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物各项使用功能的控制管理,具有准确、及时、方便、公平等多种优点。在耗费电能和设备折旧、维修等成本与节省人工与安全性相比较的情况下,经济效益显著,因此,智能建筑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原理及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管理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
1 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原理。
建筑物内的电气自动化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三个步骤 :即采集存储实时数据、对相应的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控制命令的完成。把建筑物各个功能系统的数据信息汇集计算机控制中心,电气自动化软件对建筑物各种使用功能实施24小时在线观测,根据人对建筑物的各种使用方式编制相应的指令程序 ;然后,利用不同的传感器把证件的芯片信息、声信息、光信息收入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心的数据库,与自动操作指令想配合,完成自动化服务。比如,办公楼中厅的自动开关的玻璃门有的安装了声控开关,当有人走近时,脚步声就会提示电气自动化设备把门拉开。
2 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管理的应用。
2.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1 TN-S 装置系统。
TN-S 装置系统适用于低压配电设备,要把零线和地线严格分开,三相四线中三根火线接通指挥建筑物相应功能设施的动力电器设备,零线和地线在变压器的中性点实现共同接地。电气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时,地线不带电,零线带电,基准电位可靠。在连接过程中接地保护线即地线必须与建筑物设备的金属外壳。这样接线的技术节点是针对建筑物中电气自动化设备多用单相电作动力,负荷较大、各个系统运行状态极不平衡,零线带有一定的随机电流,不能与建筑物自动化设备的任何金属外壳接触,因此,与地线相连有可能酿成事故,破坏信息中心正常工作。
2.1.2 TN-C-S 装置系统。
TN-C-S 电气自动化装置系统分两部分,即 TN-C 电气自动化装置系统和 TN-S 电气自动化装置系统,分设各自不同的接地系统,分界点就是中性线与保护地线相交的接点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建筑电气化自动装置,需用的电源由域外引入时,电流的时候,选用 TN-C-S 装置系统,有显著的安全优势。系统使用前由 TN-C 系统控制,进入后重复接地,而由 TN-S 自动管理系统控制。
2.1.3 注重使用接地保护装置。
实现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管理,必须由多种人工智能化电器互动的服务体系做基础。不仅有强电设备,还有弱电设备以及不带电金属设备和部件元件,因此,在工程安装工程中,对电器的接地保护要有充分的关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虽然有相应的日常维护保养措施,但是,不可抗拒的突发外力对自动化电器设备的绝缘部分造成破坏的机会,从客观上来说,是存在的,如果接地保护装置运用不好,很有可能造成个别电器的漏电而酿成事故。因此,确保电器金属外壳实现正常接地,是智能化建筑自动化控制安全的基础条件和有力的保障措施。
2.1.4 直流工作接地和变流工作接地。
由于建筑物内的部分电器设备,对电源有特殊的要求,否则就不能正常工作。比如计算机和大型的多媒体设备,需要电流稳定、准确,才能满足云数据的传输和能量转化的需求,这就需要直流电工作有效接地。接地材料为截面标号较大的的绝缘铜线当做引线,连接电子设备和地面与基准点。变流电工作的保护接地就是把变压器的中性点或中性线进行接地保护。
2.1.5 防雷装置的接地。
实现电气化自动控制的智能建筑,对雷电自然灾害,必须有足够的防范。因为,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基本上是由众多电器控制管理才能发挥使用作用的。电器运转中不能受任何信号的干扰,否则就会酿成巨大的危险。雷害具有穿过导线破坏建筑物内的电器设施,甚至造成爆炸的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因此,要充分安装足够需要的避雷、防雷装置,做到有效接地,就能防范和化解雷害风险。
2.2 智能建筑物应用电气自动化的实例
XX公司综合服务楼的计算机房进行装修,为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在进行接地保护中,施工人员选择单点接地方式。从机房引出截面面积较大铜线电缆,从机房基础地下穿到室外,与相应的接地保护装置相连接。施工完成后,发现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接地装置保护功能失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是接地技术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一般的计算机的接地保护处理不是选用变流工作接地,就是选用直流工作接地,或者选用防静电接地。针对智能建筑的特点就不同了,智能建筑物内电器众多,各种电器要分设接地保护,就会产生电位差干扰,因此,造成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智能建筑物一般采用联合接地保护。以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和构件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保护装置,所有的电器集中采用一个接地系统。这样就解除了,接地装置“各自为政”造成的电位差干扰,使计算机的电源标准需要得到满足。从这个实例中可以看出,在智能建筑体内安装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程设计中,要对每个具体的环节,都要应对相应的技术要求标准,就行专门设计,进行规范化操作,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还是不能实现相应的需求效果。
3 结束语
智能建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电气自动化工程设计越来越复杂,随着人们对智能建筑自动化服务的人性化需求,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和卫星、移动通信技术优势,对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工程设计方案,有效地进行优化处理,就能克服各种缺陷,发挥各项功能的特长,有力地促进智能建筑物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功能拓展,因此,新形势下,要加强对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管理控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瑞杰 .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J]. 科协论坛 ( 下半月 ),2013,03:15-16.
[2] 曾光 , 刘立美 .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 [J]. 科技风 ,2016,10:174.
[3] 周世超 .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究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6:151.
[4] 嘉春乔 .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 [J]. 电子测试 ,2016,04:144-145
论文作者:余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电气自动化论文; 建筑物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装置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地线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