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重要业务,关系着电力企业和用户双方的利益。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电网系统运行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电力营销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发展需求。所以,需要基于智能电网加强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以促进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就智能电网视域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竞相发展的主要趋势,电力行业也不例外。信息化建设是电力营销手段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开始了全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发展来看,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其阻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1.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意义
传统的电力营销需要人工抄表,人工核算,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出错,这会给电力营销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所以,要促进电力营销业务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电力营销服务水平,就必须要进行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运用,建立专门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平台,可自动将相关的电力营销数据收集起来,自动计算出电费,方便用户直接通过系统缴费。并且,利用信息化平台还可以进行业务包装。提高电力营销的信息化水平,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处理电力营销信息,确保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在信息化系统中设置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并采用统一的标志和命名,能有效避免重复录入客户信息的情况出现,这样就能够减少电力企业内部的循环环节。同时,系统具有查询功能,还能将数据分析结果提供给员工,能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电力营销作为电网建设的一部分,其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动智能电网的建设。而智能电网的建设离不开传感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的综合运用,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可使电力企业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并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爱,对于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2.智能电网视域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支撑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之初,电力企业对营销信息化的概念理解并不是十分清晰,更无法从自身发展做出科学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且还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合理、示范工程等较多问题。此外,电力企业为了满足不同时期的业务需求,虽然为信息化系统建设做出了大量努力,形成了多种营销业务系统并存,但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以及有效的指导,各系统之间不协调,业务开展困难重重,系统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2.2信息化体制缺乏实效性
较之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电力营销信息化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在信息处理中的统一性与标准化。然而受到缺乏科学规划的限制,营销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存在脱节的现象,无法适应当前电力市场的体制改革要求。尽管当前我国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但是其标准与体制机制等都和电力市场体制改革要求不符。此外,当今社会属于网络时代,信息化程度加深,由于传统业务流程繁琐、复杂,使信息或者资金等滞留时间延长,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2.3企业在软件方面的投入不足
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硬件的支撑,还需要软件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力企业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硬件的投入远远大于软件投入,会对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形成很大的制约。比如,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有多个,但缺乏能对这些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软件,信息孤岛的存在,难以为电力营销系统的决策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并且,电力营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非常快,但电力企业却没有及时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导致有的营销人员虽然比较精通营销业务,却不了解电力营销信息技术。而有的营销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却对电力营销业务不够熟悉。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营销信息建设水平自然不会很高,会对电力营销信息建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大量的硬件投入,还容易增加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电网视域下加强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引入服务营销理念
广大电力企业必须意识到电力营销并不是销售,在营销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从用户需求出发,真正为用户着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分布式的电源并网,使用户的选择性增加,这使用电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对供电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更新营销理念,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其个性化与多层次的用电需求,树立服务营销理念,通过电力网络营销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的双向互动。此外,供电企业必须对内部员工及各下属部门做出严格要求,自上而下形成一种积极上进的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率。
3.2建立科学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
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完善的设备和技术做支撑,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电力营销体制,加强对电力营销的管理,才能将信息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企业的电力营销效率。比如,建立相对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制,方便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将用户的基础信息收集起来,为每位用户建立相应的档案,针对用户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电力营销服务。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电子服务机制,则能方面电力企业更好地位用户童工服务。此外,还应建立客户需求相应机制,在客户提出电力需求时,企业应第一时间对其作出相应,这样才能转原本的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提高电力营销的有效性和客户满意度。在建立电力营销管理体制时,要面向电力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电力营销机构,转变电力管理机构的功能,使其能够向电力市场营销方向发展。只有满足市场的电力需求,才能提高电力营销有效性,促进电力企业及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
3.3营销过程中合理利用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平台
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信息化建设不容忽视,在电力营销中可以利用电网的信息化平台完成对营销决策系统的搭建。在营销决策系统中,必须及时、准确地采集用户的信息,通过计算模型分析出各用户的月度、年度用电需求,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分类,对其实施精细化管理,预测用户的用电需求趋势,做好供电规划。
3.4合理分配资金加大智能电网建设力度
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能够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智能电网的建设和电力信息化建设应同步进行。电力企业应合理分配资金,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比如,针对电力企业目前在软件方面投入不足的情况,可适当缩小硬件投入比例,加大软件投入比例,提高软硬件投资比例的合理性。同时,电力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适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的电力营销软件,并培养出更多的信息化人才。在智能电网和电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的作用是最关键的,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适合电力企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多对员工进行鼓励,将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结论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视域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需要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中引入服务营销理念,建立科学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并合理分配资金加大智能电网建设力度,以促进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提高电力营销效率,为电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殷科.智能电网视域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4):66.
[2]张慧奔.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J].商品与质量,2016(5):302.
[3]郭向东.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J].科学与财富,2015,(z1):559.
[4]尹耕初,马凯.对于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25):97~98
论文作者:钟妹仔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电力论文; 电网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用户论文; 视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