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论文_张淑肖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论文_张淑肖

张淑肖 河北省广宗县广宗镇中学

摘要: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的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教学课时也大量缩减。平时一遇课程紧张,历史课可以随意被停课、占用。而更让历史教师无奈的是:由于学校、老师、学生把历史课看成是副课,可有可无,使得历史老师的教学信心受到挫伤,教学成就感也微乎其微。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除了学校、老师必须改变历史课是副课的观念外,老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也必须改变,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死记枯燥的历史知识到熟记生动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轻松的学,主动地问,让他们感到学习历史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培养、兴趣

在目前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由于诸多因素制约,初中历史教学处境尴尬,举步维艰。人们的普遍印象是:学习历史就是靠死记硬背,所学与现实联系不大,很多地方中考不计算成绩,是无用之学,教师随便讲课,学生没有兴趣学。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就是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上好起始课,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课”,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认识,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的重视。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生动的历史事件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有了良好的开端,就要继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的有趣的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不断出现的挑战性问题等,都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历史课程的资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①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册、教材插图、彩图、历史挂图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习更易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兴趣。如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我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插图《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上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它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激发学习兴趣。②挖掘课程中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联系现实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如可联系现在台湾岛内有些人鼓吹台湾独立,妄图建立台湾共和国,编织“一边一国”、“两个中国”的谬论,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的史实:孙权派人到过台湾,元设澎湖巡检司,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以及《世界历史》中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问题的决议等,这些事实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有利于学生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使学生觉得运用历史知识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竟有如此大的作用。学生有怎能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③用“身边的历史”教育学生。历史教材的趣味性和历史故事的生动性不仅仅用口讲述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更为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历史,让一次次历史事件再现,但这仅是一种手段,或许只是暂时的兴趣激起,一节课过后也许荡然无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培养学习兴趣,持久保留这份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结合课本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参观历史古迹,瞻仰烈士纪念碑,通过这些活动,并与历史课相结合,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更加深刻,既培养了兴趣又达到教学目的。

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增加讨论时间,教师作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论文作者:张淑肖

论文发表刊物:《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5

标签:;  ;  ;  ;  ;  ;  ;  ;  

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论文_张淑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