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鲜活的孙敏如此夭折(论文文献综述)
张嘉蕊[1](2021)在《明星影片公司明星机制研究 ——以《明星》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明星影片公司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创建以来十分注重杂志刊物连续性的宣传机制。作为明星影片公司最后一份刊物,《明星》杂志诞生于“电影杂志年”,延续了明星宣传刊物的风格,实销数字之多,深受读者青睐,享有多重盛誉,是本文论题“明星影片公司明星机制研究”的最佳考察样本。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48期《明星》杂志进行梳理,探讨《明星》杂志在明星影片公司明星机制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呈现方式。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与目的、研究样本与方法、文献综述和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意义分别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是对早期明星机制进行背景考察,主要从明星影片公司、《明星》杂志与中国早期明星机制三者相互关系展开论述,认为组织完备的明星影片公司在好莱坞明星制的影响下和上海繁荣的娱乐业大环境下意识到明星的重要性,同时明星影片公司的宣传意识促使中国早期明星机制愈发成熟。本文核心部分主要从生产明星、消费明星、明星机制三个层面进行考察。第三章从明星培养、明星包装到明星推广三个方面对明星影片公司生产明星进行剖析,发现《明星》杂志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劝勉、强化、传递讯息的作用,促使明星形象深入大众内心。第四章从身体消费、情感消费与物质消费三个维度对消费明星进行解构,认为《明星》集聚多重消费、引领时尚潮流是对明星身体的一种消费,通过《明星》杂志向大众传递生活方式获得价值认同,满足大众窥私欲则是一种情感消费,《明星》广告形象商业化实现物质消费,《明星》杂志在消费明星这个过程中与明星、商业实现了利益及合谋关系。第五章是在生产明星与消费明星基础之上对《明星》杂志在明星机制中的多重身份进行总结,认为《明星》杂志在明星机制中是生产者、传播者和被消费对象。并从明星机制与近代时尚文化关系、明星机制与左翼知识分子文化实践展开论述,对近代上海明星机制与近代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勾勒。最后立足于转型社会背景对明星机制展开讨论,认为在此背景下知识分子变得庞大、报刊的诞生、女性角色的转变、女演员的登场、女明星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奢侈型消费观念的转变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促使明星机制得以在中国早期电影产业中生根发芽。
侯捷[2](2021)在《论洪深1930年代的电影创作》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洪深在1930年代的电影创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社会题材和女性题材两类,通过对洪深在1930年代电影创作的分析,确立洪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贡献。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1930年代的时代面貌和电影界的发展状况,并概述学界对于洪深电影创作和洪深电影理论批评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论述社会题材电影创作,按照表现方式分为暴露和嘲弄两种,分别梳理其基本创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概括该类别电影的创作特征,以暴露为主的影片重点在展示苦难,以嘲弄为主的影片主旨在讽刺人性。第二章,论述女性题材电影的创作,按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分为新女性、旧女性、被符号化的女性三类,在分别梳理其创作状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女性形象的突出表征,旧女性作为客体被男性审视,新女性在困境中探索出路,符号化的女性沦为了剧情的工具。第三章,对前文的论述内容进行总结,分别从洪深在1930年代电影创作的题材偏好、技巧特点和电影观众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审视1930年代洪深电影的创作特征,概括洪深电影创作的独特之处。结语,结合洪深整体的电影创作,对照其他左翼电影人的创作,指出洪深1930年代电影创作的不同之处,总结洪深1930年代电影创作的成就与局限。
丁明秀[3](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李瑜[4](2020)在《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文中指出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恩乐镇复兴苦聪新村为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拉祜族苦聪人的民俗文化因搬迁挪移而被卷入剧烈变迁的浪潮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苦聪新村走上了民俗文化再生产之旅。苦聪新村的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动推进拉祜族苦聪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治、社会推力与地方精英、苦聪民众之间的博弈、合作与共谋推动了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使其经历了一个从零散破碎到被选择、被重新建构的流动过程,而拉祜族苦聪人这一文化传承主体也从被动到主动地参与自我文化再生产,逐渐体现出文化主体应有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本文对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进行整体而全面的考察,一是旨在通过关注拉祜族苦聪人民俗文化再生产的问题,一是希望有助于促进拉祜族苦聪人异地社会融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二是旨在通过进一步思考文化变迁、民俗再生产等民俗学基础性概念来反思民俗学的新村民俗研究。第一章直接介入苦聪新村的村落空间再生产,历时地挖掘了拉祜族苦聪人的历史渊源,共时地交代了拉祜族苦聪人当下地生存环境,阐明了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现实语境。第二、三章从苦聪最为重要的集体性祭祀节日——畲皅节的变迁、“过秋”这一由节气转变的新节日的兴起,以及出生、婚礼和丧礼的变迁发展,陈述了苦聪新村节日民俗和仪礼民俗再生产的动态过程、原因、特点及功能。第四章,通过对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这一特殊记忆表征符号的论述,阐明了记忆载体对于民族民俗文化的记忆功能,以及其中体现的民俗主体的角色的。结语部分认为,首先,苦聪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是社会剧烈变迁背景下的突变式变迁,搬迁政策来的迅速而剧烈以及民俗文化对于异地融入的重要作用使得苦聪新村的民俗剧变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其次,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多方力量对民俗的操弄以及民俗主体自我对新语境和其他主体的适应,恰好是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真相,是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间关系的体现,亦是我们民俗学新村民俗研究的对象。第三,介于当下异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苦聪民俗的复杂多元样态,民俗学在进行类似的新村民俗研究时,应该具有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学术视野,要能够全面的关注其整体性、联系性,关注民俗文化再生产的日常生活转向。同时要勇于面对社会剧变语境下民俗主体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体现民俗学作为一种“民生之学”的人文立场与价值追求。
龙腾飞[5](2020)在《今敏动画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本动画作为动画发展史中重要一环,它承载着厚重主题的演绎方式,展现出凝重深思的风格特色。抛开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性文化语境对日本动画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今敏作为见证了日本社会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彷徨的标志性导演,他的动画作品在此潮流下迅速崛起。本文聚焦于今敏动画作品所体现出的审美现代性内涵,基于今敏对人和人性以及社会现实的冷峻思考与深切的人文关怀,深入挖掘今敏动画的人文内涵。在多元文化并存、资本的无止境扩张和意识形态规约之下的三重现代性夹缝中,今敏执着地开掘个人心灵世界,深刻解剖日本民族思想文化,超越审美现代性的困境。论文结构按照“动画本体—表现技巧—审美文化”这一思路展开。在绪论部分主要陈述选题意义和梳理研究现状。第一、二章中梳理今敏创作的发展史总结出主要脉络,并结合审美现代性相关理论知识具体阐释动漫文本和漫画文本,侧重于动画表现形式的研究,以及在人物塑造、镜头语言、叙事方式等方面所展现的先锋性和探索性,且借助了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评方式认为他的动画所表现的内容是对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转变的思考。第三章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今敏动画作品指向的审美现代性文化意义,并探讨他是如何超越审美现代性的困境的。波德莱尔将现代性描述为:不规范、浪荡、颓废和丑恶的美等特征。首先,从人的心灵世界解密,理性主体的膨胀和工业社会的发展,导致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开掘,在把自然转变为商品的同时,最终也把人自身物化为了商品。今敏动画作品恰好展现了在意识领域人具体物化的过程。其次,从巫术之美与物哀之美两个的审美维度架起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的桥梁,展现现代日本社会的审美接受问题。最后,对日本文化的耻感定位、报恩还债、义理之辨、性别平等的分析上升到文化人类学角度。第四章简介今敏在当今国际动画艺术中的地位与影响,揭示其动画带来的审美现代性启示,并探讨今敏动画的局限方面,引出其成人化的审美取向,与主流动画电影低幼化的发展形成对比并鉴古望未来。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强调今敏动画超越对日本民族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直指对现代文化和现代人的反思与批判。
刘娜[6](2020)在《抗争、期求与呼唤:《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是研究西周乃至三代人民生活的有力史料。《诗经》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与当时的女子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涵盖了女子劳动生产、婚娶丧嫁、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在先秦史料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窥视当时女子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当然,载于《诗经》的皆为文学作品,但也正因如此,这些内容也就可能比正规史料更生动、鲜活、生活化,因而也就更为难得,更为新史学所推重。本文以《诗经》为切入点,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结合中国早期的礼仪着作——《周礼》《仪礼》《礼记》中的内容,从社会、家庭、男女个人关系三个维度分别研究其对《诗经》中的女子施加的教育内容和期待,并结合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女子对社会、家庭、男女个人关系的诉求。本研究力求客观、理性地还原《诗经》时代女子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以期揭示当时女子教育的真正面貌。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诗经》学发展背景并简述氏族社会到西周时期女子教育思想的演变。女子教育从氏族社会发展到西周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父权制”的产生与确立,女子由拥有受人尊崇的崇高地位逐渐沦为男子的附庸,女子教育思想经历了由素朴到礼化的演变过程。第二章阐述《诗经》中的女子社会教育思想。社会对女子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民风民俗进行的,包括女子服饰、婚姻礼俗和祭祀等主要内容。通过移风易俗,社会期望的女子教育目的主要是合乎礼法,做美与德兼备的女子。结合当时社会要求男子远征和严重赋税的背景,女子在社会压迫和禁锢下,对社会的诉求主要体现在思与怨和忠与贞的矛盾之中。第三章研究《诗经》中的女子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教育是女子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母亲是女子最主要的老师,囿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以及女子的活动范围较窄等原因,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女子劳动教育和婚姻教育。家庭通过传授女子教育,希望女子安分守己,做贞节从顺的贤妻良母。而女子则希望能得到家人的理解,期望婚姻自由;希望得到丈夫的忠贞爱情,期望地位合理。第四章探索《诗经》中的个人教育思想。个人教育首先体现在男女各自的审美观上,其次,男子希望找一位两情相悦、宜娶宜婚的女子,而女子在探索两性关系时,面对强暴能表现出扞卫人格的精神,面对心仪的人能够主动追求,面对各方面的压迫能够从心底发出对自由的呼唤之声。第五章是对《诗经》中女子教育思想的总结、思考与启示。通过对宣姜、文姜、齐姜三位女子的事迹以及孔子“删诗说”的思考,并结合《周礼》当地的媒官每逢仲春之时组织未婚青年幽会相亲来看,《诗经》时代较氏族社会相去不远,因此世风和观念还比较开放和自由,并非如后世传统礼教完全束缚和禁锢女子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深入研究《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发现女子在社会礼教压迫之下仍能诉求平等、呼唤自由,在禁锢中仍渴望独立、期望绽放生命的色彩。因而对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看法不能以偏概全,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批判继承《诗经》优秀的女子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
魏宁楠[7](2019)在《明代福州林浦林氏家族与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明代林浦林氏家族以“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蜚声遐迩,是福州府重要的科举与文学家族。该家族兴起于明永乐年间,经林元美、林瀚、林庭?、林庭机、林燫、林烃等,家族声望达到鼎盛。入清之后,林氏科第香火不绝,只是在仕宦上早已不复往日的辉煌。本文以明代林浦林氏家族与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勾勒还原明代林氏家族的历史地位以及探讨明代林氏家族成员的诗文创作成就。明代林氏家族的核心人物是林瀚,其奠定了林氏经史传家的文化传统,经其子孙世代相继,形成较为稳定的家族文化传统。林瀚治《春秋》,林氏子孙也大多治《春秋》经。林瀚入翰林院编修国史,其子孙林庭机、林燫踵武其后,也相继进入翰林院。在子孙婚配问题上,林瀚拒绝豪贵之家,以科举门第作为首要因素,确立了林氏选择姻亲的标准。在诗文创作上,林瀚温柔敦厚的文学观以及清新自然的诗学风尚也对林氏子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文学家族,有明一代,林氏代不乏人,能诗文者甚众。林瀚是林氏第一位走向全国的作家。成、弘年间,他与李东阳、吴宽、程敏政等翰林院作家往来密切。林瀚的诗文台阁特征明显,其诗歌风格雍容典雅,平正纡徐,其古文崇理尚雅,尊经重道。拨开林瀚馆阁词臣的身份,林瀚也是一位性格豪放洒脱的诗人。林瀚推崇李白的诗歌,擅长七律,其诗歌“豪壮”与“清新”并存。除此之外,林瀚也是制义文大家,他的制义文注意谋篇布局,文章波澜曲折。在句式上喜用长句、整句,风格沉稳庄重。正、嘉之际,郑善夫在闽中执牛耳,林瀚之孙林炫追随其后,是福州府重要的作家。隆、万之交,林庭机、林燫是福州府作家的代表人物。林庭机的诗歌按照创作时间的先后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艺术风格大抵从清幽秀雅转向清新高远,又从清新高远转向悠远淡泊。庭机的古文关注军政要事,不仅内容富有史料价值,而且叙事有条不紊,论述谨严。林燫崇尚复古,诗歌取材范围上溯汉魏六朝,下至盛唐。其诗歌关注时政,针砭时弊,有诗史之称。林燫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新淡远见长。在句式上,林燫受到翰林宗陶之风的影响,多效法陶诗朴拙的句法,风格平易自然。其七古学习李白歌行的句法和气势,风格豪迈雄壮。林燫的古文创作尤为突出,大多谈论国家财政与军务边防,文章气魄与格局比较大。从艺术层面看,林燫延续了翰林作家学习欧文的传统,其古文学习欧文委婉纡徐的特点,风格典雅温婉,雍容不迫。万历中期,林烃与胡应麟、叶向高等名流频繁往来。林氏诗歌传至林烃也达到极盛,其诗博采众长,诸体皆备,艺术特色最为多元。四库馆臣认为林烃的诗集《覆瓿草》步趋后七子,旧调居多,新意殊少。结合胡应麟、叶向高、曹学佺三人对林烃诗歌的评价,以及林烃诗论中的闽地特色,可以发现,四库馆臣的这种评价是有失公允的。大体说来,林烃的五古情思细腻,七古豪宕纵横,五言排律富丽舂容,五律含蓄隽永,七律温厚和平,绝句清新俊逸。古文方面,主要论述与矿税弊政紧密相关的奏疏文,这些奏疏文体现了林烃作为儒家士大夫的政治担当与家国情怀。闽县林氏之盛在明代屡屡为人所称道,不仅见正史之《明史》,也见之笔记《万历野获编》。纵是文坛巨擘,也不忘为林氏添上一笔。王世贞《皇明盛事述》将林浦林氏选入“门宗仕宦”,与灵宝许氏、鄞县镜川杨氏等家族相并列。晚明邵捷春辑《闽省贤书》,更是将林浦林氏列为闽省第一世家,相比其它夸大的记载,这种评价是比较客观和恰当的。
张康夫[8](2019)在《《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包括绣像、文中插画和系列绘画三部分,用视觉语言诠释了大观园的园林意象、别墅意象以及诗意栖息的人物意象。作品跨越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创作语境多样,绘画内涵丰富,审美风格鲜明,这是三代画家对《红楼梦》审美理想的价值认同和视觉体现,更是中国近现代审美文化观念发展和嬗变的见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该论文聚焦《红楼梦》大观园主题插画的审美表现,综合运用美术学、图像学、美学和文化学等相关理论,深入论证插画的图像审美表现和视觉艺术特征。文章首先系统分析大观园“天仙宝镜”与“文人园林”的整合造景规律,梳理大观园审美意象的建构逻辑、诗画一体特点以及幻美意境;其次深入研究《红楼梦》插画的审美表现,包括卷首绣像、回目插画、系列插画三部分。其中,绣像部分以程本、双清仙馆本和广百宋斋刊本为主,探寻绣像的序列结构、主题设置、艺术语言特征、图像学意义等,探索卷首插画审美表现由家庭主线回归金钗序列的内在规律,分析大观园之美与金钗之美内在的关联。回目插图以王钊、戴敦邦等四本回目插图为研究内容,透过插图视觉表现提炼大观园审美的整体意象,剖析人格化主题景观与女性化、诗化审美形象的融合规律,理出经典主题、经典形象的审美特征及突破。系列绘画研究以“金陵十二钗”审美形象创造为中心,系统研究《红楼梦》绘画人物仕女化、文人化审美形象生成和发展的支撑,凝练“金陵十二钗”整体审美意象涵育化成的规律。第三部分采用比较视角研究《红楼梦》插画与其他书籍插画异同之处,指出《红楼梦》文本审美理想与观众审美接受的相对固化促成了《红楼梦》插画的品格和诗化倾向,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文学插画的根本原因。《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既是对文本的视觉凝练和升华,又是画家在文本基础上的二次创造,并以鲜明的艺术形象、诗化审美的风格及独特的审美意境创造了中国文学插画的新高度。其在形、神、意、境等方面的创构经验和化合规律,对插画创作和工笔画创作都具有显着的借鉴价值。
周海燕[9](2018)在《魏晋南北朝儿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保持家庭人丁兴旺,求子活动在各阶层范围内盛行。各阶层求子方式多样,既有以求助佛、道、地方神只为基础的信仰求子,又有以医学为依据的医方求子。求子活动的频繁与多样反映了古代家庭、社会对子嗣的重视。及生命在母体孕育,胎教便提上生命历程。胎教起源于贵族阶层,历来为世家大族所重视。为培养德行兼备的子弟,士族从择偶开始便为胎教积极准备,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胎教理论与方法。然而,即使在士族阶层亦存在着堕胎的风险,堕胎的原因不一,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夫妻纷争、妻妾不谐、父死母嫁等家庭因素引起的堕胎,二是孕妇胎养不当而引起的堕胎。而养胎方法有二:一是以巫术为指导养胎。各阶层孕妇以信仰为基础,寻求神只、巫觋帮助,保佑孕妇母子平安。二是以医学为指导的养胎。各阶层孕妇以医学作为指导,根据时节制定养胎方案;重视安胎药物的作用;千方百计避免疾病,如不幸染病,又积极予以治疗。总之,孕妇为胎儿健康孕育尽最大的努力。生命不易,弥足珍贵,家庭、国家对婴、幼儿的养育均十分重视。从家庭角度看,父母千方百计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环境,在抚养婴、幼过程中,父、母角色不尽相同,承担的任务各有分工。母亲主要负责婴、幼儿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而父亲则主要承担起教育婴、幼儿的责任。从国家层面看,国家从法律、政令等方面矜恤婴幼,力图减轻抚养人的生活重担,以保证婴、幼儿在国家、社会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孕育生命本是值得庆贺的喜事,然而与此截然相反,生子不举与鬻子不养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普遍。这种现象有其存在的深刻根源,原因主要有三:战乱、贫困、赋役沉重等社会因素是这一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不谐、乱伦、重男轻女等家庭因素是其存在的又一诱因;同时,生育风俗禁忌又是这一现象存在的另一原因。生子不举与鬻子不养对社会及家庭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此,官府积极采取措施,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并取得了一定的良效。家庭是儿童生活的温床,儿童首当其冲受到父母的教养与影响。儿童与父母之间关系密切。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既遵循礼制规范下的伦理道德规范,又靠情感体系下骨肉亲情维系。在礼制规范下,父亲是家庭权威,父子关系相对单一,形成以父亲为核心的一元次序。父尊子职,父亲的神圣地位不容侵犯,父亲的权威通过教育幼子得以实现。相对于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较为复杂,儿童与母亲的关系不仅受到礼制的约束,更受到家庭核心人物——父亲的影响,父亲在母子关系上有极大的发言权。在情感体系下,父母角色又有新的定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摘下威严的帽子,与幼子亲情互动,勾勒出一幅幅父慈、母爱、子亲的画面。在礼制与情感的双重作用下,父母不仅见证了幼子的茁壮成长,而且享受了难得的天伦之乐。同时,在亲子关系中,儿童虽然年幼单纯,但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以实际行动自下而上影响着父母,刷新其在父母心目中稚嫩形象。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并非是哺育与教养的单向驱使,而是相互影响、共生互动的双向联系。儿童由天真无邪到知书达理,这一重大转变得益于教育的力量。魏晋南北朝时期,童蒙教育形式多端,官学、私学、家庭教育均起到重要作用。此时,虽然官学时兴时废,但小学教育行而不辍,不失为艰难生存的官学教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官办小学因其性质所定,旨在培养谙熟儒家经典的名士,进而为统治阶级服务。然则,就教育内容而言,小学在汉代教育的基础上,表现出这一时代的诸多特色。一是佛教传入为小学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出现“婆罗门书”等异域书体。二是教材种类多样化,明贤时彦以汉代蒙书为基础对其进行校注与增删,有些名家甚至亲自撰写蒙学教材,极大的丰富了蒙学读物的种类,丰富了蒙学教育的内容。相比于官学,私学中的童蒙教育更为繁荣,求学方式、教育内容、师生关系三方面均表现出多样性的时代特点。儿童受百花齐放思潮之影响,可以汲取不同营养,学习不同内容;由此,其成长、成才亦形成不同的发展轨迹。作为儿童中的特殊群体,孤儿命运坎坷,若要立足于社会,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帮扶。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朝统治阶级意识到孤儿生存的艰辛,重视孤儿救助这一社会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救助未成年人,官府从政令、制度方面入手矜恤婴幼,使孤儿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得以生存。然而,仅有官府保障措施远远不够,孤儿还需要宗族的关爱、乡里的救济,朋友的慷慨、佛教的布施。不同阶层共同形成合力,救孤儿于危难。孤儿的生存对社会稳定与发展,家族兴旺与繁衍均有重大意义。儿童游艺虽为“小儿之戏”,却是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则,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世家大族对儿童游艺不以为然,他们更推崇儿童“弱不戏弄”,希望儿童幼年向学,早慧、早熟;世家大族的儿童游艺观与儿童的天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实上,儿童离不开游艺,儿童游艺不仅是小儿之戏,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内涵。儿童通过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展现了童年的快乐与纯真,预示了人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增进了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互动,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征,锻炼了社会参与意识。从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游艺反映了儿童童真、童趣、童志、童智等不同层面。
唐君红[10](2017)在《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文中研究说明袁枚(1716—1797),18世纪清代非常有影响的文学家与美学家之一。他以特立独行的个性和不受羁绊、重视生活情趣而称誉当时。诗文创作方面,他提倡“性灵说”,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表现诗文家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兴趣和识见,正因为如此,袁枚成为了当时具有很大争议的诗文家与诗文理论家。本文以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作为研究对象,拟对其“贵人”、“重生”、“尚情”等美学精神进行考察与阐述。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袁枚提出“性灵说”的社会、个人因素与思想渊源。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袁枚“性灵说”提出的社会与个性化审美趣向进行研究。清朝初期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专制统治。高强度的文字狱使文人无法也不敢随便议论时事,只有埋头考据、提倡复古。袁枚几起几落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审美趣向,致使袁枚在这种背景下高调倡导“性灵说”。也正由于此,袁枚的“性灵说”在当时就引起了文坛的巨大反响,得到了不少诗文家的响应,并形成了颇具声势的清代“性灵”派。第二部分是对袁枚“性灵说”的文化和思想渊源进行研究。指出袁枚的“性灵说”是在反对清代乾嘉时期的复古派,反对肌理派、神韵派、格调派的背景下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对“性灵说”的提出进行了简单的溯源,指出袁枚成为“性灵”美学思想的集大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二章主要阐述“性灵说”之“贵人”美学精神。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性灵说”的人文美学精神与儒道传统关系的研究。指出袁枚提出的“性灵说”中的人文美学精神与儒道传统的人文美学精神是一致的,都对“人”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在精神本质上都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具有诗意化、审美化特征;第二部分是对注重自我价值的“贵人”美学精神进行研究。认为“人”必须抒发自己的真感情,这种真感情包括封建社会极力反对的“男女之情”,也包括对不同阶层的平等之情以及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第三部分是对袁枚的个体化审美诉求与人文美学精神进行研究。指出其人文美学精神呈现了“人”的至情至性,体现了“人”的价值,注重个体化审美诉求,强调“人”的个性,从而呈现出一种新颖性、独创性特征。第三章主要阐述“性灵说”之“重生”美学精神。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真切生命体验的抒发进行研究。袁枚认为诗文创作是诗文家对自我生命世界的一种呈现,极力倡导生命意绪的表现,认为“性灵说”包含了上面两点:既注重对诗“人”个体生命情怀的抒发,也主张对“人”整体生命意绪的表现。这正是“性灵说”之“重生”美学精神的表现。第二部分是对自在生命的自由抒发进行研究。认为自由抒发必须缘分情而发,因情而作,只有因情因性的创作才是自由生命的自由抒发,自由生命的自在抒发体现了享受人生,快乐人生的适我原则,认为生命应该“诗意的栖居”,“性灵”是一种天然生命意识,是“人”的生命精神及其展现,是其生命意绪的纯然本真表现,表现了“自我”的“最高真实”。第四章主要阐释“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进行理论溯源,对“抒发性情”与“诗缘情”说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抒发性情”是对“诗缘情”情感理论的一种充实和完善。第二部分主要讲“尚情”美学精神的实践运用,主要选取袁枚的散文对袁枚“尚情”的美学理论进行实践佐证。指出袁枚极其注重“文”中“性情”的呈现,袁枚“文”之“性情”说更推崇自然情感或者说审美情感,反对以道德、理性、认识约束“性情”,即“情”求“性”,更具有美学意义。袁枚“文”在当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袁枚的“情”是生命本身真实状态的呈现,体现了“人”作为“人”的生命价值。第三部分对“发抒性情”的美学意义进行研究。认为“发抒性情”,应该反对无情的作品,反对“温柔敦厚”、反对盲目拟古、反格调说、神韵说、肌理说,反对传统儒家诗教,主张创作自由,创作清新,表现纯真天真之性情。其美学意义既涉及诗文美学,又涉及“人”之生存状态的美学思想,“尚情”美学精神是袁枚“性灵说”的核心。第五章主要探究“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的发展轨迹。具体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性情”论之变异与审美情感论的形成进行分析。指出“情”从客观实意演变为内心情感的过程以及“性情”意义的演变过程,“性”与“情”的关系,从而指出“人之为人”在于有“情”。第二部分对袁枚的“性情”说之审美意旨进行分析,指出了袁枚的“性情”与古人的区别。袁枚重视的是自然日常生活之真情,重视的是现实的亲情、友情、爱情,主张“性情”应该个性化,“如其所是”地呈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袁枚特别突出强调“男女之情”是“人”之正常情感,并且把此情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男女之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为“人”最基本之情,认为“言志”就是“言情”,扩展了“诗缘志”的内容,使“诗缘情”和“诗缘志”的美学精神趋于一致。袁枚的“性灵说”,从诗歌美学史来看,具有一种强烈的反传统、破偶像、反摹拟、求创新的美学精神。袁枚在继承前人“性灵说”及其美学思想的前提下,拓展了“性灵说”的内涵,强调了“人”应该顺其自然的生活。袁枚提倡“性灵说”,极度推崇诗文审美创作对“人”之真情的抒发,深度探索“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贵人”、“重生”、“尚情”,从而致使他成为了一个杰出的诗文家和诗文理论家。
二、鲜活的孙敏如此夭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鲜活的孙敏如此夭折(论文提纲范文)
(1)明星影片公司明星机制研究 ——以《明星》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目的 |
1.2 研究样本和方法 |
1.2.1 研究样本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和概念界定 |
1.3.1 明星理论相关研究 |
1.3.2 明星及其机制相关研究 |
1.3.3 民国电影杂志相关研究 |
1.3.4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意义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背景图汇: 早期明星机制的背景考察 |
2.1 明星影片公司与中国早期明星机制 |
2.1.1 明星影片公司发展概述 |
2.1.2 中国早期明星机制溯源 |
2.2 明星影片公司与《明星》杂志 |
2.2.1 明星影片公司的宣传机制 |
2.2.2 电影杂志黄金时代的产物 |
2.3 《明星》杂志与中国早期明星机制 |
第三章 生产明星: 培养、包装到推广 |
3.1 明星培养: 创办影戏学校和评选影后 |
3.1.1 学校培养与《明星》的劝勉 |
3.1.2 影后夺冠与《明星》的强化 |
3.2 明星包装: 封面明星与媒介形象 |
3.2.1 《明星》“现代性”: 封面(女)明星的“摩登”身体 |
3.2.2 《明星》“符号化”: 从文本到形象 |
3.3 明星推广: 电影宣发与推广策略 |
3.3.1 《明星》宣传新片与推广明星并行 |
3.3.2 《明星》多元文本联动的聚合作用 |
第四章 消费明星: 身体、情感与物质 |
4.1 身体消费: 资本互换与时尚潮流 |
4.1.1 《明星》集聚多重消费 |
4.1.2 《明星》引领时尚潮流 |
4.2 情感消费: 价值认同与窥私消费 |
4.2.1 《明星》传递生活方式 |
4.2.2 《明星》满足窥私消费 |
4.3 物质消费: 《明星》广告形象商业化 |
第五章 以刊窥制: 近代上海明星机制与近代社会 |
5.1 《明星》杂志在明星机制中的多重身份 |
5.2 明星机制与近代时尚文化关系 |
5.3 明星机制与左翼知识分子文化实践 |
结语 转型社会背景下的明星机制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论洪深1930年代的电影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社会题材创作:暴露与嘲弄 |
第一节 用暴露的方式展现时代氛围 |
一、恶势力环伺的时代氛围 |
二、“渐入绝境”的暴露方式 |
第二节 用嘲弄再现世情百态 |
一、都市风光的银幕再现 |
二、对小市民的夸张与讽刺 |
三、喜剧性的对比与节奏 |
第二章 女性题材创作:女性的各式人生 |
第一节 旧女性:被审视的他者 |
一、不被理解的他者 |
二、男性视角下的客体 |
第二节 新女性:困境中的探索 |
一、女性多维困境的展示 |
二、女性出路的探索 |
第三节 符号化的女性:情节的工具 |
一、沦为工具的过程 |
二、情节发展的动因 |
第三章 1930 年代洪深电影的创作特征 |
第一节 题材偏好:对中产和小资产阶层的关注 |
一、青睐表现中产和小资产阶层 |
二、讽刺与同情的态度 |
第二节 技巧特点:“心理剧”的成功应用 |
一、用蒙太奇烘托心理 |
二、用梦境展现心理 |
第三节 个人特色的电影观众学 |
一、把握观众 |
二、教育观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理由 |
二、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
(一)童谣 |
(二)儿歌 |
(三)儿童诗 |
二、童话 |
(一)童话与教育 |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
(三)借鉴中改写 |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
三、儿童小说 |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
四、儿童剧 |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
一、深重的苦难 |
(一)生活的困苦 |
(二)精神的创伤 |
(三)生命的消亡 |
二、激烈的抗争 |
(一)反抗者的旗帜 |
(二)抗争中的和声 |
(三)黑暗里的低吟 |
三、满洲的颂歌 |
(一)悬赏征文 |
(二)献纳文体 |
四、艺术特色 |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
结语 |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4)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文化再生产 |
(二)记忆之场 |
(三)“过秋”节 |
(四)“接送老亡人”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释读法 |
(二)野调查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苦聪新村空间再生产 |
一、拉祜族苦聪人身份变迁与历史发展 |
(一)族源、称谓与族属 |
(二)早期自然环境 |
(三)走出森林的拉祜族苦聪人 |
二、苦聪新村村落空间 |
(一)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 |
(二)村落空间构成 |
三、家户空间 |
(一)家户空间格局 |
(二)家户神圣空间 |
四、生计空间 |
(一)耕与养殖 |
(二)经商 |
(三)打工 |
第二章 苦聪节日民俗再生产 |
一、畲皅“祭竜” |
(一)畲皅节的起源 |
(二)畲皅节的时空 |
(三)畲皅节仪式过程 |
(四)畲皅节俗再生产的动力分析 |
二、“过秋”节 |
(一)“过秋”节的发展与现状 |
(二)“过秋”节活动 |
(三)“过秋”节再生产原因分析 |
三、接送老亡人” |
(一)祖先崇拜的变迁 |
(二)“接送老亡人”仪式 |
(三)接送“老亡人”节俗变迁分析 |
四、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与文化功能 |
(一)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 |
(二)节日民俗再生产的文化功能 |
第三章 人生仪礼民俗再生产 |
一、出生仪礼 |
(一)取名仪式 |
(二)“送祝米” |
(三)“满岁酒”兴起 |
二、婚礼仪礼 |
(一)婚姻缔结形式与范围 |
(二)婚礼仪式的变迁 |
三、丧葬仪礼 |
(一)传统丧葬习俗 |
(二)苦聪新村葬礼仪式过程 |
四、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和原因 |
(一)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 |
(二)人生仪礼再生产的原因 |
第四章 记忆空间与民俗表征 |
一、博物馆:记忆之场 |
(一)博物馆的诞生 |
(二)博物馆的外观及展陈设计 |
二、记忆民俗表征 |
(一)服饰民俗 |
(二)住居民俗 |
(三)生产生活 |
(四)风俗信仰 |
三、被表征的主体 |
(一)博物馆空间生产的局外人 |
(二)空间叙事讲解的失语者 |
结语 |
一、易地扶贫新村民俗剧变事实 |
二、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主体性 |
三、民俗学应如何研究新村民俗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今敏动画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今敏艺术之路与审美现代性 |
1.1 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
1.1.1 现代性之溯源 |
1.1.2 审美现代性的内涵及其表现 |
1.2 动画艺术发展与今敏动画的语境 |
1.3 今敏动画的现代意识 |
第二章 今敏动画的审美现代性呈现 |
2.1 角色塑造:对人的反思和民族性的批判 |
2.1.1 角色的设定:主体性和功能性 |
2.1.2 角色的灵魂:解构性和漂泊性 |
2.1.3 心理的深处:矛盾性和统一性 |
2.2 镜头语言:蒙太奇效果与叙事张力 |
2.2.1 技巧转场、形式多变 |
2.2.2 时空折叠、多层嵌套 |
2.2.3 深化表现、虚实相生 |
2.3 美学意蕴:诗意狂想与惨淡现实的融合 |
2.3.1 超现实主义的美学世界 |
2.3.2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精神 |
2.3.3 破败现实与乌托邦诉求 |
第三章 今敏动画的文化意义 |
3.1 现时代的病态人格 |
3.1.1 善恶之辩与存在悲剧 |
3.1.2 爱欲控制与嫉妒占有 |
3.1.3 武力征服与消极抵抗 |
3.2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焦虑 |
3.2.1 巫术之美 |
3.2.2 物哀之美 |
3.3 日本社会的文化潜模式:耻感文化 |
3.3.1 报恩偿债与洗刷污名 |
3.3.2 性别平等与平权斗争 |
第四章 现代动画视域中的今敏启示 |
4.1 今敏在当今国际动画艺术中的地位与影响 |
4.2 今敏动画的启示 |
4.3 今敏动画的局限与超越可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抗争、期求与呼唤:《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要求 |
2.教育史对女子教育研究热潮的需求 |
3.个人的兴趣及导师的支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教育 |
2.女子教育 |
3.教育思想 |
(四)理论基础 |
1.女性主义 |
2.新教育史学观 |
(五)研究综述 |
1.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相关研究 |
2.《诗经》研究的相关成果 |
3.总述 |
(六)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重点 |
3.研究难点 |
4.研究创新点 |
(七)研究方法 |
1.历史研究法 |
2.文献分析法 |
一、《诗经》及时代背景下的女子教育思想演变 |
(一)《诗经》及其研究史流变 |
(二)素朴到礼化:氏族社会到西周时期的女子教育演变 |
1.氏族社会女子教育 |
2.封建礼教下的西周女子教育 |
二、《诗经》中的女子社会教育思想 |
(一)纷繁多样的社会民俗教育 |
1.女子服饰 |
2.婚姻礼俗 |
3.祭祀之礼 |
(二)社会对女子的期待 |
1.合乎礼法,保持分寸 |
2.恪守妇道,美德兼备 |
(三)女子对社会的抗争 |
1.爱恨分明:女子的思与怨 |
2.深明大义:女子的忠与贞 |
三、《诗经》中的女子家庭教育思想 |
(一)家庭劳动教育 |
1.自然生活常识教育 |
2.生产生存技能教育 |
(二)家庭婚姻教育 |
1.内外分治与妇职教育 |
2.贞顺与妇德教育 |
(三)家庭对女子的要求 |
1.安分守己,顺应父母之命 |
2.勤俭持家,听从舅姑之意 |
3.贞节从顺,规劝丈夫之失 |
4.劬劳圣善,遵守为母风范 |
(四)女子对家庭的欲求 |
1.渴望家人理解,追求婚姻自由 |
2.渴望忠贞爱情,追求合理地位 |
四、《诗经》中的个人教育思想 |
(一)男子对女子的欲求 |
1.贞德姝硕,内外兼修 |
2.两情相悦,宜娶宜婚 |
(二)女子对男女个人关系的诉求 |
1.仪容绝佳,品行端正 |
2.扞卫人格,不畏强暴 |
3.士女集会,寻觅爱情 |
4.热情奔放,呼唤自由 |
五、《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总结、思考与启示 |
(一)总结 |
1.《诗经》中女子的抗争 |
2.《诗经》中女子的期求 |
3.《诗经》中女子的呼唤 |
(二)思考 |
1.从“荡妇”到影响政局的女子 |
2.由“孔子删诗说”引发的思考 |
(三)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明代福州林浦林氏家族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福州林浦林氏家族研究综述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上篇:明代福州林浦林氏家族研究 |
第一章 林浦林氏家族之渊源、世系与屋舍 |
第一节 林氏始祖入闽考 |
第二节 明代林氏家族世系研究 |
第三节 明代林氏宅第园林考 |
第二章 明清林浦林氏科举考论 |
第一节 关于林氏的戎籍问题 |
第二节 林氏家学之渊流探讨 |
第三节 射房林火奇一脉的科举人生 |
第三章 明代林浦林氏姻亲考 |
第一节 善择姻亲续书香 |
第二节 姻亲圈的维护与重组 |
第四章 林燫与嘉靖至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关系考 |
第一节 林燫与严嵩的关系 |
第二节 林燫与徐阶的关系 |
第三节 林燫与张居正的关系 |
下篇:明代福州林浦林氏文学研究 |
第五章 明清林浦林氏家族着作版本考 |
第一节 明清林氏家族着述考 |
第二节 明代林氏家族诗文集版本考异 |
第六章 林瀚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林瀚与茶陵派 |
第二节 林瀚的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林瀚的制义文与古文创作 |
第七章 林庭机诗文研究 |
第一节 林庭机诗歌研究 |
第二节 林庭机古文研究 |
第八章 林燫诗文研究 |
第一节 林燫诗歌研究 |
第二节 林燫古文研究 |
第九章 林烃诗文研究 |
第一节 林烃与闽中诗派 |
第二节 《覆瓿草》的基本风貌 |
第三节 林烃奏疏文研究 |
第十章 明代林浦林氏家族文学观及其文学面貌 |
第一节 温柔敦厚的文学观 |
第二节 清新自然的诗风 |
结论 |
附录1 林浦行宫与南宋海上行朝 |
附录2 表 10:明清林浦林氏科第表 |
附录3 林浦林氏诗文辑佚 |
附录4 林瀚年谱 |
附录5 林庭机、林燫、林烃父子年表 |
附录6 东林宫保祠祠田表 |
附录7 图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 关键概念分析 |
1.7 创新价值 |
第2章 《红楼梦》大观园的审美意象 |
2.1 大观园的“花园意象” |
2.1.1 整体“花园意象” |
2.1.2 时空链接逻辑 |
2.1.3 “悲”与“幻灭” |
2.2 诗意小筑的审美特征 |
2.2.1 人景合一的庭院设计 |
2.2.2 形神鲜活的意象塑造 |
2.3 青春乐园审美意象 |
2.3.1 青春乐园的逻辑支撑 |
2.3.2 纯真柔美的青春意象 |
2.4 双峰对峙审美典型 |
2.4.1 纤弱灵秀的诗化之美 |
2.4.2 稳重含蓄的比德之美 |
2.4.3 “兼美”与“完美” |
小结 |
第3章 《红楼梦》卷首插图的审美特征 |
3.1 概述 |
3.2 程本系统《红楼梦》绣像 |
3.2.1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结构 |
3.2.2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图像学特征 |
3.2.3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文化价值 |
3.2.4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价值 |
3.2.5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局限 |
3.2.6 程本《红楼梦》绣像系统及影响 |
3.3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 |
3.3.1 概述 |
3.3.2 以“情”为主题的小像序列 |
3.3.3 “双清仙馆系”绣像的审美特征 |
3.3.4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审美评价 |
3.3.5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影响 |
3.4 石印《红楼梦》卷首插画 |
3.4.1 《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插画 |
3.4.2《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卷首插画 |
小结 |
第4章 《红楼梦》插图的审美特征 |
4.1 概述 |
4.2 回目插图中的审美意象 |
4.2.1 王钊插图中的大观园园林意象 |
4.2.2 《增评补图石头记》插画中的林黛玉意象 |
4.2.3 戴敦邦插图中的情感渲染 |
4.2.4 戴敦邦插图的审美价值 |
4.3 《红楼梦》系列插图的审美特征 |
4.3.1 综述 |
4.3.2 程十发《红楼梦》插画 |
4.3.3 戴敦邦《红楼梦》系列插画 |
4.3.4 刘旦宅《红楼梦》插图 |
小结 |
第5章 《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系列工笔画的审美特征 |
5.1 概论 |
5.2 改、费《红楼梦》系列工笔画 |
5.2.1 改琦《红楼梦》系列插画 |
5.2.2 费丹旭《红楼梦》系列插画 |
5.2.3 “改费模式” |
5.3 王墀《红楼梦》插画 |
5.3.1 白描仕女画 |
5.3.2 工笔淡彩绘画 |
5.4 清朝宫廷画家《红楼梦》系列绘画 |
5.4.1 焦秉贞 |
5.4.2 冷枚 |
5.5 清朝《红楼梦》仕女画的审美评价 |
5.6 现当代《红楼梦》系列工笔仕女画 |
5.6.1 京派 |
5.6.2 海派 |
小结 |
第6章 比较视野下《红楼梦》绘画 |
6.1 概述 |
6.2《红楼梦》绘画创作主题比较 |
6.2.1 叙事主题比较 |
6.2.2 闺阁主题比较 |
6.2.3 才情主题比较 |
6.3 《红楼梦》插画与其它插画的比较 |
6.3.1 与《西厢记》插画比较 |
6.3.2 与《金瓶梅》插图比较 |
6.4《红楼梦》绘画与雍正书房“十二美人”的比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魏晋南北朝儿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设计、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葆育之道:育婴扶幼 |
第一节 求子之道:生命的酝酿 |
一 子孙观念 |
二 求子活动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胎教 |
一 胎教的重要性 |
二 胎教的准备——男尊社会下男性的择偶观 |
三 胎教之方 |
四 胎养之法 |
五 堕胎的风险 |
第三节 葆育之道:生命的鞠养 |
一 家庭的责任:婴儿的生养 |
二 官府的责任:葆育资助 |
第四节 生子不举与鬻子不养:生命的遗弃 |
一 生子不举及其成因 |
二 鬻子不养及其成因 |
三 官府对生子不举与鬻子不养的惩治与救助 |
四 生子不举与鬻子不养的影响 |
第二章 情礼之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亲子关系 |
第一节 礼制规范下父子关系——以世家大族家庭教育为视角 |
一 父子角色定位与家教幼训 |
二 家教幼训的内容 |
第二节 情感体系下父子关系 |
一 父之视子:父爱如山 |
二 子之事父:返哺之恩 |
第三节 父权与礼制双重作用下的母子关系 |
一 父权笼罩下母子关系:父尊对母子关系的影响 |
二 礼制规范下母子关系 |
第四节 情感体系下母子关系:母慈与子亲 |
一 母之于子:母爱如海 |
二 子之于母:情深意长 |
第五节 父母角色定位与亲子互动 |
一 父亲角色的定位 |
二 母亲角色的定位 |
三 儿童角色的定位 |
第三章 求学之路:官、私学中的童蒙教育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学教育再探 |
一 小学的涵义及设立 |
二 小学入学年龄 |
三 小学教育内容 |
四 小学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
附论:世家大族儿童官学教育——萧梁国子生策试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私学中的童蒙教育 |
一 求学方式的多元格局 |
二 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
三 师生关系的多样化 |
四 私学中童蒙教育的特点 |
第四章 慈幼之政:孤儿救助 |
第一节 引言 |
一 “孤儿”释义 |
二 孤儿救助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官府救孤制度 |
一 孤儿救助政令 |
二 巡行与救孤制度 |
第三节 民间救孤措施 |
一 宗族恤孤 |
二 乡里救孤 |
三 其他个人行为救孤 |
四 佛教救助 |
第五节 孤儿救孤的特点及影响 |
一 魏晋南北朝孤儿救助的特点 |
二 魏晋南北朝孤儿救助的影响 |
第五章 童年之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儿童游艺 |
第一节 弱不戏弄:儒家思想下士族对儿童游艺的态度 |
第二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儿童游艺:传承游艺与童趣 |
一 竹(木)马之欢 |
二 骑牛·骑羊·骑狗 |
三 斗鹅·斗鸡·斗鸭 |
四 水岸之戏 |
五 博弈之戏 |
第三节 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游艺:时代特色与童志 |
一 战争之戏与将帅之才 |
二 聚沙为塔与向佛之心 |
三 枕石漱流与清谈之志 |
第四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儿童游艺:社会参与与童智 |
一 弹弓·射猎 |
二 乐舞百戏 |
三 出游之乐 |
第五节 游艺与亲子关系:儿童与父母的亲情互动 |
一 儿童游艺与父子关系 |
二 儿童游艺与母子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与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目标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袁枚提出“性灵说”的社会、个人因素与文化思想渊源 |
第一节 袁枚“性灵说”提出的社会与个性化审美趣向 |
第二节 袁枚“性灵说”提出的文化与思想渊源 |
第二章 “性灵说”之“贵人”美学精神 |
第一节 “性灵说”的“贵人”美学精神与儒、道传统 |
第二节 注重自我价值的“贵人”美学精神 |
第三节 个体化审美诉求与“贵人”美学精神 |
第三章 “性灵说”之“重生”美学精神 |
第一节 真切生命体验的抒发 |
第二节 自在生命的自由抒发 |
第四章 “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 |
第一节 “抒发性情”与“诗缘情”说 |
第二节 “文”之“尚情”审美诉求 |
第三节 “发抒性情”的自然美学意义 |
第五章 “性灵说”之“尚情”美学精神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性情”论之变易与审美情感论的形成 |
第二节 袁枚的“性情”说之审美意旨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鲜活的孙敏如此夭折(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星影片公司明星机制研究 ——以《明星》为中心的考察[D]. 张嘉蕊. 山东大学, 2021
- [2]论洪深1930年代的电影创作[D]. 侯捷.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D]. 李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5]今敏动画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研究[D]. 龙腾飞. 山西大学, 2020(01)
- [6]抗争、期求与呼唤:《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研究[D]. 刘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明代福州林浦林氏家族与文学研究[D]. 魏宁楠.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D]. 张康夫. 天津大学, 2019(06)
- [9]魏晋南北朝儿童研究[D]. 周海燕. 郑州大学, 2018(11)
- [10]袁枚“性灵说”之美学精神[D]. 唐君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