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论文_陈桂平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论文_陈桂平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分校清水亭学校 211100

摘 要:“情景”成为课改以来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情境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情境”成为课改以来数学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那么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情境呢?我结合一些具体的课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情境创设应围绕教学目标

情境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打造高效课堂。

课例1:乘法的意义。一位老师教学乘法的意义时,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蓝天白云、小桥流水、小兔子、小鸡……)并且提问:同学们,老师带领你们去儿童乐园玩,开心吗?学生齐答:开心。师接着问:你们发现了哪些信息?学生1:我发现了蓝天、白云。老师鼓励说:真聪明。学生2:我发现了小桥流水。学生3:小兔子在跳动。学生4:小鸡在啄米。老师接着鼓励: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你们还看见了什么?学生5:老师,小鸡不是在琢米,它在吃虫子。学生6:两只小兔子要过桥。学生7:不是要过桥……10多分钟过去了,老师不断地鼓励,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乘法的意义越来越远。

分析:这位老师没能把握住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成了“看图说话课”,主要原因是创设的情境缺少了“数学价值”。我认为,要让学生回答有关乘法的问题,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必须要设计含着数学思想的问题,可以这样提问:你们发现了几种动物?他们是怎样排列(分布)的?这样才能算出兔子和鸡的个数?这样,学生会说:“可以数出来”、“可以用加法算出来”、“一个2,两个2,三个2……”从而引出乘法的意义。

二、情境创设应真实、自然

在创设情境时,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而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以此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课例2:分数的初步认识。在课的最后,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吃蛋糕的场景,别小看这吃蛋糕,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我们还能从中联想到今天所学的分数呢。课件演示情节:冬冬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却发现一共有8个小朋友,灵机一动,从每份的中间再切一刀,便将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正在这是,第9个小朋友出现了。怎么办呢?冬冬又将自己的那一块一分为二,将1份送给了他。这时老师提问:从这几次切蛋糕的情景你联想到了今天我们学过的哪些分数呢?学生1:切4份时,我联想到了“一”。老师:瞧,把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蛋糕的_____?学生2:当把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一”。学生3:第三次切完,我还联想到了“一”。(立即招来好多个同学的反对)师:看到第九个孩子,联想到“一”的确很自然。不过为什么第九个孩子分到的蛋糕不能用“一”表示呢?学生4:因为蛋糕没有分成9份,我觉得可以想到“一”。老师:说说你的想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4:如果冬冬最后真的把自己手里的那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个人应该分的“一”。老师:不过,这里的是整块蛋糕的吗?学生4:不是,是平均分成8份以后,每一份的“一”。师:是整块蛋糕的吗?生4:是整块蛋糕的“一”。

分析:吃蛋糕的场面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将此场景引入数学课堂,真实而自然,学生在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真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本情境既不造做又不花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

三、情境创设应合理选择方法

1.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课例3:等量代换。一位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是这样设计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待会儿请同学们边听边想,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接着便用课件出示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待学生回答了后,老师又接着问:“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便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呢?”很多同学都议论开了:“因为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在学生都明白了这一问题后,老师才开始教学新的内容,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本节课所学内容。

分析:《曹冲称象》的故事中,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其实已经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学习得轻松易懂。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创作或改编出不同的童话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让学生能够在故事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既激发兴趣,又浅显易懂。

2.制造冲突,创设质疑情境。

课例4:对称图形。一位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找一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中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这一环节。在给学生准备的教材中,老师特意在“三角形”上动动手脚,将几个等腰三角形装进了几份材料里。当老师举起一个不规则三角形问学生:“三角形是对称图形吗?”大部分同学都回答说:“不是。”这时,就会有勇敢的同学站起来质疑说:“我发现我的三角形和他们的不一样,我的三角形两条边一样长,是对称图形。”另外几个同学也纷纷说:“我的也是。”这时,大家的眼睛都惊奇地看着他们,对他们的三角形充满了好奇……

分析: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形式。学生认识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反复渐进过程。这样巧妙的教师设疑——学生质疑——析疑解疑,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探索思考,感受到了思考、质疑带来的无穷乐趣,这时学生的精力和智力也达到了最佳状态。

3.以诱惑思,创设悬念情境。

课例5: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位教师在开课时创设这样的情境:“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老师却对答如流。学生们都震惊了,学生们都急于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新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识的探索过程……

分析:悬念是牵制学生思维的线,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开课时设置带有悬念的游戏情境,让学生感到吃惊、好奇,老师到底有什么绝招?从而诱发学生揭秘问题的意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论文作者:陈桂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  ;  ;  ;  ;  ;  ;  ;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论文_陈桂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