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特殊儿童展现阳光自我论文_肖丽梅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特殊儿童展现阳光自我论文_肖丽梅

山东省荣成市特殊教育学校 264300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专门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教育的学校机构,不仅要对他们的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负责,更要重视其心理的发展。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导致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在心理上会有自卑敏感等心理,这就需要学校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差异,融入社会积极追求生活。

关键词:特殊学校 心理健康 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世界,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起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的生活目标,在学业、职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得以充分发展,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活适应。特殊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德育、心理素质的发展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了解和掌握特殊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特殊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达到德育与心理健康同时教育的目的。

一、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咨询是一种交流式的治疗过程,针对特殊学校儿童缺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现状,心理咨询通过建立起这些儿童与外界对话的桥梁,让这些孩子在对话中放松自己,进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不同于一般心理咨询流程中学生与咨询师的面谈,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咨询活动应该从了解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开始。通过音乐、绘画、做游戏等方式,将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予以暴露,相关老师通过解读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反馈出的不同情绪,及时了解他们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过程同时也是老师与学生互动,与他们成为朋友的过程。针对这些孩子的特点,老师们应该尝试更为简单明了的、游戏式的方法,在玩闹中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排解他们的心理障碍。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全面改革教学手段

1.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构建良好教学氛围,对学生实施科学指导的重要保障,只有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学生才能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进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例如针对特殊儿童存在的畏惧交流心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多设置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沟通和交流欲望的场景,让他们逐渐产生沟通和交流的欲望,进而在教育实践中促使幼儿畏惧交流的心理能够得到适当的改善,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特殊儿童一般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接触新的知识和内容,缺乏安全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这一点,教师在针对特殊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入生活中的内容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感,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场景,然后教师结合场景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完成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基础上为学生未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它需要从多方位、多角度产生综合性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通过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使他们找回信心,回归主流社会。对特殊学校的儿童来说,对他们的教育本就要以娱乐的形式为主,在这里,寓教于乐的过程不仅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过程,也是营造整体环境轻松愉快的过程。通过在学校范围内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可以使这些学生在接触外界时减少产生畏惧心理的可能,从而让他们敢于迈出封闭的内心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与此同时,老师应着眼于培养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而非提高他们的应试成绩。通过培养部分孩子的艺术天赋,激发他们的自信,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四、三方联动,定期组织特殊学校儿童与普通学校儿童的互动

对特殊学校儿童的关注始终是社会的焦点话题,他们的健康成长则需要校方、家长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家长需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孩子营造一个没有压力的愉快环境;学校则应展开对特殊儿童提供综合素质的培养,给他们提供互相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找到他们能力中的闪光点,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社会则应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坏境,在给予他们帮助的同时,给这些孩子一个平淡过度的空间,让他们能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社会。为实现这几点,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特殊学校儿童与普通学校儿童的互动来实现;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举行定期举行活动来增加他们与社会的接触点,从而引领他们欣赏世界。

总之,进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不但要注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更要用爱心、耐心给予特殊儿童心理上的关怀、理解,为他们的学习成长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充满爱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同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

[2]陈玲玲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

论文作者:肖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特殊儿童展现阳光自我论文_肖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