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初探论文_郭晓明

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初探论文_郭晓明

郭晓明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小学 730913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与阅读能力的高低,可见识字教学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新课标更是强调扩大阅读量,这就意味着识字量更大。单从数量上看,一年级上册要求识字400个,下册要求识字550个,这个识字任务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还是很艰巨的。

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施者,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是我们小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也是一项挑战性任务。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及时总结完善,才能解决识字量这个困扰我们的难题。一年来,我初步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在预习中识字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帮助他们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重视这一点,首先我从预习入手,学生预习得好,上课就能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轻松容易。尤其是学生每天要认识12-14个字,通过先预习自主识字,一是为明天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是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预习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形成初步印象。

2.初步记住这些字的读音。

3.划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并读一读。

4.给这些生字找一个好朋友(组词)。

二、在课堂上交流

1.检查预习,评选出“出色小老师”。

课堂伊始,我采用“摘果子”“开火车”等不同形式检查预习情况。通过检查,我了解到了哪些生字易读错、哪些生字的字形学生容易混淆,同时也了解了学生的掌握情况。于是,我大胆放手,让读得准、记得快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评选出“出色小老师”。学生积极性很高,跃跃欲试,争着抢着把昨天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

2.“单轨小火车”纠正读音。

学生齐读虽然面大,但个体情况教师不好把握。“单轨小火车”这种形式能及时发现学生读音的正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读全对的小火车(组)将获得“快易通小火车”称号,在组长座位上放上标志,可促进学生互动竞争,力争上游。对没有全对的小火车(组),其他学生要当“修理工”,帮助正音,开完“小火车”。

3.开展识字方法交流会。

学生喜欢干的事就不会厌倦,而觉得是一种乐趣,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所以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方式识字。现在我的学生能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常见方法识字、比较字形,还能用猜一猜、编一编、联想等自创方法识字。通过交流活动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他们一个个像小记者一样询问别人,也阐述自己的发现和见解,通过班内互动,互相提高。

4.“双轨小火车”识字形。

在交流识字方法之后,学生基本记住了生字的音和形,这时就让他们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组词。老师怎样检查?学生如何交流?于是我设计了“双轨小火车”形式,这种活动参与的学生人数多,两列同学,一列读字音,一列组词,学生既复习了字的读音,又在其他小伙伴的帮助下丰富了词汇量。

5.“你说我猜”记结构。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你说我猜”这样一个游戏来巩固生字,熟记结构。“你”指学生,“我”指老师。这一环节中,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考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他们用不同的识字方法来解释生字让老师猜,也可以说明字的结构,还可以无声地表演动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完成了识字任务。

三、在复习中巩固生字

及时的复习能巩固所学知识,生字也不例外。在每天的午饭后,学生到校较早,有一定的空余时间,我把每天要写的字制成卡片,挂在教室内,由学习委员组织学生给生字找帽子(注音)、找朋友(组词),作业课上检查,评选“识字小能手”,记上一颗星。一月总结,评选出“识字月能手”,学期末评选出“识字小博士”,发给适当的奖品,激励学生。

四、在阅读中主动识字

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识字的数量和快慢也有不同,但通过有益的活动能进一步发掘潜能、提高效率。阅读便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活动。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又可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促进学生进一步去识字。我的做法是:老师事先搜集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篇幅短小的文章、故事或文章片段,开展阅读竞赛,或举办故事会,看谁读得最好、认的字多,最后评选出“小书迷”或“故事大王”。这种方法一举两得,学生不仅在阅读中识了字,还可引导学生从小喜爱课外读物,学会阅读,扩大知识面。

五、在生活中识字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是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母语文字。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的领域有多广阔,学习汉语的渠道就有多宽,可以说生活是知识的海洋。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空间识字,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学生可以利用的识字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校园里的墙报、社会上的广告牌、商品的标签、实物名称、各种图书、电脑等,都能成为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由于拓宽了学生识字的空间,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识字的主动性,扩大了识字量,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论文作者:郭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新课标下的识字教学初探论文_郭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