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当前宏观经济波动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宏观经济论文,如何应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出口大幅下滑,资产价格巨大调整,企业利润明显下降,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从统计数据来看,2008年我国出口总额2.5万亿元,增长17.8%,增速回落6个百分点,GDP同比增长9%,增速同比下降4%。针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前期“一保一控”、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防止经济增长出现过度下滑,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十项具体措施,央行适时实施了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但取消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而且还连续多次降息、降低准备金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减轻企业的债务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低利率的政策环境和不断收缩的利差空间,也会间接促使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但作为市场主体的商业银行,其业务经营有明显的顺周期性,通常在经济衰退时期商业银行会实施信贷收缩政策而大幅缩减信贷规模。因此,响应宏观政策的需求和自身经营的理性选择将使商业银行处于两难境地,如何在两者中寻求平衡点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挑战,成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顺周期性的特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商业银行与宏观经济具有强相关性,因此,在经济周期的整个变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贷款质量、资本充足率以及贷款损失拨备水平都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顺周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的盈利能力与经济周期平行
根据马克思社会剩余价值理论,商业银行获取的收益来自社会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商业银行的利润必将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商业银行利润的周期变化看,当宏观经济处于经济高涨期,银行获得的收益会相应增加;而在经济萧条期,银行的收益也会受宏观经济的拖累而下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之所以与经济周期保持平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经济高涨期,工商企业财务状况表现良好,偿付能力高;二是银行对客户的经济前景乐观,客户信用评级高,从而提取较少的贷款损失拨备(从长期看甚至可能低于合理水平),银行的利润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导致较高的利润分配;三是投资旺盛,资金需求量较大,因此贷款利率水平较高,银行利息收入增加;四是由于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各种交易活跃,特别是居民的投资热情高涨,这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大量的中间业务收入。与此相反,在经济萧条期,客户财务状况恶化,偿付能力下降,银行将面临贷款损失的突然增加,资本受到侵蚀,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并引发严格的信贷评审和信贷紧缩活动。同时拨备变化也会影响银行收益。总的拨备覆盖率及拨备成本在经济周期上升阶段减少,而在经济低迷时期快速上升。因此,经济周期拐点一旦出现,马上会出现银行收益减少、风险承担意愿降低和信贷紧缩,此时银行会调整资产投资组合以增加安全性。
2.银行资产质量、资产价格与经济周期平行
银行贷款质量依赖于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外部评级机构及信贷风险模型。银行贷款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环境恶化导致客户贷款违约率的周期性变化。Fama(1986)和Wilson(1997)发现,受宏观经济条件的影响,贷款违约率具有周期性。在经济高涨期,贷款违约率较低;而在经济衰退期,贷款违约率较高。Fern、Liu和Majnoni(2000)以及Reisen(2000)研究发现,评级机构的行为也具有周期性。而资产价格本身就与经济周期平行运行。当经济周期波动时,资产价格会出现大幅波动,而作为银行抵押品的资产价格也会出现变化。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水平和确定资本要求的风险权重都取决于担保物的价值,而担保物的价值变化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更为密切,担保物价值的任何变化将同时使贷款损失拨备和资本水平按同一方向变动。
3.银行从外部筹集资本的能力与经济周期平行在经济高涨期,银行的盈利水平及整个经营状况较好,投资者对银行的未来预期较好,愿意提供资金,银行从外部筹集资本相对容易;同时,筹集资本的风险溢价也较低,银行可以以相对合意的价格筹集到所需的资本。而在经济萧条期,整体经济状况恶化及银行自身过多的风险暴露导致银行从外部筹集资本的能力下降,即使可以筹集到资本,成本也会比较高。
总之,银行的经营行为和战略选择与宏观经济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那些严重依赖间接融资,商业银行市场份额较大的国家尤为突出。从实证研究结论看,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不良贷款率、营业利润等指标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二、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1.宏观经济波动使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增速减缓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当经济繁荣时,透过银行信贷渠道使得银行的信贷供给增加;随着经济的衰退,商业银行基于经济下行时期信用风险增大的预期将倾向实行主动控制风险的信贷政策,从而出现“有信贷额度并不充分使用”的银行惜贷现象;同时由于经济增速减缓,总需求回落成本上升,企业增加投资和扩张的动力锐减,资金需求下滑,贷款投放也会相应减少。从我国上一轮经济周期信贷增速变化情况来看,受周期性因素影响较大(见图1)。例如1992年我国GDP为14.2%,信贷增速高达21%,而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大幅下滑,GDP增速下降至7.8%,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为了防止经济的大幅衰退,当时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央行一年内连续3次降息,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8.67%下调至6.39%,但货币政策的转暖并没有有效地传导至商业银行,出于对未来风险的谨慎预期,商业银行仍然执行收缩的信贷政策,大幅缩减信贷规模。从统计数据来看,1998年我国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仅比上年多增1.2万亿元,增速从22.5%下降至15.5%,而到1999年这一数据继续下滑,贷款规模同比仅增0.7万亿元,贷款增速跌至30年来的历史低点8.33%。从1992~1998年这轮经济周期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变化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行为顺周期特征明显,贷款收缩严重,货币政策效果不佳。从经济规律而言,历史总会重演,这就要求在当前宏观经济周期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初期,必须高度关注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变化。从2008年商业银行信贷增量变化情况来看,前九个月央行为了防止通货膨胀,通过提高准备金率、限制信贷规模等措施来回收市场中的基础货币,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冲动,导致商业银行前三个季度信贷增速出现下降的态势,虽然第四季度央行紧急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仍难改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增速同比下降总趋势。
图1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增幅变化情况
2.宏观经济波动将使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实体经济恶化时,企业的经营将日益艰难,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将受到波及,资产质量出现恶化。因此,随着当前经济增速的逐步回落,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集中体现。而受影响最大的两个行业将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并且这两个行业贷款在商业银行贷款总量占比也相对较高。从14家上市银行半年报统计数据来看(见图2),2008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总贷款中制造业贷款平均占比为25.28%,房地产及建筑类贷款平均占比12.55%,宁波银行这两项贷款合计占比更是高达64.46%。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需求紧缩,2008年以来我国出口出现大幅下滑,对出口主动型的制造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广东、浙江等省份中小型制造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大规模的破产现象,这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受这轮经济下行影响的另外一个行业是房地产行业。2007年以来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开始从顶峰回落,2009年1月,京沪两地房屋成交量同比下降15%,在市场预期反转的影响下,我国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宽幅下调,房价的下跌增大了银行房地产相关货款质量的下滑压力。通常房价上涨期间容易出现房产交易价格及评估价格虚高的问题,从而造成该期间所发放的货款可能存在金额偏高而抵押物安全保障度偏低的问题;一旦受宏观经济影响,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弱房价下跌,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将增大,从美国金融危机经验教训来看,房地产泡沫破灭,金融机构是最大的受害者。
图2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行业贷款分布情况
3.宏观经济波动将使商业银行盈利增长放缓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除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增速减缓、不良贷款上升导致利润下降外,资金成本上升、中间业务收入下降也是导致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放缓的另一重要因素。2008年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低迷,居民储蓄开始向银行回流,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速普遍高于贷款增速(见图3),尤其是国有银行存款回流现象更加明显,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吸储能力强的招商银行的存款增速远高于贷款增速。而在新增存款中,在高利率的吸引下,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占比开始上升,资金成本有所增加,同时由于政策的限制以及对控制风险的考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更加谨慎,转而加大了债券投资和票据贴现业务,而这部分生息资产收益率远低于贷款收益,因此,资金成本增加,而资产收益降低,必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下降。在传统的利息收入减少的同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经济不景气期间也会大幅下降。2008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这也导致商业银行代销基金的收入和外币理财产品业务收入出现大幅下滑,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减慢,尤其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中间业务占比较高的银行下滑比较明显。拨备的增加也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影响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宏观经济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普遍在2008年有所上升,特别是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比高以及持有美国次级债券的商业银行都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以应对未来可能增加的贷款损失和债券投资损失,这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利润的减少。
图3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增速变化情况
4.宏观经济波动将导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
近年来,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日趋严格,中国银监会在《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指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应从2010年底开始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8%资本充足率,如果届时不能达标,经批准可暂缓实施,但不得迟于2013年底。这一规定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然目前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了8%的标准,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上市银行中除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25.59%外,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11.53%,远低于16%的国际发达国家平均标准。而且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在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它使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以最快捷的方式达到监管要求。以深发展为例,2007年底深发展资本充足率只有5.77%,但2008年深发展通过发行65亿次级债券来补充资本,使资本充足率迅速升至8.53%。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将会大幅增加,利润会有所下降,同时又难以通过外部股权融资来补充资本,这将使商业银行又面临新的资本充足考验。从上市银行统计数据分析来看(见图4),2008年上半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有10家资本充足率同比下降,其中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从上年年底的21%下降至17.03%。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由于受到监管部门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将加速收缩信贷,这将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导致经济衰退程度进一步加重,从而反向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和资产质量,这种螺旋下降的趋势可能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恶化。
图4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情况
三、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经济研究,提前应对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保持存量增长的前提下认真研究宏观政策走向,全面改进风险管理模型,防范控制系统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增贷款投放中要认真研究宏观政策走向,把握产业政策调整方向,使信贷投放与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相衔接,与财政资金相配套。商业银行内部应当设立专门的宏观研究机构,负责研究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服务于决策层。该机构应加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把握金融监管当局的政策走向,了解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提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行业。并加强行业及其信贷投放的跟踪分析,准确把握贷款投放行业的发展前景、市场空间及市场容量,强化行业信贷授信的总量研究与控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宏观经济变动的反应机制,化解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系统风险。
2.强化风险预警机制,确保信贷资产质量安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对风险的管理还停留在简单的个体风险评估的层面,内部评级法并未得到广泛使用,所采用的风险计量模型主要是事后风险的分析,风险评估所使用也均是历史数据且评级期限较短,缺乏跨周期的风险计量方法,对风险的判断缺乏前瞻性。因此,监管部门应该鼓励商业银行采用期限更长、更为前瞻性的风险计量方法,并将宏观经济波动因素引入风险计量模型,提前识别宏观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隐性风险。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风险预警模型是压力测试,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当积极采用压力测试风险计量方法,通过压力测试来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业务经营的影响,从而根据行业风险的变化实施有效的信贷退出。
3.加强利率和汇率等价格指标管理,实现资产负债的优化配置
在宏观经济波动加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变化也较为频繁,例如2008年上半年我国实施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2008年下半年货币政策突然转向,央行宣布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必然带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定价的变化,利率和汇率等价格指标的较大波动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较大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提前研判,根据利率变化情况结合本行资产负债结构和缺口的特点,及时调整表内各项指标的比例,实现资产负债的优化配置。
4.加快业务创新步伐,实现经营业绩稳定增长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主要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业务结构单一、产品种类匮乏,这使得我国银行业经营利润受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极大,导致在经济剧烈波动的情况下,银行经营业绩大幅下滑。因此,我国银行业必须加大业务创新的力度,不断探索出趋利避害的产品,更好地适应经济周期的变化。首先,要加快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开展综合经营。按照当前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银行可以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进行综合经营,满足多元化的经营需求。当务之急要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利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利时机,把证券筹资者、投资者、券商、基金及其他中介机构作为重点,为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融资融券、委托代理等方面提供服务。其次,要加大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宏观经济波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想保持稳定增长,必须以创新应对经济周期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变化。通过资产业务创新、负债业务创 新、表外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来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实现业务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银行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资本充足率论文; 经济周期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银行资本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金融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