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P在中国应用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DRP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外DRP在中国的不适用性
从所看到的国外资料[1][2][3]来看,国外的DRP的研究和应用多仅限于生产企业末端产品的发送,即把企业生产的产品发送到各配送点或配送网点(由多级配送点所组成的一个配送系统)。因此这就意味着这样的DRP只适用于这样的应用环境:
1.大型或超大型的生产企业,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产量高,商品多,市场面广,才有可能专门将其产品在大范围内实行专门的大规模的配送,而且有自己专门的配送系统;
2.系统只考虑送货,不考虑进货。这就意味着货源是无限的,任何时候需要多少都可以得到满足;
3.系统应用立足于生产企业。整个应用只考虑了生产企业送货对配送点需求的满足性。没有考虑企业的能力和经济效益,特别是没有考虑配送点本身的能力和效益。
显然,这样的应用环境在中国现在还不存在。这是因为:
1.中国有大型超大型企业。但是中国由于地域辽阔,大多数送外地的货物不是以配送形式发送,而是以火车长途作业运输的形式发送。只有本地局部范围内的货物才用配送形式发送。而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也没有自己的专门的配送网络系统。而是送到专业的或综合的物资流通企业或商场(我们在这里且把他们统称为流通中心,或者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去,由他们再组织销售或向下一级的配送。因此在中国开展配送的主体,主要是流通企业(我们且称之为配送中心),由此运行DRP的利益主体也应当是这些配送中心。即使有些生产企业能够开展配送,有自己的配送系统,则当他开展配送时,其功能也与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是基本一样(这时其生产功能就弱化成配送中心的进货功能)的。根据这种考虑,应用DRP,不能完全立足于生产企业,而应立足于配送中心。
2.配送中心的功能与生产企业不同。生产企业只考虑送货,而配送中心不但考虑送货,还要考虑进货,要根据送货需求来有计划地组织进货,控制库存,提高经济效益。在今天的中国,这样的功能才是现实的、科学的。这样的功能,在中国主要是流通企业在担任,但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担任,条件是生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订货单)来组织生产,即根据需求来控制生产、控制库存,以提高经济效益。
3.既然DRP的应用应当立足于配送中心,那就应当根据配送中心的业务需要和经济效益需要来设计DRP的原理和功能。配送中心的业务,不但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按时送货,还要根据库存情况组织进货,既要保障用户需求,还要进行科学的订货进货、控制库存,提高经济效益。在配送中心,一般还要根据自己的运输能力、仓储能力来组织送货和进货,在组织运输时还要考虑物流优化方法,以提高运输经济效益。
根据这样的考虑,我们认为,DRP的原理和功能应当进行如下改变:
1.应当立足于配送中心,而不是立足于生产企业来设计DRP的原理和功能。
2.DRP的功能,不能只是送货,还要增加进货的功能。比较理想的DRP还应当增加库存控制和物流优化的功能,考虑配送中心的能力和经济效益。
二、DRP的原理和功能设计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把DRP的原理和功能设计成两种类型,用DRPⅠ和DRPⅡ来描述。DRPⅠ是基本DRP,其功能设计为除具有送货功能外,还有进货功能。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即根据用户的订货合同、提货单或进行的市场预测而形成的社会需求文件D(t),再根据自己仓库的库存文件及在途文件,再根据供应商及其货源文件,形成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S(t)和进货计划P(t)。
DRPⅡ是高级的DRP。其功能除具有送货和进货功能之外,还有物流能力计划、库存控制、物流优化和成本核算功能等。其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它是根据社会需求文件,又根据库存文件、在途文件、供应商资料文件,此外还需要输入现有物流能力文件(包括运输能力和仓储能力)、单位成本文件,还需要输入库存控制和物流优化模型,这样由DRPⅡ形成运输计划(包括送货计划和进货计划,根据运力情况和物流优化方案统一组织运输),物流能力计划和成本效益文件。
可以看出,DRPⅡ更贴近现代配送中心的实际业务情况。他们每天都根据用户的需求情况派车送货,库存不够时,组织订货进货,订货进货时,要考虑库存量控制的问题,组织运输时,要考虑降低成本、节省车次、走最短路径等物流优化问题,最后还要考虑成本核算、经济效益的问题。这些东西都在DRP中得到了很好的考虑。因此这样设计出的DRP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DRP的应用
DRP主要在以下二类企业中应用:
1.流通企业:特别是一些含有物流业务的企业,如储运公司、配送中心、流通中心等。这些企业最基本的特征,是它们必然有储存和运输的业务,也就是有进货或送货的业务,或者还有销售业务。
2.生产企业: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交给流通企业去销售,自己没有销售和配送网络。但是有的生产企业,特别是大型生产企业,有自己的销售配送网络和储运设施。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完全自己销售,或部分自己销售,部分交流通企业销售。这样的生产企业的流通部门可以看成是一个流通中心。他们可以把生产出来的成品的入库看成是进货,他们根据销售、库存情况组织送货和进货,因此也可以应用DRP。
具体DRP的应用方法原理可以用图3的例子说明。为简单起见,这里只举出DRPⅠ的应用。表中的第一行就是社会需求文件,这里给出了某种物资A01在未来8天内每天用户的需求量。第三行是其库存文件,其中期初库存量是500。第二行是送货在途文件,第一天有100的送货在途到达用户。所以第一天用户的需求量100可由在途物资满足,于是第一天末的库存量还是500。第二天用户需求120,这要从库存中送货。库存量减少120,因而库存量应该为380。但是第二天有一个300的进货在途到达仓库(见第四行),所以库存量又变为680。第三天需求90。所以库存量变为590,第四天需求110,库存量变为480。……,第七天需求80,库存量应变为180,降到了安全库存量以下。这时应该安排订货物资到达且入库。由于订货批量是300,所以应该安排300的到货计划量(见第五行)。所以库存量应该升到480。第八天需求120,所以库存量下降到360。以上是库存量的变化。根据以上情况制定送货计划和订货进货计划如下:
送货计划(第七行)是根据每天的需求计划(第一行)和送货提前期来制定。第一天的需求已由送货在途满足,不需另外再送货。第二天的需求量为120,送货提前期为1天,为满足第二天的用户需求在第二天得到满足,所以要提前到第一天装车起运,所以第一天需送货装车120。同样第三天需求的90,要在第二天起运,所以第二天计划送货90。……,依此类推,都是把某一天的需求量提前一个送货提前期而得到送货计划(第七行)。
订货进货计划是这样制定的:把进货到货计划(第五行)提前一个进货提前期而得到订货进货计划(第六行)。因为只有一个第七天需要到货300,而进货提前是2天,所以订货进货应提前到第五天,因为订货批量为300,所以第五天应该订货进货300。这样就得到一个完整的订货进货计划(第五行),是向中心供应点订货进货(由供应商资源文件确定)。
以上简略地说明了DRPⅠ的应用方法原理。DRPⅡ的应用方法原理也是类似的,只是增加了一些物流能力、成本以及库存控制和物流优化模型的输入和运算,得出的结果也更多而已。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详见参考文献[4])。
DRP的运行都是由计算机来实现的。计算机高效准确的计划,为DRP的运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由以上可以看出,这样设计出来的DRP,无论从原理到应用,是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也是很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