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明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州大学城小学 510630
【摘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十分重视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其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五万字。教育部门还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通过有趣的书籍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但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是会读完一本书,但读完后完全不懂书中的意思,换句话说,他们阅读时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只要求读下来、读完就可以,而忽略了阅读本身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课外阅读;深层次、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127-01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就目前而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只停留在对字词的理解等一般工具性技术的层面,而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能力不够。因此,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掉语文本身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所以,本文通过探讨如何能够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思考,以此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没有成人世界那些琐碎的烦恼,因此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抱有新奇的态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结合小学生这些特点,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就要因材施教,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只有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才会提高,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也能有所提升。但是就以往教学而言,教师通常只会按照字面意,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稿子宣读,并不能灵活进行教学,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下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法提升,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发挥。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创设问题情景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深层次阅读能力的重要途经。这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叶圣陶在《文章例话》中的“序”中说到“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的阅读学习也是如此,教师通过不一样的方式加以引导学生,尽可能扩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除了向杯中加石头可以喝到水以外,还有什么方法?”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由发言,也有利于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
二、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把握文本价值取向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都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受也都不同。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格外注意每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将学生引领到正确的文本价值取向上,教他们认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一个品德、有情操的人。例如,在教学《狼来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同学就会说到:“小孩的做法是错误的,他一再欺骗大家,最后大家才不肯相信他,才落得最后的下场。”之后教师接着这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讲述,告诉学生正确的观点。在阅读课堂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的体会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即使答案有一点偏差,教师也要给予支持和鼓励,人在被肯定的情况下,潜在的兴趣总是会被激发出来的。把握住文本的价值取向,肯定学生的体会,这不仅仅是教学的窍门,也是身为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三、拓展学生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要达到阅读深层地理解还须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所以,综合想象的东西,获得到与文本有关的想象。据心理学家估计,一般人只利用了想象力功能的15%左右,其余的处于“睡眠”状态,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尽可能地、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如教学《坐井观天》这课时,还是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然后让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感想。当然不是所有同学都会想到如果青蛙跳出来,可以看到多少好的事物,也会有学生想到如果它跳出来,会看到我们被污染的河水,被砍伐的森林,被虐待的动物。那么此时,教师可以顺势提问:“如果青蛙不跳出井来,会不会发现这些存在的问题呢?”这样一来,又把话题拉回到了课堂上来,这个过程中,不仅活跃了气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提高的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太多的工具性,所谓工具性就是只局限在对字词的剖析以及对句子的掌握程度上,而丝毫不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感知美好的情感,接受知识的洗礼。阅读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朗读,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在多媒体上下载优美的配乐,在播放配乐的环境中,让学生有感情的阅读。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还可以将他们带领到作者的感情中,感受人文情怀的美好,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深层次理解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结
利用语文课堂引领学生深层次的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的重要途经。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并且要在课前科学的安排教程,课上努力调节课堂气氛,课后对学生进行课后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加以肯定并点拨,这样才能开发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思维,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华玉.打开儿童阅读之门——谈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0(52).
[2]米玛普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课外阅读旬刊,2011(12).
[3]付先垚.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5(34).
论文作者:李祖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课堂论文; 文本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论文;