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辉南县第七中学 135100
摘 要:班主任要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掌握学生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情况、班风、主流与倾向等,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可以说班主任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
关键词:适应能力 教育方法 心理问题
初中班主任是中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经历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解决好学习问题
1.适应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
进入初中后,功课和课节倍增,由于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不能很好地去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之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突如袭来,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厌学不学现象。
2.迷恋网络游戏,受外界影响较大,抵制诱惑能力差。
网络游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教育增加了难度。学生泡网吧已成为教师和家长的心病。
3.教育方法不当和家庭早期教育不良习惯是祸首。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增强。家庭的溺爱、不良习惯的放纵,加之父母推波助澜久之形成,从而把孩子引向一条与社会和学校期待不一致的道路。
二、解决好初中生的行为问题
对每个人来说,中学无疑是人生最值得记忆的生命旅程。在这里可以为一道习题的解答而争得面红耳赤,也可以为一次次考试的失意而相互安慰,或为成功而相互举杯共勉,但他们有时也会因某些原因而对同窗大打出手。究其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缺乏抑制力,心理异常。
环境的变化给中学生带来强大的反差,具有自制力的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够强情绪稳定。与之相反,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可能引发其暴力倾向和欲望,心理存在极大缺陷,常表现为态度异常、行为过激、缺乏抑制力、行为鲁莽、逞强好斗、富有攻击性。
2.社会不良风气、不良文化影响其人生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已升学为指挥棒的应试模式中,而学校紧盯着升学率,只重视对升学科目的教学和研究,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从而引发顶撞老师、打骂同学、无故旷课和好吃懒惰的不良习性。
3.家教不严,宠爱袒护,害人害己。
现阶段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从严管教的家风。这使得孩子们的言谈举止缺乏教育,为人处事自私自利,没有道德底线。更有甚者家长不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行为出格之事曲意称赞、歪曲事实,助长孩子的恶习、陋习。
三、解决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行为定位的根本依据。
健康的心理会让你如虎添翼、充满自信。反之,它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让你偏离人生的航标,坠入黑暗的深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代沟问题。
代沟是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出现最明显的问题。直接影响俩代人之间正常的感情沟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迫于父母压力,往往表面一致,心灵却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如代沟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不仅影响上一代的健康,而且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2.要解决和处理好中学生生理和情感问题。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个体,伴着生理上的极大变化,带来了心理上的动荡,情感变得丰富复杂,体验更多、更广、更深。对异性好奇,想了解接近,从而出现早恋现象。作为教育者,能否解决并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早恋现象,并使其平稳过渡,这是我们和父母放心不下的,也是新形势下中学生教育的重点课题。
四、鼓励学生脚踏实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
1.在教育中让学生知道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努力、经过奋斗,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
2.教育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学生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相结合起来。
3.要让学生懂得: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只有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好中学生各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已成为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它不仅要求班主任在扮演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的同时,也扮演者家长,母亲的角色。班主任是一种心灵的工作,教育则是一种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真谛!——不求回报,只愿桃李满天下。
论文作者:刘文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中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理想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中学论文; 不良论文; 《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