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人类永恒的主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述评_经济论文

协调发展:人类永恒的主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述评_经济论文

协调发展:人类的永恒主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社会环境论文,人类论文,主题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站在千年之交的历史转折关头讨论人类把什么样的世界带入2000年,表明人类对自己的未来越来越关心。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令人欢欣鼓舞,然而人口、资源、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且让人不安。我们究竟应该采用怎样的行为模式呢?最近,笔者读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新家的新著《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一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认为该著作在这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吸收了当代经济学的有用成果,把经济学研究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把经济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结合起来,构筑成一部立意新颖、较为系统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理论专著。我认为该书有以下特点:

一、从经济社会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系统出发

作者指出,因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之间存在着不协调,使得人类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也因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现象,使得人们遇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还因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不协调,引发意想不到的、危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诱发严重的环境危机。因此著者在绪言中开宗明义地提出:协调将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协调发展主要是指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际上要解决的主要是在人类社会内部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

作者认为,今天,我们不能完全按照以往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问题,也不能完全按照以往的方法论来进行科学探索。(第33页)我们除了要继续不断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奥妙和开拓前进外,还要努力促进它们的协调发展。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改变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传统认识,特别要改变那种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联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后才有可能在实践中采取自觉的行动。(第34页)作者提出把经济、社会和环境纳入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环境”大系统,对它们进行系统的研究,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作者紧紧地把握了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经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态学研究的结合上迈开了第一步。根据新的研究,作者在生产力、生产关系这样的概念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把生产力定义为征服自然的力量是不对的,他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相对应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是指人们生产使用价值、协调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那种能力的物质和技术方面,它的构成要素形成一个系统。(第116页)对于生产关系, 作者的定义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或经济活动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有些是属于生产力意义上的关系,有些则是它们的社会关系。在这些社会关系中,有些是历史发展的一切时代或几个不同时代都具有的共同关系;有些则是构成一定历史时代或社会形态的基础,而与其他时代作为基础的那些关系各不相同。我们把后者称之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第126 页)这一定义一方面消除了过去生产关系概念的含糊不清,另一方面又指出了社会经济系统中,除了生产关系以外,还有其他的经济关系影响社会经济和生产发展。

此外作者阐发了经济学的时空观,在论述协调发展所要求的经济观时指出, 我们毫无疑问应考虑经济系统的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 (第167页)他对经济活动代价和效益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得出的结论是:“为确保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尽量降低经济活动的各种代价,尽量扩大它的各种效果,而现在是要普及对代价和效益的全面认识,寻找反映它们高低的指标体系,才有可能进而采取措施缩小代价和扩大效益。”(第159页)

二、初步形成研究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分析并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揭示经济活动的规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该书从我们要的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一全球关注的命题开篇(第一章);列举了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危害,总结了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的教训和从中所得到觉醒(第二章);紧接着就社会协调发展的特征、目标和实现机制进行研究(第三、四、五章);悟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观——协调(第六章);对经济发展在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七章);然后分别论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第八章、第九章);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协调(第十章);因为协调发展本身就是一项科学技术工作,如果没有科学技术方面的相应进步和突破,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第十一章)。

三、对经济、社会、 环境协调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协调发展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作者较为具体地论述了其中的一些方面,比如作者论述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运用数学分析方法从劳动力资源、其他生产要素以及它们所创造的收益等方面关系的分析中,探讨了整个社会和一个城市和地区环境的最大人口容量和最佳经济人口,分析了人口分布与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地区发展、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协调。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与人口地区分布的调整,作者提出了对策性的意见,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和社会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为协调发展涉及到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所以作者特别强调政府在促进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制定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强调全社会的统一管理;强调协调发展既是一项科学工作,又是一项技术工作,提出根据协调发展的要求来发展科学和技术等等,这些论述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实际意义。

李新家同志的这部著作被列入《广东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家文库》,是作者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然而协调发展问题是涉及面相当广泛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协调发展工程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不可能期待一本著作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希望大家都来关心这一课题,也希望作者在经济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生态学研究的结合上迈出第二步、第三步……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标签:;  ;  ;  ;  ;  ;  

协调发展:人类永恒的主题--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述评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