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亏损国有工业企业的现状与特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业企业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的基本情况
我们选取亏损额、亏损面、亏损率(即亏损企业亏损额与盈利企业盈利额之比)三个指标来描述企业亏损。1986年~1996年乡及乡以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亏损情况分析如下:从亏损额看, 1988 年只有106.57亿元,1989年上升为234.05亿元,上升了119.62个百分点;1990年更急剧上升为453.68亿元,是1988年的4.26倍,是1989年的1.94倍。到1995年和1996年,亏损额更高达883.08亿元和1233.86亿元。 从亏损面看,1988年只有11.66%,1989年上升为15.89%,上升了4.23个百分点;1990年为21.07%,比1988年上升9.41个百分点,即上升了80.70%,至1995年和1996年亏损面高达21.44%和23.3%。从亏损率看, 1988年为 8.22%,1989年为18.96%,上升了10.74个百分点;1990 年为44.76%,比1988年上升了36.54个百分点,即上升445 %。 到1995 年和1996年,亏损率则升高到34.5%和46.42%(1995年和1996 年的亏损额为月报累计数)。
1986年~1996年间,企业亏损表现出如下特点:(1 )企业整体的亏损状况处于或快或慢的稳定上升过程中。1986年~1988年和1991年~1994年是亏损的平稳增长期。这期间企业的亏损额、亏损面和亏损率三个指标的增长相对缓慢。与1986年~1988年期间相比,1991年~1994年期间的亏损增长是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上运行的。1989年~1990年和1995年~1996年是亏损的高速增长期。1990年和1991年两年的亏损面和亏损率突然奇高,是因为国内进行了大幅度的国民经济调整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制裁所致。1995年~1996年期间的亏损的高速增长或许是由于企业改革进入深层次后,各方面矛盾更集中更突出地由亏损指标反映出来的缘故。总之,一个基本的结论是:企业亏损的程度在加重。(2 )企业亏损与工业增长速度原有的负相关关系已经不很明显。1988年以前,在工业高速增长时,企业亏损较大幅度下降,而工业增长减速时,企业亏损较大幅度上升,二者的负相关关系非常明显。但是,从1990年甚至包括1988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我国工业生产从1991年步入正常增长阶段后,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长速度。1991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0597.45亿元,比1990年的16793.12亿元增长22.65%;1992年为25866.33亿元,比1991年增长25.58 %; 1993 年为38084.13亿元,比1992年增长47.23%;1994年为42398.57 亿元, 比1993年增长11.32%;1995年为52936.21亿元,比1994年增长24.85%。但即使在这样高的增长速度下,企业亏损状况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趋于好转,从亏损额看,反而日趋严重。这就表明,现在已经不能把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解决企业亏损问题的办法了。或者,至少可以说,已经不能作为主要办法了。
二、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的基本情况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78年~1996年亏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1978年~1996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亏损非常明显地区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1988年和1989年~1996年。前一阶段,企业亏损额很小、亏损率很低,而后一阶段则亏损额很大、亏损率也很高。 1978 年~1988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年均亏损额为44.99亿元,而1989 年~1996年间的这一数字为433.47亿元,是上一期的9.63倍。从亏损面来看,1978年~1988年的年平均值为15.40%,而1989年~1996年为27.96%,比上一期高12.56个百分点。从亏损率来看,1978年~1988 年的年平均值为6.32%而1989年~1996年为41.9%,比上一期高35.58 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就整体而言,1978年~1988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亏损问题并不十分突出,而1989年~1996年则不同,这一问题非常突出。我们将把1988年以后的亏损状况作为分析重点。
1988年~1996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亏损情况同同期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持续上升的基本态势是一致的。尽管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率都比同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要高。但是,从亏损额看, 国有企业占全部亏损的比例则基本保持不变。 这一比例1980年为76.87%,1989年为76.99%,1990年为76.87%。 而且从1993年开始稳定地下降。1993年这一比例为70.85%,1994年为62.48 %,1995年为61.22%,1996年为58.90%。另外,1988年~1996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亏损额平均增长速度为27.45%, 而同期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为31.27%,比国有企业高出3.82个百分点。 这表明,同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在这段时间的亏损并不是更为严重。如果考虑到这段时间有不少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合资和公司制改组,这个结论就更为明显。当然,另外二个减亏的因素也不能忽视:一是有一批严重亏损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已经退出国有企业行列;二是一批大型国有能源等企业的产品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国有工业企业亏损的情况,下面看一下亏损的分布。
1.地区分布。1988年,亏损额位居前10位的辽宁、河北、四川、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湖南、江西、陕西省共亏53.49亿元, 占全部亏损额的65.30%;位居前3位的辽宁、河北、四川省共亏23.49 亿元,占28.67%;位居前5位的辽、冀、川、鲁、豫共亏34.33亿元,占41.91%。
1990年,亏损额位居前10位的辽宁、河北、山东、黑龙江、河南、四川、广东、湖南、吉林、山西省共亏219.56 亿元, 占全部亏损额的62.95%;位居前3位的辽、冀、鲁共亏89.69亿元,占25.72%;位居前5位的辽、冀、鲁、黑、豫共亏136.09亿元,占39.02%。
1992年,亏损额位居前10位的辽宁、山东、黑龙江、四川、河北、河南、北京、广东、湖南、吉林省共亏240.06亿元,占全部亏损额的65%;位居前3位的辽、鲁、黑共亏96.24亿元,占26.06%;位居前5位的辽、鲁、黑、川、冀共亏148.53亿元,占40.22%。
1994年,亏损额位居前10位的黑龙江、辽宁、四川、湖南、广东、吉林、山东、江苏、上海、河北省共亏286.96 亿元, 占全部亏损额的59.46%;位居前3位的黑、辽、川共亏130.34亿元,占27.01%; 位居前5位的黑、辽、川、湘、粤共亏184.97亿元,占38.33%。
1996年,亏损额位居前10位的四川、辽宁、广东、吉林、陕西、黑龙江、湖南、江苏、湖北、山东省共亏423.93 亿元, 占全部亏损额的58.33%;位居前3位的川、辽、粤共亏173.41亿元,占23.86%; 位居前5位的川、辽、粤、吉、陕共亏252.87亿元,占34.80%。
可见,亏损额是相当集中的,主要集中在几个经济大省,但沿海地区的沪、苏、浙除外。亏损额位居前10位的省(市区)占全部亏损额的比例稳定地在60%左右。但是,除去个别年份(如1992年),我们可看到,亏损额在省区间的集中度在下降,无论前10位、前3位还是前5位的省区的亏损总额占全部亏损额的比重都在下降。 如1988 年亏损额居前10位的省(市区)占全部亏损额的65.30%,到1996年下降为58.33%,下降了 6.97个百分点。1988年亏损额居前3位的省区占全部亏损额的28.67%,到1996年下降为23.86%,下降了4.81个百分点。可见,省(市区)间在亏损额上的差距在缩小。
按亏损面排序的各省亏损情况同按亏损额排序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不少经济不发达的省区(如西藏、海南、青海、新疆、贵州)的亏损面很高。另外,辽、吉、黑、川、湘、皖等省的亏损面也很大,以亏损面表示的亏损状况同由亏损额表示的亏损状况基本一致。但从1994年、1996年两年的情况看,辽、吉、黑等东三省企业按亏损面的排序逐渐降低,亏损状况似乎有所好转。东北三省的平均排序从1990年的4.33位稳定降低到1996年的第8位。 而海南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区则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首先,1992年以前,以辽、吉、黑为代表的几个经济大省,无论是亏损额、亏损面,还是亏损率,排位都很靠前,反映了它们亏损比较严重。但1992年以后,这些省区的亏损面和亏损率都大大下降。从亏损率看,1994年东北三省中只有吉林排在第8位,1996年只有吉林排在第5位。其次,经济不发达省区虽然亏损额的绝对数量不大(因为经济规模小),但其亏损面、亏损率却很高。而且1992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的省区占按亏损率排序前10位中的绝大多数。1994年,排前5 位的是西部地区的陕西、新疆、青海、西藏和宁夏,1996年排序前4位的是青海、 新疆、陕西和海南等省区。显然,经过几年的发展,亏损的重心已从东部地区转向了中西部地区。西北五省区亏损状况越来越严重。
2.行业分布。1988年,10大亏损行业共亏损69.72亿元, 占全部亏损的85.11%;1990年亏272.78亿元,占78.21%;1991年亏286.63亿元,占78.10%;1992年亏305.75亿元,占82.80%。1993年行业分类修改后,该年亏304.08亿元,占67.18%;1994年亏298.16亿元,占61.78%;1995年亏397.14亿元,占62.09%。10 大亏损行业亏损额占了全部亏损的绝大部分,但所占比重有所降低。这表明,企业亏损在向更多的行业“扩散”。
1988年,前3大亏损行业共亏47.88亿元,占全部亏损的58.45%;1990年亏157.5亿元,占45.16%;1991年亏159.25亿元,占43.39 %;1992年亏 182.3亿元,占49.37%。1993年行业分类修改后,该年亏145.55亿元,占32.16%;1994年亏132.19亿元,占27.39%;1995年亏191.32亿元,占29.91%。3 大亏损行业亏损额虽然也占了全部亏损额的很高比重,但比重也下降了,而且幅度很大(特别1991年同1988年比,下降15.06个百分点;1994年同1993年比,下降了4.77个百分点) 。这同样表明,企业亏损在向更多的行业“扩散”。
表11988年~1995年10大亏损行业(亏损额)
1988年 煤炭 石油 电力 机械
食品
煤气 建材 化学
1990年 煤炭 石油 机械 纺织
食品
电力 化学 建材
1991年 煤炭 石油 纺织 机械
食品
烟草 电力 化学
1992年 煤炭 石油 食品 机械
纺织
电力 化学 烟草
1993年 纺织 煤炭 化学 电力
石油
食加 专设 食制
1994年 纺织 煤炭 电力 化学
交设
食加 专设 建材
1995年 纺织 电力 建材 交设 黑金属 专设 普机 化学
1988年 烟草 纺织
1990年 黑金属 饮料
1991年 建材 黑金属
1992年 煤气
建材
1993年 普机
饮料
1994年 普机
饮料
1995年 煤炭
电子
注:1993年后按新的分类标准计算。
我们再看一看,亏损在向哪些行业扩散。
首先当然是向10大行业以外的行业扩散。但这种扩散份额不是很大。行业分类修改前,比如1991年10大行业亏损占全部亏损的比重最低,但也占78.10%,同1988年相比,下降了7.01个百分点。 行业分类修改后,1994年10大行业亏损占全部亏损的比重最低,但也占61.78%, 同1993年相比,下降了5.4个百分点。因此,重点是10 大行业内部的变化。
上面曾指出,行业分类修改前,3 大行业亏损额占全部亏损额比重1991年比1988年下降了15.06个百分点。 行业分类修改后, 1994 年比1993年下降了4.77个百分点。其他年份虽然下降比例没有这样大,但也很显著。这表明,亏损额在向3大行业以外转移。
我们计算了前5大亏损行业亏损额占全部亏损额的比重, 发现亏损额也在向5大行业以外转移。1988年5大行业亏损额占全部亏损额的比重为70.92%。1990年下降到59.71%,下降了11.21个百分点。1991 年为58.50%,下降了12.42个百分点。1992年为63.81%,下降了7.11 个百分点。1993年行业分类修改后,该指标为49.21%。1994年为39.93%,下降了9.28个百分点。1995年为41.54%,下降了7.67个百分点。
对于10大亏损行业,我们还可以作这样的分类:一是煤炭、石油、电力、煤气等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等“政策性”亏损行业;二是纺织、机械、建材、食品(其中有一部分是政策性亏损)、化工、烟草、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等“非政策”亏损行业。作这种划分后,计算表明,1988年第一类亏损为50.95亿元,占全部亏损额的62.19%,第二类亏损为18.77亿元,占22.91%;1990年相应的数字为136.65亿元,占39.18%和136亿元,占39.03%;1991年相应的数字为137.97亿元,占37.59%和148.66亿元,占40.51%;1992年相应的数字为186.57亿元,占50.52%和119.18亿元,占32.3%;1993年相应的数字为124.69亿元,占27.55%和179.39亿元,占39.63%;1994年相应的数字为82.9亿元,占17.18%和215.26亿元,占44.61%;1995年相应的数字为89.58 亿元,占14.01%和307.56亿元,占48.09%。可见,除1992年外,1993年以前,第一类亏损的绝对数额在上升的同时,所占比重大大下降。而第二类亏损则是绝对数额和所占比重均大幅度上升。1993年以后,第一类亏损不论是亏损的绝对数额还是所占比重都大大降低。而第二类亏损同1993年前一样,亏损绝对数额与所占比重仍大幅度上升。这表明,企业亏损在向第二类型集中,企业亏损在向纺织、机械、食品、饮料等行业“扩散”,这些行业的“非政策”亏损已成为亏损的主要部分。
从表1可知,从1993年开始, 纺织业已取代煤炭业成为第一大亏损行业。煤炭、石油业的排序1993年后逐年下降,到1995年,煤炭业退居第9位,而石油业更退至前10位之外。与煤炭、石油行业相反, 电力业的排序则稳定上升,从1991年的第7位逐年攀升到1995年的第2位。机械行业则较为稳定,处于排序中第3、4名的位置。
表2 1988年~1995年10大亏损行业(亏损面)
1988年 煤炭 石油
煤气
烟草
饮料
有色矿 建材矿
1990年 石油 煤炭 木加工 饮料
纺织烟草煤气
1991年 烟草 石油
纺织
煤炭 木加工
饮料
黑金属
1992年 石油 煤炭
烟草
纺织
煤气饮料
木加工
1993年 皮革 食制
纺织
煤气
饮料造纸化学
1994年 煤气 皮革
饮料
造纸
食制纺织橡胶
1995年 煤气 纺织
皮革
木材
饮料
黑金加
食制
1988年 黑色矿 橡胶 建材
1990年 黑金属 建材 家具
1991年
有色
化学 家具
1992年 有色矿 食品 家具
1993年
武器
塑料 橡胶
1994年 木加工 塑料 电子
1995年
电子
家具 橡胶
比较表1和表2,按两个标准衡量,1988年亏损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煤炭、石油、煤气、烟草、建材;相反,电力、机械、食品等虽然亏损额较大,但亏损面并不很大。
1990年,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煤炭、石油、纺织、建材、黑金属、饮料行业;机械、食品、电力、化学等虽亏损额较大,但亏损面不太大。
1991年,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煤炭、石油、烟草、纺织、化学、黑金属;机械、食品、电力、建材等则不重合。
1992年,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煤炭、石油、食品、纺织、烟草、煤气;机械、电力、化学、建材等则不重合。
1993年,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纺织、化学、食制、饮料;煤炭、电力、石油、食加、专设、普机等则不重合。
1994年,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纺织、饮料;煤炭、电力、化学、交设、食加、专设、建材、普机等则不重合。
1995年,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纺织、黑金属、电子;电力、建材、交设、专设、普机、化学等则不重合。
也就是说,1988年~1992年,亏损额、亏损面都比较大的行业是煤炭、石油、建材等。1993年后,化学、食品、电子等行业的重合度较大。而纺织、饮料、黑金属等行业在整个1988年~1995年期间亏损重合度都较高。煤炭、石油等行业1992年后亏损状况显著改善,主要地由于能源、原材料的价格调整和这些企业深化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从亏损面看,1992年后石油、煤炭行业的排序大大下降,没有进入前10位。大量竞争性行业,如纺织、食品、饮料、电子等由于经营环境日趋严峻,竞争更加剧烈而使亏损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比较表1及表3,可以看出,按这两个标准衡量,亏损重合度比较大的行业是:1988年为煤炭、石油、电力、煤气、烟草;机械、食品、建材、化学等虽然亏损额较大,但亏损率不是很大。
1990年亏损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煤炭、石油、机械、纺织、饮料;食品、电力、化学、建材、黑金属则不重合。
表3 1988年~1995年10大亏损行业(亏损率)
1988年 煤炭 煤气
石油烟草
建材矿 有色矿 电力
1990年 煤炭 石油 木加工
煤气家具烟草
饮料
1991年 煤炭 烟草 木加工
煤气家具石油
纺织
1992年 煤炭 煤气
石油
木加工
纺织烟草
食品
1993年 纺织 煤炭
石油食制饮料其他
皮革
1994年 煤气 皮革 木加工
仪器食制纺织
塑料
1995年 煤气 纺织 黑色矿
皮革
木加工
仪器
服装
1988年 自来水 饮料 黑色矿
1990年
木材 纺织
机械
1991年
机械 饮料
食品
1992年
家具 有色矿 机械
1993年
煤气 仪器
家具
1994年
橡胶 黑色矿 专设
1995年
专设 非金矿 橡胶
1991年亏损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煤炭、石油、纺织、机械、烟草;食品、电力、化学、建材、黑金属则不重合。
1992年亏损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煤炭、石油、食品、机械、纺织、烟草、煤气;只有电力、化学、建材不重合。
1993年亏损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纺织、煤炭、石油、食制;化学、电力、食加、专设、普机、饮料不重合。
1994年亏损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纺织、专设;煤炭、电力、化学、交设、食加、建材、普机、饮料则不重合。
1995年亏损重合度比较大的是纺织、专设;电力、建材、交设、黑金属、普机、化学、煤炭、电子则不重合。
也就是说,煤炭、石油、煤气等行业1988年~1993年亏损额与亏损率都比较大。1993年后,煤炭、石油行业在亏损额下降的同时,按亏损率排序也持续下降,至1995年已退至前10名之外。纺织、机械、食品等从1988年至1995年一直是重合度较大的行业。尤其是纺织、机械行业(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设备制造、普通机械设备制造等),1990年~1995年按亏损额和亏损率排序都十分靠前。另外,电力行业虽然亏损额上升很快,但其亏损面和亏损率都不大。
3.其他分布。首先,看亏损在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中的分布。从亏损额看,1988年~1995年中央企业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地方企业则呈上升趋势。1988年,中央企业亏损额占全部企业亏损额的49.61 %,1990年则为38.31%,1991年为40.93%,1992年为50.13%,1993 年为34.26%,1994年为26.74%,1995年为24.19%。地方企业则为50.39%,61.69%,59.07%,49.87%,65.74%,73.26%和75.81%。特别是县(旗)属国有企业亏损额上升幅度更大,1988年只占9.16%,1993年则为18.84%,1994年为19.69%,1995年则为20.08%。
从亏损面看,除1988年中央企业为14.06%,高于地方企业外, 其他年份都是地方企业高于中央企业。如1993年~1995年,中央企业的亏损面分别为:23.71%、29.86%、32.55%, 而地方企业的亏损面依次为:29.04%、30.95%、33.82%。 非县(旗)属企业亏损面也高于县(旗)属企业。如1995年非县(旗)属企业亏损面为67.85%, 而县(旗)属企业仅为32.15%。
从亏损率看,1993年以前,基本上是中央企业高于地方企业。但从1993年开始地方企业高于中央企业且亏损愈加严重。1993年,中央企业的亏损率为34.88%,而地方企业为36.06%。1994年和1995年相应的数字为20.11%、52.78%;24.32%、72.48%。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的亏损率差距从1993年的1.18个百分点扩大到1994年的32.67 个百分点和1995年的48.16个百分点。而且,县(旗)属企业的亏损率在1993 年~1995年中分别为:75.37%、59.29%和67.79%, 是造成地方企业亏损率过高的主要原因。
其次看亏损在轻重工业间的分布。
从亏损额看,1988年~1995年,重工业比轻工业亏损多,但轻工业亏损增加幅度比重工业大。1988年,轻工业亏15.31亿元,1990 年上升为108.15亿元,是1988年的7.06倍;1993年为184.79亿元,是1988年的12.07倍;1995年为253.10亿元,是1988年的16.53倍。1988年,重工业亏66.60亿元,1990年上升为240.60亿元,是1988年的3.61倍;1993 年为267.84亿元,是1988年的4.02倍;1995年为386.47亿元,是1988年的5.8倍。这样, 轻工业的亏损额在整个国有工业企业亏损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从1988年的18.69%增加到1990年的31.01%和1993年以来的40%左右。1993年~1995年间亏损在轻重工业间基本上是四六开。
在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亏损多于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亏损,大体占轻工业总亏损额的70%~80%左右。1988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亏损为10.74亿元,1990年为82.08 亿元,1991 年为97.98亿元,1992年为95.11亿元,1993年为137.92亿元,1994年为135.91亿元,1995年为188.65亿元。1988年,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亏损为4.58亿元,1990年为26.07亿元,1991年为25.60亿元,1992年为23.12亿元,1993年为46.88亿元,1994年为58.40亿元,1995年为64.45 亿元。
在重工业中,亏损在采掘、原料和加工工业间的分布状况近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3年以前,采掘工业是亏损的大头。1990年采掘工业亏损127.17亿元,1993年为101.89亿元。而这两年原料工业亏损仅为50.50亿元和77.56亿元,加工工业仅为62.93亿元和88.41亿元。1994年后,加工工业一跃成为重工业中的亏损大头。1994年和1995年,加工工业亏损分别为126.35亿元和175.21亿元。原料工业紧随其后,亏97.50 亿元和159.49亿元。总之,1988年~1995年,采掘工业亏损的绝对额呈下降趋势,而原料和加工工业呈显著增加趋势。加工工业已经成为亏损的大头。
从亏损面看,除1988年外,其他年份轻工业均高于重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高于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重工业内,采掘、原料和加工工业亏损面的变化反映了与亏损额一致的变化方向。1993年以前采掘工业高于原料和加工工业;加工工业高于原料工业。如1993年,采掘、加工、原料工业的亏损面依次为27.77%、24.59%、18.31%。 但1994年以后,加工工业的亏损面最大,为29.47%, 而采掘和原料工业为28.12%和24.29%。1995年,在加工工业继续领先的同时,采掘工业降为最低,加工、原料、采掘工业的亏损面分别为:31.80%、30.94%和28.44%。
从亏损率看,轻工业除1988年、1990年外均高于重工业。在轻工业中,1993年以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高于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1994年和1995年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亏损率高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在重工业中,1993年以前,按亏损率排序的结果为采掘、加工、原料;1994年,这一排序为:加工、采掘、原料;1995年则为加工、原料、采掘。
最后看亏损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分布。
从亏损额看,1988年~1995年,大型企业的亏损额最大,小型企业次之,中型企业最少(1992年除外,该年中型企业亏损略大于小型企业)。
从亏损面看,大型企业的亏损面最小(1988年除外,略高于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次之,小型企业最大(1995年除外,略低于中型企业)。
从亏损率看,大型企业最低, 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相差不多, 且1988年、1990年、1994年、1995年中型企业低于小型企业, 1991 年~1993年中型企业高于小型企业。
三、严重亏损国有企业的情况
对于怎样算严重亏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确定不同的标准。在此,我们给出两个标准。一个是连续3年亏损100万以上;另一个是年亏损额在2000万元以上。第一个标准的含义是亏损额达到了一定规模,并且在较长时间(3年)内没有改变。第二个标准的含义很简单, 就是亏损额巨大。
1.连续3年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亏损的情况。根据上述第一个标准,我们选取比较典型的1992年~1994年连续3年吉林、江苏、河南、福建四省的亏损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严重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吉林省57个、江苏省58个、河南省83个、福建省16个。严重亏损企业的数量并不是很大。以江苏为例,1992年、1993年各有国有工业企业3767个和3962个,其中亏损企业582个和876个,而连续3年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过58家。
与同一年内亏损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相比, 严重亏损的企业数也不算太大。吉林省,1992年亏损额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165户,1993年为278户,1994年为299户,连续3年亏损的则为57户。 江苏省的相应的数字为186户、356户、433户和58户。河南省的相应数字为1840户、275户、378户和83户。
既然各年亏损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很多,而连续3 年亏损百万元的企业并不算太多,那就说明以下问题:(1)经营形势在3年中对不同企业(行业、产品…)有很大区别,导致一些企业在一些年份亏损较多,而另一些企业则在另一些年份亏损较多。结合1992年~1994年的实际情况,这个原因不是主要的。(2)扭亏的成效比较小。 一些企业经过努力,亏损降到了100万元以下,或消灭了亏损,但又出现了一些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从实际数字看,新出现的比减亏的还要多(河南省除外)。这有很多原因,或者是扭亏难度大,或者是扭亏方法不对头,也可能是缺乏扭亏的动力和机制。
从亏损额看,连续3年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的亏损额占全部亏损的很大比例。河南省1992年~1994年连续3年亏损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亏损21.38亿元,而1992年、1993 年全部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亏损额分别为:23.83亿元、15.66亿元。严重亏损企业一年的亏损额大体相当于全部亏损企业一年的亏损额的三分之一。江苏、吉林两省的情况与河南省类似,两省相应数字分别为7.64亿元,9.40亿元,13.96亿元;24.54亿元,14.37亿元,25.60亿元。这就说明, 企业亏损的集中程度比较高,严重亏损企业是亏损的重头。
那么,严重亏损企业的行业分布如何呢?表4、表5是按企业个数和亏损额划分的分布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纺织工业外,不同省份的严重亏损企业的行业分布有很大不同。这反映了各省产业结构的差异,也反映了企业亏损在行业分布上的广泛性。
2.1990年~1995年亏损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亏损情况。
表4 严重亏损行业:按亏损企业个数划分(前5大行业)
省份 吉 林江 苏
亏损行业及亏损企业数亏 损 亏 损亏 损 亏 损
行 业 企业数行 业 企业数
纺 织15 纺 织16
煤 炭 7 化 学 6
电子通讯5 食品制造5
电 力 3 食品加工5
化 学 3 煤 气 3
合计3335
占严重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57.89 60.34
(%)
省份 河 南
亏损行业及亏损企业数亏 损 亏 损
行 业 企业数
纺 织14
武 器 6
交通设备6
食品加工6
煤 炭 4
合计36
占严重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43.37
(%)
表5严重亏损行业:按亏损额划分(前5大行业)
省份 吉 林江 苏
亏损行业及亏损企业数亏 损 亏 损亏 损 亏 损
行 业 企业数行 业 企业数
煤 炭 123011煤 气
17259
纺 织
35601纺 织
16734
电子通讯 18197化 学7148
交通设备
8762
食品加工
5178
电 力8126
食品制造
5062
合计 193697 51417
占严重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78.94 67.28
(%)
省份 河 南
亏损行业及亏损企业数亏 损 亏 损
行 业 企业数
煤 炭
45273
纺 织
22447
烟 草
18051
武 器
16004
电 力
13885
合计 115660
占严重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54.10
(%)
第一,全国的情况。从表6可看出,严重亏损企业个数并不多, 占国有亏损企业数的比重只有1%左右, 占全部亏损企业数的比重为五百分之一到三百分之一,但其亏损额所占比重则非常高。这说明,企业亏损的集中程度是非常高的。需要注意的是,1993年以后,虽然严重亏损企业占全部亏损企业亏损额的比重仍不低(25%强),但同以前相比,已经大大降低。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占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从1992年的52.85%下降到1994年的24.96%,下降了27.89个百分点。 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亏损额的比重从1992年的41.6%下降到1995年的13.73%,下降了27.88个百分点。这表明,亏损在向更多的企业“扩散”。
那么,严重亏损企业的分布有何特点呢?从1990年、1992年、1993年3 年的情况看,最大的特点就是严重亏损的集中程度相当高,石油、煤炭、电力三个部门就占了70%左右。1993年以来,煤炭、石油行业的严重亏损企业数和亏损额已大下降,占严重亏损的比例也下降。煤炭业1992年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1.69亿元,到1995年下降为14.2 亿元,下降了76.98%。石油业1990 年严重亏损企业数及其占严重亏损企业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6个和8.29%,至1995年,这两个数字下降为5 个和1.57%。这表明,煤炭、石油行业的严重亏损已得到了有效的扭转。电力行业的严重亏损却不增加,严重亏损企业的亏损企业数和亏损额从1990年的15个和11.70亿元上升到1995年的45个和38.75亿元。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见表7)。
表6 1990年~1995年全国年亏损2000万元以上的严重亏损企业情况
年份 1990
1992
1993
1994
1995
严重亏损国有企业个数193225176231318
占国有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0.94
1.30
0.76
0.94
1.07
(%)
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亏 0.22
0.35
0.20
0.25
0.25
损企业个数比重(%)
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
153.22 195.17 135.51 120.47 164.59
(亿元)
占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 43.93 52.85 29.94 24.96 25.73
比重(%)
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 33.77 41.61 21.21 15.60 13.73
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
表7 严重亏损企业的分布 单元:亿元、%
煤炭 石 油
亏损额及 亏损企 亏损额及 亏损企
年份 业数及
业数及
所占比
所占比
所占比例
例所占比例
例
1990 56.83 37.09 58 30.05 47.40 30.93 16 8.29
1992 61.69 31.61 64 28.44 69.09 35.40 17 7.56
1993 24.27 17.91 21 11.93 40.89 30.17
8 4.55
1994 12.18 10.11 15
6.49 11.63
9.65
6 2.60
1995
14.2
8.63 18
5.66 11.43
6.94
5 1.57
电力 合 计
亏损额及 亏损企 亏损额及 亏损企
年份 业数及
业数及
所占比
所占比
所占比例
例所占比例
例
1990 11.70
7.63 15
7.77 115.93 75.65 89 46.11
1992 20.49 10.50 20
8.89 151.27 77.51 101 44.89
1993 28.40 20.96 27 15.34 93.56 69.04 56 31.82
1994 34.42 28.57 38 16.45 58.23 48.34 59 25.54
1995 38.75 23.54 45 14.15 64.38 39.12 68 21.38
1996
第二,样本省的情况。我们选取辽宁、山东、江苏、黑龙江、四川省作为样本省,表8、9、10、11、12是这5省的严重亏损的基本情况。
从以下表可以看出,虽然严重亏损企业只占亏损企业总数的极其微小的比重,但其在亏损额中所占的比重却是相当高的,特别是辽宁和山东省。
同时,纵观辽宁、山东、江苏省1990年~1995年的严重亏损状况,可以发现三省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呈不断下降趋势。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占国有和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亏损额的比重也分别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山东、江苏两省下降幅度很大。这说明,这些省份企业的严重亏损渐趋扭转。
表8 辽宁省严重亏损企业基本情况
年份 1990
1992
1993
1994
1995
严重亏损国有企业个数 20 18 27 28 51
占国有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1.49
1.77
1.95
1.83
2.82
(%)
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亏 0.38
0.47
0.48
0.46
损企业个数比重(%)
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17.85 24.17 16.98 14.91 26.10
(亿元)
占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 47.77 63.66 42.80 32.83
比重(%)
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37.79 50.03 30.64 21.62
算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
(%)
表9 山东省严重亏损企业基本情况
年份 1990
1992
1993
1994
1995
严重亏损国有企业个数 9 12 20 15 6
占国有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0.96
2.26
1.761.7
0.48
(%)
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
0.26
0.64
0.63
0.55
0.11
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15.43 23.41 24.16
6.51
3.58
(亿元)
占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 60.25 74.89 51.77 31.56
比重(%)
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 47.79 66.15 40.60 20.68
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
那么,严重亏损企业的行业分布有什么特点呢?最大的特点同全国一样。
1990年,辽宁20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5个矿务局,1个石油勘探局,共6个,占了将近三分之一。从亏损额看,一个石油勘探局就亏6.47 亿元,占全部严重亏损的36.27%,5个矿务局亏6.31亿元,占全部亏损企业亏损额的35.36%;仅此两项就占全部严重亏损额的71.63%。同年山东省9个严重亏损企业中,1个石油管理局,5个矿务局,共6个,占了三分之二。从亏损额看,一个石油管理局亏11.38亿元, 5 个矿务局亏2.85亿元,共亏14.23亿元,占全部严重亏损的92.22%。江苏省4个严重亏损企业有1个矿务局,一个油田,两者占了二分之一, 亏损额则占了71.72%。
表10 江苏省严重亏损企业基本情况
年份 1990
1992
1993
1994
1995
严重亏损国有企业个数 4 7 5 5 3
占国有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1.17
1.20
0.57
0.47
0.23
(%)
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
0.04
0.13
0.08
0.07
0.03
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 2.44
2.83
1.44
1.65
1.24
(亿元)
占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 20.82 30.11 10.32
8.46
4.45
比重(%)
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
9.52 15.33
4.57
3.18
1.51
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
表11 黑龙江省严重亏损企业基本情况
年份19941995
严重亏损国有企业个数46 31
占国有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3.092.26
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亏损 1.29
企业个数比重(%)
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亿元) 26.51
22.54
占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 56.27
(%)
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亏
49.76
损企业亏损额比重(%)
1992年,辽宁省18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一个石油勘探局,7 个矿务局,二者占了44.44%;从亏损额看,二者则占了80.24%。山东省12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1个石油管理局,5个矿务局,二者共6个占了一半;从亏损额看,则是93.13%。江苏省7个严重亏损企业中,1个矿务局,1个油田,二者占28.57%,从亏损额看,则占45.96%。
1993年,辽宁省27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1个石油勘探局,4个矿务局,二者占18.52%;从亏损额看则占58.90%。山东省20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1个石油管理局,2个矿务局,二者占15%,从亏损额看, 则占74.01%,江苏省比较特殊,5个严重亏损企业,没有石油和煤炭企业。
表12 四川省严重亏损企业基本情况
年份19941995
严重亏损国有企业个数15 10
占国有亏损企业个数比重(%) 0.710.40
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亏损 0.18
企业个数比重(%)
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亿元) 8.598.33
占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 22.71
(%)
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 15.33
亏损企业亏损额比重(%)
前面的情况说明两点:一是辽宁、山东等省之所以比江苏省亏损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的产业结构不同,前者煤炭、石油企业较多,亏损较多。实际上若把这两个行业的亏损扣除,则1990年辽宁省有14个严重亏损企业,山东省有3个,江苏省有2个,辽宁省仍比江苏省多不少,但山东省与江苏省则非常接近。若从亏损额看,辽宁省为5.07亿元,山东省为1.2亿元,江苏省为0.69亿元,情况也很类似。1992 年的情况是:辽宁省有10个,山东省有6个,江苏省有5个;辽宁省亏4.78亿元,山东省亏1.61亿元,江苏省亏1.53亿元。1993年的情况是辽宁省22个,山东省17个,江苏省5个;辽宁省亏6.98亿元,山东省亏6.28亿元, 江苏省亏1.44亿元。二是到1993年,煤炭、石油的亏损虽然仍占很大比例,但已有很大下降,严重亏损在向其他行业发展。这种情况在江苏省表现最明显,1993年,严重亏损企业没有一个是煤炭、石油企业。
由于1993年后亏损在省及行业间的分布有了较大的变化,我们以这两年亏损额较大的辽宁、黑龙江、四川省为对象研究严重亏损企业的行业分布。
1994年,辽宁省28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4个属于煤炭行业,4个属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个是电力行业中的火力发电企业,共9个,占了近三分之一。从亏损额看,4个煤炭企业亏4.04亿元, 占全部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的27.10%,4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共亏2.24亿元,占全部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的15.02%。9个企业共亏8.17亿元,占全部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的54.80%。同年黑龙江省46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4个火力发电企业,1个电力供应企业,2个煤炭企业,7个武器制造企业,7个纺织企业,7个食品加工企业,共28个,占了五分之三。从亏损额看,5个电力企业共亏5.07亿元,2个煤炭企业共亏4.76亿元,共亏9.83亿元,占全部严重亏损的37.08%。四川省15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2个电力企业,1个石油企业,2个武器制造企业,共5个占了三分之一。 从亏损额看,2个电力企业共亏3.23亿元,1个石油企业亏1.07亿元,2 个武器制造企业亏1.00亿元,共亏5.3亿元,占全部严重亏损的61.70%。另外,山东省15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4个电力企业,2个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1个有色金属冶压企业,占46.67%。从亏损额看,则占62.83%。 江苏省5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1个煤炭企业,1个电力企业,1个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共亏1.22亿元,占全部严重亏损的73.94%。
1995年,辽宁省51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5个煤炭企业,4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6个化学企业,占29.41%。从亏损额看则占42.68%。黑龙江省31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4个电力行业企业,7个纺织企业,6 个武器制造企业,占54.84%。从亏损额看则占60.51%。四川省10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2 个电力企业,1个武器制造企业,2 个电子企业, 占50.00%。从亏损额看则占81.39%。山东省6个严重亏损企业中有1个化纤企业,1个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1个电力企业,占一半。从亏损额看则占75.98%。江苏省3个严重亏损企业分别为煤炭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和电力企业。
可见,经过几年的发展,严重亏损企业的行业分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前的严重亏损行业如煤炭、石油已经被纺织、机械、食品等行业所代替,竞争性行业的企业的严重亏损成为企业严重亏损主要部分。近两年电力行业的亏损也很严重,这是由于电力行业中火力发电企业的亏损十分巨大。火力发电企业的严重亏损与煤炭价格上涨有直接的关系。
第三,严重亏损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我们计算了1992年亏损2000万元以上的严重亏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结果表明,有56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90%,占全部严重亏损企业的24.8%;有102 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85%;占全部严重亏损企业的45.33%;有128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于80%,占全部严重亏损企业的56.89%。这告诉我们, 相当一部分严重亏损企业已经接近资不抵债。当然,亏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亏损并不是惟一原因,资本金少也是重要原因。
3.一个补充一对企业严重亏损另一种界定的研究结果。除了我们前边给出的界定严重亏损企业的标准之外,有一种方法将亏损额(补贴前)超过500万元,而且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企业判定为严重亏损。 按照这种标准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十分值得参考。
据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分析显示, 1995 年亏损额超过500万元,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全国共有2234家, 占全部大中型亏损企业的27%,这些企业有以下7个主要特征。
第一,亏损额大,对工业总体经济效益的影响明显。1995年,两千多家严重亏损企业,合计亏损448 亿元,占大中型亏损企业亏损额的64.9%,占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亏损企业的37.4%。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亏损额高得惊人。1995年,亏损额最高的达5.1亿元, 仅亏损额超过2亿元的15家严重亏损企业,1995年合计亏损44.9亿元, 占严重亏损企业亏损额的十分之一。亏损额在1亿元~2亿元的企业有41家,其亏损额合计56.5亿元,户均亏损1.4亿元;亏损额在0.5亿元~1 亿元之间的企业有92家,合计亏损65.4亿元,户均亏损0.71亿元;亏损额在0.1 亿元~0.5亿元的企业有1014家,合计亏损203.7亿元, 户均亏损0.2亿元;低于0.1亿元(包括0.1亿元)的企业有1072家,合计亏损77.3亿元,户均亏损721万元。如果把这些严重亏损企业除外, 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将增加20%,资金利税率将提高0.8个百分点,由7.7%上升到8.5%;成本费用利润率将提高0.9 个百分点,由3.2%上升到4.1%。
第二,国有企业占严重亏损的绝大多数。在严重亏损企业中,国有企业有1886家,占84.4%,资产所占份额更高,为88.6%。同时,亏损额大的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56家亏损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 有53家是国有企业。在严重亏损企业中,集体企业有131家,企业数占5.9%,资产占1.9%;“三资企业”有175家,企业数占7.8%,资产占8.1%。
第三,行业分布比较集中。分行业看,严重亏损企业超过100 家的行业有8个,主要集中在重加工行业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行业。 按企业数多少排列, 依次是纺织业(364 家)、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51家)、食品加工业(129家)、专用设备制造业(121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9家)、煤炭采选业(113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0家)和普通机械制造业(110家)。以上8个行业合计, 企业数过半,占54.5%,资产总额和亏损额近半,分别占47.8%和48.4%。如果分行业看严重亏损企业占全部大中型企业的比例,上述8 个严重亏损企业超过100家的行业中,除煤炭采选业所占比例较高外,其余7个行业,企业数和资产所占比例并不高。而严重亏损企业较少的几个行业,如煤气生产和供应业、武器弹药制造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严重亏损企业的企业数、资产总额等指标占该行业全部大中型企业的比例较高(见表13)。
第四,在地区分布上,由东向西递减。分三大地带看,东部地区的严重亏损企业最多,企业数、资产总额和亏损额所占比例均超过40%,依次占47.2%、44.6%和47.6%;中部地区次之,约占三分之一,企业数占31.1%,资产总额占33.3%,亏损额占32.2%;西部地区较少,约占五分之一,企业数占21.8%,资产总额占22.1%,亏损额占20.1%。如果从三大地带严重亏损企业占全部大中型企业的比例来看,趋势和上述分布恰恰相反:东部最低,企业数占7.5%,资产合计占9.9%,分别比全国总水平低2.3和3.1个百分点;西部最高,企业数和资产比例分别为17.7%和19.2%;中部地区居中,企业数和资产分别占11.7 %和16.3%。
表13 严重亏损企业分行业企业数、资产总额和亏损额
企业数 行业分 占全部大中 资 产
布比例 型企业的总 计
(个) (%)比例(%) (亿元)
纺织业 364 16.312.8 485
煤炭采选业 113
5.140.11289
电力等生产供应业 85
3.8 8.9 83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51
6.813.3 368
食品加工业 129
5.811.3 196
专用设备制造业 121
5.4 9.6 245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 110
4.9 6.2 29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69
3.115.4 203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35
1.650.7 206
武器弹药制造业
56
2.541.5 25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9
5.3 7.0 187
普通机械制造业 110
4.9 7.0 167
合计
2234
100 9.86761
其他772 34.52030
行业分 占全部大中 亏损额 行业分
布比例 型企业资产 布比例
(%)
比例(%) (亿元)(%)
纺织业
7.2 14.7-50 11.1
煤炭采选业 19.1 62.0-50 11.1
电力等生产供应业12.3 14.1-50 11.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4 10.6-29 6.4
食品加工业
2.9 16.7-22 4.9
专用设备制造业
3.6 14.5-19 4.3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
4.3 8.5-18 4.1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3.0 3.5-18 3.9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3.1 81.2-17 3.8
武器弹药制造业
3.8 44.7-17 3.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8 8.5-16 3.7
普通机械制造业
2.5 7.2-13 2.9
合计 100 13.0
-448 100
其他30.0-129 29.0
分省市区看,严重亏损企业分布也比较集中。超过100家的地区有9个,依次是辽宁(256家)、四川(208家)、广东(162家)、 黑龙江(134家)、吉林(124家)、上海(111家)、江苏(105家)、山东(102家)和湖南(101家)。这9个地区,企业数合计占58.7%, 资产总额占55.3%,亏损额占60.2%。但如果从严重亏损企业占当地全部大中型企业的比例来看,上述9个地区中,有4个地区所占比例低于全国总水平,分别是山东、江苏、上海和广东,其余5 个地区的比例高于全国水平(见表14)。
表14 严重亏损企业分地区企业数、资产总额和亏损额
企业数 地区分 占各地全部 资 产 地区分
布比例 大中型企业 总 计 布比例
(个) (%)比例(%) (亿元)(%)
东 部1054 47.2 7.5 3015 44.6
中 部 694 31.1 11.7 2254 33.3
西 部 486 21.8 17.7 1492 22.1
辽 宁 265 11.9 17.0
713 10.6
四 川 208 9.3 17.8
587
8.7
黑龙江 134 6.0 18.3
524
7.8
广 东 162 7.3 9.5
439
6.5
上 海 111 5.0 8.6
427
6.3
吉 林 124 5.6 19.3
301
4.5
天 津 72 3.2 9.7
266
3.9
湖 南 101 4.5 14.2
225
3.3
山 东 102 4.6 4.1
316
4.7
北 京 41 1.8 9.2
199
2.9
江 苏 105 4.7 4.5
206
3.1
合 计2234100.0 9.8 6761 100.0
其 他 809 36.1
2558 37.7
占各地全部 亏损额 地区分
大中型企业 布比例
比例(%) (亿元)(%)
东 部 9.9 -213 47.6
中 部16.3 -145 32.2
西 部19.2
-90 20.1
辽 宁16.3
-58 12.8
四 川20.3
-37 8.3
黑龙江23.4
-37 8.3
广 东 9.8
-35 7.9
上 海10.1
-29 6.4
吉 林17.7
-28 6.3
天 津15.8
-19 4.1
湖 南17.8
-17 3.8
山 东77.9
-16 3.6
北 京11.5
-17 3.6
江 苏 5.4
-14 3.0
合 计13.0 -448100.0
其 他 -141 31.9
第五,地市属企业最多,中央和省属企业次之。把严重亏损企业按隶属关系划分,可以看出,如果按企业数计算,地市所属企业比例最大,占43.5%,省属企业和中央属企业大致各占五分之一,分别占21.2%和21%,县属企业占10.3%,乡镇、街道和村办等所属企业合计占4 %。但如果按资产总额和亏损额计算, 中央所属企业比例最高, 分别占46.1%和37.1%,其次是地市所属企业,分别占26.3%和31.7%,省属企业所占比例和企业数比例相当,分别占21.2%和21.7%。
第六,资产负债率高,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高,是绝大部分严重亏损企业的共同特点。严重亏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2.7%,比大中型盈利企业高12.8个百分点,其中有745 家企业已资不抵债,负债已经超过资产16.9%。资产负债率最高的企业,负债竟相当于资产的3.8倍,负债超过资产1倍以上的企业有17家,超过50%的企业有72家。在尚未资不抵债的1498家严重亏损企业中,资产负债率超过90%的企业有343家,在80%~90%之间的企业有333家,在70%~80%之间的有271家,低于70%的企业有542家。
第七,政策性亏损企业较多,占三分之一以上。在二千多家严重亏损企业中,政策性亏损企业有826 家,占37%;资产总额合计3400多亿元,占50.4%;亏损额近200亿元,占43.3%。
四、基本结论
1.1988年~1996年,工业企业亏损额绝对增长,亏损面和亏损率都呈上升趋势(1990年和1991年亏损额、亏损面和亏损率奇高是由特殊的形势造成的)。总体上国有工业企业亏损比非国有企业更严重。但同期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发展速度却更高。
2.亏损额在地区分布上非常集中。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额主要集中在除沪、浙外的几个经济大省。国有独立核算亏损企业亏损额主要集中在除沪、苏、浙外的几个经济大省。但近几年亏损额的集中度在下降,东部沿海一些亏损大省的工业企业严重亏损有所减少。
3.1993年以来,辽、吉、黑、鲁等省的亏损状况有所扭转,而海南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区的亏损问题日益突出,这些省区的亏损面和亏损率都很高。亏损的重心已从东部地区转向了中西部地区。
4.亏损额在行业分布上也比较集中,但在向更多的行业、特别是除煤炭、石油、电力、煤气以外的行业扩散。1993年后,纺织、食品、机械等行业成为主要的亏损行业。
5.中央所属企业亏损额在下降,而地方所属企业则在上升,特别是县(旗)属企业上升幅度比较大。
6.重工业比轻工业亏损多,但轻工业亏损增加幅度大。1993年以来,亏损在轻重工业间基本上是四六开分配。
7.1993年前采掘工业是亏损额的大头,但绝对额呈下降趋势,而加工工业和原料工业则呈上升趋势。从1994年开始,加工工业一跃成为重工业的亏损大头,原料工业次之,采掘工业亏损最少。
8.严重亏损企业1993年前主要集中的煤炭、石油、电力等行业,但到1993年越来越多的纺织、电力、机械、食品等行业的企业成为严重亏损企业。
9.1993年以前,辽宁、山东等省之所以亏损额非常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拥有更多的煤炭、石油亏损企业。近几年,随着煤炭、石油行业企业亏损的有效扭转,这些省份的亏损额也大大下降。相反,一些电力、纺织、机械等行业居主导地位的省份的亏损额呈上升趋势,如四川、黑龙江等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