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论文_胡礼慧

成都市慢性病医院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83

【摘 要】目的 探究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在我院门诊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质量评分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门诊老年患者的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门诊;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门诊指医疗预防机构为尚未住院群众提供防治疾病的方式,涉及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健康检查、疫苗接种、孕妇产检、出院随访等方面内容,并且为某类疾病专门设立的门诊可称为“专科门诊”,例如:骨伤科门诊或心脏病门诊等[1]。按就诊者病情严重程度,门诊可分为急诊门诊、保健门诊及一般门诊。急诊门诊主要面向病情危重且需要快速诊疗服务的患者,力求分秒必争普遍24小时昼夜开放。保健门诊主要提供婴幼儿保健门诊、防癌普查、围产期保健、疫苗接种、婚前检查、疾病普查、健康咨询及预防性检查等服务[2]。一般门诊主要面向自觉或他觉躯体精神存在异常表现的自发就诊人群,病情普遍较为轻微且可接受等待。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门诊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在我院门诊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0,最小及最大年龄分别为73及55岁,中位数年龄(67.1±5.3)岁;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21,最小及最大年龄分别为72及56岁,中位数年龄(66.6±5.1)岁。根据以上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患者对比不明显(P>0.05),存在对比研究的价值。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即:(1)入院教育;我国大部分老年患者缺乏基础疾病知识或不熟悉就医环境,在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积极与老年患者沟通,讲解病房管理制度,保持病房内安静整洁,控制病房内温度及湿度,保证设备处于应急状态。(2)心理干预;老年患者受疾病困扰往往身心俱疲,心理状态较为悲观,存在不同程度的用药抵触情绪,治疗依从度差。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鼓励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及疼痛,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度。(3)输液护理;护理人员实行责任制仔细检查老年患者药物注射单、药物类型及病历,核对老年患者基本信息,并且除输入脂肪乳或甘露醇等药物使用8号枕头外,其他药物均使用5.5号针头减轻老年患者输液疼痛感,不影响输液速度。

1.3判定标准

发放我院自行研发的护理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统计两组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3]。其中,护理满意度可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梯度,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100%;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服务态度、穿刺手法、拔针手法及熟练程度4个评估指标,采取10分制,分数越高意味着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在计量资料方面,采取( )加以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在计数资料方面,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本次两组之间数据对比采取比χ2进行检验,如果P值低于0.05,代表两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备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受老年患者特殊性的影响,老年患者年龄普遍超过55岁,其机体功能处于衰退阶段,一旦遭受疾病困扰往往身心俱疲,具有悲观、孤独、失落、嫉妒、忧郁及期望值过高等鲜明心理特点,客观上加剧门诊工作难度[4]。护理干预指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工作原则实行基础护理流程贯彻护理责任制提供患者全面医疗护理服务的工作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护理干预具有预见性、计划性及针对性等鲜明优势,以人性化角度为出发点,促使老年患者明确护理任务鼓励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广泛参与护理流程,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逐步形成主动参与及主动护理的工作模式。

综上所述:在护理门诊老年患者的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金香兰.浅谈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01(13):113.

[2]刘淑刚.老年患者门诊输液治疗期间给予安全护理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8(11):82.

[3]刘开燕.老年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5(02):148-149.

[4]李世艳.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60(16):310.

论文作者:胡礼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论文_胡礼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