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联益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528222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是影响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作为建筑工程最常用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材料性能在近年来有了显著提升。要想确保混凝土材料质量,首先要做好相关试验检测工作,其次要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类要素加以控制。只有控制好混凝土材料质量,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文章介绍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并且提出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具体措施,以此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混凝土建材主要包含泥浆、水、集料、添加剂和掺和物等,这类材料根据标准比例配置,通过振捣、灌注、养护等诸多工序,成为一种强度很高的无机复合原料,也被称作人工石材。建设建筑工程时,混凝土构造因为具有很高的耐久性、强度与可靠性,所以属于一种最常见的工程结构。注重混凝土建材质量管控对提升建筑总体质量有显著作用。为此,施工企业必须准确了解混凝土建材检验与质量控制的意义,准确掌握质量控制内容,防止不达标建材流进施工场地,造成建筑质量出现问题。
1.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①建筑材料试验检验工作量较大,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新型的材料与技术,如果选择传统的检测技术,会对建筑施工整体进度造成影响,也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通过有效的建筑实验检测,能够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②通过有效的试验检测技术,能够对建筑材料进行筛选,选出质量好、价格低,同时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的材料。在实施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材料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降低施工成本。③施工材料配合比有时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特别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通过有关的试验检测,选择最佳的配比方案,保证工程质量。
2.混凝土建材检验要点
2.1耐压性
在检验混凝土建材时,耐压性属于一项重要的检验内容,若要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持久性、可靠性,首先就需保障其有较好的耐压性。在检验混凝土建材的耐压性时,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检验手段在效果方面也存在明显区别,其中进度最好的方法即钻芯法,但该种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混凝土建材构件;检验效率最大的方法为回弹法,这个技术较为成熟,但是检验精度比钻芯法低。所以,在选取检验方法时,要根据实际状况处理。
2.2强度
检验随着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以及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和混凝土相关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多,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强度比较高的混凝土。上个世纪末期出台的《高强度混凝土技术规程》加深了HSC的规划与运用。和之前的混凝土相比,这种混凝土的质量检测规范、建设强度以及构件的强度等都具有相应的规范以及标准。按照标准天数将混凝土搅拌机出料地方的样本做成标本进行检验,对弹模、抗拉、抗折等相关项进行检验,但是却无法获得相应的质量数据。
2.3密实性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构架的承载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如果混凝土的荷载性能和标准要求不一致,就很有可能引发质量问题,甚至会对人们的安全产生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质量检验的环节,混凝土的密实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今,电磁波检验方法、热图无损检测方法以及弹性波检验方法成为了最主要的检测混凝土密实度的方法之一。热图无损检验方法能够有效结合力学、电子信息以及机械等方面的概念,是一种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电磁波的形式,能够检验混凝土内部框架的质量,从而对混凝土内部的整体结构进行监督。
2.4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度
除了抗压性和密实性之外,检测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度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钢筋锈蚀检测方法最常用的是半电池电位检测法,参比电极通常选用铜作为材料,将锈蚀测定仪连接在待测钢筋与铜之间,根据测定仪对混凝土钢筋的锈蚀状况进行检测、判定。
3.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3.1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第一,水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好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耐久性受到水泥内部氯离子以及碱含量影响,因此可以掺入一定量的高效减水剂代替水泥。对于C70以上的混凝土,应当严格控制其水灰比,确保其不超过0.35。在使用高效减水剂时,水灰比应当控制在0.3以下。如果水灰比在0.4以下,即使水灰比出现微小变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要想有效确保混凝土材料质量,必须对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
第二,骨料。混凝土的骨料分为两种,粗骨料与细骨料。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抗压强度取决于骨料质量。首先,在选择粗骨料时,由于粗骨料形状、强度、粒径大小以及矿物成分都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最好选择坚硬且密实度较高的碎石,如火成岩、石灰石或者花岗岩等,最好不要使用卵石。如果骨料粒径太大,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其主要原因为:对于不均质材料,其强度会随着尺寸的增加而增加,粗骨料也不例外。当粗骨料粒径较小时,其表面系数会比较大,与水泥浆也的粘结面积也相应较大;其次,在选择细骨料时,形状为圆形的天然河沙比较合适,同时要对细骨料的含泥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表面干净。与粗骨料相比,细骨料在混凝土强度方面影响并不大。
3.2科学设置水灰比
(1)明确水泥用量。在制造混凝土原料时,明确水泥用量非常重要。骨料与水泥胶砂的黏结力取决于水泥用量,若要提高砂浆内胶质材料占比,就要增多水泥用量。可是水泥用量不能过高,避免产生水化热太大的现象,造成混凝土部件产生极大的收缩问题。
(2)明确搅拌用水量。严格根据标准要求运算混凝土搅拌用水量,若混凝土内部加入添加剂,则按照添加剂减水率来运算降水量,将该部分水量去除,就能获得混凝土搅拌用水量。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要做好各种检验工作,精准计算添加剂的减水率。
(3)确定水灰比。在确定混凝土原料水灰比时,应先统计研究检验资料,在该基础上明确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或是作图的方式,求出与混凝土配比强度符合的水灰比。在检验混凝土强度时,若要用到很多不同的水灰比,则要将其中某个作为基准水灰比,其余水灰比在该基准的前提下增降0.02~0.03。
3.3采用更加有效的建材试验检测控制措施
关于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应该从材料入场开始,加强对材料的检测,保证进场的成品、原材料、半成品等都能够符合施工质量要求,满足国家标准。同时,对建筑材料质量证明文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利用检验室对比质量检验报告单,保证施工单位取样具有代表性,保证样品采集过程规范。如果情况需要,需要检测单位入驻施工现场,保证检测质量,保证各项检测数据的精准性。同时,施工场地材料存放环境也会对材料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受潮、雨淋等,还应该根据复试结果,对材料是否能够使用进行判断。因此,材料入场后需要按照规定存放,同时根据要求取样送检,做好有关记录。
结论
综上所述,混凝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最为普遍,对建筑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只有控制好混凝土材料质量,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混凝土施工中,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材料质量,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混凝土材料试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此外,还要认真研究混凝土生产及施工工艺,掌握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各类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把握施工细节,消除施工质量漏洞及安全隐患,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优势性能,切实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华.水工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68.
[2]熊晓强.浅析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56.
论文作者:赵伟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灰比论文; 骨料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强度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