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快实施新经济战略_经济论文

印度加快实施新经济战略_经济论文

印度加速实施新经济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新经济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印度从1991年7月推行以引进外资为基本内容的新经济政策以来,克服了面临不能偿还债务的外汇危机,经济逐渐复苏,在经济自由化道路上取得进展,印度中央储备银行的报告说,1993年经济增长率为3.8%,1994年则高达7%。印度经济已进入新阶段。

经济现状及改革举措

印度推行新经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取消了贸易保护主义,大幅度放宽了证照许可制度,把最高关税税率从400%削减到65 %,并允许卢比自由兑换。1991年至今,已批准总额高达5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估计1992年度的实际投资额仅为1.48亿美元,1993年激增到15亿美元。外汇储备也由10亿美元左右回升到200亿美元。1994 年度政府把出口增长目标定为15%,对外贸易额首次出现顺差,国民经济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1、金融改革是印尼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政府让中央银行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同时对一些主要的银行实行非国有化,以强化金融市场的自身功能。从汇率改革的情况看,印度从1992年初对货币实行双汇率制,即不论出口还是海外劳务所得的外汇,其中40%将以官价兑换成卢比,所剩的60%按市场价兑换;1993年春,政府又取消了双汇率制,规定贸易额项目所得的外汇及多数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允许按现行的市场汇率兑换。印度在1992年底开放国内股市,并且放宽印度公司发行海外存托凭证,1993年底流入印度金融市场的外国投资额高达35亿美元,与3年前几乎没有任何外资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 日本及欧美积极向印度投资,在印度9亿人口中, 从赤贫到超富这个广泛的社会阶层,中产阶级数占20%,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也成为外国企业投资的重点,目前奔驰汽车公司、松下公司、索尼公司以及印度最大的投资者——美国企业也纷纷把自己的产品推向中产阶级兴起的印度市场。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杰弗里·加腾预言,今后外国在印度的直接投资将持续增加,至少每年达50——100亿美元,大量外资的涌入, 为印度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2、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据官方统计,1994年印度农产品出口达到4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0 %, 1994年茶叶产量达到19460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成。仅去年上半年,香料出口额就创汇1.35亿美元,相当于92年度全年出口总额;为了鼓励农产品出口,政府废除了农产品出口价格最低限额,允许自由出口一些农产品并降低进口食品加工工业设备的税收。新德里的消息说,目前,农产品出口额仍以每年20%递增。

3、力促科技产业发展。 印度通过利用其潜在的优势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并且以出口为导向,力争创收更多的外汇。据全国软件及服务公司协会统计,1994年印度软件出口额为4.5亿美元,预计到1997 年将增加到10亿美元。首先,印度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对象,国内生产的软件,九成销售至美国。早在80年代,印度与美国公司就已建立合作关系,许多大型美国公司都乐于向印度公司订货。因为印度软件质高价廉,很受西方国家的亲睐。从质量上看,具有代表性的班加洛尔摩托罗拉公司的产品已达到软件工程研究(SEI)的5级标准,这是世界上软件开发最高质量标准之一。目前,全世界只有3家公司达到这个标准。目前, 软件出口公司正在为达到国际标准组织的ISO9000标准而努力, 已经达到或正在争取达到这种标准认证的公司有40多家。

为了取悦用户,许多公司改变经营战略,加快发展离岸软件开发的业务,取代以后派遣工程师出口的方式。“离岸软件开发”的方式即在印度开发软件,通过高速信息公路——卫星传输网同外国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据全国软件及服务公司协会透露,1991年印度软件公司总共只租用了3条卫星高速数据通讯线路,而今却供租用了72条,此外,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英语人才库,由于语言上的便利,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软件工程及尖端领域的研究可直接同美国交流,应用软件进入美洲市场极为便利。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发展软件业,包括对100%出口的软件厂免除所得税,免除进口软件的双重税, 凡是软件公司具有实际出口量3倍的外国订单,电脑设备的进口税就由65 %下调至25%。

4、由于经济复苏,带动了珠宝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 印度的宝石及珠宝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有资料说,1966以来的十年间,印度各种宝石及珠宝出口额只占2.2 亿卢比,而1992年度出口额就达到950.3亿卢比。26年间整整增长了432倍,占当年出口总额的17.81%,在各种宝石及珠宝中, 印度切削及打磨钻石的出口无论是质量、数量还是价值都堪称世界一流,1992年,印度进口了7229万克拉的未打磨的钻石,价值21.85亿美元, 而同年出口的钻石是1103万克拉,价值28.68亿美元,占当年世界钻石出口总值78 亿美元的38%,尽管连年来国际市场上对钻石的需求不断下降,但印度始终是珠宝制造业的最大供应商。目前,印度的钻石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比利时及香港。

5、不断壮大的印度咨询业。印度的咨询业是独立之后才出现的, 迄今已有1500所国有和私营咨询机构,直接和间接雇佣8 万余专业人员,进入90年代, 印度咨询业的年收入从20 年前的2 亿卢比迅速提高到1993年83亿卢比。去年,印度政府正式把咨询业列为需要重点扶持和促进的产业。咨询业的主管部门是印度出口联合会,该联合会始终把提高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放在首位,并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开展广泛的国际市场调查,开设国外办事处组织宣传活动。此外,还邀请国外咨询顾问团访问印度,以扩大印度咨询专业人员的知名度。另外,印度拥有大量具有熟练技能的廉价人力资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他们在完成各项复杂的技术任务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经验,使外国同行们信服。今后十年,印度政府已把咨询服务的主要区域确定为非洲和东南亚;据说,中国和蒙古也被认为是印度技术出口最有潜力的国家。

经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印度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并制约了经济发展。

1、人口问题。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数量仅次于中国。目前, 印度人口已超过9亿。据美国人口咨询局的估计,到2000 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0.42亿,到2030年,其人口将超过中国。 虽然政府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人口增长率仍居高不下。

2、农业问题。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8亿的农业人口。如果说人口得不到有效控制,农业投入又十分有限,将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据印度官方的一项调查表明,印度以绿色革命前(1951至1965年)与绿色革命后期相比较,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从3.2%下降到2.3%,粮食生产年均增长率从3%下降到2.5%,而且,由于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受涝地区占印度国土的53%,使总面积约1.74亿公顷的土地无法耕种。另外,印度森林覆盖率独立时期为40%左右,由于长期以来忽视林业开发和森林保护,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近年来仍以每年150 万公顷的的速度递减。因此,政府必须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对策,促进农业发展。

3、能源短缺问题。 经济发展速度与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相差甚大,印度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印度每年能源产量只能达到需求量的70%,从而对工业生产造成消极影响,有资料说,印度原油产量约3200万吨,每年需要进口1300万吨之多,而印度原油的消费量每年递增10%, 至2000 年总需求量将达到9000 万吨, 到那时原油缺口将高达4000万吨。为了弥补缺口,印度同世界各国进行了广泛磋商,其中包括同科威特合资办厂,印度投资13亿美元,科方提供原油,预计新厂日加工能力为12万桶。专家们认为造成能源供应紧张是多方面的,除了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之外,主要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造成的。今后,能源问题仍将困扰印度。

4、产业结构问题。长期以来,印度工业处于高关税、 严管制并受到高度保护的国内市场之中,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国有企业亏损严重,有资料表明,1993年度全印度237家国有企业的104家共亏损400 亿卢比(约合13亿美元);同年,国家累计投入资金1.4 万亿卢比(约合44亿美元)。由此可见,印度国有企业的严重亏损已成为印度政府的沉重负担。技术设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缺乏更新技术设备的能力。科技人才外流严重。随着世界工业的重大变化,科技信息、管理以及资金的密集程度都越来越高,而劳动力和原材料程度在相对减弱,这对于工业以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为优势而科技水平一般的印度来说是不利的。因此,印度的产业调整过程将延续至本世纪末。

5、 财政问题。 印度自建国以来一直奉行赤字财政的方针, 自从1950年度到现在,几乎年年有赤字,到1990年达7676亿卢比,占预算总开动的71.9%,经常预算由以前有盈余变为巨额赤字,完全扭转了靠经常预算结余填补资本预算赤字的状况,使本年度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2%,虽然印度政府渡过了外汇危机,采取了措施减少财政赤字,但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料看,印度1995年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将大大高于预计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的比率,尤其是预算赤字又回到1993 年的老路上去,当时的目标是5%,而实际却达到7%以上,高出两个多百分点,因此,印度政府在近期的财政问题调整不会取得明显效果。

印度目前面临的困难不少是属于社会政治方面的问题。首先,执政党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其次,种姓冲突和教派斗争很难平息,此外旁遮普邦的分裂主义和克什米尔人问题也长期不决。这些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印度经济发展,但应该看到,印度经过40多年来的发展,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市场机制和金融体系比较完备,农业经济也比较稳定。在印度大中城市里,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达到2亿人左右。所以,从目前印度的经济形势来看,仍算比较稳定的。

印度经济改革的新举措

印度政府自1991年6月以来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把80 年代以来的经济改革推向纵深,标志着彻底抛弃尼赫鲁家族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半封闭的经济走向全面开放。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印度经济发展的分水岭。目前,印度除了加快贸易、工业、农业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外,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把发展重点由完全依靠外资带动经济发展转变为利用外资来加快本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调整利用外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并加快制定了新技术政策,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外资政策

印度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印度政府主要利用外国贷款,而使外债负担沉重,由于向外资提供了本国企业所不可能得到的优越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国工商业发展。因此,政府对外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

首先,印度利用外资基本原则是自力更生,一般地讲,外资流量可以保持,但必须逐渐消除对外援的依赖,在五年计划的文件中明确写明,“外援是重要的,但必须自力更生地发展经济,以便能从自己的生产和储蓄中,获得足够数量的投资。”

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是印度利用外资的另一个原则,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对外商投资的规模、领域、红利及股息采取了较为严格的控制,以避免外资过分地控制印度经济。印度政府虽然欢迎外国人在基建方面投资,但绝不允许他们插手文化上敏感的领域如教育和宗教。

印度重视外国投资,积极争取优惠贷款,迫不得已使用商业贷款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因此,商业贷款在印度的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仅占15%。在使用外国贷款中,着重是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比例维持在2:8之间,在中长期贷款中,又以年期在3年以上的长期贷款为主,占90%以上。四十年来,印度共获得总额600 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商业贷款116亿美元,外国私人投资16亿美元,印侨存款95 亿美元,共计约800亿美元。九十年代以来,拉奥政府全面优化投资环境, 积极吸引外商投资,1994年共批准外国投资近50亿美元。政府的国外借款从80年代平均每年借款60亿美元减少到1994年的30亿美元。印度根据本国经济的优势和发展战略的需要,明确规定了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外资投向的行为,并作统一规划,以本国的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把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投入在基本建设和农业、交通运输等方面。在抵偿贸易逆差方面,一般借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因而印度的外资政策比较合理。

(二)贸易政策

首先通过对国际贸易环境出台的是卢比贬值约20%,印度储备银行连续对西方主要货币贬值8.43—9.58%和10.58—10.96%,贬值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和抑制进口需求,缩小国际收支逆差,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是广泛采用补充许可证制,使进口和出口相联系,出口商品可以自动将出口所得外汇的50%用于进口,以前只部分地实施这种制度,并且留成外汇为5—20%,其次, 出口商预先进口许可证制将继续有效,但将外汇配额由10%提高到20%,取消了出口现金补偿计划,以及力图在3—5年内使卢比成为可兑换货币。

在国外贸易政策上做了较大调整

1、鼓励发展私营企业,规定:

(1)除与国防和战略有关部门外,一律向私营开放;(2)除汽车、食糖、香烟、彩电、录像机、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少数产品外,一律免除生产许可证;(3)取消构成垄断企业的资产限额, 使一大批垄断企业的扩大生产、多样化和兼并免受政府干预。改善国营企业经营和实行部分私有化,在国营企业中推广“备忘录”制度,由企业与有关部门签订协议,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政府干预,部分盈利企业将向互助基金、金融机构职工和公众出售20%的股票,使国家收回部分资金和增强企业活力。亏损企业将交给工业和金融重建局确定扶持或关停并转。

2、鼓励外商投资,规定在车辆、化工、药品、建材等34 个领域的外商投资持股率可达51%,100%的出口企业外商可以独资; 签订技术合作协定不必得到政府批准;成立“特别许可局”专门招揽大跨国公司对印度投资,以改变每年外商投资不足2亿美元的落后状态。

(三)科技政策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是印度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国家实力,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制订了一项“新技术政策”,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解决当前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以使科技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

第一,科技需求密切地与经济相结合。科技政策要配合新的贸易政策,克服科研机构、大学和工业脱节的弊端;加强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和研究人员三者之间的联系,企业须有偿使用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鼓励科研创收和实现经济自立;鼓励企业家把科研成果商品化。

第二,确定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当前急需又难以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和能使产品更新换代的技术;能广泛用于小企业和传统手工业的新技术;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技术;先进工业制造技术及电子化、自动力等升级换代技术。

第三,开发科技人才资源,增强科技人员数量,在本世纪末实现科技人员翻番。调整从事科学、技术人员的结构,增强技术人员的比例;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技能,普及职业教育,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创造奖励发明的气氛。

第四,加强科研机构的管理。根据国内经济情况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调整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和任务;建立推动科研机构与工业紧密联系机制;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发挥综合优势。

第五,对技术引进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于政府鼓励优先发展产业和出口型企业在技术引进中所发生的特许权使用费和技术服务费,如果得到中央政府的许可,可以予以全部免税,如果政府与外国技术合作者的所在国政府曾签署过双边国家税收协定,则外国技术服务费可按双边协议规定的税率来纳税;允许印度公司因购买国外专利或专有技术等所发生的费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加以抵扣。

印度的经济改革得到美、日、欧等国的支持,印度将更多地依靠这些国家,同时强调自力更生,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另外,经济改革得到国内中层阶级的支持,他们希望政府取消对私营和外资的一切限制,把经济改革进行到底。因此,印度的经济将连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标签:;  ;  ;  

印度加快实施新经济战略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