒体信息标准;(3)存储与压缩;(4)分类、索引、检索;(5)传输与保护;(6)交互界面;(7)输出与信息表现;(8)多语言问题;(9)工具与平台;(10)高层信息服务协议。[23]
还有的学者认为十个技术问题中最关键的是统一技术标准。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库是分散建设的,为了达到全社会的共享并避免重复建设,必须有一个国家认可、大家共同执行的技术标准。[24]因此,建议由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组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搞好试范试点工程,从中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5.2 法律问题
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数据库信息的保护,信息网络安全的保护,网络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网络个人数据保护,其它信息法律保护(电子商务法与网络营销法、网络税收法等)[25]。法律问题,实质上是版权和知识产权在网络时代的运用问题,这个问题随着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深入将日渐突出。如何既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让各类文化、科技的文明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以使其为更多的人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26]我们要认清形势,加快立法步伐,制定一整套数字图书馆的专门法律、法规,特别是网上法律,使数字图书馆能在有法可依的环境中渐渐成长壮大起来。
5.3 人才问题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保证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要加大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要加强对计算机知识与技术、信息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信息技能。通过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地图书馆培养一大批数字资源加工与管理、系统开发与维护、知识产权使用与保护,以及数字图书馆组织运营与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开拓思路、打破框框,用新的机制引进人才,满足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人才需求。[27]
5.4 运营模式问题
如何既保证图书馆的公益性,又通过适当的市场运作模式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数字图书馆的良性发展,是构建中国数字图书馆运作模式的基础。有人认为,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进行思维创新和体制创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回答各种疑问,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28]
5.5 用户使用问题
数据库用户是多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因此使用数据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使数据库不但功能全,检索途径多,还能使用户易用,数据库的界面友好十分重要,数据库的检索应该是智能的,能不断引导、提示用户,让使用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找到最重要的信息资源。[29]
以上概括的是学术界对数字图书馆本身建设中涉及的问题的探讨,从数字图书馆必须依托的网络环境来看,还存在网络带宽相对狭窄,传输数据延迟时间过长,网络整体规模薄弱等等问题。因此,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中,有关人士需要全盘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