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办法研究论文_丁佐辉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办法研究论文_丁佐辉

丁佐辉

捷宏润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0

摘要:造价预算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实现建设单位工程经济收益有关键的影响,但是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极易出现造价超预算问题,这不仅导致单位经济效益降低,甚至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危害,基于此,本文笔者就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办法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

一、工程造价的概念

工程造价指的是工程建设项目从项目的准备阶段直到项目投入使用阶段所需要花费的费用总额。工程造价对于工程参建的各方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投资企业来说,工程预算是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依据,如果预算控制的好,那么企业得到的利润就高,如果控制的不好,企业可能会造成亏损;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预算是施工企业承包工程,获得经济效益的依据,如果工程项目需要的人工、机械和材料的成本不变,那么工程预算越高,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越高。工程项目与其他的商品相比较,具有单一性和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工程造价也各不相同。即便是一模一样的两个工程,工程造价也不相同。当前我国的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在建筑工程领域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材料和工艺,建筑工程造价需要相关的定额,在缺乏定额的情况下需要适应时代,作出相关的调整,避免企业的利益受到亏损。所以造价人员应当紧跟市场变化,熟悉现场施工的相关流程,提高编制预算的能力,避免出现较大的偏差。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对工程情况不了解

相关的预算人员并不了解工程的实际状况,并且在对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未到现场进行勘察,并不了解工程的实际状况,再加上自身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只是盲目的进行预算。此外,在编制的过程中因存在缺少项目及漏掉项目的状况,而后期审查出来时,工程已经结束,只能对存在于表面的问题进行观察,未认真了解前期所隐藏或者重新施工的工作,进而不能对实际的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导致工程的真实成本不清晰,因编制人员的疏漏,施工单位也没有及时找出问题,在施工的环节才发现成本超出了预算,而最终进行审计时,会出现实际费用要远远大于预算。

2.材料价格问题以及使用问题

建筑工程中原材料的成本占据工程造价中很大一部分,而且原材料的价格极易受到生产加工环境、国际市场以及需求量等各方面因素而产生波动,不能固定下来,所以会成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施工不合理、工程变更以及返工的情况,会浪费很多原材料,这也会导致造价超预算问题。

3.造价管理体系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工作,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极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造价预算的开始时期,一般都会将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市场风险等因素考虑进来,并进行一定的市场环境预测,而且会留出了相应的活动资金,但是仍然会因为造价预算体系自身的缺陷而发生造价超预算的问题。例如,很多建设单位的造价预算工作和造价控制工作是各自独立的,这种造价管理体系下各部门工作内容间协调配合严重不足,导致预算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控制工作缺乏参考依据,使得造价预算的控制无法有效地实现,进而出现了造价超预算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审核内容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审核工作是影响造价预算问题的因素之一。审核的意义是对已经形成的计划进行再次分析和改进,并总结经验。在预算完成后的审核,需要由有经验的人员或者造价审核的专业人员进行,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造价初步预算的合理性。在竣工结算时,也需要进行审核,以便为建设单位之后的项目工程造价预算提供参考。目前,很容易发生的审核内容问题主要出现在竣工结算阶段,此时审核资料主要包括施工合同、采购合同、预算材料、图纸分析和施工记录等,由于内容很多,再加上施工过程经手的人员较多,很容易出现内容缺失的情况,这样会使送审的材料失去其作用和价值,并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资金结算。

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办法

1.科学判断市场变化

造价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市场环境进行判断。市场环境的变化是进行造价预算管理的一个外部手段。在进行造价预算工作之前,需要先进行市场调研以及变化预测,特别是对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收集材料成本波动信息,而且在预算时应当留出一定的空间以避免造价超预算问题的发生。在建设过程中,预算人员也不能放松警惕,应该对市场环境继续研究,对工程材料以及设备的成本价格变化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和适当的预测,一旦发生超预算的情况,可以迅速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以降低造价成本。

2.细致设计施工方案

在预算之前,应该对建设施工中可能会用到的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测试与分析,综合考虑工程地点的环境和附近建筑,并与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探究,选择恰当的施工方式和技术,还要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工程造价方案。确定方案之后,要使用专业的勘测单位或人员进行审查和设计改良,之后还要经过可行性分析,确保方案能切实可行的实施;最后上报给单位领导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将通过审批的造价方案作为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和使用的依据,降低超预算而产生的问题。

3.有效管理施工过程

在造价管理工作中应贯穿到整个建设过程中,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造价预算管理,减少超预算问题的发生。在工程施工之前,需要综合分析施工的各方面条件,以便有效地管理造价成本,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①自然条件,即工程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②附近建筑,要对工程地区的其他建筑,如附近的工厂和居民建筑等进行研究分析;③环境情况,要熟悉当地生产材料的采购地点和品类;④施工条件,需要了解当地工程建设的技术条件。在建筑工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在施工现场的材料购买中,因此为了全面提升造价预算的有效管理,要做好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在整个建设工程,应落实造价预算管理,既要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又要在获得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管理施工造价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返工问题,以成本最小化完成建筑工程的要求。当进入到竣工结算时,竣工资料的收集对于管理造价预算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首先需要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工程的审核工作。在核算工程成本的时候需要进行细致认真地计算、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准确找到出现偏差的地方,并了解超预算的原因,以便于在之后的建筑工程中可以有针对性、有经验依据地进行优化和改进。

4.提高预算控制应急体系的完善性

施工周期长是建筑工程的普遍特征,但也正因如此,突发状况或突发事件普遍存在于整个施工中,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可抗拒性。针对这种情况,施工方构建健全的预算应急体系,增强建设预防机制,动态化管理控制超预算。只有确保预算控制应急体系的完整性才能严格制定工程造价的审批制度,充分结合有关政策的可行性,从而强化过程的具体管理。对造价超预算状况从根源处进行控制。

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促进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造价预算过程具有严谨性,尽可能降低出现超预算的概率,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从而为国内建筑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静.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51)

[2]林茵.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17(36)

[3]秦永刚.浅析土建工程预算控制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J].居舍,2018(36)

论文作者:丁佐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办法研究论文_丁佐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