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宇杭萧装配建筑有限公司 山东省东营市 257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和环境保护理念的增强,建筑业正逐步向绿色环保型工业化发展。在传统建筑工业能耗、工期长、施工现场混乱、建筑浪费等因素影响下,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迫在眉睫。钢结构具有空间布局灵活、抗震性能好、重量轻、材料循环利用率高等优点。组合钢结构设计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结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优势
导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钢结构在中国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作为工业建筑的框架结构、网架网壳、张弦张拉结构体系等。然而,钢结构的应用仍存在许多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由於所组装的钢结构建筑主要以预制组件及钢结构系统作为建筑工程的强制零件,而轻量化建筑材料作为工程的周边结构,不难找到由装配或连接形成的结构。钢结构与装配结构的有效结合克服了简单钢结构的不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优势
1.1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观念
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房屋能显著改善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状况,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钢结构房屋可通过工厂加工有效减少,然后运到装修现场进行组装。能源消耗,同时也可以减少现场工作和施工造成的噪音。另外,所安装的钢结构房屋也具有拆除重建方便的特点,拆除住宅所产生的废弃材料可以有效回收再利用,实现了其他地方建筑的再生。这是一座真正的绿色建筑。
1.2质量较高,建筑时间短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具有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等特点。通过前期设计和现场生产手段的紧密结合,各工序可以相互配合、相互配合,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整体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机床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地控制施工精度和施工效率。
1.3建筑结构布置灵活、集成化高
与传统砖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空间尺寸大、空间布局自由、非承重墙多的优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建筑物进行划分和装饰,这不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建筑工程中的水电站、暖通设备和房间天花板可以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建筑物的墙壁和地板融为一体,从而在保证建筑内部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内部空间的实现。美丽的。
1.4重量轻、抗震效果好
在工程实践中,常用薄壁钢管和热轧钢的截面力相对合理,重量相对较轻。它是建筑工程装配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而建筑工程的墙壁和建筑面板采用较轻的建筑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建筑重量。此外,钢结构装配楼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能充分体现钢结构强度和刚度高、塑性变形能力强、延展性好的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稳定性,钢结构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使用较轻质量的工程材料,也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运输成本和建筑工程的安装成本,从而大幅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现存问题
虽然我国钢结构住宅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改进钢结构房屋的建造、标准化和维修制度。应解决以下问题:(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钢结构房屋缺乏完整健全的标准体系,同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模块化体系;(二)施工补充标准和一般化不符合施工要求,预制件整体性较差,不具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技术,不能有效控制建筑群的成本;(三)施工现场安装过程中,有关施工人员没有改变传统的施工理念和施工方法,使得施工现场的装配效率普遍;(四)钢结构住宅的功能不够完善,缺乏完整的围护结构、水电管道系统,(五)预制结构的技术水平较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平衡;(五)有设备的钢结构房屋不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以及缺乏专业人士在施工现场保护预制件和工地施工秩序相对混乱,施工完成后,没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导致施工缺乏可靠依据。
3提升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应用有效策略
3.1切实加强绿色原材料的推广
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地使用绿色原材料的使用,切实地推广高性能节能门窗和玻璃、夹心保温墙体、叠合楼板和成品钢筋等绿色原材料的使用,并且还应该确保临时搭建的建筑、建筑区域道路硬化和土地临时设施的建设质量,最大程度地使用可装配、可循环利用的建筑原材料和构件,从而保证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体现建筑工程的绿色元素。
3.2切实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钢结构装配式简述的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并将其纳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范围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责任落实到工程中去,从而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此外,建筑工程管理单位还应该切实加强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力度,建立起信息化的监督管理体系,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
3.3确保结构安全,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凝聚行业资源,倡导钢结构企业和配套部品部件企业的产业化协同、合作;加强对钢结构技术成果和技术体系的评价及鉴定工作,开展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检验检测、评价鉴定;组织行业的技术专家团队,把“匠心”融入到钢结构建筑全生产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大力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加强钢结构建筑行业各类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对钢结构建筑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开展技能培训,提高钢结构建筑“中国制造”水平;开展行业创先争优活动,树立行业标杆;利用BIM等信息化技术,提升绿色智造水平,推广高质量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立足于钢结构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证,充分利用BIM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按照工业4.0智能制造的思路,提高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建立完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3.4国家政策
国务院在1999年转发了原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议事日程中加入住宅产业化的相关内容,要求在2005年以前初步建立起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工业化及标准化体系,到2010年应初步形成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2013年,国务院又转发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文件,文件中对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道路作了明确的规划,并提出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推广钢结构建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这种新型的绿色建筑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结束语
目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并且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占有核心支配地位,在装配式建筑中使用钢结构,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转型和快速发展,还能够实现节能减排、技术革新的目的,以显著的技术优势不断地去开拓国内外建筑市场,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区碧光.BIM技术在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7.
[2]彭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17.
[3]赵林,修龙,蒋德英.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建筑技艺,2016(08):92-94.
[4]张明,倪照鹏,彭磊,黄益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消防问题及解决方案[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3(11):1272-1275.
[5]张爱林,李然,姜子钦,杨晓峰.端板型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受力机理研究[J].工业建筑,2017(7):6-12.
论文作者:李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钢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住宅论文; 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体系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