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全
身份证:5108021970XXXX1854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建筑工程施工的模式和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中创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浅谈了自己对建筑施工创新技术的认识,并且指出,在当代社会,建筑施工技术只有经过不断地创新,才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创新技术;应用探讨
建筑施工中的创新主要通过研究材料和构建等要素之间相互组合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从而使建筑变得更为高效、更为美观、更加具有合理性。创新的最大特点是积极引入各种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改善建筑的使用和存在形式中,增强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一、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是时代所趋
虽然在经济市场的不断完善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仍然显得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即技术规范不够完善以及规范与实际施工标准相脱离等现象,从某方面来看,社会生产力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文明程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很多必要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二、结构领域中的建筑施工创新
最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发展,薄膜、网壳、扭曲面、充气等新的结构形式逐渐兴起,成为了目前建筑施工中的主题。同时在这些新结构中经常需要使用一些新材料,例如高强纤维、钛金属、玻璃纤维、聚合物等等,这些自由且复杂的结构离不开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分析和计算。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像应用到这种结构上的新技术已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并且取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成果,在我国,虽然很多的技术条件还达不到要求,但是也呈现出了一番方兴未艾的趋势。在该领域中,结构工程师不但能够通过配合建筑师的想法,在建筑施工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提供出很多更有价值的创意。例如在修建圣家族大教堂时通过使用静态立体模型来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从而使得当时所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得到了顺利的解决,这是一种非常简单且巧妙地方法,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不用经过数字计算就能够确定出最佳的拱形式。著名的结构工程师布罗•哈伯尔德在进行千年穹顶的设计时就采用了将结构进行颠倒的方式,从而形成了受拉的结构,这样就能够按直线来考虑进行施工。这些方法的创作灵感都是来源于结构专业的知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够提供出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就能够很轻易的实现各个专业之间的沟通,在设计的过程中创作出更为科学、智慧、实用的结晶。
三、材料领域中建筑施工的创新
在以往,材料一直都被当作是构成建筑中最为基础的物质,仅仅只是作为是一种媒介而不是建筑的本质。在现代,随着认识的不断提升,对于建筑的本质构成也有了新的认识。密斯就曾经说过:把两块砖头仔细地放在一起。这句话就是在说建筑的本质主要体现在构造方式和构成材料,他明确表示了不赞成将形式当作为建筑的目的,即“形式不是我们的目的,它只是结果。”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传统建筑中太过于重视“空间”而轻视了“材料”。只是将“空间”当作为建筑的主要内容,对于材料只是将其简单的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这几类,而不重视同种材料在色彩、质感以及造型等方面的差别。事实上,只要能够合理利用不同的材料,即使是在简单的建筑上,同样能够制造出多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并且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心理感受。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托德•威廉姆斯对于材料就有着非常独特的理解,在他的认识中,材料是生活的主要背景,能够让人们感觉到安全,除此之外,材料还可以是隐退性的,让人成为空间的主人。在他所设计出的建筑中,材料能够以更加直接、清晰的方式被应用,体现出材料的永久品性。目前,重视“表皮”已经成为了当代建筑施工的主流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对建筑材料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生态领域中的建筑施工创新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可以预见的是,生态建筑必将成为是未来建筑施工的主流。就目前来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开始加强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视,很多建筑施工创新都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生态的城市与建筑》中将生态技术更为详细的划分为能源与资源再循环、风力与水利循环、生物能以及建筑形式的气候效应等几部分。因为受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也许我们还无法全面掌握这种复杂的生态技术,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德国建筑师托马斯所提出的“整合设计”理论,将多个学科的最新知识加以整合,再将其应用到建筑施工的创新中。虽然生态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已经在很多的大型建筑中都有所应用,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地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生态建筑施工具有非常明显且独特的优点,不但能够为建筑师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地灵感,同时还能够为建筑施工带来全新的元素。在很多建筑师的眼中,“生态”已经成为了用来代表一座建筑能够无视城市价值的标志,“绿色”标签指出了设计的方向,在他们看来,生态是凌驾于建筑施工中的其他要素之上的。同时这一问题也引发出了越来越多的争议,例如英国建筑师斯特恩认为建筑师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可持续性不只是一种附加品,也不是在空间策略后才需要考虑的技术问题,它是源于灵感和耐心研究的结合。可持续性措施就像结构、空间以及功能材料一样,是设计中的主要关注内容之一,而不只是一个可选项。“低能耗”等措施终将被“环境意识”所取代,成为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因素。
五、其他领域的建筑施工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施工创新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加大,越来越多的非建筑高新技术被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例如动态喷雾技术、智能窗户、热变色涂料、电子照明技术、电子发光织物、形态记忆合金、导电高分子以及光变色玻璃智能控制环境等。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动态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人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人们逐渐开始尝试从更为广泛的现象学角度去认识相应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从这个方向上来思考它们对光、热、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活性材料和运动学在软件中的应用开始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建筑施工中,使建筑和结构系统的可适应性和表现预见性可以在计算机建模和虚拟表现中得以实现。目前已经有很多的环境界面元素在建筑施工中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解构建筑设计、界面设计和环境设计的规律提供了极大地帮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理念一定能够对建筑施工创新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六、建筑施工创新中的个性化趋势
建筑施工中的个性化趋势主要是指建筑创造者所具有的特殊的建筑风格。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反映出建筑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同时,建筑施工的个性化也是建筑施工创新的主要途径和动力源泉。如果对建筑的认识不够深刻,那么就很难完全挖掘出影响建筑施工的内涵因素。通过对我国走过的建筑施工道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建筑施工中存在着严重的抄袭模仿现象,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非常常见。在事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建筑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目前,“个性”仍然是建筑施工创新精神的主要内涵,一个具备创新特点的建筑施工过程必须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能够清楚地反映出设计者的能力和思想的。应该积极的将这种学科的新技术和新概念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不断在建筑施工行业开创出新的领域。
结束语
建筑施工创新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结构的创新、建筑工艺的创新以及建筑材料的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出发,更加深入、全面的进行建筑施工创新工作的研究。持续探索,不断提升,凭借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在世界领域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季元珍.建筑创作中的技术观念[J].建筑创作,2015(12):74-75.
[2]梁思成,彭毅刚.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J].天津大学出版社,2016(05):112-113.
[3]李清奇,王佳龙.关于中国建筑业现状的思考[J].世界建筑,2015(09):46-47.
论文作者:李良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结构论文; 生态论文; 技术论文; 领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