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模糊新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对象_新闻学论文

论模糊新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对象_新闻学论文

论模糊新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对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学论文,研究对象论文,模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模糊新闻学作为模糊学与新闻学的交叉学科,它的兴起仅是近几年的事。到目前为止,对于有关新学科建立的两个基本问题,即模糊新闻学兴起的原因及其研究对象,还缺乏深入探讨和详细论述。笔者试就此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模糊新闻学兴起的原因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数学家L ·查德教授发表了《模糊集合》一文,宣告了模糊数学的诞生。模糊数学在70年代发展很快,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聚类分析、图像识别、自动控制、系统评价、数据结构、图书情报检索、人工智能、管理决策等方面,都发展了相应的模糊理论。

新闻传播领域里是否存在着大量模糊现象与模糊问题?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新学科的形成有其自身的逻辑。

1971年,美国新闻学者、前奈特报系记者菲利普·迈耶发表了《精确新闻学》专著,提出了“精确新闻”的概念。所谓精确新闻,就是要求记者应用社会学家和行为科学研究者的方法,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取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再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写出新闻报道。精确新闻的倡导者说,这样的报道有科学根据,能反映一件事或一个现象的本质,因此是“精确”的新闻。他们认为,诸如在街头采访行人对某一事件的反应等传统的采访方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所得的材料往往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片面性,不能反映事实真相。这种传统使用的采访方法,尤其不能反映处在缓慢变化中的社会动向和人们生活状况。

“精确新闻学”在美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着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主要是美国社会在侵越战争失败和“水门事件”被揭发后,随着“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出现,对新闻报道也产生了“可信性危机”。针对这种情况,美国新闻界以迈耶为代表,认为传统的搜集和加工新闻的方法已经过时,主要是对事件描写的不准确和似是而非的评介,或者是只一味追求报道那些瞬息即逝的、耸人听闻的事件,不会从历史的、政治的、社会的广角镜去分析材料,看不出潜在的意义重大的社会问题。目前,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可从1997年4 月美国报纸主编在华盛顿举行的全国性大会所发的会议消息中得到印证。会上,美国报纸主编协会主席鲍勃·贾尔斯所列举的对大众媒介信任度数据中,最大者未超过29%。贾尔斯指出:“传播媒体喜欢闯入、耸人听闻、报道有偏向和不准确。在许多美国人看来,我们缺少反思、纪律松弛、没有约束力和自省能力。”〔1〕

显然,“精确新闻学”是带着沉重的使命问世的。当它独立面对“可信性危机”这个重大社会问题时,它的身躯显得十分孱弱,亟须其姊妹学科——模糊新闻学的支撑。遗憾的是,模糊新闻学并未在美国顺理成章地出现。80年代初,我国新闻界出现了一场关系模糊词语在新闻作品中表述问题的争论。这场争论,拉开了“模糊新闻学”诞生的序幕。

模糊词语能否在新闻中出现,这场讨论是围绕时效性单一要素表述问题而展开的。

邓迪群同志的观点是,现代新闻文体使命急,寿命短,收效快,“新闻的这种论时计分的特性就注定现代汉语模糊义的时间词语必然要在新闻中应该禁止和杜绝的。”〔2〕

常秀英同志认为,由于非事件性新闻大量存在,新闻报道不仅讲时效还要讲时机,“因此,新闻的时间要素用笼统时间表示,是可以的。”〔3〕

上面是两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显然,邓迪群同志的观点难以让人接受,而常秀英同志的看法反映了新闻写作的实际。

如果说80年代初这场讨论仅局限于枝节问题,那么1988年8月23 日《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刊出的一条罕见的消息无异于掀起了一股巨浪,产生了一个强有力的冲击波。消息的标题为:《一条缺少新闻要素的新闻——某企业利润十分之一被各方摊派,因怕得罪有关部门不敢透露厂名》,文中列举了来自各方面的摊派多达30多万元。〔4〕

此稿原是新华社1988年8月21日播发的一条新闻述评, 题目是《这样的“哑巴亏”不能再吃了》。《人民日报》采用此稿时将标题作了改动,将原消息的被动表述(不得不忽略某新闻要素)改为主动表述(有意把某新闻要素作模糊处理),并配发编者按,使消息立意新颖奇特,态度旗帜鲜明,感染力强,发人深省。

《人民日报》刊出这条模糊新闻后,引起了各方面的不同反映,批评者有之,称赞者更多。1988年9月上旬,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举行的建所十周年新闻改革学术讨论会上,这条模糊新闻受到肯定。与会者普遍认为,在特定形势下,发表新闻要素不全的新闻,既可把问题反映出来,又可减少批评报道的过大伤害。

《人民日报》对“某企业”稿的特殊处理和刊出,不仅反映了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的机智和创举,而且也为模糊新闻学理论建设提出了新课题。

二、模糊新闻学的研究对象

详细地研究国内外关于“精确新闻学”和“模糊新闻学”的各种观点,可以发现,尽管两者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下提出来的,各有其合理性,其中的大部分观点也不乏独到的见解和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从学科建立角度看,两者均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作出科学的界定。

我们知道,新闻传播是一个有序的运动过程,新闻发现和新闻表达是新闻传播过程的两个重要阶段。

新闻发现阶段,亦称事实选择阶段。新闻传播的起点是事实,事实是无限丰富、非常庞杂的。然而,新闻的特性规定并决定了并非所有事实都可以进入传播领域。在这个阶段,传播者要对社会生活深入调查采访,仔细分析比较各种事实,根据报道思想,确定应当付诸传播的新闻事实。新闻事实具有客观性,同时又是经过了传播者认识的对象,融进了传播者的思想和感情,因而它是客观与主观的合成物。

新闻表达阶段,亦称新闻事实转换阶段。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当传播者确定予以传播的新闻事实后,要研究关于这篇新闻所涉及的事件应从哪个角度报道,哪些事实情节应包括进去,体现出什么主题,并把它写作成新闻稿,或制作成新闻片,以供大众媒介传播。

下面,我们来简要地讨论新闻发现和新闻表达两阶段所涉及的模糊问题。

1、新闻发现阶段的模糊问题

首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存在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1996年1月30日, 中国第一例“龙凤”四胞胎在东北边陲小城牡丹江市出生。据有关资料记载:在自然受孕的女性中,平均四千万人中才会出现一例“龙凤胎”。此例“龙凤胎”的父亲王华军28岁,母亲孙艳梅29岁。1995年6月和9月,孙艳梅两次到海林市妇幼保健站作B 超检查,第一次查出是怀了“双胞胎”;第二次检查说是“三胞胎”。11 月7日,孙艳梅夫妇俩又来到牡丹江市妇产医院作B超检查, 副主任医师吕小艳热情接待了他们。面对监视仪,吕医生突然心跳加快了——她从来未见过这样的结果——她叫喊起来:“不是三胞胎,是四胞胎;而且是两男两女!”吕医生很快把这一结果告知了院长袁利华。袁院长带着几位专家拥进了B超室,当着几位妇科专家的面, 吕医生又作了几次检查。最后,专家们一致认定,孙艳梅的确是怀上了举世罕见的“龙凤四胞胎”。1996年1月30日,孙艳梅生下4个孩子;老大、老二是男孩,体重分别为3.2公斤和3公斤;老三、老四是女孩,体重分别为2.8公斤和2.4公斤。从此例可见,“龙凤四胞胎”历经5个多月才得以确认,又过2个月孩子出生后才最后证实。

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人们对其由模糊向清晰转化的认识层次是复杂的。这里我们引用逻辑学中的“二值逻辑”和“多值逻辑”方法来表述不同的认识形态与层次。假设从模糊到清晰大体需要经历7个认识层次:A、不确定;B、朦胧确定;3、大概确定;D、 比较确定;E、接近确定;F、基本确定;G、完全确定。 “二值逻辑”认识形态反映在新闻发现中就是非A即G,属于较简单事物的认识过程。而“多值逻辑”认识形态反映在新闻发现中就出现了较复杂的认识过程,即从A到G需经过从B至F的某一层次、某几个层次、或全都层次。认识层次上的省略与跳跃,反映了人的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次,选择和确定新闻事实时需要借助精确认识与模糊认识相结合的方法。

新闻来源于事实,但又不是事实的简单摹写。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无数个事件体现出来的。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科学性并不等于事实的真实性,还必须考虑这个事实的代表性,即要问,这种事件在全局上的代表性有多大?这种事件在多大的可能性上再度发生?在统计规律起作用的地方,谁都可以随便找到几个“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然而问题正是从这里开始。谁要是完全相信用一个“典型”事例所支撑的真理,那么他们会变成用“事实”武装起来的主观主义者。

列宁的论断是颇有教益的,他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事实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些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掌握事实,而是片面地和随便挑选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5〕这里, 列宁不仅指出了在社会现象中任何个别事例都有随机性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单独地用“真实与否”来检验真理,而且提出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利用个别事例的方法论问题,那就是“从全部总和”、“从联系中”把握事实的方法。

为了使报道有科学根据,正如精确新闻学倡导所主张的那样,要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取得数据,并对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模糊学把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加以具体化,用隶属度概念体现把某事的质分为不同的量,再通过量的处理去认识质。无论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离不开精确认识与模糊认识方法,需要两者的结合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认识(注意:精确不等于准确)。在社会科学领域里,科学性等于真实性、概然性、模糊性三者之和。〔6〕

第三,新闻事实作为对客观事物选择和认识的结果,它总是一定模糊度和清晰度的统一。

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飞速发展,人类目前对大千世界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不仅如此,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人的一切认识都是模糊的,没有绝对清晰的认识。所谓清晰认识是相对于一定的条件而言的;或其中的某些模糊因素可以忽略不计,或是作为人们认识的一种理想状态而排除了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我们说科学是精密的、确定的,这只是对研究对象的不确定的某种程度的简化或抽象的一种描述。由此可见,认识的模糊度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普遍的;认识的清晰度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特殊的,它们之间的区分只具有相对意义。

但是,如果把认识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和特定条件下,模糊认识与清晰认识的区分又是绝对的。模糊认识与清晰认识不是抽象的,它们是相对于某个具体的认识参照系而言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参照系;就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对于不同事物和不同领域,也有不同的模糊度与精确度标准。

一个饶有兴味的例子是,据说,拿破仑第一次复辟,对于他从厄尔巴岛反攻至巴黎的过程,巴黎的报纸先后作了如下报道:

第一个消息:“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

第二个消息:“吃人魔王向格腊斯前进。”

第三个消息:“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

第四个消息:“拿破仑占领里昂。”

第五个消息:“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

第六个消息:“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所有这些文章都是几天内登在同样的报纸上,出于同一个编辑部之手。〔7〕

2.新闻表达阶段的模糊问题

将新闻发现与新闻表达两个阶段连结起来的是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新闻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它显示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在新闻发现过程中,要选择和确定主题,不断提炼和深化主题;在新闻表达过程中,则要追求表达主题的完美和深刻。

表达主题时,需要抓住客观事物的特征,严格选材,选择新鲜的报道角度,有层次地阐发主题,这就要恰当地交替使用精确与模糊表达手法。新闻事实作为一定模糊度与清晰度的认识结果,将其清晰部分如实表达出来,即为精确手法;将其模糊部分如实表达出来,即为被动模糊手法;将其清晰部分以模糊手法表达出来,即为主动模糊手法。被动模糊手法和主动模糊手法是模糊手法的两种基本类型。

目前,在新闻表达上采用的被动模糊手法主要有:

①事物清晰度不够,有关资料和信息不足情况下的应急性报道。

②在事物发展变化中作出的阶段性报道。

③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时又难以判断孰是孰非时所作的两面理报道。

④社会认识参照系变化中所进行的动态性报道。

⑤怀疑某新闻事实被歪曲或自相矛盾时所作的质疑性报道。

在新闻表达上采用的主动模糊手法主要有:

①对某新闻要素作残缺处理。

②以微观数字或事实作宏观上的模糊概括。

③由于某些细节不宜直言所作的模糊处理。

④选择模糊视角以追求生动与深刻。

⑤重大事件的报道,文字简短,突出问题实质,或用活背景说话。

此外,由于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特征,使它具备很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和主动性。当模糊手法与自然语言配合使用时,能够很好地处理写作中的详与略、实与虚、情与景、人与物、动与静、形与神等关系,使新闻作品呈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模糊新闻学应该研究相互关联的两方面模糊问题:一是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中所采用的模糊认识方法以及作为认识结果的模糊度问题;二是新闻表达的主动模糊手法和被动模糊手法;显然,目前美国的“精确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发现中的精确性问题(实际上是准确性问题),而中国的“模糊新闻学”则偏重于新闻表达中模糊性问题的探讨。我们认为,较完整的精确新闻学或模糊新闻学应该面向新闻发现和新闻表达两个阶段,在模糊性与精确性的联系中研究有关问题,从而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

当然,作为完整的新闻传播过程,除新闻发现和新闻表达两阶段,还有新闻发送、新闻接收、反馈三阶段。后三个阶段中是否存在模糊问题,回答也是肯定的,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放在有关学科来解决,如编辑学、受众心理学、民意调查学等。目前模糊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可暂时限定在新闻发现和新闻表达阶段中,尽管如此,在给模糊新闻学下定义时,还要着眼于整个新闻传播过程。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模糊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中模糊现象和模糊问题的学科。具体地说,模糊新闻学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以新闻学和模糊学理论为基础,并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研究、揭示新闻传播中模糊现象、机制、过程及其运用变化规律,并以此帮助、指导传播者优化新闻传播系统,获得较好传播效果的学科。

注释:

〔1〕参见《讨论新闻媒体的信誉问题》,《参考信息》1997年5月7日6版。

〔2〕邓迪群《浅谈新闻中的时间概念表述》, 北京《新闻学会通讯》1983年第21、22期合刊。

〔3〕常秀英《谈谈新闻的时间要素》,《光明日报通讯》1984 年第1期。

〔4〕参见《人民日报》1988年8月23日二版。

〔5〕《列宁全集》第23卷,第279页。

〔6〕参见赵红州《大科学观》,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

〔7〕引自王政挺《中外奇辩艺术拾贝》,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第13页。

标签:;  ;  ;  

论模糊新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对象_新闻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