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
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呢。然而面对社会需求的增多,学前教育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还需要在实践等其他专业领域上对学生进行培养,这使得高校对于双师型教师逐渐重视起来,然而由于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起步较晚,使得当下高校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在培养模式方面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必须要从根本问题出发来不断完善对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模式。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从业人员在具备教师职称外还应该具有其他职业的职称即双职称,在双职称的基础上还要求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的能力与实践教学的能力。当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往往停留在表层上,也就是对双职称证书的要求,然而证书并不代表教师的能力与知识储备,这使得高校聘用了大量的不满足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并且现在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忽略了实践教学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重要性甚至高于理论教学,老师的实践能力不高,学生就无法从老师那获取宝贵的经验与实用的知识,也无法对于自身的专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最终产生无法学以致用的问题。
(二)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起着对孩子进行启蒙的重要作用,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工作十分重要,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则少不了高素质的学前专业教师的辅导。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人才数量不足,因此为了满足社会上的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生毕业后就能够拥有上岗工作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与实践能力,这些都可以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帮助而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心理、性格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必须通过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1]。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历与素养混为一谈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索要培养的是未来学前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不仅仅要对其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了,双师型教师就是为了弥补教学上的不足而引进的。然而当前双师型教师的聘请与筛选都是在证书与学历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在教师入职后,学校有相应的后期审查机制,然而对证书和学历的过度要求,会损失一批有能力的老师。其次学历不代表素养,即使学历和证书再多也只能证明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然而专业素养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能力上,还需要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这需要高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实现,这就导致了双师型教师素养低的问题。
(二)培养模式缺乏科学性
当前高校聘请双师型教师的来源主要是一些来自于师范类高校的高学历毕业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培养主要是学术方向上的培养,也就是教学方案更偏向于理论,能增加学生实践经验的实习课往往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多数还以参观为主,学生无法参与实际工作当中,进一步削减了其实践的能力,而这类学生在拿到硕士或者博士的毕业证后在考取相应的职称就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了。然而极少的工作经历无法使这些教师承担日常的实践教学与工作经验的传授,使学生的专业素养下降。培养模式重点的单一性是使双师型教师素养低的根本问题,值得引起高校的注意。
(三)没有追踪式的培养方案
学习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对于老师来说也是如此,在高校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还有另一个问题。在入职之前,一部分双师型教师无论在专业素养还是实践能力上都符合高校的标准,然而随着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的改变,是这些教师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专业素养逐渐降低,这说明对于聘请的教师高校没有追踪式的培养方案。高校应该设置一定的审查机制,不断对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进行考察,同时结合当学校教学工作领域上的进步与改变,不断的给双师型教师开展能力提升课程,使其始终都能跟上时代潮流满足高校对于教师能力的要求[2]。
三、提升双师型教师素养的办法
(一)完善相关政策
想要使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素养提升工作顺利展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政策上提供支持。要不断规范对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通过对一些其他职称或是证书评定工作的考察,来减少凭借不入流的证书也能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的问题产生。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审查制度,延长双师型教师的审查周期,由于双师型教师不仅对教学能力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对于那些短时间无法体现的能力,高校应通过日常的审核来完善对双师型教师资质的判断。高校与政府应适当的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经济待遇,因为双师型教师能力强,因此担任的职责多,经济待遇理应得到提升,并且此举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二)完善培养体系
首先应先消除当下高校内部论资排辈的风气,资源要适当的向新入职的年青教师倾斜,并加大对新入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并且学生能够需要考核,老师也需要考核,老师的素养如何学生的体会最深,因此可以适当的在培养体系中加入学生审核机制,这种审核机制不同于流于形式的评价机制,高校可以通过谈话等手段来了解教师当下的状态,从而确定培养方案[3]。对于能力较强的教师,学校应进一步对其进行培养,并从中设立学习的榜样,榜样可以对整个教师团队起到示范作用,让老师自发的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从而使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三)注重道德素质培养
上文我们提到过,双师型教师的素养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上,而且还体现在道德素养上,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而且还会给学生教授做人的道理。学前教育专业本来就是为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老师更容易对学生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性格品德进行培养与引导。然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教师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基础之上,要减少教师从业者的功利性,通过言传身教来促进学生道德培养工作的进行。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培养优质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所以高校要着重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拥有较为全面的能力,可以满足高校在教学方面上的各种要求,然而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中,高校应摒弃以证书取人的陋习,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教师进行审查与培养,从而产生更多的高水平高主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晗,李悠.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策略研究——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02):97-99.
[2]刘蓉.学前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才智,2018(13):113.
[3]曹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措施——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09):39-41.
论文作者:何天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教师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素养论文; 专业论文; 高校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