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科学技术腾飞的发展阶段,这样的变革给社会带了积极的影响,推动着全国各行各业大幅度的进步与发展,让很多企业都纷纷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起重机械设备受到众多行业的青睐,机械设备呈现大范围的普及,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总是会发生的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给各企业带来了一定影响和损失不说,更糟糕的是给伤亡人员家庭带来的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本文重点对比较典型的起重机械事故进行了介绍,并且详细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对怎样做好预防起重机械事故逐一分条阐述,希望能为相关的理论依据提供素材。
关键词: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对策
引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的加快,这让起重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近年来的机械事故调查报告中显示,事故的发生率逐年递增,这就是一个警钟,提醒着国内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的做好检查和预防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那么接下来本文将对典型的机械事故作出分析,探究导致其发生的原因。
一、浅析不同起重机械事故的原因
(一)起重机械挤压事故原因分析
造成起重机械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点主要是来自于起重设备自身的运转速度较快,所以在当和其他机械进行接触时,由于速度快导致机械设备本身的惯性随之增大,那么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就很大,最终造成了人员的伤亡事故,还有就是现场的指挥人员采用不合理的指挥方式,造成了机械操作按照错误的路线去执行,造成了机械之间的挤压和碰撞,造成了事故。第二点是起重机械旋转不稳定而导致的事故,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法不熟练,而且相关企业在这方面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预防机制,最终事故发生。第三点是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和现场的相关操作人员没有实时进行沟通,导致了突然启动起重机械造成了碰撞和挤压事故,还有一种情况是正在负责维修的人员没有和起重机械的司机没有及时的进行沟通,也会导致相关事故的产生。
(二)起重机械触电事故原因分析
首先第一原因主要是由于起重机械接触到了滑触线而导致的触电事故,究其原因是因为滑触线的周围没有设置隔离板等防护设施,操作人员难以发现,造成了操作人员的触电事故,还有就是操作室的设置不合理在进行上下起重时接触到了滑触线。第二点是针对塔式起重机或者是流动型的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或者是现场指挥人员,没有掌握好机械和高压电线的距离,在伸臂和回转过程中触碰到了高压电线,酿成了悲剧,而且其中原因还包括高压电线没有设置屏护隔离等。最后一点是没有对机械设备做好定期的检查,或者是对已经出现问题的设备没有第一时间维修,所以造成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电,给人员造成触电危险。
(三)起重机械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析
关于起重机械高处坠落事故的相关报道比比皆是,分析其原因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种主要是操作人员在进行跨越操作时,没有全神贯注的进行操作,分心分神,出现违规操作,从而发生了坠落事故,还有就是负责检查维修的人员没有采取安全绳加以防护,忽视安全问题,导致的坠落事故。第二个方面是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测维修时,用来承载的吊笼出现坠落,究其原因是因为吊笼在维修检测的过程中没有配好安全带,同时从吊笼本身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没能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去设计,吊笼的防护栏高度没有达到国家的安全标准,选用的材质低廉,安全性极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方面是起重机械在安装或者是拆卸环节发生的坠落事故,从起重机本身来说,塔身的设计不够科学导致各个结构不结实,那么在进行高空作业或者是自身组装拆卸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自身的结构发生坠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起重机械吊具砸人事故的原因分析
首先其中机械发生吊具砸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吊具的吊挂方式不正确,用钢丝进行固定捆绑的过程中,钢丝之间的夹角很大,容易发生掉落,还有可能是由于调运过程中,所吊物品没有进行一定的安全防护和保护措施。其次是吊具的绳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是钢丝发生变形或者是出现断裂,这种损坏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那么随之随地都会造成吊具的坠落,给现场人员的生命造成伤害。最后是起重机械的吊具超负荷所,承受力不够,造成了坠物事故,这是由于操作人员没有对吊具本身的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对超重物体进行调运,导致绳索发生断裂。
二、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对策
(一)选用职业素养较高的操作人选进行操作并且给予其指导
除去起重机械本身存在的问题所导致的事故外,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操作人员没有一定的职业操守,或者是相关企业没有对操作人员实行定期的安全以及操作培训,那么针对这种现象,希望各企业能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审核和选用,严格要求人员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与此同时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不断的进行技术进修,完善自我的操作能力,提升个人的素质,要心系安全,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为己任,减少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率。
(二)管理者要明确和完善相关人员的责任制度
俗话说没有章法就没有方圆,那么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企业就要对内实行严格的责任的制度,全体员工按照规定执行办事,将每一项工作的责任都具体的传达和落实,合理的分配好工作,这样如果发生了相关的安全事故,那么就要进行严厉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绝不姑息,直接追究其责任,让其承担相应的损失,这是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希望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做好工作,保障安全。企业内部还要对事故建立相应的档案,深刻的分析原因,及时的找出解决方案,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三)加强起重机械的检验和监督管理
各大企业都要加强对起重机械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首先是要对机械的本身进行检查,力求选用正规高质量的起重机械,之后要对机械采取定期的维修检测,确保安全后在进行使用,如果一旦发现问题,不能自己维修,要请专业的维修人员按程序进行维修,修好后,多检测几次才能再次投入使用。
结语:所谓安全无小事,任何关乎于安全的问题都不能放过,起重机械给我们生活带来帮助的同时,企业也要多关爱起重机械的本身,让其为我们服务的同时也能减少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打造高质量高安全的作业模式。
参考文献:
[1]全志杰,黄金根,李航宇.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9(16):156-157.
[2]李霖强.起重机械检验中的危险源及防护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9(15):101-103.
[3]卢兵.起重机械检验中危险因素的识别与控制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09):297-298.
[4]吴英.起重机械事故多发原因及预控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02):26-27.
论文作者:庄嘉兵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起重机械论文; 事故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原因论文; 发生论文; 造成了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