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创新寻求新的进步。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受到了行业建设者的广泛关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建筑施工公司十分必要的一大板块,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工程造价超预算除了使建筑施工企业的预期回报和经济利益大大减少外,还影响公司投资方的投资决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
引言
对工程施工进行造价预算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有效评估,借助货币的方式展现工程量,施工消耗的人力、施工资料与机械等各种要素的总和。在施工中,经常出现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工程预算除了要分析施工要素,还必须考虑价格波动、人为因素,都属于不可控的变量,都会影响预算项目的精准性。工程预算对工程经济效益、施工情况有重大影响,它能有效控制预算,避免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形出现。
1有效的管理对工程造价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工程造价预算中的材料重复和浪费,需要每一个编制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与核实。有效的进行管理和预算,才能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预期的任务,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才能减少预算资源的浪费。许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忽视管理方面,也未曾制定详细的预算管理方案,重点在乎其中的利益和市场价值。在工人态度消极、出现恶劣争分的时候放任不管,会严重阻碍工程的进进度。在市场利益的趋势下,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不合格,将会出现更多的“豆腐渣工程”。由于施工人员的随意与冷漠,大部分关注点不在于设计好的方案。如果企业能够对施工过程有效的管理,让施工人员多加关注设计方案,并及时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大量节约了施工的成本。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产生原因
2.1建设单位缺乏对造价控制的重视度
当前大多数建筑单位认为工程建设造价控制属于一项静态以及独立过程,更多的重视在招标以及结算方面的预算控制,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预算控制并未有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非常容易有超预算情况出现。
2.2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科学性
建筑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编制方法往往缺乏科学合理性,最终导致有超预算情况出现。很多预算编制人员在实际的编制过程中没有详细调查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情况,编制出来的预算存在有非常多的问题和漏洞,很难将整个工程项目各项实际花费情况充分全面的反应出来,最终导致工程造价预算很难发挥出理想的价值和作用。出现超预算情况之后,建设单位为了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以及建设质量得到保证,不得不采取超预算方式继续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最终增大了建设单位的建设成本,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2.3缺乏对工程管理的重视度
很多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整个施工过程存在有非常大的跨度,建设工序较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那么将很难及时准确反应实际施工情况,施工过程中无法实现对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最终导致大量资金被浪费。建筑工程管理包含有多个方面内容,比如说施工进度、工艺材料、施工人员等,如果施工现场管理层没有足够的管理水平,管理责任心不强,那么将非常容易降低整体施工管理水平,同时有非常严重的材料丢失和浪费等情况出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更加随意,最终出现预算超支情况。另外,如果没有做好现场签证,各项监督管理工作未能有效落实,那么也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项目建设随意性,超预算情况进一步扩大。
3优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策略
3.1增强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具有重大影响,合理、科学的工程造价对控制工程预算具有很大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实践,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预算的编制人员必须熟悉项目现场情况、组织特点,然后以此为背景进行综合编制和预算。早在编制之前,就结合实情做好准备,通过收集地形测量图、工程勘探报告、设计图纸、标准图样等资料,深入施工环境与现场,对施工方案进行综合评比与研究,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施工环境与现场资料,对材料预算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统一管理;其次,熟悉施工图纸,准确计算套用定额单价与工程量。编制造价预算期间,需要熟悉图纸设计意图,让阅读、熟悉、审核图纸整个过程连贯在一起,这样才能精确计算工程量,优化预算分项和编制,熟悉单价套用过程,从而避免发生重记、漏记与错套等情况;最后,对价格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有效调整价格差。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整个工程所需的材料品种、工程设备存在差异,需要购置的设备材料占造价的60%-70%,所以工程造价的编制人员必须熟悉不同材料设备的规格、品种、价格与性能。由于设备材料与价格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有必要及时做好差价调整,所以必须优化动态管理。为了避免价格波动对整个预算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结合工程造价差异和预测系统,及早判断工程造价指标和变化状态,然后再调整差价。
3.2不断提升预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工程造价的预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样就会减少预算中的误差,提高预算的精准度。首先对预算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和考核,使普遍的理论知识得到不断地完善,并且要终身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预算技能。其次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下,预算人员之间存在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通过不断的竞争,才能使预算人员产生巨大的压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最后强化他们的法律观念,许多预算人员在预算过程中会出现利益分歧,从而导致成本迅速增加。为了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和施工方面能够顺利进行,要让预算人员熟读相关企业经济制度与法律知识,不要为了一己之私而做出错误的选择,给企业和预算人员带来严重的损失。
3.3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资金流动最大的阶段,也是控制预算工作的重点。只有在具体工程实施阶段控制好了资金的使用情况,才能有效降低物资的浪费,把预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施工阶段造成预算超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对预算工作准确性的干扰。这一部分的因素很难控制,也因此给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②技术、组织等方面的限制对预算结果的影响。这一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技术人员的核查、规划等进行有效规避。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在进行预算工作时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在计算时严格遵守标准的计量标准。当超预算情况无法避免时,也对这一情况进行及时的上报,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尽量将损失控制在较低水平上。
3.4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设计变更情况,势必会加大建设单位的资金投入,迫使工程造价高出原本的预算。所以在施工前,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检查设计图纸,尽量避免设计变更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建设单位还必须安排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及检查,并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填写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需求,经监理人员核实之后,进行处理,从而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充分考虑设备材料价格的变动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模较大,时间较长,设备材料种类繁多,而市场经济变化发展的速度较快,常常导致设备材料的价格浮动很大。
结语
工程造价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妥善的管理,为了杜绝浪费的行为,建筑企业应当结合多方面进行预算,提高企业的效益,帮助企业迅速的成长。造价的合理也能够提高企业的发展效率,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试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2]史飞飞.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论文作者:陈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情况论文; 建筑论文; 人员论文; 造价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