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30025
引言: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是井下检查素描巷道,观察地层岩性、构造的变化并进行编录煤矿地质。在煤田地质勘探精查阶段结束后,从建井阶段至开采结束的所有地质工作,实际属于探采结合。在开采掘进中收集地质资料,逐步修正已有的勘探资料,指导掘进开采,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蕴藏量,同时收集、研究影响采掘的地质因素,减少灾害发生。
1.煤田地质勘探概述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在实践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研究地层以下的煤层与含煤层地质区域的变化特征,通过对煤层分布状态与煤层在地下赋存的情况进行研究。正确判断该区域内是否存在大量的煤炭资源。煤田地质勘探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准确判定被测区域内的储煤量,在我国地质勘探与水文监测工作当中属于一种安全、有效地勘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价值,在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研究与被测区域考察过程中,显现出了极大的实际利用价值[1]。
煤田地质勘探需要在已探测到的矿点地质区域上进行实地研究,在物探检测出现异常情况时,往往也需要煤田地质勘探技术进行相应的检测,以帮助水文施工队伍更好地了解矿点的利用价值与资源开发价值。煤田地质勘探需要在煤田普查的基础上进行,勘探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矿点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区域内的实际环境特点,分析出该区域内的实际开发价值,并且对已确定的开发价值进行修正,确保煤矿区域在实践开发与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为企业或者国家单位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在开采过程中,为精确查明区域内矿点煤层的储量、工业价值与开发难易程度,煤田地质勘探人员在实践工作就需要更加严谨、认真的对被测区域进行详尽的研究与分析,结合煤矿设计与建设的相关基础性资料,利用高效化的地质勘探技术手段,结合我国高新科技,运用自动化、机械化的先进设备实地进行煤矿资源的勘查,测算出被测区域内的煤矿储量与地质、水文条件,以此确保矿山能够持续生产,长时间的创造出较大的经济价值。
2.煤田地质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
2.1煤田地质钻探技术
钻探工程是煤田地质勘探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实践应用到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钻探技术在各类地质结构与水文地质当中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当中应用较为广泛。钻探工程主要是利用钻头与机械传动向地面以下进行钻孔,钻孔的深度需要由地质勘探的要求与被测区域环境的地质结构决定,从数十米到几千米不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当中应用钻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如果被测区域在含煤区,就只能依靠钻探技术进行验证与圈定;如果被测区域在老区的深部,使用钻探技术就显得更有优势,能够尽可能的勘探与钻探到更深的位置,帮助工程人员进行研究;如果被测区域在半沼泽或者沼泽区域,此类区域内底边水体丰富,使用常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显得非常不便,为更加精确的测定区域地表以下的矿产资源,还是应用选用钻探技术;
2.2煤田地质遥感调查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的相关技术手段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与创新,在我国各个行业的生产与研究工作当中,逐步发挥出高效性、合理性与经济性的实际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当中,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煤田地质勘探人员获得更加清晰的影像图片,使工作人员通过分析影像图片从而获得可以利用的价值信息。由此可见,遥感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遥感勘探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应用研究较为广泛,常常被应用于基础地质填土、国土资源调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资质资源勘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煤田地质勘探的发展。
2.3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体指的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利用被测环境内煤层与岩石等矿床所带有的放射性、电阻率、磁性、密度与传播速度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将这些物理特质与地球物理进行比较与研究,分析两者之间所产生的异常反应,从而精确圈定被测区域内的含煤地区与煤矿资源储藏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通常情况下可以与测井法、地震法等技术混合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包括井下物探、地面物探,井下物探指的是利用坑探仪进行深坑区域的煤田地质勘探;地面物探指的是利用重力勘探技术与电法勘探技术进行煤田地质勘探;
2.4坑探工程
坑探技术是煤田地质勘探区域位于半暴露区域或者暴露区域时,所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探看手段。坑探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在地质测图工作开展之前完成,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对煤矿资源的地表地质进行详尽的研究,这种技术在我国露天矿区应用到较为广泛,往往可以准确测算出被测地区的矿产资源位置与煤矿储量,有效促进我国水文地质工作的发展,帮助煤田地质开发部门更好地进行开采作业。
3、煤矿地质勘探相关问题和措施
3.1 首采区适度提高勘探程度
地质勘探最终阶段结束,按地质勘探和煤矿设计,都要求首采区达到一定数量、比例的高级储量,还应对构造、煤层有一定的控制程度,已有利主井、副井、风井的选址或和井型设计,准确知道巷道与煤层的空间关系,减少石门开拓量,达到采掘、运输、安全最经济、优化的设计。但在现有的经济体制模式背景下很难达到,为此必须找到在现有的经济模式条件下的经济承受能力、效益与风险协调的勘探模式和对策。为解决这一现实的经济、风险、效益问题,认为煤田(矿)勘探应在井筒附近和首采区适当加密勘探工程,勘探工程间距取规范的下限,二类二型煤田(矿)最终勘探工程间距保持在250-300 米为宜,提高勘探程度,高级储量达到规定的比例,对首采区构造、煤层控制程度达到准确控制,达到规范要求的勘探程度,准确经济的确定井筒空间位置,准确控制首采区构造。
3.2 加强煤系地层沉积古地理研究解决煤层对比问题
煤炭资源是一种外生沉积矿产,煤系地层沉积时的古地理环境、古构造运动及其演化控制着煤系地层的厚度,煤层的厚度、结构,资源蕴藏量,后期构造演化控制煤层的空间赋存形态及空间关系。这些问题都要在勘探和井田开采过程中控制、发现、揭露、认识。认识程度及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建井的进程和开采经济风险的控制。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古构造在煤系地层上的直接反映就是地层岩性具有一定的沉积旋回,不同的岩性组合旋回代表了不同沉积古
3.3 引入新的方法,更加准确研究巷道布置
煤矿地质工作的一般性日常工作主要是井下检查素描巷道,观察地层岩性、构造的变化并进行编录,进行这一工作的前提是准确的认识岩性,准确判断构造性质、规模等。逐步掌握矿井的整体构造特征和煤层的空间赋存状态,对采掘巷道的设计布置提供准确依据,巷道掘进过程中遇到构造变化,及时正确作出判断指导掘进。如果判断的失误导致掘井方向的偏差必然造成巨大的经济、物力、人力的浪费,甚至造成后期采掘的困难。研究矿区地质现象最终是为指导生产,具体在为巷道设计提供依据,解决巷道掘进中遇到的问题。目前煤矿地质工作的状况都是只能提出初略的方向,往往不是很准确,只能在掘井中修改,造成无谓的掘进量而增加生产成本。本人认为,充分利用煤田勘探地面地质填图、钻探工程等地质资料,引入数学地质理论有可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数学地质就是引入概率统计等数学方法,使用计算机把地质现象或地质体数字化,从定性地质描述逐步定量地质描述,实现不同程度级别的模拟仿真,研究地质现象的时空演化过程,达到更加精确的描述解释地质现象。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田区域的地质勘探工作中,往往需要根据区域内的地质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利用多种勘探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方位、精确化的煤田地质勘探工作。
论文作者:蒲世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地质勘探论文; 煤田论文; 地质论文; 技术论文; 煤层论文; 工作论文; 区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