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福康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官能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共93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6例,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47例,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为95.74%,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为80.43%,研究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熟悉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为97.8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为84.78%,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官能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临床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官能症;健康教育;护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263-02
神经官能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强迫、抑郁、焦虑、恐惧、神经衰弱和躯体化症状,但是患者的自知力存在,没有器质性病变基础,临床治疗主要以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和观念为主,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纠正患者观念和行为的最主要途径。我院以神经官能症患者共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神经官能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共93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6例,其中女性有20例,男性有26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2.5±2.4)岁;其中小学学历的有11例,中学13例,大专12例,本科及以上10例。研究组47例,女性21例,男性26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3.1±2.5)岁;其中小学学历的有12例,中学12例,大专13例,本科及以上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根据神经官能症的健康需求,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实施路径表:(1)患者入院时,接待护士要负责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情况、环境、探视制度以及病房设施的使用等,做好入院宣教。(2)在患者住院第一阶段,协助患者做好相关的检查,同时加强饮食宣教、作息宣教,将住院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告知患者。(3)住院第二阶段要做好对患者的精神卫生常识宣教,将神经官能症的疾病性质、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等详细向患者宣教,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告知患者一定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出现不良的情绪,可以通过深呼吸、播放轻音乐等方式来调节。(4)出院时,要做好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之后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指导,让患者和家属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并嘱咐患者要定期复诊。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为95.74%,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为80.43%,研究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熟悉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在长期较高的心理压力下工作和生活,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出现神经官能症[2]。神经官能症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而要缓解患者的这些情绪,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就至关重要[3]。通过建立教育护理路径来开展护理工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为95.74%,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为80.43%,研究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熟悉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为97.87%,对照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为84.78%,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的研究报道数据吻合[5]。说明神经官能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临床依从性。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应用在神经官能症患者中,能够帮助患者更好认识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主管能动性,使患者自觉形成健康行为和健康心理,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希,苗驰,马静茹,等.认知自助疗法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15,35(s2):114-115.
[2]陈秀宜,洪翠玫,张华燕,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4,23(21):30-31.
[3]郝敏,于泓,闫玮.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应用及效果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0(9):195-197.
[4]吴爱梅.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J].海南医学,2015,22(17):146-147.
[5]邓梅,杨相凤.认知自助疗法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9):1011-1013.
论文作者:蔡丽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官能症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路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