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变化趋势_图书馆论文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变化趋势_图书馆论文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变化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图论文,职能论文,书馆论文,变化趋势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馆的基本社会职能可概括为社会文献流整序、传递文献信息、进行社会教育、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四个方面的职能[1]。图书馆的这些基本职能,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无疑都将得到继续发挥和强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图书馆职能的发挥,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当今的图书馆,已进入了网络化发展时期,其职能的发挥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本文将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变通为收藏职能、整序职能和服务职能三方面,论述在网络环境下这些职能的变化趋势。

1收藏职能的变化趋势

1.1 收藏对象:从纸质文献为主到电子文献为主

广泛收藏文献,形成系统的馆藏文献体系,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广收文献记录型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有史以来的基本社会职能,而且图书馆的其他职能也是以这种收藏职能为基础的。在收藏职能的推动下,图书馆形成了庞大的以纸质文献为主的资源体系。但是,在网络化条件下,这种以纸质文献为主的馆藏资源体系,将成为图书馆迈向现代化——实现电子图书馆的一种“障碍”。因为电子图书馆得以实现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而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处理纸质文献信息。

纸质文献信息是以线性的文字符号为记录手段的,而电子文献则是以“0”和“1”这两个数字信号及其二进制组合为记录手段的。显然,电子文献就是针对计算机的工作能力而生产制作的。例如,电子文献主要类型之一的光盘,就必须借助计算机才能阅读。由此可见,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电子图书馆,必然要求以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电子文献为主要收藏对象。

传统图书馆向电子图书馆发展演变的过程,也就是图书馆的文献收藏类型从以纸质文献为主向电子文献为主转变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肯定,由于纸质文献在短期内不可能被电子文献所完全取代,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图书馆的文献收藏类型将会出现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长期共存的局面。但从长远趋势看,电子文献必将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主要收藏对象。

1.2 收藏空间:从物理空间到网络空间

尽最大努力去收集各类文献,不断扩大收藏规模,一向是所有传统图书馆的奋斗目标。馆藏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物理空间的不断扩大,几乎是所有传统图书馆长期不变的生存与发展模式。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已超过了1亿册(件),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平均馆藏量已超过200万册。一位外国学者曾做过推测:到2040年世界上将有2亿种图书,要占5000英里长的书架,需要75万个抽屉来存放分类卡片。但是,这种收藏空间的无限膨胀趋势,将在网络化条件下得到有效的控制。其缘由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单位空间的收藏体积被高度压缩。电子文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密度存贮,例如一张5英寸光盘,其容量相当于2000本500页的图书,可存储3亿字,保存500年左右;一张3.5英寸软磁盘大约可存储10万字,保存75年左右。以《四库全书》为例,一套印刷版《四库全书》,3000多册,需要10多个书架才能存放下,而一套CD-ROM光盘版《四库全书》,不过10多张盘片就能容纳。而且一般的电子文献,只要一份原稿和一份备份稿就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而不像传统图书馆那样需购买10或20本的复本。

(2)在网络化条件下,“馆藏”概念和馆藏质量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首先,“馆藏”的含义被扩大,不仅包括不同的信息格式(如录像带、软磁盘、CD-ROM等)和信息类型(如应用软件、书目文档、全文信息、多媒体等),而且还包括以“虚拟馆藏”形式成为“本馆馆藏”的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2]。其次,在馆藏质量的评价上,馆藏数量的多少或馆藏规模的大小已不重要,而对联机数据库或网络信息的存取质量越来越显得重要。正如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第117次年会所指出的那样:“ARL成员资格和定级标准,应该根据其对联机或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检索质量来决定,而不是由图书的采访质量来决定。”[3]这就促使每个图书馆在对馆藏规模的认识上,不追求无止境的物理空间的扩大,而是追求网络空间的扩展。

1.3 收藏策略:从一馆收藏到合作收藏

传统图书馆的收藏策略,一般是每个馆都竭尽全力追求大而全的馆藏资源,形成一个个独立的馆藏资源体系。而在网络化条件下,由于馆际互借、联机访问、远程登录等资源共享方式能够顺利实现,每个图书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追求那种独立完善的实物馆藏体系,而是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广泛交换采购书目信息,实现合作采购,形成一个个特色馆藏体系。实现合作收藏策略,必须以较完善的资源共享体制的建立为前提。目前以因特网为背景的计算机网络检索系统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馆际之间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与技术保障。就拿馆际互借来说,美国和加拿大医学图书馆统计表明,馆际互借申请以每年7.7万件的速度增长;在1994年底至1995年底一年间,通过OCLC处理的馆际互借达850万件[4]。

2整序职能的变化趋势

2.1 整序对象:从馆内整序到网络整序

对文献信息进行整序,是图书馆的最基本职能之一。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整序工作,基本上是针对所采购的文献在馆内进行,包括进行登记、分类、编目、排序等工作。但是,在网络化条件下,由于“馆藏”概念既包含本馆馆藏资源,又包含网络上的“虚拟馆藏”,所以图书馆的信息整序工作,也应包括馆内资源整序和网络信息整序两方面。而这后一方面的整序工作,对传统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个新课题。

我们知道,网络信息资源有两大特点[5]:一是无限,即数量大、范围广、类型复杂,在因特网上每天发布14万件各类新信息,总量约450MB;二是无序,即网上大部分信息未经严格编辑加工,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网络信息资源的这种特点,为用户查找和利用网上信息造成了极大不便。因此,以信息整序著称的图书馆理应承担对网上信息资源的整序任务。目前,国内外一些图书馆和有关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例如[6]:美国密执安大学图书馆和信息与图书馆学校联合提供的“Clearng-house的Internet学科资源指南”,就是网上信息的学科分类指南;英国图书馆员布告版协会编制的“英国图书馆员布告版协会主题目录(BUBL)”,以国际十进分类法和英文字母顺序两种方式揭示网上信息(主要是学术信息),是一种高质量的网上信息主题目录;我国有关信息研究机构也正在进行“因特网专业性信息资源指引库”的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序与揭示。

2.2 整序方法:从人工语言到自然语言

传统的文献整序方法和网络信息的整序方法,显然有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区别在于,传统的文献整序对象是线性的静态的纸张载体型信息,而网上信息整序的对象是非线性的、动态的电子信息。显然,传统的线性结构的树型目录、标引方法、编目方法等,已不适合用来网上信息的整序。用什么方法整序网上信息,这一问题已成为国际图书情报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目前OCLC的研究成果最引人注目。例如[7]:

(1)Metadata(描述性数据)。所谓Metadata,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类似于图书馆的编目记录。从1995年起,OCLC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举行了4次有关Metadata标准的研讨会,其目的就是为了制定一种揭示网络信息资源的标准记录格式;

(2)NetFirst(网络第一)。这是OCLC于1995年推出的一种可以在因特网存取信息的数据库,目前已拥有60000多条记录,且每周更新一次,每月新增数据达8000至10000条。由于该数据库只收录经过选择的有用信息,除书目信息外还收录50至80字的文摘,同时还提供WWW网址、电子邮件地址等,每条记录还给出2个主题词和杜威分类号,所以这是一种可通过主题词和分类途径检索网上信息的二次文献型数据库;

(3)InterCat(网上编目)。这是OCLC的因特网资源编目计划。这项计划遵循USMARC和AACRⅡ格式,且每条记录包含一个或数个856字段,即可了解电子传输地址(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Gopher或http)、主机名称、文件名称等;

(4)Scorpion Project(蝎子计划)。该计划旨在解决WWW环境下的文献检索问题。它把索引和编目融合在一起,用杜威分类法把相关的分类号排列出来,能自动地生成到某一特定的文献上。OCLC非常重视分类法工具在整序网络资源方面的作用。在OCLC的策划下,1996年出版的杜威分类法第21版已有视窗式电子版。

综观目前网络信息资源整序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出现了两种基本趋势:一是把原有的传统的文献整序方法改造成适合于网络信息整序的新型方法(如已出版的电子版杜威分类法);二是为了适应网上信息更新变换速度快的特点,一般不采用先组式的受控人工语言,而是多采用后组式的自然语言,甚至在超文本环境下实现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的自由转换。由此,我国著名学者张琪玉教授提出了“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先控制与后控制的界限在计算机系统中可淡化或取消”的观点[8]。

3服务职能的变化趋势

为读者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传统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主要体现在馆藏文献的借阅上。而在网络化条件下,文献的借阅主要由计算机流通管理系统或读者在自己的终端上自动完成。由此,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将在自动化和网络化冲击下发生深刻变化。

3.1 服务模式:从“1→n”到“n→1”[9][10]

所谓“1→n”模式,指的是在传统图书馆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文献信息的传播是1点对多人,即一个图书馆同时对应无数个读者。这种模式本身就注定图书馆陷入“馆藏不够用,因而不断扩大馆藏却还是不够用”的“图书馆陷井”。同时,图书馆也永远摆脱不掉资源保障体系不完善的困境,进而也永远摆脱不掉服务效益低下的困扰。

所谓“n→1”模式,指的是多个图书馆或信息资源集散地共同对应1个读者。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所需信息,而且所得到的信息只是原信息的电子拷贝品,不存在由于多人共同使用而发生冲突的问题。在这种模式下,读者可以任意选择访问任何一个图书馆或信息源,充分享受资源共享的便利。

3.2 服务半径:从馆内服务到远程服务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基本上是以能够亲自到馆的本地读者群为对象,其服务半径也基本局限在封闭的馆内阵地服务。而在网络化条件下,由于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技术的保证及“n→1”传播模式的建立,读者在取得信息服务时,不必关注图书馆离自己有多远。只要具备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终端或遵循Z39.50之类通讯协议的远程读者,都可以成为任一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这些远程读者构成图书馆的“虚拟读者群”。

3.3 参考咨询服务:从“配角”到“主角”

对传统图书馆来说,馆藏文献的典藏工作和借阅工作是主要工作内容,而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往往居于次要的“配角”地位。然而,在网络化时代,随着计算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全面应用,文献典藏工作和借阅工作的大部分将由计算机来自动完成,尤其是随着联机远程服务手段的逐步完善,到馆读者人数必将逐渐减少,而网络用户则将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信息的咨询服务工作,将成为图书馆与用户联系的主要界面,从而使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从“配角”地位转变为“主角”地位。不仅如此,参考咨询工作的完成方式及其内容也将发生重大变化[11]。在完成方式上,将改变以往面对面地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而更多地利用电话、移动通讯、电子邮件等来完成;在咨询内容上,将改变以往主要局限在文献线索的范围,而更多的是关于信息源查询、网址查询、操作咨询、信息内容的甄辨等内容。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来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中,设立和使用专家系统,实现解答咨询的专家化和自动化,将是一个追求目标与必然趋势。

3.4 服务效益评价:从借阅数量到检索质量

对传统图书馆来说,文献借阅册次、读者到馆人次等数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但在网络化条件下,由于自动化远程服务手段的逐步完善以及“虚拟读者群”的逐渐增多,上述指标已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对网络化条件下的图书馆来说,信息的可存取性和参考咨询工作的质量才是衡量服务效益的最重要指标。而信息的可存取性和参考咨询工作的质量,最终要集中体现在检索质量(全、准、快)这一指标上。

标签:;  ;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职能的变化趋势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