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政策成本与中国农业国际化_农业论文

粮食安全政策成本与中国农业国际化_农业论文

粮食安全政策代价与中国农业的国际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粮食安全论文,代价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以食为天”对我国的粮食政策选择和制定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始于近几年的农产品过剩供给已彻底改变了粮食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增加,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我国的成功“入世”与剩余经济的来临对目前始于冷战时期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粮食安全政策提出新的挑战,只有实现农业的国际化发展新战略,才能够摆脱中国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粮食安全政策运行的代价

建国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出于冷战的需要和对温饱问题的担心,粮食在我国一直被作为战略物资来对待,粮食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重大问题,以至于有20多年时间,全党、全军、全国都来搞农业、搞粮食,然而中国的粮食问题最终还是没能解决。

1978年之后,随着农民生产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崛起,短短几年间,困扰我国几十年的粮食问题却在经济作物、副业大发展的基础上迎刃而解。然而,理论界提出的几十年如一日的“人均400公斤粮食不可少”、“我国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等口号却依然出现在各种宣传媒介上。根据农产品市场供给和需求规律,我国的农产品供给已出现过剩。粮食供给不是少了,而是偏多。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并通过层层行政措施给农民以错误的诱导信号,使我国目前的粮食供求格局失调,造成惨重的代价。

1.粮食过量供给导致我国农产品的过量超前消费。

农产品的过量供给加上我国从需要出发而制定的消费保护性政策(特别是城镇居民食物供给政策与价格补助政策),激发了超越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冲动,造成了超越我国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对农产品的过量超前的消费。比如,与印度比较,我国与印度的人均GNP同为300美元左右时,我国同期的人均食物消费数量却是印度的1.5倍,某些种类如蛋类、植物油等竟达5倍之多。我国人均GNP不足900美元的九大城市,食物消费水平已接近或超过日本人均GNP高达4026美元时的水平(郑风田,陈武,1994)。

2.粮食过量供给带来庞大的贮藏费用。

我国粮食储备系统的运转近乎机密,准确地估算出其规模及耗费是不可能的。但初步的估计显示,其储备规模已超过1亿吨或更多。若粮价以每吨750元计算,实际利率为5%,再考虑粮食消耗、储备设施投资、运转管理费用等因素,每吨粮食年储备耗费至少100元,年储备1亿吨粮食耗资将达100亿元。若纯利用国际贸易,即使国内供给不足,上述大部分耗费也是可以节约的。

3.粮食过量供给造成极大浪费和损耗。

据估计,我国粮食在播种、收获、运输、贮藏、加工的生产领域及生活的消费领域,存在着惊人的损耗和浪费现象:由于播种技术、质量不过关造成的损耗达84亿公斤,由于收获不及时造成的损耗为88.7亿公斤,由于运输不注意造成的损耗为30亿公斤,贮存损耗378亿公斤,加工损耗20.6亿公斤,生活浪费达40亿公斤,饲养浪费近120亿公斤,总计损耗761.3亿公斤(柯柄生,1999)。粮食损耗的原因多种多样,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粮食生产过多,粮食不值钱,如果粮食紧缺和珍贵,这些粮食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4.过量供给导致农业资源过量流出。

由于农产品的过量供给,造成农产品价格偏低和畸形消费,我国每年从农业部门净转移出的资源平均达1000亿元人民币,比政府农业财政预算支出多10倍。过量的农业资源净流出,从长远角度看必将限制农业的发展,如果任其继续增加而得不到控制的话,最终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成长。

5.过量供给导致农民亏损经营。

粮食过量供给和各种生产要素费用的上升,使在农业就业的农民有相当一部分人入不敷出。在不少地区劳动机会成本近乎为零的情况下,为了温饱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处于“亏损经营”或几乎无盈利状态。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农产品供给全面好转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却基本上陷于停滞状态。农民收入停滞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量小农户在片面强调粮食重要的信号诱导下,盲目生产和盲目供给,致使粮食市场供需严重失调,粮价下跌,使农民增产增投不增收。

二、我国农业比较优势损失

上面我们只是简要地分析了直接损失,即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都局限于粮食生产,其结果造成粮食的过量供给。如果从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角度来看,损失则更大。

从比较优势来看,我国人多地少,而粮食生产的多少主要受制于土地面积的大小。例如,我国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每亩投入劳动日数为16.94个,而棉花的每亩投入劳动日数为39.11个,熟红麻为31.85个,蒙麻为86.46个,烤烟为48.44个。可见,粮食生产相对于经济作物生产,具有使用土地多、使用劳动力少的特点。但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恰恰是耕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人均占有耕地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更无法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粮食生产大国相比,我国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极低。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作物生产比如棉花和烟叶生产效率相对来说要高得多,如以中国棉花、烟叶的土地实物生产率为100的话,美国与之相对应的数字分别为75.4和96。经济作物由于较为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其比较优势比粮食生产要大得多。

在缺乏比较优势的条件下,我国农业问题的最终解决不能不考虑国际贸易,如果硬性维持粮食的自给自足,必将产生很大一部分福利损失。相反,如果实行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我国粮食生产缺乏比较优势所产生的福利损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得以消除。

与其他国家相比,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国家,将会失去农业的比较优势,食品和天然纤维的自给率将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故此,在没有政府干预的前提下,经济迅速增长的国家,农产品的自给率将会很快下降。亚太一些迅速崛起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证实了这种比较优势原理。例如,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粮食、畜产品和食糖等产品的自给率,日本由80%下降到67%,韩国由91%下降到69%。而我国的台湾省则由127%下降到85%。作为农业资源极为贫乏、耕地稀少、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我国,在经济迅猛增长的今天,再一味强调农产品自给而忽视比较优势原则,必将错过诸多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的良机。

三、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化的顾虑

我国粮食的自给政策虽然满足了13亿人的温饱需要,但却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会。我国的粮食生产由于受制于土地稀缺的瓶颈,同粮食出口大国相比,其绝对效率与相对效率都很低。但从经济作物看,我国的比较优势明显,其土地生产的绝对效率和相对效率都很高。因此,打破粮食自给的旧框框,确立比较优势的战略,把我国塑造成一个多出口经济作物、多进口粮食的贸易格局,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粮食生产加入国际大循环有诸多疑虑,但笔者认为这些疑虑通过适当的经济方法再结合国际经验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1.担心放弃粮食自给政策后,大量农民不种地,导致国内粮食紧缺,而后越来越依靠进口,而进口又必将导致粮食供给受制于人。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民择业无门,大量的农民仍将继续从事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生产,部分农民从事经济作物等副业的生产则可以调整目前我国农产品结构过剩问题。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粮食供给主体不会有很大变化。再者,随着中国的扩大开放,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国际经济越来越依赖;另一方面,各国经济对中国经济也必将越来越依赖,经济发展之间本来是互相依赖的,担心“受制于人”是冷战时期的旧观念,这种看法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显然已落后于时代。

2.担心国际市场不能满足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进出口的需求,得出大进大出会引起国际市场上粮价暴涨和经济作物价格骤跌的错误结论。

事实上,中国以比较优势较高的经济作物出口,必将导致那些比较优势低的生产者退出市场,故此不会引起经济作物价格的下降,而中国进口一部分粮食也不会引起国际市场粮价的回升,因为目前像美、加、澳等国的粮食潜在供给很大,各国都实行不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粮食的国际供给弹性较大,在需求增加幅度不太大而且比较稳定的条件下,不必提高粮价即可动员起处于闲置状态的供给能力(卢锋,1997)。

3.担心进口粮食会降低国内粮食生产的发展速度,给农村就业、农业产值甚至国民收入的增长造成影响。

事实上,由于放弃粮食自给转而依靠国际贸易,中国经济作物的出口创汇净收益必将大于粮食进口的净损失。中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接轨,将会充分发挥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使中国的农业越搞越活,出口创汇越来越多,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成长。

4.担心粮食进口会承担进口价格差价损失。

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上几种主要粮食的价格已基本上和国际市场持平,故认为中国进口粮食会承担进口价格差价损失的担心是多余的。由于目前我国总量上粮食供给已严重过剩,故也不可能去大量进口粮食。

四、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新战略

1.制定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实行农业发展的国际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环境,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及其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巩固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际化的发展可以加强我国农业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国的农业市场行情、农业生产情况、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等发展状况,制定符合国际化的发展对策,全方位地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

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国际化的优势。除劳动力成本优势外,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果蔬类发展和加工产品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原料保证。近来一些海外投资者把目光转向农业开发和国际竞争潜力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领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农业国际化的潜力。加入WTO之后,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如何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成为重中之重。除了积极引进技术来改善产品品质外,我国更缺乏的是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未来我国的农产品应该发挥我国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以国内外市场最畅销的产品为突破口,采用集约化生产战略,加强政府引导,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促使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我国目前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与国际化的发展要求高度相关。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绝不是简单地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着眼于国际市场的需要和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从全球视野和整体角度来考虑,把战略性结构调整放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通过调整全面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当前我国应该逐步规范分配体制,在努力增加投入、盘活现有存量的基础上,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实行重点扶持、合理倾斜,促进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顺利进行。

在农业内部,要加强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克服“以粮为纲”的传统思想,以国际化发展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找出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能种则种,能牧则牧,能渔则渔,能林则林,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不违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国际化导向的战略调整。

3.顺应国际市场的需要,转变生产观念,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

农业是承担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弱质产业,规避市场一体化风险,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国际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发展订单农业是最理想的选择。

市场是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过去我国一直习惯于生产什么卖什么,但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和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有关,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农产品的消费习惯差别很大。以苹果为例,东南亚人喜欢吃比较甜也比较大的富士苹果,而欧美人则喜欢吃含糖量低的苹果,欧洲市场主要以含糖量低的金苹果、青苹果为主。各国对高质量苹果的评判标准也不同。我国一般以个大、甜度高为好苹果,而在欧美,苹果太大或太小都是次品。美国、法国、智利、新西兰等以消费非甜的苹果为主,过去很少产富士苹果,但为了打开东亚苹果市场,近年来纷纷改种富士苹果,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出口。我国农产品要想占领国际市场,一定要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种类的产品,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只有这样,产品才能有销路,才能打开国际市场。

4.推广农产品品质标准规范管理,有序调控农产品品质。

国际农产品市场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同一品种的产品要求、生产技术统一,我国在这方面与国际市场的要求差距很大。以苹果为例,日本的苹果标准有5级,而且是全国统一的。我国的果品一直没有国家级标准,有的省市虽然自己定了一些标准,但也没有真正落实。我国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都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过程中,只有按国家的标准规程,全面系统地实施先进的栽培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生产出高质、高档果品。

5.注意农产品卫生健康安全问题。

我国农产品实行国际化战略,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就是卫生健康质量问题。我国近年来大量的农产品出口被退回(郭小景,2000),主要原因是:杂质;食物卫生差;农药残留;食物添加剂、色素问题;标签不清晰;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黄曲霉毒素污染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使我国在农产品贸易中遭受巨大损失,对国家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损失食物,损失运输费用,而且未来货物的价格将被迫降低,最严重的是降低了进口国对我国农产品的信任度。

从1994年开始,全世界开始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国家政府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对外贸易控制最主要的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目前国际市场四大技术性贸易壁垒最重要部分之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

生产安全食品是不可逆转的国际潮流。我国应该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修改食物安全生产与监管体系,加强跟踪检测及监督,整体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标签:;  ;  ;  ;  ;  ;  ;  ;  ;  ;  

粮食安全政策成本与中国农业国际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