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氛围·创新观念·改善环境·创新实践论文_孙妍

营造氛围·创新观念·改善环境·创新实践论文_孙妍

辽宁省朝阳县二十家子镇中心小学 122606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应该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要引导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中掌握学习知识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营造和谐、宽松、激励、探究的学习氛围

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气氛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要宽松。营造一个鼓励创造的教学环境更是陶冶学生创新个性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应当设法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学习活动,真正使学生置身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学生主动地融入到整个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探索的,教师不要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不要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创新的空间,尽量让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人人参与,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努力引导学生在独立探求的过程中、在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中掌握新方法。

二、创新观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1.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数学教学要顺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做到不唯书、不盲从,灵活处理教材,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教为学生的学服务、使有差异的学生个体都能得到最佳发展的理念。开放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增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宽厚的知识,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经验,掌握最新信息,以准确回答课堂上学生开放性的提问。

2.提出新的数学教学基本结构

新授课,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向全班汇报,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这是问题解决的核心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复习课,学习小组或学生个体通过看书,梳理一个单元或一部分内容,找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文字叙述、图表、实物或其它表现形式,形成知识的网络,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整理内容,全员参与这个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互相提问、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相互评价,完成知识构建。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数学课上,问题应由学生来提出,结论应由学生来探究,方法应由学生来探索,结果应由学生来评价,从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大都有探索新知的欲望,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计,灵活、深入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改善教学环境,提供创新学习条件

1.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开放度

教学既是“教师教”,又是“让学生学”。一个好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是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条件。如在教学 “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材有这样一个例题:果园里有梨树1480棵,桃树比梨树少280棵。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在教学此例时我没有直接单一地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2.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

教师要精心构思以下几类习题:答案不唯一,也就是一题有多个解答结果,而且大部分的题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能总结出解题规律。条件不唯一,对题目先从不同角度补上条件,再解答。解法不唯一,一道题思考的方法不一样,它的解题策略也不一样。比如应用题可用算术解,也可用方程解。列方程解应用题,找到的等量关系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

四、创新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要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把例题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如“成反比例的量”一节,把原长篇讲解内容改为几个成反比例关系的实例,提出一个讨论题,让学生用学习“成正比例的量”的思想方法去分析数量关系,找规律,得出结论。

2.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在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时,要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具有很多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发起学生的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的一举首,一投足,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都有可能激起学生进取的力量。要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

3.“小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如果班级学生多,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班级、小组、个人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加强小组研讨学习方式的指导。课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要建立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激励机制,严密组织,加强管理,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小组的骨干成员既要把同学很好地组织在一起,还要把握讨论问题的方向,各抒己见,积极参与,提高效率。

论文作者:孙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营造氛围·创新观念·改善环境·创新实践论文_孙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