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论文_孙智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论文_孙智

(巴中市恩阳区关公镇天官小学,四川 巴中 636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对此,本文主要从现阶段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应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的培养,还应发挥语文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采用教学理念和模式,努力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达到小学生全面培养的目标。

1凸显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

在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课堂主体性,结合学生思维方式以及知识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更好的设置,营造出气氛和谐、良好的语文阅读课堂。众所周知,凸显学生主体性有很多方面,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并大力集中他们听课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生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来活跃学生思维,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思路,便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三是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适当地指导和评价学生。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后就会体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各个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能力以及积累知识上有很大的水平差异。在这一实际情况下,教师若是依然采用同种教学方法来引导每位学生,其教学成效可想而知。所以,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最大程度上凸显学生主体性。可在不同维度下进行阅读教学,每个阅读环节都应充分展现学生主体性。首先,在阅读美文时,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美感以及情感深入感知,这对于提高学生语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次,在速读与略读下,对文章通读,对课文内容大体感知,并将阅读思路理清,将所需信息及时提取出。再次,在默读与精读技能实践下,对每个词句的作用以及意义深入推敲,并从各个层面上了解文章,并进行深入阅读。最后,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营造相应的学习气氛,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调动起学生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个性化阅读。

2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

2.1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气氛

良好的阅读方法与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效率起到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如下两个方面高度重视:首先,要注重限制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时间限制下,阅读时间并不是很充足,所以,在进行课堂教育教学前,教师应布置预习作业,引导小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其次,一边阅读一边做好笔记。阅读不但是一种读的过程,而且也是感悟知识的过程。小学生应该在阅读的同时记录好所感所悟,这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有着莫大的帮助。在语文阅读中,遇到好的句子、段落,小学生在精读的同时,还应该将其摘抄下来,并将其运用到语文写作,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在品读作品中,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自然能够激发人们想象力,使人们产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在语文阅读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小学生品读作品内涵,从各个层面赏析作品,防止片面阅读,造成对作品理解出现偏颇,小学生应深度赏析,拓展学生阅读思维空间,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轻松的课堂阅读气氛,有助于培养小学生阅读积极性,帮助小学生深入体会到阅读的魅力,也能体会到阅读给自身带来的多重作用。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可以每个星期选出一节课作为语文阅读课,在课堂中既引领着学生积极阅读,也要让广大小学生积极分享阅读经验,在活跃课堂气氛下,更好地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培养阅读兴趣以强化阅读能力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学生在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后,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并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都将得到有效锻炼,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在自主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会体会到自身的进步,因此会产生成就感和喜悦感,因此阅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师生间充分的交流,引导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利用阅读材料寻找答案并进行有效思考。而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注重分享阅读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阅读习惯产生正面影响。例如,在《草原》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将作者老舍丰富的人生经历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此时学生在阅读到文章结尾时,教师还可以引入《骆驼祥子》《茶馆》等老舍的经典代表作,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范围,深入进行阅读赏析。教师可以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有所提升,同时也能够对阅读过程中的技巧产生一定了解,最重要的是,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文章,为逐渐提升阅读效率、灵活掌握阅读方法奠定良好基础。学生在对阅读材料内容、中心思想等进行层层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自身的阅读能力会有所提升。

2.3课内课外的阅读相互结合

阅读的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课外阅读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实现课内课外的阅读相互结合。课内教学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而课外读物是阅读内容的延伸。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穿插一些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向外扩展,将一篇文章变为一类文章的链接开始,让学生融入到课外阅读中,通过课堂阅读提升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阅读的意义会更加突出,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收益。比如,教师可以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划定一个主题或者一类体裁,教师可以推荐一系列书目,学生可以结合教师给定的书目完成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对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推荐的书目,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针对主题思想,表达方式,人物特点或写作风格,交流阅读的体会。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小学高段阅读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是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通过培养阅读兴趣以强化阅读能力、创建良好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等途径,引导小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杨群.从“一”走向无限丰富———基于小学语文教材的“群诗阅读”教学初探[J].华夏教师,2017(9):56.

[2]赵婷婷.打造生动课堂,开展高效教学———浅析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32):117.

[3]郭华.体验:学生阅读能力的生长点———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7(11):29.

[4]韩学红.审视、设计与模态———小学语文“无边界学习”的教学进路[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11):9.

[5]张艳.让小学语文课堂插上“生活化”的翅膀———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160.

论文作者:孙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论文_孙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