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有效措施的论述论文_孔令兴,徐广

关于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有效措施的论述论文_孔令兴,徐广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各行业的发展迅猛,建筑行业的规模扩大化,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对于高层建筑,基坑朝着深度更深、开挖面积更大方向发展。随之基坑工程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对此,就要进行变形监测的工作,掌握监测的方法,使其施工更加安全。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的目的以及设计远侧,重点就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坑工程;变形监测;安全

1前言

地基和基础是建筑物的核心结构,但并不属于主体结构,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分包工程的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将承包工程中的基础和地基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或者总承包合同中未约定但经过建设单位认可后,可将基础和地基工程分包。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做好地基、基础测量和监测就成为保障建筑物质量和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必须高度重视。

2工程测量技术现状

工程测量技术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是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同时也是测绘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建筑、市政、公路、桥梁、矿山、井下、轨道、隧道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建设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测绘科技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并取得重大成就。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电测距技术、电子存储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工程测量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测量方法和手段。②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大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工程不断增多,有行业特色的工业建筑工程不断涌现,这对工程测量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3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方法

本文变形监测将某公寓地下室基坑工程作为例子,进行监测分析。公寓地基是桩基础,20层的地上,地下室有3层。基坑场地的南北西侧都是以桩基础作为基础,西侧是住宅,9层,北侧为公路,南侧也是住宅,有7层。东侧用浅基础,是印刷厂。基坑260米周长,开挖的深度在12.70到13.70m范围内。结合灌注桩与钢筋砼内进行基坑支护,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

3.1平面位移监测网、观测点的建立及监测方法

50米以外的变形区,根据我国的四等导线网建立了监测网,并且水平基准点有三个,D1、D2以及D3,徕卡TS02的全站仪用来观测外业,用测回法对边长进行观测,对水平角进行观测。方位磁北,而且坐标系是独立的,在本网中利用《清华山维控制网严密平差软件》计算平差。在基坑建筑物进行15个平面位移监测点的布置,而且基坑顶的沉降监测点和顶平面位移监测点一致,对每一个监测的初始坐标值进行观测时利用莱卡TS02全站仪,进行比较后,累计位移值就可以得出,单次的位移值可以根据上次坐标得出。

3.2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建立及监测方法

结合钻孔预埋的方式进行监测地下水位,其中设有5个监测点,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观察时使用钢尺水位计。井水位进行观测时,就可以选择井顶部任意一点,作为和水准网点进行联测的基准点,水位的井下要结合水位计的探头进行,而且基于基准点,对其进行读数时依据探头触到水位时所发出的蜂鸣声,就可以到基准点的读数。根据管口基准点高程,对地下水位的绝对高程就可以求出,连同地下水位变化也可以得到监测。

3.3桩顶水平位移

要在固定地进行设置测点,比如地下连续墙顶部就可以,而且基坑围护桩也行。强制对中标志要设置,使其在基坑围护结构桩的顶部,发生侧向变形时可以观测到。进行沉降的监测点设置,和水平的位移监测点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地下水位观测

观测时所用的水位管材质是PVC的,塑料管,一般中间有滤水孔,过滤层就用网纱包着水位管。观测地下水位中要使用设备,SWY-20型,5毫米精度的钢尺水位计,观测要进行钻孔,结合30型钻机,之后PVC水位管就可以放入,为了防御流入地表水,要用净砂对空隙的地方进行回填,也就是对过滤头的回填,过程中封口时用粘土,顶盖也要封住。

3.5(坡)顶的部垂直位移监测高程控制网测量和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

埋没高程的基准点时,不能对施工造成影响,所以要远离施工现场,而且将其进行固定。观测时,施工的工程高程点要联合基准点一块进行观测。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要求在进行联测基准点时,而且遵循《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时将美国天宝公司的TrimbleDiNi03电子水准仪和配套的铟瓦条形码标尺作为标准的观测仪器。水准仪器利用时,要在有效期进行使用,而且测量的仪器质检部门进行鉴后才可以使用。第一次观测垂直位移,采用单程而且双测,当之后进行观测时就可以在垂直位移上只需要单程即可。路线要一样,按照顺序进行,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人员的固定观测不变,在观测中使用的设备仪器不改变。

3.6(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3.6.1监测点的埋设

强制对中标志一般就是作为监测点,当对基坑的顶部水平位移进行观测时所用。为了使观测点的水平位移更为准确,就要在基坑顶冠梁进行固定,埋设设计就需要依据监测点的平面布置进行。埋没好监测点之后,为了点位不发生不安全的问题,在施工单位知情的情况下,要让安排看护人员,在保护策略上一定要采取,使之安全。

3.6.2变形监测点的观测方法

观测时就要用徕卡TS09全站仪进行水平位移的监测,使用极坐标的方法,全站仪是专门用于观测的而且经过质检部门鉴定过的。整个过程了尽可能地降低仪器带来的误差,对此在整平上要注意,强制对中墩上把全站仪安装上,在观测站,观测水平位移时,就需要对水平角,也就是观测点以及后视点之间的角度,观测点以及工作基点之间的距离。

4基坑测量的实际应用

4.1勘测阶段应用

此阶段是工程开始的前期阶段,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①认真复核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的相关信息,确保基础信息准确可靠。②根据测设的要求和精度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查测量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完整性和型号的正确性,及时做好记录,避免后期出现误差。同时,对人员技术资格的核对,必要时可组织相关的培训。③认真学习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和相关说明,搜集相关规范、图集和技术标准,编制切实可行的勘测阶段的测量方案。④做好有关永久性测点的保护工作。

4.2施工阶段应用

①复核勘测阶段的控制点,确保基准点位置无偏差。

②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监测和周围环境的监测,重点做好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地下水位等的监测。

③根据基准点,依据设计图纸,建立场区控制网,根据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进行建筑物的放线工作,重点做好柱基、墙角、承重墙下的放线工作。

④细部放样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常用的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前方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和方向线交会法。实际测量过程中根据测设的现场实际情况适合理使用测量方法。

5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导致在基坑的开挖深度上也越来越深,而且开挖面积越来越大。对于高层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为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就需要监测基坑,降低施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桃.高层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11):176-177.

论文作者:孔令兴,徐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关于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有效措施的论述论文_孔令兴,徐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