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形势增强东盟国家竞争力开展再培训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适应新形势增强东盟国家竞争力开展再培训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适应新形势 增强竞争力 东盟各国开展员工再培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新形势论文,竞争力论文,员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讯 据外报报道,东盟国家正在开展新一轮员工培训计划,目的在于适应新形势需要,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据东南亚劳工同盟的调查,1995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5国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工人已从1975 年占劳工总数的95%降至50%,有的国家已降至30%。但是,另一项调查发现,虽然对劳动操作的技术要求提高了,但大多数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并没有相应的提高,这已成为东盟一些国家发展高档产品的障碍,也是发达国家对东盟地区高科技领域进行投资产生疑虑的重要原因。为此,东盟成员国纷纷采取对策,将提高员工素质列为保证本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推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

新加坡从1994年起实施全国员工再培训计划,政府拨款3000万新元,预计在1998年结束。为使该项计划顺利进行,政府出台了再培训补贴条例,针对不同培训内容,给接受培训的员工相应的补贴。新加坡政府特别鼓励员工达到一专多能,以适应产品转型的需要,同时对执行再培训计划成绩优秀的企业给予奖励。 上述培训计划的实施将使新全国700家公司和近40万名员工受惠。

马来西亚将提高员工素质同解决本国劳动力短缺的现状结合起来,希望经过再培训的员工能够操作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省劳动力。马来西亚政府制定的措施是:一方面将技术院校的学生由目前的2.4万人增加到13.5万人以上, 以补充大多数企业技术人员的不足;另一方面在现有技工中挑选约20%的人进入高、中等院校接受专业、文化教育,据悉此项计划将延续到2000年。

泰国于1994年开始提出加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计划,并将重点放在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操作人员方面。政府的调查发现,全国有82%的企业技术人才不足,其中生产线上的高级技工短缺尤为严重。长期以来,影响泰国加速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障碍是国内严重缺少相应的员工培训机构。为弥补这一不足,泰国政府于1995年2月推出员工培训私有化计划,国家鼓励私人开设培训学校,政府给予低息贷款并协助引进外国教材,同时政府拨款8亿美元设立员工培训基金。最近,泰国还同美国、 丹麦和荷兰达成实施员工培训合作计划协议,积极吸引和鼓励外国在该领域投资。

标签:;  

适应新形势增强东盟国家竞争力开展再培训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