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 音乐学科的教学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音乐学科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音乐教师也将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艺术教师需要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创新。
【关 键 词】 音乐;德育;小学;课程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课程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多样。同时,要联系学生个人的生长环境,联系学生的音乐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化,吸取人类历史的文化营养。小学音乐是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课程资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情感、品格和心灵上受到有益的影响,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作为小学艺术教师,不能单纯地把知识和技能抛给学生,而应该注重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并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把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歌唱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无疑是主要内容之一,而在教学实践中,小学阶段学生常常会出现白声喊叫的现象,这种现象固然是技术指导层面的问题,但也不能忽视缺乏德育渗透的因素。歌声是内心感受的一种外延,只有歌声中有内容、有情感,并且让学生知晓乐曲的背景以及深层内涵,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层面的熏染,才能做到以情感带动声音,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诸如白声喊叫现象。这种精神层面的熏染也是渗透德育的良好途径。首先,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以德育为目的设计课堂的导入。其次,应以德育贯穿课堂的始终,课堂最后升华主题环节的德育渗透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堂教授知识,将理性知识和感性印象相融合,另一方面有助于强化整节课的德育渗透。
二、音乐技能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技能教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主要途径,如小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将开始学习一门简单吹奏乐器的演奏,因为大多数学生在此之前并没有学习乐器甚至接触乐器的经历,也没有积累足够多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作支撑,许多学生便认为器乐吹奏高不可攀,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这也是渗透德育的一个良好契机,教师可以从细节之处针对学生的困惑,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具体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处处都暗含德育渗透的好时机:初学者往往对乐器学习无所适从,此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树立理想,并积极为之努力;当学生学习进入“瓶颈”期时,指导学生吹奏时可以先分后合,先慢后快,先易后难,从而渗透德育(不能畏惧困难,要迎难而上);当学生达到一定演奏水平后,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音乐统一、节奏一致、控制呼吸,在演奏自己声部时兼顾其他声部,让学生倾听合奏效果是否和谐优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保持变化中的统一,分散中的集中,层次的分明与彼此的配合,并且适时组织全班表演赛,这也在无形中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耐心、恒心。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觉地学会了遵守纪律,团结合作,顾全大局,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三、情境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三年级闪闪的红星这一单元,以红色革命为主题,是一个渗透德育的良好契机,这一单元中的几首歌曲旋律朗朗上口,难度不大,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我便和学生一起观看了电影《鸡毛信》片段,利用时光隧道的形式带领大家穿越到抗日战争时期,教师扮演八路军大队长,并且向他们讲解了“儿童团”“鸡毛信”等一些名词的含义,学生对这些十分感兴趣,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巩固了这个单元中的所有歌曲,然后回到现实中,我将影片内容和这一单元中的歌曲《儿童团放哨歌》相联系,告诉学生,在过去,儿童团员手拿长梭镖,臂戴红袖章,站在山坳口保家卫国,虽然过去了很多年,抗日战争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可是儿童团离我们却并不遥远,过去的儿童团发展到现在就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现在我们身处和平时期,不用像儿童团员那样走上前线和敌人作战,但是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是我们最大的骄傲,我们也有武器,那就是手中的笔,我们的敌人就是知识海洋里的重重困难和作业本里的难题,然后问他们:“作为儿童团员的接班人,你们有没有信心战胜这些困难?”学生会坚决一致地回答:“有!”就在这种情境体验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合唱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合唱是一种需要每个参与个体在气息、音色、情感、力度等方面都保持高度统一的艺术活动,这种统一要求每位参与个体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倾听,更需要参与者之间拥有一种细腻的内心情感和较强的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做到彼此默契。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有些音乐素养比较突出的学生往往会带着这种优越感更加急切地表现自我,这是影响合唱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避免个别学生过于张扬地表现自我,老师应为学生安排合唱艺术的详细课程,使学生们不仅了解合唱艺术的发展史,也让学生们了解到合唱艺术的显著特点就是集体的合作性。为了达到艺术上的和谐,应要求学生们在行为上首先要和谐,使学生们深知集体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们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以集体为荣,维护集体的利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中也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渗透于其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最佳境界,是最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但“不‘说’一字,尽得风流”,寓思想教育于音乐知识传授和相关能力形成的过程中。这种境界的德育渗透会在孩子们的情感世界里幻出绚丽的彩虹,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晴空。
【参考文献】
[1] 赵红军.浅谈音乐教育在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中的作用[J]. 音乐天地, 2008, (12) :4-5.
[2]李少沛. 音乐教学与德育[J]. 职业技术, 2008, (11) :83.
[3]马爱红.“以审美为核心”的当下语境思考[J]. 人民音乐, 2008, (12) :50-51.
论文作者:任婕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1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教师论文; 儿童团论文; 合唱论文; 小学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